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28491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docx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docx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黄山那些巧夺天工的奇松怪石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B.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C.公共交通费涨价和银行征收最低存款服务费影响层面广,中下层阶级人士首当其冲。

D.受利益驱动,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社部日前发出通知,从2016年5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市,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20%左右。

B.常州外国语学校因选址紧邻“毒地”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风波,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C.这部电视剧,对我很熟悉,因为它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D.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增强防腐拒变的免疫力。

二、字词书写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表现。

一位学者,在谈及学习和修养时说:

“人要有点儿书卷气。

”书卷气采自于书藉,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书。

人通过读书,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         ,         。

当我们走进书山,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这是骤雨初霁晴日丽天的一来彩虹,这是沉沉黑夜划破苍qióng的一道闪电,这是乌云散去妆点西天的一抹晚霞!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不倦孜孜() 骤雨初霁() 苍qióng()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缩写为短句(10字以内)。

(4)仿照语段中划线句子,续写两句。

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         ,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各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________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________,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________,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________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选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玄虚   迷茫   光辉   前赴后继

B.玄虚   渺茫   光耀   前仆后继

C.空虚   渺茫   光辉   前仆后继

D.玄虚   迷茫   光耀   前赴后继

5.对选文画橫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引证法,论证“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B.举例论证,用驳论证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

C.举出中国历史上富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驳斥对方,这是直接批驳。

D.作者认为:

这四类人才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在中国“正史”里常常是被遮蔽、掩盖的。

6.下列关于本文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御用文人。

B.“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这“公开”一词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和不敢公开的事。

C.“总”“只”“一味”三个副词,准确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D.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比喻、排比、设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7.对本文的语言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犀利,批判性强。

B.语言精辟,通俗易懂。

C.语言尖锐,有战斗性。

D.语言犀利,有讽刺性。

现代文阅读:

微笑的鸭子

包利民

①当家家户户的炊烟依次消散,太阳便已爬到了东边树林的梢上。

这个时候,丫崽便赶着一大群鸭子去村西的小河边了。

十二岁的丫崽跟在那些蹒跚的鸭子后面,笑容满面。

②一直以来,村里人对于丫崽每天都能笑得出来,很是不解。

丫崽本是孤儿,后被村里的李家夫妇领养,那一年,她才三岁。

这个女孩的到来,并没有给这对不育的夫妇带来什么欢乐,不过李家夫妇对她尚好。

丫崽五岁的时候,她终于为这个家里带来了天大的惊喜,李家媳妇忽然便怀孕了!

当弟弟出生以后,家里便充满了欢乐,可丫崽的艰难生活便开始了。

六岁的她就要干家务,七岁开始做饭带弟弟,连学都上不了。

弟弟上学后,她除了每天干活做饭,就是放鸭子。

即便如此,养父母也不待见她,常打骂她。

可这个孩子却极少哭,而且只要和鸭子在一起,就会笑个不停。

③弟弟上学以后,便回到家给姐姐当老师,丫崽起初只是抱着哄弟弟玩儿的心思,乖乖地当学生。

可是学着学着,竟是入了迷。

弟弟也越发有兴趣,为了回家能给姐姐好好地讲课,每天都极认真地上课听讲。

如此一来,学习成绩竟稳稳地保持住了第一名。

本来养父母很讨厌丫崽跟弟弟学习,可见到这个效果,也就默认了。

④有一天,弟弟给丫崽上课的时候,忽然问:

“姐,你咋每天都那么爱笑呢?

你看爸妈对你那样,你怎么还能笑出来呢?

”弟弟心里对父母如此对待姐姐很是生气,不过却也无能为力。

丫崽却说:

“和那些鸭子学的,你看,鸭子的眼睛都是弯弯的,就像一直在笑着,你听它们叫的时候,也像是在笑呢!

其实爸妈对我挺好的,哪家的爸妈不打骂孩子?

⑤弟弟上初中后,在镇里住校。

每周回来的时候,依然会给姐姐讲课。

可是两年后,丫崽的心里第一次有了挣扎。

因为这个时候,养母开始张罗着给她找婆家。

那个时候,嫁出一个女儿,可以得到不少彩礼钱。

丫崽一露出不乐意的神情,养母就骂:

“我把你养了十五六年得花多少钱?

”丫崽即使不高兴的时候也是微笑着的,养母看着她的笑就来气:

“赶明儿把你许配给一个爆脾气男人,一天打你八遍,看你还笑不笑?

⑥终于有一天,说妥了一门亲事,丫崽根本反抗不得。

那天家里很热闹,杀了好几只鸭子待客。

丫崽注意到,那些鸭子被割断了喉咙,那眼睛依然是微笑着的。

于是心里有了更大的悲哀,可她依然笑迎客人。

就在那个晚上,丫崽失踪了。

养父母带着好多亲戚四处寻找,也没能找到。

⑦好几个月后,丫崽寄回了五百元钱,并写来一封信,说:

“爸,妈,我会把那些彩礼钱都挣回来!

你们别找我,我没事。

让弟弟好好上学。

”养父母就真的没有再去找,虽然知道了她在哪里。

就这样,每个月丫崽都要寄钱回来,养父母有时望着满院的鸭子,心里就会忽然很不是滋味。

⑧一晃四年过去,丫崽依然往家里寄钱,而弟弟也快高考了。

这个时候,养父去山上拉石头的时候,被滚下来的石头砸到了头部,去世了。

丫崽回来了,大哭,这次她没有笑,可是看着她哭,养母的心里更是难过。

临走时,丫崽对弟弟说:

“你好好学习,要是考上大学,姐就一直供你!

⑨果然,弟弟考上了大学,而丫崽一直在供他上学。

养母独自一人在家,每当喂鸭子的时候,就会念叨丫崽。

在养母年年的念叨中,丫崽终于又回来了,那天她说:

“妈,我要结婚了。

你别担心,那个男人脾气一点儿也不爆,不能一天打我八遍。

你放心,我会把弟弟供完大学!

”养母笑了,然后又哭了。

⑩丫崽在城里结的婚,养母和弟弟都去参加了婚礼。

养母仔细地看着新姑爷,的确是那种很安生的男人,便也放了心。

三天回门的时候,丫崽带着丈夫回到家,养母要杀鸭子,丫崽没让。

晚饭的时候,养母拉着丫崽的手,说不出话来,丫崽笑着说:

“妈,你可要高兴啊!

你把我养大不容易,可惜爸没享着福!

幸好当初弟弟教我那么多知识,要不去城里打工,会更难。

⑩丫崽走的时候,带走了两只鸭子,她说她要一直养着它们,看着它们!

8.阅读选文回答,文章为什么以“微笑的鸭子”为标题?

9.如何理解文中的“笑”?

(1)可这个孩子却极少哭,而且只要和鸭子在一起,就会笑个不停。

(2)于是心里有了更大的悲哀,可她依然笑迎客人。

10.下列句子运用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养母笑了,然后又哭了

A.

1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丫崽是一个怎样的人

A.

12.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丫崽的弟弟是一个懂事善良的孩子,是姐姐最亲近的人。

B.丫崽不同意包办婚事,当看到宰杀的鸭子时,更加坚定了离家出走的决心

C.丫崽始终带着笑的原因:

一是她跟鸭子学会微笑;二是生活的磨难让她微笑面对。

D.选文采用两条线索:

一是以丫崽养鸭子为线索,二是以父母对丫崽的态度为线索。

四、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出成都南门,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

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①。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

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

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

过此则武侯祠。

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

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

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

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

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

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

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

严公②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

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③。

注释:

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水光树色清幽美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②严公:

指严武。

③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这同孔子变换服装、客居在司城贞子家里避难时的情形是一样的啊。

13.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如是者数处(________)           颇有次第(_______)

竹柏苍然(_______)              溪周之(_______)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

覆以水槛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胸中暇整,可以应世

D.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15.翻译句子。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

16.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末段是从眼前之景联想开去:

从自然山水之清远、险奥,到严公杜老之患难真情;从奇缘天遣,到穷愁择胜;从少陵之好整以暇可以应世,到仲尼之从容不迫进退有据。

以诗圣直拟孔圣,层层推进,赞叹杜甫的胸襟和怀抱。

B.本文以游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写景与怀人相互映衬。

C.文章对浣花溪的景色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再现了浣花溪景色的幽美,借以凭吊缅怀大诗人杜甫。

D.文章中写道,刻在碑石上的杜甫画像特点清古,但是作者认为画像与杜甫本人不是十分相像,所以不值得一看,但是碑文还能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______)

(2)小惠未徧(______)

(3)必以分人(______)

(4)公与之乘(______)

(5)公问其故(______)

18.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9.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______,______”这个动作,让我们领略到了曹刿的“远谋”。

(2)从鲁庄公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可以看出他的急躁冒进行为,从而也印证了曹刿“______,______”的观点。

20.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

为什么?

五、情景默写

2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2)树绕村庄,__________。

倚东风,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

(3)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心亭看雪》中点明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22.选择下列题目的正确答案。

(1)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部著作(_____)

该著作里面有一个读书人因中举喜极而疯。

该著作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该著作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该著作的作者自称文木老人,是清代小说。

A.《儒林外史》

B.《范进中举》

C.《呐喊》

D.《战国策》

(2)假如法布尔有微信,朋友圈中最不可能出现的对他的评价是(_____)

A.进化论的奠基人

B.有“昆虫诗人”的美誉

C.有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D.昆虫世界的荷马

七、综合性学习

23.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

我校为了迎接校“语文节”的到来,在九年级开展“我爱文学”之“走进诗歌”系列活动,邀请你参加。

(1)(明节气)在历代的诗词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四季的气息,寻觅到二十四节气的踪影。

请依据语境判断,下列诗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节气名称是()

①蒹葭苍苍,      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②微雨众卉新,一雷      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韦应物《观田家》)

③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        。

(宋琬《春日田家》)

A.白露惊蛰春分

B.寒露雨水春分

C.寒露立春立夏

D.白露惊蛰小暑

(2)(品哲理)仿照下面的哲理诗,另选意象,再写一首诗,要求句式与示例基本相同。

示例:

不顾一切地捕捉蝴蝶,蝴蝶飞向了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飞落在你的肩上。

八、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千百只蚂蚁“搬走”一只肥硕的昆虫,它们赢在合作;弱小的蜘蛛经过无数次尝试,“编织”起一张细密的大网,它们赢在坚持;细小的水滴从岩壁上滴滴落下,坚硬的石头也会被“钻出”深孔,它们赢在执着……生活中,我们都曾有战胜困难的经历和体验。

请以“赢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你可以从“坚持”“合作”“自信”“专注”中选填,也可以填其他的词语;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文言文阅读

1、

2、

五、情景默写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