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资源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docx
《石家庄市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资源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市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资源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家庄市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资源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0课爬山虎的脚
教学资源包,包括
相关资料
说课稿
课堂实录
教案1
教案2
类文
10.《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师:
同学们好。
生:
老师好。
师: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师:
虎字是生字,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师:
我知道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
那么课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生:
我把课文读熟了。
生:
我在网上收集了有关爬山虎等攀爬植物的资料。
生:
我预习了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是叶圣陶老爷爷写的。
生:
我进行了实地的观察。
还采集了实物。
师:
同学们真不错,课前进行了预习,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这节课相信大家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先请大家看一看。
(课件出示:
有关爬山虎的叶、脚等资料片)
师:
这就是爬山虎。
课文重点写了爬山虎的“叶”“脚”。
大家希望先学哪一段?
生争先恐后:
先学写“脚”的片段。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课文的题目就是“爬山虎的脚”,脚对于爬山虎来说一定是最重要的,肯定也是这篇课文的重点。
师:
真会读书,从课题中就找到了文章的重点。
生:
“植物也有脚”我觉的特别新奇,我想尽快知道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儿的?
师:
对,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尊重大家的意见。
那我们就先来看看爬山虎的脚。
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
生:
第三、四、五段。
师:
同意吗?
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生自学
师:
有的同学一边读书一边写写画画,很好。
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生:
我知道了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师:
那是脚的什么?
生:
位置(板书)
师: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谁还有补充?
生:
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生:
还不准确。
是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板书:
叶柄的反面)
继续汇报
生:
我知道脚的形状。
象蜗牛的触角。
师:
那触角什么样儿?
你知道吗?
生:
长在头上,软软的,细细的,
师:
老师给咱们捉了一只小蜗牛,我们来看一下它的触角和爬山虎的脚是不是相似。
(放课件,做比较)
生:
真的很相似!
师:
什么相似?
师:
形状相似。
(板书)
生:
我还知道了他的触角的颜色,是跟新叶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
(小结)作者从位置、形状、颜色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生:
老师,我读了后面的文章,我觉得爬山虎的脚是小圆片。
师:
哦?
有不同的看法。
那爬山虎的脚到底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
细丝!
生:
(吵起来)圆片!
师:
(笑)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
我们还是先看看书再说吧。
生:
是细丝。
因为书上第三自然段说: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说明这六七根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
(不动声色地)是吗?
生:
(不服气地)哪有脚像细丝的呀!
师:
(郑重地点头)是不太像。
生:
(肯定地)是细丝!
我还可以从第四自然段找到证据: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
爬山虎的脚其实是那六七根细丝。
生:
(激动地)我觉得作者比喻得不好。
应当把小圆片说成是爬山虎的脚,把那六七根细丝说成是爬山虎的腿。
是这样:
爬山虎先长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细丝”。
腿长长了,能够触到墙的时候,腿上再长出“圆片”脚来,巴在墙上。
细丝够不到墙的爬山虎就长不出脚来,最后连细丝腿也退化了,书上说:
“不几天就萎了。
”(全班笑成一团)
师:
(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
大家觉得呢?
(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
)
师:
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
其实,爬山虎能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
(齐答)六七根细丝!
师:
对!
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
至于作家管它叫脚,我们班有同学认为应该叫腿,我看这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叫。
腿也好,脚也好,都是拟人化的写法。
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
大家看呢?
(生满意地点头)
师:
通过刚才的争论,大家应该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我们来做一做做一做这个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爬山虎的脚长在————。
茎上长——的地方,——伸出枝状的——————。
每根细丝像——————。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
师:
知道了爬山虎脚的样子,那爬山虎到底是怎样利用脚向上爬的?
大家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学生读文,思考)
生:
老师,我们认为爬山虎是这样向上爬的。
它的脚碰到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就变成了小圆片。
小圆片巴住了墙。
生:
细丝原先是直的,巴住墙时就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师:
都说的很好。
那谁能在课文中找一找,你认为爬山虎爬墙的关键词吗?
划出来好吗?
生:
老师,我认为这几个词很关键:
触、巴、拉、贴(板书)
生:
我还补充一点,我认为变和弯也很重要,只有变成小圆片才能巴住墙,只有细丝弯了才能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
师:
你的补充很重要。
我们弄明白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那我们来演一演?
(生苦思冥想,一片沉默)怎么演?
师:
在我们演的时候,可以把我们的身体当作茎,一只手当作……
(生顿开茅塞)生:
叶子,另一只手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的反面。
师:
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跃跃欲试。
师指名一人边说边演。
)
师:
谁能评价一下?
生:
“触、紧贴”这两个动作演对了。
可惜“巴”和“贴”没有演好。
生:
演“巴”时,可以把手掌当作小圆片,刚开始用手指碰墙表示“触”,表示“巴”时整个手掌就贴在墙上。
生:
爬山虎能把茎拉一把,是因为脚变弯曲了,产生拉力。
因此演“拉”时手要弯曲,带动身体贴着墙。
生:
开始表演时,身体离墙要远一点,到了脚变弯了,身体尽量挨近墙,这样一来,效果就会更明显。
师:
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对表演学生说)我们相信你一定能演的更好的。
师:
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感受感受。
师:
我把黑板当作要巴住的墙,你们呢?
生:
老师,我们巴空气。
我们巴桌子。
(哈哈)
师:
我的脚触着墙了,有什么变化呀?
生:
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师:
我巴住墙了,你们呢?
生:
我们也巴住墙了。
师:
下边我应该怎么做呢?
生:
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师:
好,我拉一把,紧贴在墙上。
(教师紧贴在黑板上,学生的身子也贴到桌子上。
)
师:
我们再来爬一回好吗?
这回你们边说边做,我跟着做。
(生边说边做,教师跟随着做。
)
师:
再爬一回,我把这只脚拿下来(重音“拿下来”)再爬,我把这只脚拿下来(重音“这只脚“)再爬,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
老师,桌子不够了,(哈哈——)
师:
我们换个地方再爬。
(生笑。
)
生:
老师,不能再爬了,因为爬山虎的脚是不能拿下来爬的,这只脚一旦巴住墙就不再拿下来了。
师:
谁说的?
生:
书中说“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而不是说“一步一步往上爬”。
生:
老师,不能这样爬。
这样爬山虎都从墙底往墙顶爬去,那么墙的底部就没有爬山虎了,这与作者前面所看到的“墙上满是爬山虎”不是矛盾吗?
师:
你能联系上文来理解很好。
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
按老师这样不停地“爬”的话,那爬山虎就只有一只脚了。
而我昨天看到邻居围墙上的爬山虎有很多脚,因此,这样理解“一脚一脚”是错误的。
师:
大家通过读书、讨论自己弄明白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非常了不起。
学到这里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生:
初看“一脚一脚”这个词很浅显,我一开始不假思索地把它理解为“一步一步”,看来我读书不够认真。
生:
我现在明白了,作者在这里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脚一脚”,是因为它能准确地写出爬山虎“爬”的特点,可见作者是经过认真观察的。
师:
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
是啊,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看课件)边看边读课文
师:
刚才,我们既开心又投入地感受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感受了爬山虎的“不到顶峰不停止”的攀登精神,而能这样细致的描写出来还源于作者的长期观察,认真思考。
看来,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啊。
师:
爬山虎的脚这样神奇,那叶子又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自读写叶的段落,边读边在脑中浮现出课文描写的景象。
(生自读)
师:
你们喜欢爬山虎的叶子吗?
为什么?
生:
因为它的叶子颜色在变化。
生:
它的叶子样子很好看,铺得也很均匀。
生:
一阵风吹来,爬山虎的叶子就会漾起波纹。
师:
“漾起波纹”是什么样子?
生:
就像风吹到水面上出现的波纹一样。
生:
就像这样。
(用手势表示)
师:
看,爬山虎的叶子多美啊!
这是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它是—生:
嫩红的。
师:
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生:
嫩绿的。
师:
这就是爬山虎的嫩叶,它——
生:
不大引人注意。
师:
引人注意的——
生:
长大了的叶子。
……
师:
那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颜色在变化,一阵风吹来还荡漾着波纹……你能不能把那种美丽的颜色、那种变化的样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
(学生轻声自读)
师:
我听出来了,你们读得很好,让我也喜欢上这些句子了。
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绝大多数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师:
老师发现,刚才有的同学能把这一段背下来了。
怎么样,我们一起试一试。
师:
这节课就上到这,谁来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生:
我知道了爬山虎的叶子的样子及特点,脚的样子,爬山虎如何利用脚向上爬的过程和它的脚的变化,对爬山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生:
我还知道了,写一篇好文章要认真观察。
生:
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一点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要善于思考。
生:
我觉得还应该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如果只观察不去写的话,观察就没有意义了。
师:
你们说得真好,我们应该学习叶圣陶老先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把观察到的事物恰当,准确,有序地描写出来,平时写一篇好的作文,语言积累是基础,观察是纽带,你们能不能写出像叶老这样的好文章呢?
生:
(很有信心)能。
师:
好,老师给你留一个长期作业,自己种一盆植物,天天仔细观察,有心的同学可以记观察日记,期末的时候,也为你的植物写一篇文章好吗?
生:
好。
牵牛花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
水门汀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
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用着的,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儿,他不肯。
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
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
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
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
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
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
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
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
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
有时认着墙上斑剥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
“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
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夹竹桃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
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
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
火与雪是不相容的:
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
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只有一墙之隔,转过影壁,就是院子。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
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
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
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
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
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
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
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
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
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
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
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好多好多年,我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面走出走进。
最初我的个儿矮,必须仰头才能看到花朵。
后来,我逐渐长高了,夹竹桃在我眼中也就逐渐矮了起来。
等到我眼睛平视就可以看到花的时候,我离开了家。
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
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两年前,我访问了缅甸,在仰光开过几天会以后,缅甸的许多朋友热情地陪我们到缅甸北部古都蒲甘去游览。
这地方以佛塔著名,有“万塔之城”的称号。
据说,当年确有万塔。
到了今天,数目虽然没有那样多了,但是,纵目四望,嶙嶙峋峋,群塔簇天,一个个从地里涌出,宛如阳朔群山,又像是云南的石林。
用“雨后春笋”这一句老话,差堪比拟。
虽然花草树木都还是绿的,但是时令究竟是冬天了,一片萧瑟荒寒气象。
然而就在这地方,在我们住的大楼前,我却意外地发现了老朋友夹竹桃。
一株株都跟一层楼差不多高,以至我最初竟没有认出它们来。
花色比国内的要多,除了红色的和白色的以外,记得还有黄色的。
叶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绿得像绿蜡,花朵开在高高的枝头,更像片片的红霞、团团的白雪、朵朵的黄云。
苍郁繁茂,浓翠逼人,同荒寒的古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我每天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走出走进。
晚上同缅甸朋友们在楼上凭栏闲眺,畅谈各种各样的问题,谈蒲甘的历史,谈中缅文化交流,谈中缅两国人民同胞般的友谊。
在这时候远处的古塔逐渐隐入暮霭中,近处的几个古塔上却给电灯照得通明,望之如灵山幻境。
我伸手到栏外,就可以抓到夹竹桃的顶枝。
花香也一阵一阵地从下面飘上楼来,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
就这样,在对于夹竹桃的婉美动人的回忆里,又涂上了一层绚烂夺目的中缅人民友谊的色彩。
我从此更爱夹竹桃。
爬山虎生性随和,适应性强,喜阴、耐干旱,在一般土壤中都能生长。
爬山虎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
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绿化覆盖面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
由于爬山虎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而且由于叶片与墙面之间的空气流动,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
它作为屏障,既能吸收环境中的噪音,又能吸附飞扬的尘土。
爬山虎的卷须式吸盘还能吸去墙上的水分,有助于使潮湿的房屋变得干燥;而干燥的季节,又可以增加湿度。
爬山虎亦称“巴山虎”“地锦”“常青藤”,葡萄科植物。
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
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广见于我国各地。
爬山虎与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又称攀缘绿化,是利用攀缘植物向建筑物或棚架攀附生长的一种绿化方式。
种植的时间长了,密集的绿叶覆盖了建筑物的外墙,就像穿上了绿装。
春天,爬山虎长得郁郁葱葱;夏天,开黄绿色小花;秋天,爬山虎的叶子变成橙黄色;这就使得建筑物的色彩富于变化。
除爬山虎之外,牵牛花、紫藤等也可供垂直绿化。
10.《爬山虎的脚》教案
设计意图:
《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
”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
《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结合组文读写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把这方面拟定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学校附近有爬山虎,课前我组织学生实地观察。
观察前我布置了观察提纲:
(1)爬山虎给你一个什么印象?
(2)对着那爬满一堵墙的爬山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
借用数学尝试法的做法,要求学生以日记形式写观察日记;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共同评议学生的一两篇日记(选用写作水平中等学生的习作)。
这样处理有利于通过实践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等静态的东西,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容易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样在墙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体软件,较形象地显示了爬的过程。
为体现精要教学法的原则,力求围绕重点设计了多项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课内由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
(1)实地观察爬山虎。
(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给课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教学准备:
1、实地观察爬山虎。
2、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
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
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
(字形重点:
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
(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
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
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纳:
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九、做练习3。
板书设计:
17.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
嫩红--→嫩绿
叶子
长大了:
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
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爬山虎(缺脚)的图案。
2.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检查练习3(投影片出示)
二、导入课文:
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
(出示学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
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
(注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
(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自己说、提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
为什么?
讨论、汇报。
(爬山虎并不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