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镇明德小学三至五年发展规划.docx
《河流镇明德小学三至五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镇明德小学三至五年发展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流镇明德小学三至五年发展规划
河流镇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2011年8月~2016年7月)
一、提出规划的背景分析:
河流镇中心小学是1987年建成的完全小学,2007年9月12日迁到现校址。
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705人,教职工43人,其中,校工1人,专任教师40人,大专以上学历占全体教职工总数的85%,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2人,县级学科带头人5人,县级教学能手3人,县优秀教师7人,中共党员6人,年龄结构在35周岁以下,整体队伍素质较高,乐于奉献,富有创新精神。
校园占地面积24660平方米,学校教学楼于2007年4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当年6月30日竣工,总工期69天,建筑面积2498平方米,总造价230万元(其中日本驻华大使馆援助1000万日元,台商王永庆先生资助45万元,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115万元)。
教室14口、办公室9间、功能用房9间,校长室、总务处、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德育室、音体美器材室各1口、教研室2口;教学仪器116种,价值84935元,图书1600册,价值29390元,音体美器材13160元。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文学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省级重点实验基地,滨州市级规范化学校、教学示范学校、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优秀学校、校舍维护优秀学校、普通话示范学校,县花园式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学校管理二星级学校,2009年1月,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我校又荣获阳信县课堂教学改革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 学校发展理念的阐述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市教育局的工作重点,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未来需要的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实践创新为动力,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规范办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用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争取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有新的突破,实现学校优质优效的发展目标。
2.理念概述
(1)办学宗旨: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未来需要的人才。
(2)办学目标:
把朱棣文小学办成一所能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精品学校。
(3)办学理念: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让每一位师生都获得赏识、成功和欢乐;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富有文化的内涵、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4)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精致管理,营造爱校敬业、民主平等、求真务实的学校管理文化,锤炼一个高执行力的中层团队,历练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
(5)育人理念: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未来需要的人才。
3.三风概述
校风:
求实、创新
学风:
勤学、好问、合作、创新
教风:
敬业、爱生、严谨、开拓
校训:
崇德尚美笃学明志
三、学校发展目标的阐述:
(一)五年总目标
未来五年,我们以“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意识和勇气,按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思路,创规范+特色学校、建敬业+专长师资、育合格+特长人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氛围,共同打造和谐校园,将和刘明德小学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学校特色目标:
建设具有孔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力求在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中都能彰显“明德精神”,让明德精神的科学人文精神和创新教育思想弥散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队伍建设目标:
五年内在原有基础上,培养市学术学科教改带头人3—5名,县学术学科带头人3—5名,学校的骨干教师人数要达到全校教职工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同时打造一支理念前瞻、师德高尚、教艺精湛、富有创意的教师群体队伍。
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现代人。
具备五种能力:
实践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往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具备四大优势:
基础优势、口才优势、特长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
(二)三年总目标
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创新的科研意识和工作习惯,校园文化富有特色,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创建滨州市绿色学校。
四、学校发展思路的阐述:
在继承中发展,在求实中创新,在“领先一步”的思维策略引领下,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未来需要的人才”的办学宗旨,以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为抓手,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工程”、“教师专业化工程”、“教育科研工程”和“数字校园工程”,弘扬学校优良传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推进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做好“校园文化工程”。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本质内涵。
优秀学校文化的建构过程,就是一所学校内涵的积淀过程和特色品牌的打造过程。
研究学校文化,就是在规划学校的未来。
研究并弘扬明德精神,并把它确立为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让它发挥独特的作用和价值,这将有力促进学校对人才(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培养和学校自身的跨越发展。
在未来的五年,学校将致力于现代学校文化的塑造。
希望以朱棣文的科学人文精神和创新教育思想为学校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构建学习共同体和学校求真的知识世界、向善的人际世界和优美的心灵世界,建设起具有明德小学特色的学校文化——发展的文化、合作的文化、参与的文化、对话的文化、和谐的文化、创新的文化
——做好“教师专业化工程”。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才会有学校的快速发展与提升。
我们希望通过《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育人价值——基于明德小学的实践探索》这一课题的研究,通过我校教师与大学教育科研人员的合作,在充分享受大学教育科研工作者智慧的基础上,按照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基本理念与做法,结合我校已有的传统与现实基础,努力将朱棣文小学打造成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地,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教育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的舞台。
——做好“教育科研工程”。
“十一五”期间,学校通过小课题研究,完善校本研究制度,加大校本研究的力度,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工作,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学校教科研网络体系,力争教育科研工作大众化。
学校鼓励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开展小课题研究,扎实做好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课题研究的》的研究,力争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围绕营造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等扎实研究工作,不断浓厚科研氛围,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
——做好“数字校园工程”。
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校园管理、资源和各种活动的数字化。
“数字校园”是学校现代化的象征,在未来的五年中,学校努力按滨州市信息化示范小学的要求完备小学教育现代化设施,提高校园办班班通的装备条件。
力争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校园网建设,做到班班通,每个班级有网络显示终端,力争为每个教室配备教学专用背投;
(2)网络环境下可使用计算机数与在校学生数之比达到1:
8;增加一个网络机房;(3)开发学校专题学习网站和课件资源库;(4)具有智能型、“傻瓜式”的电子备课平台,实现校内学科教师教学资源共享。
实现具有信息管理、网上教学、数字资源等多方面功能的“数字校园”蓝图。
(四)具体目标及工作措施
(一)以凝聚合力为重点,实施科学的现代管理。
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教师认真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从而凝聚创造合力。
今后五年,学校将全面深入实施现代管理,深化改革,真正使管理成为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师发展的有力手段。
1.科学设置学校管理机构,探索扁平化的分权管理模式。
倡导现代管理思想,追求管理的优质高效简约。
一是对学校重要机构进行正确权责定位,做到权责对等,使管理机构及其成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做到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提高管理的效率;二是探索扁平化的分权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信号强度。
2.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努力塑造学校制度文化。
在学校制度建设中要将朱棣文“追求超越、厚积薄发、探索发现、实践创造”的人文科学精神与创新教育思想有机渗透并体现在制度文化当中。
通过对现有制度进行调研分析,主要对现行的百分考核奖惩制度与星级教师管理制度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征求意见,以“明德精神”为价值趋向,依据最新的科学管理理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修订和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
同时依据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实际,在明德精神的引领下,在适度维持与适度创新思维的引领下,对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进行适度创新,有效进行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要经过一个反复的过程,实践--修订—再实践—再修订,最后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确保制度体系向制度文化的提升。
3.以人为本,强化民主管理与决策。
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不断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完善教代会审议制度和学习例会制度,提高教代会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
开展好工会活动,努力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努力为大家办实事、好事。
学校将定期召开专题座谈会,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努力营造学校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学生的发展推动学校发展的和谐氛围。
领导在工作中深入一线,广泛联系群众,教师要关心学校发展,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奋发向上,共创校务公开先进学校。
4.依法治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以多种形式宣传学习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做到有法必依,依法施教。
规范教辅用书的征订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省教育厅素质教育“十项规定”;严格执行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严格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开展“五心”教育,让精心备课、全心上课、细心批改、耐心辅导、潜心科研逐渐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
加强随堂听课和校内素质教育调研制度,及时发现成绩,总结经验,同时寻找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方案,促使学校素质教育上新台阶。
(二)以自我需求为根本,打造优秀的教师群体。
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是办学水平提高的关键。
打造优秀教师群体,要激发教师的自我需求,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未来五年,学校把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将通过实施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校本评价等措施,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加大名师的培养力度,形成乐于奉献、富有特色、积极反思、合作研究的教师群体。
1.突出一个核心——抓师德,树师表。
以“正行风、修师德、树师表”为宗旨,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体,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学规范见行动活动,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坚决制止和杜绝违反师德规范行为,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年级组教师的师德建设水平将作为先进年级组评比的重要依据,对于违反师德规范的,一经查实,将按教学事故处理。
每学期不定期地进行师德讲座、师德讨论、师德演讲、师德征文等活动。
每学年进行“优秀教师”评比活动和师德标兵的评选活动。
严格进行师德考核,并把此考核依据作为各类评先、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2.夯实一个基础——抓群体,促提高。
骨干教师的脱颖而出有赖于广大教师素质的群体优化,因此,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首先要打好群体教师基础,未来五年,学校将扎扎实实地抓好教师队伍的群体优化,完善相关业务培训制度。
(1)师徒结队制度。
开展拜师结对活动是加速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切实有效途径。
青年教师拜师学艺,骨干教师帮带徒弟。
促进新、老教师素质的共同提高。
(2)继续教育制度。
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的行动研究——基于明德小学的实践探索》这一课题的研究,着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学校将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情况,列入教师岗位工作考核,每位教师每学期读教育专著不少于1本,五年以内的新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本,并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读书笔记。
(3)岗位练兵制度。
学校每学期将定期开展教研课、汇报课、观摩课、评优课等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突出一个重点,育名师,创品牌。
学校加大力度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骨干教师培训,积极为我校知名骨干教师与省内外名师“拜师学徒”搭建平台。
不断完善骨干教师评选、考核、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星级教师在校内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定期举行骨干教师学术沙龙活动,每位星级教师要带好身边一至二位青年教师,每年在校内上一堂示范课或作一次专题讲座。
学校将建立健全后备干部民主推选制度,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
力争在未来的五年内培养市学术学科教改带头人2—3名,县学术学科教改带头人3—5名,学校的骨干教师人数要达到全校教职工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三)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建立高效的运行体系。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不能脱离教育教学这个中心。
今后五年,学校以新课改为契机,建立高效的教育教学运行体系。
1.德育工作。
落实德育为首,以德育人。
坚持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读书活动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法制教育,继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荣明耻”变成日常的自觉行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不留教育的“死角”,使德育工作真正走上重视实践体验,重视教育过程,身心和谐发展的科学轨道。
2.教学工作。
大力提倡“五心”教学,以新教育实验为抓手,深化课程改革,让精心备课、全心上课、细心批改、耐心辅导、潜心科研逐渐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努力构建理想课堂。
学校的艺术、体育、科技教育百花齐放。
3.体卫艺工作。
全力落实学校体卫艺工作。
力争在县级及以上比赛活动中获得较好的名次,保证配合上级的相关工作。
有条不紊地开展艺术社团和体训队的活动,校内做好学生卫生健康的宣传和预防工作。
4.教研科研一体化。
坚持课题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强化课题建设,借鉴教研科研一体化的成功经验,扎实做好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力争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使课堂有人文精神、生活气息和感性经历,使校园溢满书香。
5.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
用好《我爱家乡》、《我爱校园》、《成功伴我成长》三本校本教材,通过晨会、品生、品社、班队、综合实践活动可课向学生介绍当地的人文和科学精神,自然组要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用好《探索活动》等图书,让明德精神在我校的教育园地里生根发芽。
并努力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阅读和综合实践校本教材。
(四)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加强总务后勤工作。
总务后勤、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
后勤坚持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服务,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通过全体后勤人员的共同努力,努力做到后勤服务规范化,校产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后勤工作方面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各项服务的过程管理,同时加大检查力度,细化考核标准。
积极探索后勤服务后勤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总结,逐渐完善和提高,努力做好,做优。
1.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后勤人员的整体素质。
发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工作中团结协作,互相关心,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尽力创造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主动全心全意为师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2.总结以往食堂工作的经验得失,广泛听取全体食堂人员意见,完善明确岗位职责,以科学的考核促工作质量的提高,切实提高食堂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3.财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财务纪律,严守财务制度,严格把握经费的合理使用。
大力提倡勤俭办学,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利益着想,心系学校的发展,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用好学校的每一分钱。
4.加强学校财产、专用教室、专用仪器的管理,规范对学校的财产保管。
5.做好相关的配套服务管理工作。
努力做好现有绿化的整修与管理,加强清洁卫生工作,为师生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6.加强门卫管理.特别要加强进、出门人员的登记管理,加强上学放学重要时间段的保卫管理,加强晚间巡视,确保校园安全。
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
前面几条所阐述的其实都是为了这个最终目标。
所以我们倡导教育要走向“生本”,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适合他的教育;管理要走向“师本”,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创设适合他的环境。
师生都必须发展,学生是最终目标,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保证。
五年规划,是学校发展的蓝图,它反映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昭示着学校的美好明天。
我们坚信,随着规划的实施,目标的实现,五年后的明德小学将描绘出一道更亮丽的风景。
河流镇中心小学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