《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修订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6837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修订版.docx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修订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修订版.docx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修订版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史志描述阶段特点:

(1)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2)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3)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商业地理研究阶段特点:

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

(2)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2、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经济地理学包括四个方面:

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其中通论经济地理学作为其他三方面的基础,凌架去其上,然后部门经济地理学又可以分成五个方面:

1、农业地理学2、工业地理学3、交通运输地理学4、商业地理学5、信息业经济地理学

5、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人口问题:

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

资源问题:

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

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环境问题:

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贫富差异问题: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6、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7、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理论。

(基本内涵:

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2、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8、一般而言,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不同。

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

9、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

区位条件:

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

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10、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

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第二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

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尤。

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

资本不仅仅指金融资本,也包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

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劳动成本(工资)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相对较小,而发展中国家则较大

技术进步是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新技术带来新的经济活动区位;知识与技术的地理集中;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园区即伴随这种产业集聚产生的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态。

11、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

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到达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需求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

市场竞争环境和管理秩序也直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

产业环境、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2、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

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要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

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由于不同经济活动的需求门槛存在差异,因而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相关地区的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2)所考察区位的市场影响力的地域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尤其在传统商业活动中,市场影响力地域范围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商业经营类型与规模。

市场地域范围较大的城市,具有较为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

13、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

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与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

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

不同的运输方式,运费就随之不同。

交通便利的区域,尤其是铁路交通枢纽、港口等对运费占较大比重的工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

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通常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

区域的绝对地理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但是随着交通条件的变化,其相对地理位置会发生变化,可达性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14、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

线路运行费一般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站场费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

公路适合短途运输、铁路适合中途运输、水路则适合远途运输。

15、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

一般情况下,密度大、连结度高、通达度好的交通网络是完善的交通网络。

16、杜能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一)背景:

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二)目的:

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图:

P61)

17、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式中:

R——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农产品的生产费;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15、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

16、杜能圈结构: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

17、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

  

(1)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

(2)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

(二)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

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三)局限性:

河流干扰要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的影响;自给性经营;经营者的目的;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

18、区位因子:

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19、一般因子:

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

一般因子的确定,是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

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

原料、燃料费;劳动力成本;运费。

(为了处理需要,可将原料、燃料费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代替。

这样,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

特殊因子:

为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

20、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阶段:

运费指向论,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第二阶段:

劳动费指向论,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

集聚指向论,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21、原料指数:

产品质量与局地原料质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原料指数(M1)=局部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1=原料指数+1

22、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23、综合等费用线是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24、在这些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的劳动力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25、韦伯区位理论的研究应用

依据原料指数将工业分为如下三种类型,据此可判断其区位倾向。

  

(1)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

钢铁业、水泥业、造纸业、面粉业、葡萄酒酿造业、制糖业和乳制品业;

  

(2)原料指数比1小的工业:

啤酒酿造业、清凉饮料制造业和酱油制造业等;

  (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

石油精制工业、机械器材组装工业和医疗器械制造工业。

26.、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2)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3)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理论局限性:

(1)现实中的运费制度是区段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

(2)韦伯假定的完全竞争条件是不现实的。

(3)工厂经营分为生计性经营和企业性经营两种。

(4)工厂区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因素。

(5)技术进步导致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下降或者替代性材料的使用,都使最适区位发生变化。

(6)交通发达程度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中的运费比重越来越小。

(7)其他诸如地域政策因素等。

27、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

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28.、廖什理论的特点

廖什最大利润区位论的市场是蜂窝状的正六边形“面”状市场。

在垄断竞争情况下,首先着眼于确定均衡价格和销售量,即平均生产费用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再通过此来确定市场地域均衡时的面积和形状。

29、中心地:

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30、中心性:

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

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31、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即:

1,3,9,27,81,…。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

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

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4,16,64,256,…。

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

1,3,12,48,192,…。

(3)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

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

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

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7的中心地系统。

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

1,6,42,294,2058,…。

32、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一)消费市场状况(人口密度、消费者收入);

(二)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空间距离与空间需求关系、需求空间曲线与零售区位的空间结构、交通便利性与零售业区位);

(三)零售业间的竞争(区位空间竞争理论、不同类型的零售业竞争);

(四)地价的作用(地价及其变化特点、零售业类型与地价的关系、不同类型的零售业的区位)。

33、服务业是指主要从事信息、管理或服务职能的经济活动。

34、服务业的区位

第一类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提供日常活动的服务业:

区位布局类似于零售业,即尽量接近消费者;

第二类以企业或机关为服务对象的服务业:

区位布局类似于批发业。

其中,典型的城市服务业,都高度集中在大城市的中心区;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服务业,通常与制造业的布局相一致;

第三类具有办公机构性质职能的服务业:

主要布局在城市中心区。

企业增长的战略和方法(详见34、35、36)

35、横向一体化:

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方式:

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意义:

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

由于该类增长与原有生产活动有关,比起其它类型的增长更易于实现。

故一般来说,企业早期的增长多以此为主;且实现的方式以内部增长为主。

36、纵向一体化:

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

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

方式:

纵向一体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

产活动。

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意义:

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

据班诺克观点,公司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域;一旦公司在一生产部门占领重要地位之后,向多种部门扩张便成为其惟一的增长战略。

37、多样化:

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

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38、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1)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接触扩散,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

等级扩散,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

(2)企业空间扩张规律(企业空间扩张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

接触扩张在企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

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进而建立起生产机构。

这种扩散在服务型的公司中表现更为典型。

企业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

并不考虑这些市场的距离是否邻近。

实际上,等级扩张是企业对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

(3)中国特殊环境下的企业空间扩张

中国的特殊环境影响企业按以上两种规律扩张。

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有人提出中国公司空间扩张的通道扩张假想。

所谓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

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

39、产品周期理论:

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新产品阶段:

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

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

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

成熟产品阶段:

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

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

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

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

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

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

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

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40、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

(一)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二)集中于边界地区;(三)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41、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

(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42、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

主要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具有以下三种优势:

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提供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具有与其它大都市高度接近性。

(R&D区位要求。

详见练习题)

43、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一)全球集中生产型(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二)市场地生产型(该类公司在每一个市场地(国家)均建立其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以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

无(或很少有)跨越国界的销售发生。

属于典型的进口替代型生产);

(三)专业化生产型(该类型公司具有多个生产区位(国家),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

(四)跨国一体化生产型(该类型公司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

44、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

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植业。

  第二产业:

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

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

45、主导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46、主导产业选择:

(一)高比较优势系数:

理论依据: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测度。

(二)高产业关联度:

理论依据:

主导产业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它们发展。

因此,一个产业若只是比较优势系数高,而产业关联度低,仍不能成为主导产业。

(三)高需求收入弹性:

理论依据:

产业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所生产的产品的社会需求增长。

因此,主导产业的产品不仅当前的社会需求大,而且产品的未来社会需求要能够持续地、较快地增长。

也就是说,主导产业必须是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

(四)高生产率上升率

(五)高产业创新能力

47、关联产业:

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48、基础性产业:

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49、潜导产业:

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50、库兹涅茨法则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

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51、霍夫曼定理:

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52、区域的产业结构评价的步骤:

(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5)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53、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

首先,区域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产生种种经济活动。

其次,区域空间结构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

节约经济,即经济活动因选择合适的区位、合理调配资源和要素而节约运费、减少相应的劳务支出和管理费用所产生的收益。

集聚经济,即因相关集聚活动在空间上合理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享所产生的收益。

规模经济,即经济活动因区位优势、合理集聚而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由此而引起规模增大所产生的收益。

这些经济效益都是依托空间结构而取得的。

54、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55、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一)资源禀赋;

(二)资源配置能力;(三)区位条件;(四)外部环境。

56、区域增长极理论

(1)有关增长极的解释

  增长极是相互关联产业的空间聚集。

  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

  增长极是位于城市中心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腹地增长的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

增长极是一个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的城市中心。

  增长极是一个增长中的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