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5957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伦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伦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伦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伦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伦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伦理学.docx

《伦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伦理学.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伦理学.docx

伦理学

第一章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与任务

第一节伦理学的对象

一、人类道德思考的发展与伦理学的产生

(一)西方:

可以追塑到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

其中最有成就的是“亚里士多德”以《伦理学》为标志。

亚里士多德被西方誉为“伦理之父”。

其主要著作:

1、《尼可马可伦理学》

2、《欧德米亚伦理学》

3、《大伦理学》

从此,伦理学在西方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西方伦理学的发展:

1)规范伦理学;2)应用伦理学;

3)理论伦理学。

(二)中国古代

1、中国最早对道德进行思考可以追塑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

2、东汉刘熙的表述:

“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3、东汉许慎的表述: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

4、先秦孔子的表述:

《论语》“伦,辈也;理,条理也”。

5、伦理二字连用:

最早见于我国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礼记,乐记》

中国古代没有系统研究道德,没有专著,因此,没有伦理学。

但有丰富的伦理思想,融在中国哲学之中。

二、对伦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

(一)非马克思主义观:

1)对范围进行研究;2)对内容进行抽象研究;“善、义务、德性等”

(二)马克思主义观:

1)研究道德现象是由经济决定的;2)对道德内容进行研究;即:

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

三、伦理学:

是以道德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

四、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

(一)经济利益和道德关系:

谁决定谁;

(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谁服从谁;

(三)伦理学的阶级性。

第二节伦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一般科学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唯物辩证法

二、社会科学方法

(一)阶级性法

(二)历史方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三、特殊方法

(一)价值分析

(二)科学抽象

(三)自省

(四)运用教育学、心理学

第三节伦理学的任务

一、揭示论证道德的起源、本质、发展及其规律;

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阐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二、研究与时俱进培养新人的成长规律。

第二章道德起源与本质

第一节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

关于道德起源的不同观点

(一)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观点

1、宗教伦理学对道德起源的观点:

上帝意志、戒律

2、唯心主义伦理学对道德起源的观点:

(1)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先验的、人生固有

(2)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精神”“理念”“绝对观念”

3、旧唯物主义观点:

自然本能、抽象“人性”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观点

一、道德与人类的活动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历史前提。

(1)道德的主体

(2)对道德的需要

(3)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动力

二、道德与社会关系

1、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道德发生、发展的依据;社会关系。

3、道德关系的建立,是道德发生过程的一个伟大进步。

三、道德和社会意识

1、意识是道德发生的前提

2、道德起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从前道德和向道德的过渡。

由“是”向“应该”的道德要求。

第二节原始道德的发生

一、原始道德发生的前奏期

1、本能的生存阶段

2、本能的群居

3、生产和生活。

二、原始道德发生的萌芽期

1、人类道德的胚胎萌发于原始禁忌;

2、在婚姻上,人与人之间“应当”的认识有了萌醒的标志;

3、对禁忌的赞同与否。

三、原始道德发生的形成期

1、氏族内部明确禁止通婚。

标志着原始道德的正式形成。

2、对原始禁止(规范)的“敬畏”与“过失”感。

第三节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一)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本质的观点

1、神学观。

上帝赋予德性――人犯下原罪――人赎罪

2、唯心观。

先验的善良意志、良心、理念、绝对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本质的观点(一般本质)

1、一般本质。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受社会关系中的经济关系的制约。

2、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道德。

具体表现为: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经济结构:

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表现的不同道德:

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和斗争。

具体表现为:

阶级对立的道德;蕴含人类共同道德。

二、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特殊本质)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在的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1、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

(1)如何满足人们的两种需要;

(2)为了达到人们的目的而协调

(3)为了实现人们的理想而协调

2、道德把握世界的特殊性。

(1)从人的需要出发,能动地改造世界;

(2)为了达到道德目的,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

(3)为了实现社会道德理想,培养提高主体道德选择能力

第三章道德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

第一节道德结构模式

一、道德的结构态势

(一)道德作为系统其存在的范围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1、只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相联系

2、只限于人的社会规定性、以及人与人之间涉及利益和善恶价值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

3、人的社会活动表象层次上无序和深层上的有序性

(二)道德作为系统的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存在态势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1、从直观表象形态上看:

往往没有确定的样式和过程

2、当认识超越直观,从深层看道德现象又是有其固定规定和相对稳定过程

3、表现为层次上的无序性和深刻层次上的有序性的统一

(三)道德作为系统诸内构要素的相互关系,是有序和无序的统一

1、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活动不仅有共性而且各有特性

2、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活动彼此之间又存在着某种关联

二、道德的社会结构模式

(一)社会道德关系结构

1、社会道德关系的分类

(1)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

(2)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3)社会整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二)社会道德的现象结构

1、划分

(1)社会道德意识现象善恶价值、道德心理、自觉自为

(2)社会道德规范现象善恶准则、规范

(3)社会道德活动现象善恶行为意义

2、道德现象定义

(三)社会道德的水准结构

1、社会道德的水准结构的涵义

2、社会道德的水准结构的类型

(1)过时道德

(2)应世(顺势)道德

(3)超前道德

(四)道德的社会结构的总体模式

三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

(一)个性道德心理结构(德心)

1、心理过程结构包括:

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过程

2、个体道德心理倾向结构包括:

道德需要、兴趣、理想、信念等

(二)个体道德行为结构(德行)

1、行为的过程结构包括:

道德动机、行为过程、效果过程等

2、行为的倾向结构包括:

道德修养、选择、评价等

(三)个体道德境界结构(德品或品德)

1、境界的过程结构包括:

自发的道德境界、自觉的道德境界、自由的道德境界

2、境界的性质结构包括:

善的道德境界、可容的道德境界、恶的道德境界

(四)道德个体结构的总体模式

四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的辩证统一

(一)从生成上看是自成与相成的统一

1、自成的两个“基础”不同

2、既“自成”又“相成”

(二)从运行过程上看是自组、自控与互动、互控的统一

1、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面

2、各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一面

(三)从社会功能上看是“自为”和互补的统一

1、自为

2、互补

第二节道德的社会功能

一道德的基本社会功能

(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范畴

1、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不同于政治、法律

2、是观念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

3、具有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因素的结构和特点

(二)是社会控制力量

1、直接疏导和调整社会成员的行为

2、为社会成员现状提供信息

(三)是把握现实世界的特殊方式实践的精神

1、认识世界

2、改造世界

二、道德认识功能的特殊性

反映现实状况,预测未来历史趋势

(一)从认识的角度和范围上看:

利益关系

(二)从表达认识成果的方式上看善恶

(三)从认识的基础上看生活过程本身

三道德调节功能的特殊性

(一)从调节的角度和范围上看现实利益、社会关系

(二)从调节的尺度上看应当怎样

(三)从调节的偏颇上看偏重于义务

(四)从调节的方式上看诉诸于社会舆论

(五)从调节的效力上看针对非对抗性矛盾,效力非常有限

第三节道德的运行机制

一道德运行的目标体系

(一)道德运行目标的涵义

1、涵义

2、决定道德运行过程的必然趋势的条件

(1)是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的客观要求

(2)是道德自身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

(二)道德运行目标体系的结构特点

1、多向性

2、级次性

(1)全社会总的道德运行目标

(2)各个社会群体的道德运行目标

(3)各个个人的道德运行目标

3、序列性

4、阶段性

(三)道德运行的基本目标完善社会道德、个体道德

(四)道德基本运行目标的实现

1、目标决策功能

2、目标控制功能

3、目标协调功能

4、目标应变功能

二、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

(一)外部机制的主要表现

1、目标机制

2、涵容机制

3、功能机制

4、时空机制

5、效应机制

(二)外部机制的性质与程度

1、从外部机制的性质上看

(1)具有同一社会属性的外部机制能起积极、推动作用

(2)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外部机制能起消极、阻碍作用

2、从外部机制的程度上看

外部机制的强弱程度同外部各因素当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量有关

3、是动态的

(四)外部机制的基础和限度

1、归根到底是以经济必然性为基础的

2、依赖于经济条件为限度

三道德运行的内部机制

(一)自选择能力对目标、方式的自选择能力

(二)自组织能力

1、变原来无序为有序

2、变原来不稳定为稳定

3、变旧的有序为新的有序

(三)自控制能力

1、预前自控能力

2、随机自控能力

四道德运行的轨迹

(一)道德运行曲线

(二)道德运行的中轴线

(三)道德运行轴线与经济运行轴线

1、道德运行轴线以经济必然性为基础

2、道德运行轴线由经济必然性所决定的

第四章道德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性

第一节道德的历史类型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人类第一个历史类型)

资料:

中国的原始社会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处在原始人群时期,如元谋人、北京人和蓝田人;第二阶段处于氏族公社时期,这一时期又分成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中国最早进入氏族生活的是山顶洞人,而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在长江、黄河流域典型的代表分别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山东泰安大汶口原始居民中后期、黄帝、尧、舜、禹、处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禹做部落联盟首领时,破坏禅让制,于前2070年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原始社会终结。

这是按时间来划分

(一)最突出的特征:

维护氏族公社和部落的共同利益的道德要求。

1、从原始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上看:

(1)氏族部落非常脆弱;

(2)脱离集体就无法生存;

2、出于以上原因,原始人逐渐形成一种原始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

(二)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

维护氏族内的自由、平等

(三)推崇的美德:

共同劳动、相互帮助、勇敢刚强、吃苦耐劳;

(四)原始社会道德的特征

1、直观性与狭隘性存在:

(1)直观性;

(2)狭隘性

2、权威性与外在性一体

(1)权威性

(2)外在性:

3、纯朴性与野蛮性并存:

(1)纯朴表现:

(2)野蛮性表现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第一个阶级道德)

(一)主要特征(奴隶主阶级的)

1、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关系

2、鄙视劳动和劳动者是奴隶主阶级一条很重要的道德规范;

3、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既是奴隶主阶级的政治要求,也是奴隶主阶级的道德规范

4、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道德规范

5、奴隶阶级的道德思想

(1)反抗奴隶主的虐待和虐杀,争取做人的地位;

(2)在劳动中形成了顽强勇敢、大公无私、团结互助的高尚品质。

(二)较之原始社会道德是进步和退步的统一

1、在表现形式方面较原始社会有很大的进步

(1)道德意识与其他意识诸形式有所区分

(2)脑力与体力开始分化,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展

(3)逐渐克服直观,具有了独立思想意识、理论形式和其他形式

2、奴隶社会的残暴统治是大退步。

(1)对奴隶的人身完全占有,把奴隶当成会说话的工具

(2)恶习的出现:

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性欲、卑下的物欲等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

(一)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地主阶级的)

1、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封建社会最突出的特征)

表现为“金字塔”

(1)中国古代:

天子——诸侯——士大夫——官吏——庶民

(2)西方古代:

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2、最根本的道德规范:

三纲五常

(1)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五常:

仁、义、礼、智、信

3、道德进一步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

如中国封建社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王道之纲可求于天”等

在西欧:

主张政教合一。

服从王权。

(二)农民阶级的道德

1、农民道德思想的积极性:

2、农民道德思想的局限性: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一)最基本的道德原则: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1、上升时期表现出的合理性:

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

2、统治时期的虚伪性:

个人至上,贪婪、欺骗、敲诈、尔虞我诈、荒淫无耻

(二)主要道德规范:

金钱万能;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等

(三)无产阶级道德

1、与资产阶级对立、自人类社会以来最高尚的道德

2、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

3、优良品德:

大公无私、英勇斗争、团结互助、不怕牺牲、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等。

4、最高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

第二节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一道德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人类道德的发展史:

三个阶段:

原始公有道德——阶级私有道德——共产主义公有道德

二、道德的曲折前进过程

(一)剥削阶级道德伴随着进步和退步

1封建社会在代替奴隶社会的初期的道德表现;

2、资本主义社会在代替封建社会的初期的道德表现

(二)历史上劳动人民的道德发展也经历了曲折上升的过程

1、奴隶的道德表现积极性和消极性

2、农民的道德表现积极性和局限性

(三)无产阶级道德的发展也不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

1、封建道德残余的影响

2、资本主义道德的影响

(四)人类道德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进步的。

1、由风俗逐步发展为社会意识形式和思想体系。

2、道德的知识内容日益加深。

3、道德日益成为促进社会生活及个人精神完善的加速器

三道德文化的批判和继承

(一)历史上剥削阶级道德文化传统,也是后者批判继承前者发展的结果

(二)无产阶级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批判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文化遗产的结果

1、表现为乎合历史发展规律性;

2、对剥削阶级道德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性

第三节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特点

一传统伦理的肯定方面

(一)重人伦关系和人的价值;以民为本、仁爱、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

(二)重视整体观念和民族大义;民为贵、利民、富民

(三)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善教得民心;内省;

(四)重视人生理想和人格情操;仁、义、大丈夫、君子等

二传统伦理的否定方面

1、等级主义道德原则;宗法等级

2、男尊女卑3、纲常名教

三对待中国传统伦理的两种错误倾向;

1、全盘肯定;2、全盘否定;

四正确对待中国传统伦理:

辩证分析,“杨弃”。

第五章道德原则

第一节个人的概念与集体的概念

一什么是个人

(一)原始人没有个人或个体意识的概念

(二)奴隶社会开始思考人

1、从生物角度认识人

2、从社会动物、政治动物角度认识人

(三)中世纪欧洲用神学认识人

(四)近代社会关于人的学说

1、人文主义学说

2、人本主义学说

(五)现代西方的非理性主义

1、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自我扩张”

2、尼采的“超人”、“强力意志”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自我、本我、超我

(六)马克思主义观点

1、对黑格尔关于人的理论的批判

2、对费尔巴哈自然存在的批判

3、人的本质表现为历史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

(1)对“本质”和“人性”的区别

(2)个性差异与人的共性、特殊性与一般性

(3)人的最根本属性一、社会历史性

二什么是集体

(一)集体是一个哲学范畴(相对的)

(二)集体范畴的歧义

1、边沁的观点:

集体是虚构的,个人是真实的

对其错误观点的分析:

(1)在私有条件下,集体的虚构性

(2)具体表现为:

以某个人或某些人出面代表集体、社会

3、集体是真实的,个人也是真实的(正确的观点)

(1)真实的集体——公有制建立、社会的整体利益;

(2)理想的集体——“自由联合体”

三集体中的个人与个人组成的集体

(一)个人依赖集体个人的生存、发展

(二)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的质量、数量双重效应

第二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一确立集体主义原则的依据(调整人的关系)

(一)历史依据:

原始“集体主义”

(二)现实依据:

1、由最初的经济到政治再到道德的客观必然性

2、现实调节的可行性的和实效性;

(三)道德理论依据;

1、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中基本问题的具体体现

2、集体主义原则是现实社会道德评价标准的尺度;

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一)集体利益:

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由全体劳动人民组成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利益的总和。

(二)个人利益:

是个人生存发展的一切正当需要的总和。

(三)个人的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

(四)个人与集体互为目的和手段

1、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集体是目的;个人是目的;

2、坚持正确的观点:

二者互为目的和手段

三自我牺牲精神

(一)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基本趋于一致时,不必要牺牲个人利益

(二)当双方利益有冲突时,但不没有发展到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时,也不必要让个人利益作出牺牲

(三)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激烈对抗时,且个利益已失去正当性时,要求个人利益要作出必要牺牲

(四)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悲剧性冲突时(虽然个人利益有正当性),也要求个人利益要作出牺牲

(五)当国家利益在特殊情况下(如不可抗力)受到威胁时,个人作出的牺牲不仅必要而且壮美。

(最高)

第三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利他主义

一、功利主义

1、创始人:

(1)英国哲学家边沁。

(2)密尔。

2、理论;

3、实质:

把功利主义理解为最大幸福主义,利己主义原则是天经地义的。

4、当今西方功利主义流派:

老功利主义和新功利主义

5、无产阶级功利主义及与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区别、原则。

(P167-168)

二、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

(一)在形式各异的道德原则中,直接与集体主义原则相对立的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原则。

(二)利己主义更加露骨地强调一已私利的至上性。

(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

1、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用以构筑体系的哲学世界观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集体主义是从人的社会历史性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社会的产物。

2、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把个人利益作为判断人的行为善恶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

集体主义则认为人的行为善恶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只能是集体利益。

3、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以个人利益的满足为出发点和归宿。

集体主义是把自己的出发点和归缩建立在集体利益实现的基础上。

4、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区别

三、利他主义

1、创始人:

孔德。

2、理论依据:

(1)借助动物的利他行为。

(2)认为人既是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

3、实质:

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

4、与集体主义的根本区别。

(P176-177)

第六章道德规范

第一节道德规范概说

一、道德规范的性质

(一)道德规范在本质上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

1、是一定社会对人们提出的一定的道德要求的反映、是客观的。

2、必然包含着道德主体的抽象,概括等主观思维活动,必然以纯主观的形式固定下来。

(二)道德规范在阶级社会中必然显现出阶级性。

1、道德规范中的客观性内容还是道德规范的主观性因素,都是从阶级性中引伸出来的。

2、在阶级社会中也并不排除某些道德规范具有某种全人类的因素。

(三)道德规范与风俗比较

1、道德规范所反映概括的是社会生活中重大的,带全局性的社会关系的本质。

表现和规定全社会意义的共同行为要求。

2、风俗往往是同审慎联系在一起,只是表现某一具体的事件,爱好及习惯,很少具有道德规范的性质。

(四)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比较

1、一致性,(表现在重大社会关系上)

2、从形成方式看不一致。

二、道德规范的表现形式。

(一)原始人的图腾、禁忌、礼仪。

(二)文明之初社会的箴言。

(三)义务:

是指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

1、道德义务:

是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要求。

2、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有别。

(1)形成有别。

立法与内心形成。

(2)制约性。

强制与非强制。

(3)作用范围不同。

小与大

(四)责任:

在道德义务上的一次升华。

责任已内化为主体内在要求。

第二节道德规范的他律性

一、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

(一)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观点

1、宗教伦理学:

神的约束。

2、快乐主义伦理学:

快乐和快感。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观点

1、与其他规范伦理学具有一致的观点、承认他律性。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其他规范伦理学的不同点。

(1)从社会存在中寻找道德规范他律性的根据。

(2)从个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来看待道德规范他律性的正当合理性。

(3)理解为社会的或集体的理性。

二、道德规范的外在导向功能。

(一)约束性与导向性。

(二)道德规范的实然性与应然性。

(三)道德规范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辩证统一)

三、道德义务。

第三节道德规范的自律性

一、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转换

(一)道德他律性的两个意义上有独立意义。

1、社会客观性意义。

2、表明对其认识上的意义。

(二)个体道德的他律性向自律性转换过程。

1、外在的权威性转化成内心的信念

2、道德的社会化,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内心准则的过程。

二、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

(一)道德主体表现为对道德规范他律性的认同。

1、认同不同一般的认识。

2、认同的动因。

(二)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表现为主体自己为自己立法,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心中的道德法则。

(三)道德主体的自身的意志约束,集中表现为意志对爱好和欲望的把握。

1、意志:

在这里表现为社会的理性。

“理性”;“欲望”

2、科学的伦理学理性。

(1)反对禁欲主义。

(2)反对享乐主义。

三、道德良心。

(一)不同的良心观。

1、中国学者论良心:

(1)中国孟子、朱熹:

天赋道德观:

良心是上天赋予的,亦仁义之心。

(2)明代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西方学者论良心:

(1)柏拉图论良心:

“善”的理念在个人身上的显现。

(2)康德论良心:

良心是人的先天的“善良意志”。

(3)卢梭论良心:

灵魂深处与生俱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