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考地理东南亚南北南亚状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4490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高考地理东南亚南北南亚状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区域高考地理东南亚南北南亚状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区域高考地理东南亚南北南亚状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区域高考地理东南亚南北南亚状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区域高考地理东南亚南北南亚状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高考地理东南亚南北南亚状况.docx

《区域高考地理东南亚南北南亚状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高考地理东南亚南北南亚状况.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高考地理东南亚南北南亚状况.docx

区域高考地理东南亚南北南亚状况

2010年高考地理热点:

世界区域热点和中国区域热点

一、背景资料:

1、2010年世界区域热点

(1)东南亚(东盟)。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河相连,湄公河(澜沧江)贯穿其中,因此要关注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地质特点、农业地域类型、矿产资源、农林资源、旅游资源以及马六甲海峡位置、石油管道建设问题;要注意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问题、水能开发问题、生态建设问题、泛亚铁路等。

(2)东北亚(朝鲜核问题+中日关系+中俄关系)。

主要关注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成因,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的表现,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分布;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中日经济贸易往来特点。

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3)南亚(印巴问题、中印关系与合作)。

南亚地区考查内容有: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与农业的关系、季风洋流;地形特征与河流;黄麻、茶叶、棉花等农作物的分布与区位分析;印度综合国力的分析、人口问题;中印边界问题与中印关系;锡金国为印度的“锡金邦”等。

(4)中亚(中国能源问题+上海合作组织)。

主要应关注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和特征,荒漠景观及荒漠化问题,河流、湖泊的补给;里海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外运的渠道,中哈能源合作问题。

(5)非洲。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

重点应关注埃及、尼日利亚、南非等国及周边地区的基本特征。

(6)欧洲。

应关注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分布、特征与成因,河流特征及冰川地貌、工农业区分布及区位特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德国和俄罗斯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哥德堡号航行过程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的考查。

2、中国区域热点

(1)中部崛起

注意分析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不利条件,关注西电东送中部通道,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工农业与城市区位分析等。

(2)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

关注该地区气候、地形、河流、矿产资源、交通、科技、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优势条件,注意其不足及其改善问题。

(3)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关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工业城市、交通条件及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基塘农业、西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气候、资源、交通、市场以及珠江三角洲能源供应情况。

(4)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关注能源的分类、中国和世界的能源消费构成,中国和世界的能源地域分布特点及相关贸易、运输路线;我国解决能源短缺方面做出的诸多努力,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的背景及现实意义,中国实施能源外交的重大意义、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目的等。

(5)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国沿海第四个经济圈。

这是是在中国沿海地区,除了已被人们公认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圈之外的一个新的经济圈。

二、命题分析

近年来新课标地理高考涉及本专题内容的试题,多以热点区域作为背景,要求完成区域综合分析和教材案例的知识迁移。

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空间性和区域性。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的主要能力之一,它包括空间定位、空间想象和空间联系能力。

区域地理强调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重点是区域空间定位,难点是主干知识的承载点、热点问题的地理背景、国土整治的重点区域。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利用横向比较各区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近年来一直是考试的重点。

对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主要应当从区域地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三大方面回答:

区域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人口、社会经济、交通、聚落、文化等要素描述区域地形特征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地形类型、地势、地形分布、特殊地貌。

描述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

如:

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点,汛期的长短,含沙量的大小等;水系特征:

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

流域面积,水力资源等。

从近几年全国高考卷和各地高考卷情况分析,高考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来考查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区域性”的。

2010年高考将以热点区域作为背景,要求完成区域综合分析和教材案例的知识迁移,通过世界和我国的热点地区或热点事件考查对发生区域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比较,以及人地关系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和解决措施。

三、知识总结

✪A一.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和南方

 

(一)目标要求:

1.识记要求:

(1)北方地区的地域分异——黑土地和黄土地。

(2)兴修水利,防治水患。

(3)北方地区的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

(4)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6)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2.能力要求

各分区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联系

 

(二)知识结构:

   

 

 

二.内容讲解

(一)北方地区

 

1.自然条件:

北方地区

(1)范围:

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特征:

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3)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

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

“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

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

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4)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5)主要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6)主要湖泊:

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7)植被:

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8)土壤:

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9)主导因素:

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二)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

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

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

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

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

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

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

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

农耕区畜牧业为主。

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

②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棉花基地: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4.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用材林:

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

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

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

海带、对虾、贝类。

5.工业生产:

(1)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

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等。

著名海港:

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新建黄骅港。

河港:

哈尔滨。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

著名的矿产地:

煤矿:

抚顺、阜新、鸡西、鹤岗、开滦、大同、峰峰、阳泉、平顶山、焦作、兖州、平朔、神府。

油田:

大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

海盐:

长芦。

铁矿:

鞍山、本溪、迁安、磁山。

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

白山、丰满、三门峡、小浪底、青铜峡、刘家峡。

③长白山地和兴安山地森林资源丰富。

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区。

(2)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

钢铁、石油、化工、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沈阳(东北最大工业中心、多种机械制造)、大连(造船、化工)、鞍山(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工)、哈尔滨(电机、制糖、麻纺)、齐齐哈尔(机械)、大庆(石油、化工)、北京(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工、造船、电子、纺织)、石家庄(棉纺)、唐山(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子、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工、机械)、太原(钢铁、化工、能源)工业区:

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工业带东段、沿海工业带北段。

 

(三)南方地区

1.自然条件

(1)范围:

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地形特征:

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

主要地形区有:

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3)气候特征:

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

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

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