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等式心象术word版自学教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6410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等式心象术word版自学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逻辑等式心象术word版自学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逻辑等式心象术word版自学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逻辑等式心象术word版自学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逻辑等式心象术word版自学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逻辑等式心象术word版自学教材.docx

《逻辑等式心象术word版自学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等式心象术word版自学教材.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逻辑等式心象术word版自学教材.docx

逻辑等式心象术word版自学教材

 

逻辑等式心象术

献给对记忆术失望者!

献给记忆术迷途者!

献给正准备学习记忆术者!

生平不识逻等式,

学遍百法也枉然!

 

陈春著

 

目录

 

前言2

概述3

上卷:

逻辑等式4

第一章逻辑等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4

1.1式子4

1.2式子的作用7

1.3逻辑等式8

1.4式子转化成逻辑等式的基本方法10

1.5逻辑等式记忆效果15

1.6“逻辑等式”和“传统记忆术”的比较16

1.7自学逻辑等式常遇难题解答20

第二章逻辑等式运用说明22

下卷心象术26

第一章心象的基础知识26

2.1什么是心象26

2.2心象术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27

第二章心象的各阶段训练29

2.3心象各阶段训练表29

2.4具体训练方法30

第三章逻辑等式与心象术的融合31

 

前言

 

初中开始接触记忆术,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二年。

回顾当初追求的记忆之路非常曲折坎坷!

这些年来,发现传统记忆术运用范围太狭窄,隐隐有走入死胡同之势。

多数人冷静下来,对几分钟内记忆几副扑克牌,记忆上百个无规则数字的表演都了清醒的认识,少了之前的盲从。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传统记忆术已经走入歧途末路,脱离实际,早已偏离了我们一直追寻的目标,使得梦想也逐渐地远离。

传统记忆术误人子弟,害人不浅。

2007年10月17日,我将“逻辑等式”理论雏形公布到“中国记忆力训练网”、“牛族领域”等几个国内知名记忆力训练网站,取名为“陈春记忆体系无限记忆客观规律联想术”直接开始了理论和实践完善的阶段。

之后的大量交流碰撞,还将自己对“心象”的认识提升到理论层面上来,创立“心象术”理论,将经验结合理论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心象的方法。

多次的学习中发现,交流能加快进步,存有固步自封和门户之见的想法是自身提升的绊脚石。

讨论的时候容易发现自己认识上的错误和一直忽略的地方,便于改进和优化自己的思想认识。

当我将“逻辑等式”与“心象术”融合到一起时,发现两种方法结合产生的威力非常巨大。

现在不但有完善的理论为依据,还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详细的操作步骤。

直到此时“逻辑等式心象术”方算大功告成。

也不敢藏私,准备整理成册公布出来。

教材因为编写时间仓促,难免有不足之处,还请朋友们见谅,欢迎提供修改建议。

有合作出版出书意向的朋友请和本人联系!

陈春

2008年5月1日

 

概述

“逻辑等式心象术”由上卷“逻辑等式”和下卷“心象术”组成。

上下卷融会贯通后称为“逻辑等式心象术”。

“逻辑等式”也可以单独使用。

“逻辑等式”是一个记忆公式:

“题目=答案”。

我们只要将需要记忆的知识材料套入公式,就可以轻松完成记忆全过程。

“逻辑等式”和传统记忆术不同,主要表现为:

它用的联想线路最短,没有繁琐的转化过程。

联想过程自然合理符合大脑思维习惯,记忆时间长久,回忆过程轻松自如。

记忆过程不需造句、不需要图像参与、不需要夸张成分、不需要谐音,偏重于学科知识内容的记忆,不适用于无规则数字或者扑克牌记忆表演。

它是专门用于考试复习、各行各业知识学习的强效记忆方法。

“逻辑等式”主要有三大理论,它们是“思维习惯”、“铁三角”关系、“交集法”。

“心象术”主要用于回忆和复习,起到显示器的作用。

通过系统的训练,让大家想像出来的画面越来越清晰,心象控制越来越纯熟,直到可以随心所欲的想像出清晰具体的文字、数字、字母、公式等符号图案,将本来应该写到纸张上的文字,直接在我们的脑海里面想象出来,让内心想法直接以心象形式表示出来,大大提高复习和回忆的效率。

传统记忆术不能学以致用,不能运用到实际中的知识学习,就没办法普及开来,只能一直停留在无规则数字、无意义的扑克牌当中充当表演的工具。

目前许多传统记忆术推广者认为记忆术发展突破口在于“单词记忆”,这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想法,传统记忆术本身就是短期记忆术,还是一种从答案回忆到题目异常困难的记忆术,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记忆术核心的运行方式,创作出一种新的,容易操作且属于长期记忆效果的方法,才是目前我们最迫切需要的。

“逻辑等式”自成体系,利用的是每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思维惯性、自然现象、自然事物、做为记忆的原动力,分析归纳能力是每个人本身具有的,大家都可以学好“逻辑等式”,“心象术”也是如此。

本教材从实际出发,通过实际例子解说记忆原理和记忆思路,简洁易懂,由浅入深,稳扎稳打,逐渐学成。

“逻辑等式”、“心象术”及两者的结合都有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训练方法,朋友们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具体的身心感受。

建议朋友们要对理论、原理要有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明白自己做的训练意义所在,就不容易踏入迷途,走上错误的道路,实际训练之时才能放开手脚,快速提升。

自己要学会独立思考,不经历独立思考过程是难有本质上的提高的。

 

上卷:

逻辑等式

第一章逻辑等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本章内容是运用逻辑等式的基础,是逻辑等式的核心原理、技巧、方法。

请按本章要点和要求进行学习,并认真思考回答课后习题,必有所得。

本章要点及要求:

(达到的标准,按易到难分为“了解”、“理解”、“熟练掌握”三种)

1、了解式子的概念、由来、作用。

熟练掌握式子的归纳简化。

2、理解“铁三角”关系图代表的含义,理解“对应关系唯一”的意思。

3、理解“思维习惯”、“逻辑关系”、“逻辑等式”概念,了解“逻辑等式”与“式子”的区别和联系。

4、熟练掌握式子转化成逻辑等式的方法:

“交集法”。

5、了解逻辑等式的记忆效果,理解逻辑等式自动回忆效果的原因。

1.1式子

想学好“逻辑等式”先要明白什么是“式子”。

从记忆材料归纳简化出来的中心思想叫做“题目”,从各个角度对中心思想进行解释说明的内容叫做“答案”,题目和答案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唯一的,这个对应关系,可以用符号“——”表示,书面上可以写成:

“题目——答案”,这个模式就称为“式子”。

答案是从不同角度对题目进行解释说明的,因此答案可以按解释角度不同而划分成几个独立的小块,可以用“12345......”将答案小块标记出来,可以用“+”将它们连接起来,如果答案小块之间有因果关系、时间顺序、衍生、发展关系,我们还可以用“—>”代替“+”。

所以“式子”的表达形式还可以写成“题目——1答案+2答案+3答案+...”和“题目——1答案—>2答案—>3答案—>...”

参考以下两个例子理解“式子”。

 

例一

要记忆的材料(出自法律学科知识)

步骤

步骤说明

式子演变情况

整理前

确定需要记忆的材料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的行为。

第一步、确定“题目”和“答案”内容

归纳出记忆材料的中心思想做为题目,对中心思想进行描述的具体内容做为答案

题目:

挪用公款罪

答案: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的行为。

 

第二步、建立式子

按答案解释题目的不同角度,将答案划分成几个独立的小块,将各个小块标记好数字后用“+”连接起来

将记忆材料转化成为式子,如下

挪用公款罪——1国家工作人员(吃皇粮的人)+2职务上的便利(有职务的人,有权力的人)+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公款挪用目的:

数额较大的非法或者营利活动)+4超过三个月未归还(公款挪用时间)

1234是根据答案解释角度不同而划分出来的独立小块,我们用“+”将他们连接起来,答案部分由1234组成。

 

第三步、找出内部关系,简化式子

分析归纳出题目和答案之间的关系(看是否有因果、发展、衍生、空间、时间、对立、相反、类似、相交等关系)

将式子进一步浓缩简化,便于直接看出记忆材料的内部关系

简化之后

挪用公款罪——1人(公务员)+2职务(有职务实权)+3公款(挪用目的)+4公款(挪用时间)

很明显1、2两点答案小块是从“什么样的人”为角度说明“挪用公款罪”的,3、4两点答案小块是从“公款”使用目的和挪用时间角度对题目“挪用公款罪”进行说明。

因此进一步浓缩简化式子,简化为

挪用公款罪——人(公务员+职务权力)+公款(挪用目的+挪用时间)

即,最终简化的式子为

挪用公款罪——人+公款

题目“挪用公款罪”本来就有说明什么样的“人”和人怎么使用“公款”两大内容,题目表示的意思也就是答案表示的意思。

“挪用公款罪”是记忆材料的中心思想,和答案部分的“人”、“公款”的对应关系是唯一的,他们相辅相成,题目是答案的归纳总结,答案是题目的具体解释说明。

尝试通过“式子”回忆出记忆材料,以自己提问方式进行回忆,如:

记忆材料主要是从那些角度对挪用公款罪进行说明的?

其中每一个角度又包含那些具体的内容?

请自问自答,细心体验回忆过程。

例二

要记忆的材料(出自《产业经济学》):

步骤

步骤说明

式子演变情况

整理前

确定需要记忆的材料

产品差别化是指由于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导致的产品间不完全替代的状况。

第一步、确定“题目”和“答案”内容

归纳出记忆材料的中心思想做为题目,对中心思想进行描述的具体内容做为答案

题目:

产品差别化

答案:

由于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导致的产品间不完全替代的状况。

 

第二步、建立式子

按答案解释题目的不同角度,将答案划分成几个独立的小块,将小各个块标记好数字后用“+”连接起来

产品差别化——1同类产品不同的制造商(产品差别化的起因:

产品制造商不同)+2产品的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因为制造商不同造成:

产品、服务、信息、消费偏好不同,消费偏好也是因为产品不同,提供了可以选择产品的机会,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喜好)+3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最后造成的结果)

 

第三步、找出内部关系,简化式子

分析归纳出题目和答案之间的关系(看是否有因果、发展、衍生、空间、时间、对立、相反、类似、相交等关系)

将式子进一步浓缩简化,便于直接看出记忆材料的内部关系

产品差别化——1+2+3,123有时间发展关系,并且有因果关系,所以也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产品差别化——1—>2—>3,其中123结合起来就是答案部分

产品差别化——1同类产品不同的制作商(产品差别化的起因)——>2产品的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制造商不同造成一系列的不同)——>3产品间不能完全相互替代(最后造成的结果)。

再次简化得出

产品差别化——1起因(制作商不同)—>2经过(造成影响:

产品、服务、信息、消费偏好不同)—>3结果(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

题目“产品差别化”是记忆材料的中心思想,答案“1起因—>2经过—>3结果”是对“产品差别化”的详细解释说明。

尝试通过“式子”回忆出记忆材料,以自己提问方式进行回忆,如:

产品差别化是一个什么过程?

起因是什么?

经过是什么?

结果是什么?

请自问自答,细心体验回忆过程。

1.2式子的作用

1、式子简化了记忆材料,归纳出记忆材料的内部关系

只有对记忆材料整体上的理解、分析、归纳,才能得出“式子”。

“式子”可以代替记忆材料的整体含义和材料内部关系,这和传统记忆术用的“关键字”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关键字”不是针对整个记忆材料归纳得到的,“关键字”不能代表整个记忆材料的含义和材料内部关系,不能表示题目和答案的唯一关系。

另外“式子”的归纳和解释都是按记忆材料的“描述角度”划分而展开的,传统记忆术的“关键字”归纳和解释并没有按记忆材料的“描述角度”进行划分。

请学习“式子”时,朋友们要特别注意,不要误以为“关键字”的串联就是“式子”。

2、式子确定了“记忆材料”、“题目”、“答案”之间的“铁三角”关系

“铁三角”关系图解:

题目

 

记忆材料答案

“记忆材料”都会有唯一的一个中心思想,我们将它称为“题目”,还有围绕中心思想从多角度展开说明的具体内容,即“答案”。

“记忆材料”和记忆材料衍生出来的“题目”、“答案”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上图表示,其中图中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对应表示“记忆材料”、“题目”、“答案”三部分,三角形的每一条边的线段“——”,分别代表线段两端内容的对应关系,并且每一条对应的关系是唯一的,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唯一。

下面是“铁三角”关系具体内容:

“题目”引领着“记忆材料”和“答案”,“记忆材料”解释着“题目”和“答案”,“答案”既引领着“记忆材料”但是同时也被“题目”引领。

“题目”是对“记忆材料”和“答案”的最大程度的归纳和简化,“答案”虽然也归纳简化了“记忆材料”,但是归纳简化程度远没有“题目”高。

“题目”和“答案”因“记忆材料”而生,“题目”、“答案”都是根据“记忆材料”归纳得来,所以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但唯一,三者之间的含义还存在着相等关系,即:

“题目=答案=记忆材料”。

“铁三角”关系是“逻辑等式”的核心理论之一。

3、式子是逻辑等式的基础

“式子”主要提供回忆的整体思路和回忆框架,材料的精细内容主要依靠“交集法”记忆。

“式子”是“逻辑等式”基础,没有“式子”就没有“逻辑等式”。

课后习题:

1、“铁三角”关系图内容是什么?

“对应关系唯一”你是怎么理解的?

2、“关键字”的串联为什么不是“式子”?

3、请将需记忆的材料归纳成“式子”,写到纸张上面。

记忆材料可以用学科的概念、定义、知识点,也可以是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判断题、论述题等具体题目。

1.3逻辑等式

先看以下几个例子

木+木=林

木+木+木=森

1+1=2

7=3+4

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

水往低处流

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走

太阳东升

一年分四季,一天分24个小时

船走水路,车走陆路

地球是圆的

天上的星星是很遥远的

……

以上例子都是自然现象

人对世间万物的各种规律的认识,都是个人分析思考问题时用到的主要判断依据。

每个人进行思维活动的时候,都会下意识按自己对事物的已有认识进行思考的。

我们将大脑喜欢按照已有的认识进行思考的特性称为大脑的“思维习惯”,也可以叫做“思维惯性”

逻辑关系:

当题目和答案之间的对应关系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的时候,就称这样的对应关系为逻辑关系。

因此,式子可按是否有逻辑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逻辑关系的式子(1.1节的两个例子就属于这类式子),另外一类是没有明显逻辑关系的式子。

逻辑等式:

当式子题目与答案的对应关系符合我们思维习惯时,我们就称这样的式子为“逻辑等式”。

为了能与式子区别开来,我们用“==”代表题目和答案的逻辑关系,并且将逻辑等式用“题目==答案”书面形式表示。

“式子”和“逻辑等式”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有逻辑关系直接成为

 

转化成

无明显逻辑关系

 

逻辑等式与式子相同点:

逻辑等式和式子都有题目和答案,题目、答案、记忆材料三者之间关系都是唯一的,都有“铁三角”关系

逻辑等式与式子区别点:

逻辑等式的对应关系是逻辑关系,用的是符合我们思维习惯的规律进行说明的。

有些式子本身就有很明显的逻辑关系,不需要转化直接就可以成为逻辑等式。

而另外有些式子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我们只能用特别的方法人工建立逻辑关系,进而使这些式子也转变成“逻辑等式”。

举例子说明:

1+1——2符合自然规律,符合我们大脑思维习惯,这个式子是逻辑等式,所以可以直接写成1+1=2

木+木——林符合我们思维习惯,这个式子是逻辑等式,所以可以直接写成木+木=林

大海——窗口没有逻辑关系所以只是一般式子,不是逻辑等式

月亮——蔬菜没有逻辑关系所以只是一般式子,不是逻辑等式

没有逻辑关系的式子是可以转化成为逻辑等式的,如何将没有逻辑关系的式子转化成为逻辑等式,这就是我们学习逻辑等式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课后习题:

1、“思维习惯”、“逻辑关系”、“逻辑等式”各是什么意思?

2、式子可以分成那两种,这两种式子都是怎么转化成逻辑等式的?

3、式子和逻辑等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4式子转化成逻辑等式的基本方法

本节介绍无逻辑关系的式子转化成为逻辑等式的方法——“交集法”。

由前面学习的“铁三角”关系,可以得知“记忆材料=题目=答案”即三者意思是相同的,只是简化形式不同而已,简单而言就是“记忆材料”同时具备“题目”和“答案”的主要含义和特点,当“记忆材料”意思不明显,内部关系不清晰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题目”和“答案”的主要含义和特点相加,推导出“记忆材料”的主要含义,进而找出记忆材料的内部关系。

利用“题目”和“答案”主要特点相加,反推“记忆材料”的含义和内部关系的方法叫做“交集法”

推导出来的“记忆材料”的含义和内部关系,虽然不能代表“记忆材料”真正的含义和真正的内部关系,但是推导出来的含义和内部关系符合“逻辑关系”,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能让我们的记忆自然、长期的保存下来,因此“交集法”是切实可行的。

下面是“交集法”的原理说明,请结合图形理解

1、题目的含义用一个圆表示,答案的含义用一个圆表示,如下

2、下图,题目和答案相加,我们用阴影线画出相交部分,得出一个既具有题目含义,同时又具有答案含义的相交部分,这相交的部分我们称它为题目和答案的“交集”,交集是题目和答案的相同部分,是题目和答案含义的相通的区域范围。

“交集”同时具有题目和答案的特点,起到自然链接题目和答案的作用。

我们将符合交集特点的事物称为“交集事物”,交集事物同时具备题目和答案的主要含义,是题目和答案自然连接的枢纽。

我们就是利用交集事物让式子符合逻辑关系进而转化成为逻辑等式的。

交集事物虽然很多,但是我们只需找出一个自己认为比较自然合理的就足够了。

交集法具体操作起来,是非常简单、容易的,下面就用实际例子说明

例一

五大经济特区:

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海南

第一步、确定“题目”和“答案”内容

题目:

五大经济特区

答案:

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海南

第二步、建立式子

按说明的角度归纳答案,简化出式子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海南

分析答案得出珠海和海南都是从“海”的角度进行说明的,汕头和深圳都是从“山”的角度进行说明,“圳”的“川”可以指代山川之意。

厦门从“门”的角度进行说明。

式子简化为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山+海+门

到了这步式子已经归纳出来了,但是式子的题目和答案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逻辑关系,这个式子还不是逻辑等式,应该怎么让式子的对应关系符合逻辑呢?

第三步、式子转化成逻辑等式

找出题目和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明显逻辑关系的式子,用“交集法”人工建立逻辑关系。

答案部分使用交集法很容易得出具有“山”和“海”的特点的事物是“沿海陆地”,“门”就是“沿海陆地”上的房门口,每一门说明一个家庭代表居住的人,所以“山+海+门”用交集法得出的交集事物是“沿海的地方及在此居住的人”

题目的意思是中国前五个经济特区,答案意思是“沿海的地方及在此居住的人”

五个经济特区都是沿海的,并且经济特区本来就是由“区域”+“区域上生活的人”构成的

题目的意思和答案的意思对应互为解释,得出逻辑等式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区域(沿海陆地)+人(居住的人)也可以用以下形式表示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区域(山+海)+人(门)

题目和答案对应关系符合逻辑关系,式子成功转化为逻辑等式。

第四步、细节内容记忆

山——汕头+深圳海——珠海+海南门——厦门

大部分人通过理解就能准确的记忆上面的细节内容。

如感觉细节记忆印象不深刻的朋友,可以将“山”、“海”“门”做为题目,“汕头+深圳”、“珠海+海南”、“厦门”做为答案,再次使用“交集法”将它们转化成为逻辑等式,就不会出现细节记忆不清楚、印象不深刻等问题。

第五步、检验记忆效果

看见题目回忆答案:

五大经济特区=?

尝试回忆等式,然后通过等式回忆式子,再通过式子回忆出具体内容。

我们用的是理解方式记忆,也不需要考虑图像和造句子,回忆过程比较快。

又因为回忆思路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回忆过程具有思维惯性,所以会有自动浮现出答案的效果。

看见答案回忆题目:

=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海南

回忆思路参考“题目回忆答案”,在此省略。

请朋友们自己尝试,细心体会逻辑等式回忆时候的感受。

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不一样,所以建立逻辑等式找交集事物的时候会有些大同小异或者完全不同的理解,这个时候你自己认为合理的别人不一定认为合理,别人认为自然的,你也不一定接受,逻辑等式建立是否有效,全看建立的“逻辑等式”是否符合你自己本人的思维习惯,只要你自己能轻松自然的看见题目(答案)回忆出答案(题目),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你感觉别人建立的“逻辑等式”、“交集事物”比你的更加好用,更加高明,你也是可以直接借用他人的思路进行记忆和回忆的,多和别人讨论记忆思路,对自己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升大有好处。

例二

请将下面式子用“交集法”转化成为逻辑等式

窗口——大海

月亮——蔬菜

燃烧——液体

固执——台灯

计划——骄傲

交集法思考的思路是:

找出一个事物做为交集事物,这个事物要同时具有题目和答案的主要特点,并且要自然合理,符合逻辑。

请按如下思路进行

窗口——大海什么事物同时具有“窗口”和“大海”?

月亮——蔬菜什么事物同时具有“月亮”和“蔬菜”?

燃烧——液体什么事物同时具有“燃烧”和“液体”?

固执——台灯什么事物同时具有“固执”和“台灯”?

计划——骄傲什么事物同时具有“计划”和“骄傲”?

窗口——大海

思考过程:

“窗口”就是“大海”的事物有什么?

海边别墅、海面高空的飞机、潜水艇、海面上的船、电脑屏幕上的海洋桌面,等等。

这些事物都可以在“窗口”的基础上看见题目“大海”,这些交集事物都是自然而然,具备了题目和答案的主要特点,交集事物不需要很多,只要一个自然合理的就可以了,请大家以后尽量找出自己感觉最自然,最合理的交集事物用于将式子转化为逻辑等式。

月亮——蔬菜

思考过程:

“月亮”上面种植“蔬菜”的事物是什么?

月球基地、月球实验室、月球开发计划,等等,只要能找出自己认为自然合理的交集事物,那么逻辑等式就自然成立起来

燃烧——液体

思考过程:

可以“燃烧”的“液体”有什么?

柴油、汽油、煤油、酒精、甲烷,等等

交集事物不需要很多,大家只需要找出自己认为最自然最合理一个就可以了,这里是为了方便说明所以举出比较多的交集事物。

真正回忆的时候其实只需要一个交集事物即可。

固执——台灯

思考过程:

固执是一种贬义的坚持,台灯是用于晚上阅读和学习用的,什么事物具有这些特点呢?

没日没夜复习考研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