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446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 解析版.docx

《部编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 解析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 解析版.docx

部编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

(1)

 

一、选择题

1.商周时期的手工业部门中,最突出的是(  )

A.青铜制造业B.陶瓷业C.玉器制造业D.纺织业

2.根据下面的提示,判断该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B.毛公鼎C.司母戊鼎D.青铜立人像

3.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4.《尚书》记载: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意思是说,殷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书册了。

这里书册的材料是(  )

A.竹简B.丝帛C.青铜器D.龟甲或兽骨

5.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

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西周历史D.东周历史

6.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  )

①四羊方尊②司母戊鼎③大盂鼎④大克鼎。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7.青铜器是由下列哪三种金属的合金铸造的器具(  )

A.铜、锡、铅B.铜、金、银C.金、锡、铅D.铜、铁、铅

8.著名学者夏鼐说:

“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郭沫若说:

“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10.商朝的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古人把这种文字称为(  )

A.甲骨文B.金文C.篆书D.隶书

11.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成为(  )

A.甲骨文B.金文C.篆书D.隶书

12.目前已识别的甲骨文单字数量有(  )个。

A.1500多字B.2500多字C.3500多字D.4500多字

13.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的时间是(  )

A.1799年B.1899年C.1911年D.1919年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14.读图,回答问题。

(1)如图文物是什么?

属于什么时期?

(2)它反映了哪个部门的发展情况?

(3)在铸造技术上,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三、材料分析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农民翻土时翻出了一些“龙骨”,把其当做中药材卖给中药铺。

1899年,某清朝人认出了这些“龙骨”上的刻画痕迹,竟是几千年前来谁也未曾见过的文字﹣﹣古代占卜之后留下的卜辞。

(1)材料中说到的某清朝人指的是谁?

(2)材料中所说的未曾见过的文字的名称是什么?

请说出它的含义?

(3)如何评价这种文字?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卷

(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商周时期的手工业部门中,最突出的是(  )

A.青铜制造业B.陶瓷业C.玉器制造业D.纺织业

【考点】2I:

青铜器.

【分析】本题考查青铜文明的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商周时期青铜业是最发达.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文物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立人、大盂鼎都是杰出的表作.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尤以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高峰.

故选A.

 

2.根据下面的提示,判断该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B.毛公鼎C.司母戊鼎D.青铜立人像

【考点】2I:

青铜器.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司母戊鼎的相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商朝的青铜器铸造业高度发展,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就是制造于商朝.故根据图片所提供内容可判断这一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故选C.

 

3.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考点】2L:

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解答】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面,这种文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故选B.

 

4.《尚书》记载: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意思是说,殷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书册了。

这里书册的材料是(  )

A.竹简B.丝帛C.青铜器D.龟甲或兽骨

【考点】2L:

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

【解答】“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意思是说,商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书册了.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因而这里书册的材料是龟甲或兽骨.

故选D.

 

5.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

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西周历史D.东周历史

【考点】2L:

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

【解答】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的文字叫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故选B.

 

6.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  )

①四羊方尊②司母戊鼎③大盂鼎④大克鼎。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考点】2I:

青铜器.

【分析】本题考查商朝的青铜文化.

【解答】青铜器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重器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商朝时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是造型奇特的青铜器.③大盂鼎、④大克鼎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故选B.

 

7.青铜器是由下列哪三种金属的合金铸造的器具(  )

A.铜、锡、铅B.铜、金、银C.金、锡、铅D.铜、铁、铅

【考点】2I:

青铜器.

【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组成成分.

【解答】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红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

故选A.

 

8.著名学者夏鼐说:

“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考点】2I:

青铜器;2L:

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相关知识的内容.

【解答】①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展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属于商朝文明;②商朝的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属于商朝文明;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出现在战国时期,不属于商朝文明;④世界上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时期,不属于商朝文明.

故选A.

 

9.郭沫若说:

“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考点】2L:

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文字的演变的知识点,应重点掌握中国文字演变的内容.

【解答】依据题干关键信息“甲骨文、一片甲骨惊天下”判断,结合所学,商朝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的.

故选D.

 

10.商朝的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古人把这种文字称为(  )

A.甲骨文B.金文C.篆书D.隶书

【考点】2L:

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金文.

【解答】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史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也有重要价值.

故选B.

 

11.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成为(  )

A.甲骨文B.金文C.篆书D.隶书

【考点】2L:

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知识.

【解答】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A.

 

12.目前已识别的甲骨文单字数量有(  )个。

A.1500多字B.2500多字C.3500多字D.4500多字

【考点】2L:

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

【解答】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目前已识别的甲骨文单字数量有2500多个.

故选B.

 

13.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的时间是(  )

A.1799年B.1899年C.1911年D.1919年

【考点】2L:

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的发现.

【解答】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田地里挖到的兽骨和龟甲,卖给药店,这些兽骨和龟甲被称为“龙骨”,是一种中药.1899年秋,著名学者王懿荣在买回来的药材里,发现了龟甲和兽骨上刻有符号,他断定这是中国失传已久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故选B.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14.读图,回答问题。

(1)如图文物是什么?

属于什么时期?

(2)它反映了哪个部门的发展情况?

(3)在铸造技术上,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考点】2I:

青铜器.

【分析】

(1)本题考查司母戊鼎的相关知识点.

(2)本题考查司母戊鼎属于青铜铸造业.

(3)本题考查司母戊鼎铸造技术上采用方法.

【解答】

(1)据观察图片可知,这是司母戊鼎.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

(2)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因而司母戊方鼎充分体现了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领域的杰出成就.

(3)商朝的司母戊鼎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司母戊鼎采用泥范铸造法.

故答案为:

(1)司母戊鼎;商朝.

(2)青铜铸造业.

(3)泥范铸造法

 

三、材料分析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农民翻土时翻出了一些“龙骨”,把其当做中药材卖给中药铺。

1899年,某清朝人认出了这些“龙骨”上的刻画痕迹,竟是几千年前来谁也未曾见过的文字﹣﹣古代占卜之后留下的卜辞。

(1)材料中说到的某清朝人指的是谁?

(2)材料中所说的未曾见过的文字的名称是什么?

请说出它的含义?

(3)如何评价这种文字?

【考点】2L:

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解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田地里挖到的兽骨和龟甲,卖给药店,这些兽骨和龟甲被称为“龙骨”,是一种中药.19世纪末,清朝著名学者王懿荣在买回来的药材里,发现了龟甲和兽骨上刻有符号,他断定这是中国失传已久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2)根据上面分析可知,材料中所说的未曾见过的文字的名称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3)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故答案为:

(1)王懿荣.

(2)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3)甲骨文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