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管理细则.docx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常规管理细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修订稿)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规范学校教学管理,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依据省、市对常规教学有关要求,结合我县教育教学实际,特作如下规定。
第一章学校教学业务管理
第一条牢固树立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秉承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要高度重视并把教学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充分认识做好教学业务管理工作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进学校教学业务管理、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是直接责任人。
学校要努力使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意识。
学校各部门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关心教学,支持教学,服务教学。
第三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门类及课时。
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发适合本地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要严格遵守中小学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
第四条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目标体系。
开学两个周之内,学校、年级组、教研组要分别拟定教学工作目标,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要拟定具体的符合本学科实际的学科教学质量目标。
各个层面的目标都应以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依据,设立量化目标体系和非量化目标体系。
第五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课改精神,符合学校教学实际,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拟定的工作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科特点及教学实际,全面反映一学期的教学活动。
各类计划都要做到内容科学,任务明确,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
第六条规范教学常规。
学校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夯实教学常规管理,通过抓常规让教师心中有“规”,认真组织好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备、讲、批、辅、评)情况的检查与评估,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
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检查教师上课情况,及时指出、纠正发现的问题。
教师不能擅自调课、私自换课、随意缺课,因特殊情况造成缺课的,学校教务处应督促及时补齐。
第七条夯实校本研修。
学校要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教育体育局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的总体要求,制定好本校的校本研修规划与计划。
学校教研(务)处及相关科室要切实履行职责,精心谋划、组织好本校的校本研修活动,特别是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学科教研组工作,完善教研组工作机制、内容与流程,通过有效的学科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学校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学科教研组必须每两周开展一次常规教研活动,要支持鼓励骨干教师围绕解决教育教学核心问题开展课题研究。
教研活动要以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聚焦课堂,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交流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信息,研究课程标准,探讨先进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等为主要内容;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基本途径,以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同课异构、一课二上、专题讲座等为主要形式。
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评课应在10节以上,教龄5年以下的教师每周听课不得少于1节,听课要有详细的过程记录与分析、有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建议。
每位教师每学期要主讲校级以上公开课不少于1节(新教师的汇报课、合格教师的展示课、骨干教师的研究课、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
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教研过程管理办法,完善保障措施,保证研修效果。
第八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准绳,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
要建立专业对口、年龄结构和科任教师比例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特别要注重学科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好骨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要健全教学奖惩制度,形成竞争激励机制。
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学习习惯。
要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引导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第九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学校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从硬件、软件、师资等方面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要加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会编制使用电子教案,制作、运用教学课件,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不断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应用能力,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环境,推动学科课堂教学改革。
第十条适时检查评估。
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情况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检查与评估,在检查中要注重实效性,淡化应检性。
检查要有详实的情况记载与结果分析,总结应采集详实的材料、数据及典型事例,全面分析,提炼经验,找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学校要建立在教师自评基础上的校长、教研组、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学工作评价机制,在学期结束时采取过程评估与终结评估相结合的办法,全面评估教师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十一条坚持蹲点指导。
要推行学校领导蹲点负责制度,每个校级领导都要蹲好一个年级,联系一个教研组,并定期参加、指导年级组的工作研究和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
学校要特别重视对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指导,校长要保证每学期听评课20节以上,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教科研主任要保证每学期听评课30节。
第二章教师备课基本要求
第十二条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备课。
备课是指教师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根据课改理念、《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学习者学习特征等客观实际,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学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进行的对学科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具体教学环节等教学活动的系统思考与统筹安排,它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的过程。
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教学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实用的教学准备能使教学活动高效。
任课教师在开学初应按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的总体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个人具体的学期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学科教学计划有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策略、实施方法与进度等。
第十三条认真备课。
教师新授课要超前一周备课,备课要做到“五备”,即备《课标》教材、备教学对象、备课程资源、备学法教法、备训练与评价。
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办法,实施有成效。
杜绝教师不备课上课现象。
1.备《课标》、教材:
研读《课标》、教材,关注三维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对所教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和准确把握。
教材分析应包括对教材基本内容的介绍分析,对教材作用地位的阐述,以及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所确定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2.备教学对象:
熟悉教学对象,准确预测学情。
一是了解学习者学习能力状况(已有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二是把握学习者心理、生理、学习态度、学习特征以及以上两个方面对教学内容的影响,预测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存在的困难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3.备教学资源:
要重视搜集、整理、开发、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做到积极开发,合理运用。
要依据《课标》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科教学特点和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补充、整合、应用,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4.备学法、教法:
注重教学方法选择,教学问题及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情景的创设,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从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高度,从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角度,依据学科特点及教育规律思考教学策略与方法。
对教学法的选用,要坚持以学定教,一法为主,多法并举,综合运用的原则。
要将学法指导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课堂导入到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精心思考,做到恰当、简约、合理、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
着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
5.备训练与评价:
精选习题,注重评价。
各种训练题(课前预习题、课堂训练题、课后训练题)的设计要有典型性、针对性,训练目标要有层次性,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训练。
课堂评价要坚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改进功能,注重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策略,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学习观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第十四条认真撰写教案。
写教案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不但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备忘录,同时也是学校检查评估教师课堂教学准备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教案内容一般应包括教材内容及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资源准备及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具体流程、板书设计、练习设计、作业布置)、课后反思与改进等。
新课要形成完整的教案。
复习课、综合实践课、作业和试卷讲评等各种课型的课也应有针对性的教案。
各校应根据学校教师实际对撰写教案实行分层管理,确保有效。
新教师的教案必须内容齐全、形式规范、环节完整、过程详细、科学实用;有经验的教师的教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新教师做好示范;鼓励学校、教师依据自身实际和新课程要求,探索新形势下有效的备课管理办法。
第三章教师上课基本要求
第十五条教学目标明确。
准确理解学科《课程标准》,能从课程标准高度审视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再处理,课堂上能充分体现课改理念和学科课程理念;能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把握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把握教学难点;整节课围绕教学重点以及教学目标教学,无《课标》要求的知识点遗漏;恰当处理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
第十六条教学内容正确。
有较强的学科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对所教学科《课标》、教材理解深刻透彻,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注意科学性、探究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术语精炼、专业、准确、无误;教学容量合理。
第十七条问题设计科学。
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紧扣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情和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第十八条教师角色准确。
教师角色定位正确,组织、指导、合作、促进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学习的具体操作过程符合规范要求;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有效引导。
对学生的激励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以恰当的方式及时指出、纠正;教师上课时,能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管理,制止学生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第十九条教学方法恰当。
教学方法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学活动安排切合教学实际,形式多样;多种教法综合运用且有效;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重视学法指导,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思路、规律、模式、方向等的辅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参与评议、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见解,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条教学技能娴熟。
教学活动(互动)安排有序,教学流程设计和实施顺畅。
导语设计科学,知识点间衔接过渡自然,板书设计精巧,结课形式多样;教态热情、大方、亲和力强,微笑上课;用普通话教学且口齿清楚,语言精练,用词准确。
第二十一条教学过程民主。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变以教代学为以教导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则上每节课学生活动不少于三分二的时间;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参与面大、参与时间充分,课堂中能够进行有效合作、平等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能不断地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处于积极思维状态。
第二十二条教学效果良好。
基本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学习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学生能灵活解决学习任务中的问题,师生情绪饱满、热情。
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第四章作业批改与课外辅导基本要求
第二十三条作业设计精当。
作业设计要做到:
符合课程要求,符合学情,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分类、分层要求,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与运用,适当适量,杜绝题海战。
第二十四条作业批改有效。
作业批改应做到:
有作必改(作业具体批改数量、次数由学校依据教师代课班额和学科具体情况确定),有改必评,及时、准确,批改符号规范,评价语言有针对性和激励性。
第二十五条批改方式多样。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多元化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作业批改方式。
1.对“识记”性的或非理解性题可采取教师抽批与学生自批相结合的方式。
2.对“理解”性难度不大的非开放性题可采取教师抽批与学生互批相结合的方式。
3.对“理解”性难度较大的题、“运用”性题和开放性题,可采取教师抽批与全班讲评的方式(重点分析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等)。
4.对于特殊学生(学困生)和特殊情况的学生应采取面批。
5.要注重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信息,重视对作业错误因果分析和学生思维过程分析,针对发现问题及时讲评。
教师抽批的作业数应不少于学生总数的30%,教师要加强学生批改作业的指导,凡学生参与批改的作业,教师应进行检查和作出必要的评价。
第二十六条课外辅导坚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要注重差异,分类指导,有计划地培优帮困,教师应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进行分类辅导帮助。
要规范辅导行为,不得随意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第二十七条重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开展主题突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与渗透,积极组建学科兴趣小组,有效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拓展知识视野,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应用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第五章学生评价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八条学生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学校要建立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
要转变评价理念、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方法与方式,建立起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学生评价必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凡课程计划规定开设的学科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考核。
学校在学生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转化;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综合化(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第二十九条教师日常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日常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促进学生发展。
做到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多激励,少批评,废除指责性语言,严禁讽刺和挖苦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及时、恰当的反馈,真正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反思提高的作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2.诚恳、准确。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实事求是。
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及时给予有价值的较全面的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具体、诚恳,不形式化;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和纠正。
要倡导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多法有机结合,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
第三十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阶段笔试评价)
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测、分析和评定是对教学过程实行调节监控、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校和教师要正确认识检测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发挥教学效果检测的诊断、强化、调节和促进作用。
阶段性笔试分为单元检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
考试方式应以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考查目的确定,倡导考试形式多样化。
平时检查与测验,既可采用口试、笔试、操作技能实践活动等量性评价形式,也应积极使用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境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质性的评价方法。
终结性评价一般以笔试、闭卷为主,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采用听、说、读、写、做等多种有效形式。
各学科的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业务部门监督指导,确保检测的效度、信度。
命制笔试评价试题的基本要求:
1.依据《课标》、参考学科教材命题:
严格依据《课标》、参考学科教材确定试题内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考查,不随意拔高试题难度,不出偏难怪题;命题人命题前须设计试题双向细目表,按双向细目表规范命制试题。
2.控制技术指标:
难度预估准确、控制适中。
总体难度控制在0.65左右;梯度设计合理。
试题的梯度应为容易题(0.90~0。
75):
较易题(0.74~0。
60):
较难题(0.59~0.45):
难题(0.45~0.2)=2:
4:
3:
1。
3.试题分布合理:
试题内容要全面,尽可能覆盖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的内容;试题在无大面积知识考查点遗漏的前提下,要重点突出;试题要结构要科学合理、主线清晰。
4.题型灵活多样:
试题中主、客观题型比例应为6:
4(即主观性试题不少于60℅);每套题必须分别设计25%以上的综合性试题和开放性试题。
每套题还应有一定数量的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试题;试题要体现课改、教改、考改的趋势,初中题型尽量与中考题型接轨。
凡学校统一组织的考试,任课教师要写出试卷质量分析。
质量分析的核心工作是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通过对试卷的抽样分析,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和设想。
考试质量分析应写成书面报告,内容应包括试题评价、成绩分析、错题原因探究和教学应对策略等方面。
分析报告的重点应是错题原因探究和应对策略。
要从学生答题中呈现的问题入手,深入探究学生学习的缺失,从学生学习的缺失入手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策略。
第三十一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做到:
评价内容全面。
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必须涵盖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维度。
评价中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相结合,体现个体差异;把日常片段事实和整体表现相结合,避免以偏概全,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
评价过程公正。
学校要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标准和内容,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公示等制度,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多元主体参与,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评价、学校审定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结果客观。
评价结果必须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确保评价标准的准确、评价信息的有效,评价结论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