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三四部分 货币与金融及统计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5947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三四部分 货币与金融及统计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三四部分 货币与金融及统计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三四部分 货币与金融及统计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三四部分 货币与金融及统计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三四部分 货币与金融及统计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三四部分 货币与金融及统计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三四部分 货币与金融及统计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三四部分 货币与金融及统计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三四部分 货币与金融及统计精编讲义环球网校.docx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三四部分货币与金融及统计精编讲义环球网校

中级经济基础:

货币与金融、统计部分

一、教材结构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16章)

金融部分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19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17章)

货币与金融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18章)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第20章)

 

统计部分

统计与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

相关与回归分析

时间序列

统计指数

 

考点1: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

1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的上涨。

2马克思货币理论中的定义是: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纸币的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总结】多种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点是共同的:

(1)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

(2)物价持续上涨

【通用定义】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为: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是指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特点:

①自发性:

即支出的增长是独立的,与实际的或预期的成本增长无关;

②诱发性:

成本的增长导致工资及其他收入的增长,诱使消费支出增长。

③支持性:

政府为阻止失业率上升而增加支出,或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增加总需求。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

分为:

①“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的通货膨胀。

②“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垄断企业为保证实现其利润目标而操纵的市场、人为抬高产品价格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3)输入型通货膨胀

(4)结构型通货膨胀

2、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为

公开型通货膨胀

抑制型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1、直接原因

过度的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2、主要原因

(1)财政原因----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政策。

(2)信贷原因----信用膨胀,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求。

其原因包括,财政赤字的压力,社会上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银行自身决策失误等。

3、其他原因---如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综合国际国内一般经验,治理措施主要有紧缩的需求政策和积极的供给政策。

1、紧缩的需求政策

紧缩需求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1)紧缩性财政政策---限制支出、减少需求。

概括的讲就是“增收节支”。

一般包括以下措施:

①减少政府支出:

②增加税收:

③发行公债:

(2)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

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②提高再贴现率

③公开市场业务:

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会在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

2、积极的供给政策

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积极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简规章制度。

考点2: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定义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

它的主要任务是:

①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

②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2.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具体业务内容

货币发行业务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对银行的业务

集中准备金

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并通过这部分准备金来管理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最后贷款人

中央银行的信贷业务主要有再抵押放款;再贴现;再贷款

全国清算

各商业银行都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并在中央银行开立往来账户,各商业银行之间可通过该账户办理非现金结算,全国清算业务为中央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并由此使中央银行成为全国金融业的清算中心。

对政府的业务

代理国库:

 

中央银行接受各级国库存款,又执行国库签发的支

票办理转账手续或现金付款,成为政府的总会计和

总出纳。

代理国家债券发行

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

主要采用直接给国家财政以贷款或购买国债形式。

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国际会议

 

考点3:

货币政策的定义、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定义

 货币政策并不等同于金融政策,它只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量、利率或其他中介指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

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政策目标;

2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

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二、货币政策目标

1、稳定物价:

2、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

4、平衡国际收支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这一政策要求在抑制物价上涨幅度的同时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并且决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前提。

三、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具体内容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①含义: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等将其吸收的存款和发行的票据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最低比率。

通常以不兑现货币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

②效用:

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

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减少,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

③缺陷:

一是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以变动其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

二是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是一剂“猛药”

三是成效较慢、时滞较长:

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商业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推而实现。

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往往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

再贴现

①含义:

是指商业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

②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

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

③优缺点: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较,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较大,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

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所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态度。

公开市场业务

①含义:

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债、发行票据的活动即为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的证券交易活动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②公开市场业务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③优缺点

优点: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相比较,公开市场操作更具有弹性、更具优越性。

一是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二是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三是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

四是中央银行有可能用其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局限性:

一是金融市场不仅必须具备全国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二是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传统的三大货币工具,都属于对货币总量的调节,以影响宏观经济。

在这些一般性政策工具之外,还可以有选择的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

选择性货币政策包括:

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具体内容

消费者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投机。

3.直接信用控制

(1)含义: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2)手段:

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

4.间接信用指导

间接信用指导即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其中: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商业银行提出信贷增减建议。

窗口指导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影响力往往较大。

考点4:

商业银行的含义、性质、职能和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内涵

1、商业银行的定义:

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形式为工商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办理结算业务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

区别

与一般工商企业比较

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是承担着资金融资职能的企业。

与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比较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

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

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广泛,业务种类齐全,是唯一能够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窄,经营不完全的信用业务,或不以银行信用方式融通资金。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职能

内容

信用中介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挥着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支付中介

接受客户的委托,为工商企业办理与货币资本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汇兑、非现金结算等。

使商业银行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

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工具,满足流通界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并使银行可以超出自有资本与吸收资本的总额而扩张信用。

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负债业务

【注】商业银行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产和吸收的外来资金。

自有资金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筹集的股本以及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这部分也称为权益资本;

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

这种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吸收存款

是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

借款业务

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

 

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将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业务。

票据贴现

银行应客户要求,买进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

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的买卖,实际上是信用业务,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持有人。

贷款

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一般排在首位。

贷款的类型如下:

(1)按归还期限划分,分为:

①短期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的贷款

②中期贷款-------期限在1~5年的贷款

③长期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的贷款

(2)按贷款条件划分,分为:

①信用贷款-------以借款人信誉发放的贷款。

②担保贷款-------以特定抵押品作为担保的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

(3)以用途为标准,可以分为

①资本贷款----以设备的更新改造或增添固定资产等为目的的贷款,属于投资性质的贷款。

②商业贷款----以企业原材料的购进以及商品交易等为目的贷款,属于生产或经营周转性质的贷款。

③消费贷款----以消费为目的的个人发放的贷款。

投资业务

是银行以其资金作为投资而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

为防范风险,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范围一般都有限制性规定,许多国家规定只允许做债券业务,而不允许做股票买卖,或者允许银行以其自有资金和盈余的很小比例投资股票。

 

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金融服务。

也称为无风险业务。

结算业务

银行提供的结算业务主要是指转账结算,商业银行将款项从付款单位账户划转到收款单位账户,从而完成货币收付,并向委托人收取结算手续费的业务。

信托业务

商业银行的信托部门接受客户的委托,代替委托单位或个人经营、管理或处理货币资金或其他财产,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包括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

租赁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作为出租人,向客户提供租赁形式的业务,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

代理业务

商业银行接受委托以代理人身份代为办理经济事务,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如商业银行受财政部门的委托,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

咨询业务

银行为顾客作经济预测、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等服务。

考点5:

变量和数据

项目

含义

分类

变量

变量是研究对象的属性或特征,它是相对于常数而言的。

常数只有一个固定取值,变量可以有两个或更多个可能的取值。

定量变量

(数量变量)

变量的取值是数量。

如企业销售额、注册员工数

定性

变量

分类

变量

变量的取值是类别。

如企业所属行业、员工性别

顺序

变量

变量的取值是类别且有顺序。

如员工受教育水平

数据

数据是对变量进行测量、观测的结果。

数据可以是数值、文字或者图像等形式

定量数据

(数值型数据)

是对定量变量的观测结果,其取值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如企业销售额1000万元。

定性

数据

分类

数据

分类变量的观测结果,表现为类别,一般用文字来表述,也可用数字描述。

如,用1表示男性,2表示女性。

顺序

数据

顺序变量的观测结果,表现为类别,一般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数字描述。

如用1表示硕士及以上,2表示本科,3表示大专及以下。

 

统计变量与数据

分类变量

定性变量

顺序变量

定量变量

 

考点6:

数据特征的测度

对统计数据特征的测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

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

三是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

(一)均值和中位数(测度数据的集中趋势)

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程度,它反映了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

集中趋势的测度也就是寻找数据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

1、均值

均值也就是平均数,就是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注1】它是集中趋势中最主要的测度值,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所在,解释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注2】均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注3】均值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极端值会使得均值向极大值或极小值方向倾斜,使得均值对数据组的代表性减弱。

2、中位数

(1)含义: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

中位数将数据分为两部分,其中一半的数据小于中位数,另一半数据大于中位数。

(2)计算:

根据未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时,要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确定中位数的位置,n为数据的个数,其公式为:

(1)n为奇数:

中位数位置是

,该位置所对应的数值就是中位数数值。

(2)n为偶数:

中位数位置是介于

和(

+1)之间,中位数就是这两个位置对应的数据的均值。

(3)适用:

中位数主要用于顺序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尤其适用于收入这类偏斜分布的数值型数据。

(二)方差和标准差(测度数据的离散趋势)

离散程度反映的是各变量值远离中心值的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是对数据一般水平的一个概括性变量,它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平。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离散程度越小,其代表性就越好。

考点7: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一、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分类标准

类别

内含

相关的

程度

完全

相关

一个变量的取值变化完全由另一个变量的取值变化所确定。

称这两个变量完全相关。

如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销售总额由其销售量决定。

不完全相关

介于完全相关和不相关之间。

大部分相关现象均属于不完全相关。

不相关

两个变量的取值变化彼此互不影响。

如股票的价格与气温的高低。

相关的

方向

正相关

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小变大,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相应的由小变大。

(两个变量同方向变化)。

负相关

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小变大,另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大变小(两个变量反方向变化)

相关的形式

线性

相关

两个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大致呈现为线性关系。

非线性相关

两个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表现直线的关系,而近似于某种曲线方程的关系。

【注】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

比如夏天雪糕和遮阳伞的销售量

二、两变量的散点图

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用散点图来展示,在散点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个观测值,横纵坐标值分别代表两个变量相应的观测值。

见P181

1、定义

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

最常用的相关系数是pearson(皮尔逊)相关系数。

【注】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即-1≦r≦+1,pearson相关系数只适用线性相关关系。

r的取值

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0

正线性相关

-1≦r<0

负线性相关

r=1

完全正线性相关

r=-1

完全负线性相关

r=0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并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根据实际数据计算出的r,其取值一般为-1

|r|的取值

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r|≧0.8

高度相关

0.5≦|r|<0.8

中度相关

0.3≦|r|<0.5

低度相关

|r|<0.3

相关程度极弱,可视为无线性相关关系。

考点8: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

回归分析就是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的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

(一)联系

1.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

2.在具体应用时,常常必须互相补充。

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

只有高度相关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是有意义的。

(二)区别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1、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

2、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具体形式,它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进行测定,确定相关的数学方程式,根据这个数学方程式可以从已知量来推测未知量,从而为估算和预测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考点9: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一、发展水平

1.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是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2.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

(1)基期水平:

是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的水平;

(2)报告期水平:

是所要反映与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它可以概括性描述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一).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就是简单算术平均数。

【例题2:

2004年单选题】某地区1999~2003年原煤产量如下:

年份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原煤产量(万吨)

45

46

59

68

72

该地区1999~2003年的平均每年原煤产量为( )万吨。

  A.58B.57.875C.59D.60

【答案】A

【解析】原煤产量是时期指标。

平均产量=(45+46+59+68+72)/5=58万吨。

 2、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1)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逐日登记)计算。

又分为两种情形。

①资料逐日排列且每天登记。

即已掌握了整段考察时期内连续性的时点数据,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

②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1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

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

(2)第二种情况,由间断时点(不逐日登记)计算。

又分为两种情形。

  ①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相等。

  

间断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想是“两次平均”:

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例题3:

单选题】某企业职工人数资料(单位:

人)如下:

时间

3月31日

4月30日

5月31日

6月30日

职工人数

1400

1500

1460

1420

  该企业3~6月份平均职工人数为( )。

  A.1500人B.1400人

  C.1445人D.1457人

  【答案】D。

【解析】月末职工人数是时点指标,由此构成的时间序列为间断时点时间序列。

间隔期均为1个月。

采用“两次平均”的思想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第一次平均:

(1400+1500)/2=1450;

(1500+1460)/2=1480;

(1460+1420)/2=1440;

第二次平均:

(1450+1480+1440)/3=1457

②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不相等。

  

  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例题4:

2009年单选题】某行业2000年至2008年的职工数量(年底数)的记录如下:

年份

2000年

2003年

2005年

2008年

职工人数(万人)

1000

1200

1600

1400

则该行业2000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职工人数为()万人。

A.1300B.1325

C.1333D.1375

【答案】B。

【解析】年末职工人数是时点指标,所对应的时间序列为间断时点序列,登记的间隔期不同,采用“两次平均”的思想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第一次平均(简单算术平均):

(1000+1200)/2=1100;

(1200+1600)/2=1400;

(1600+1400)/2=1500;

第二次平均(加权平均):

1100*3/8+1400*2/8+1500*3/8=1325万人。

【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计算总结】

序列

具体类别

平均数的计算

时期序列

简单算术平均数

 

时点

序列

连续时点

(以天为时间单位)

逐日登记逐日排列

简单算术平均数

指标值变动才登记

加权算术平均数

 

间断时点

间隔时间相等

两次平均:

均为简单算术平均

间隔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