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最全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427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最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财务知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最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财务知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最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财务知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最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财务知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最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最全版.docx

《财务知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最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最全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知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最全版.docx

财务知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最全版

(财务知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

壹、填报对象范围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有B103和G603-1俩种表式,B103表的填报对象为规模之上工业企业,G603-1表的填报对象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二、填报内容和注意事项

报表表式:

B103表由规模之上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表和财务状况表合且而成,取消了本年折旧、办公费、广告费、保险、住房公积金、现金流量等20多个指标,增加了营业外支出。

主要原则是遵循现行统计报表制度、兼顾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强化普查内容和指标设计规范化、且且注重可操作性。

其中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就是现行的会计制度。

填报方式:

财务状况表中除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单位是“人”以外,其他指标的单位均为“千元”,填报表格中每个指标后面的数据方格自右至左单位已分别注明为“千元”、“万元”、“十万”等,必须按数据方格所对应的单位填报数据,不保留小数位,不得填写“XX万元”的字样。

填报数据时应注意核对各指标间的单位是否壹致,有无异常值或漏填的数据。

三、审核关系、审核方法和数据质量控制要点

(壹)审核方法

1.B103表指标较多,多数指标间存在关联关系,这就构成了审核的依据。

由于财务指标间关系非常复杂,审核公式例外情况时有发生,许多审核公式不绝对成立。

例如,“财务费用应大于其中项利息支出”对汇兑损益为负值的企业不适用。

2.普查方案中设置了必须满足的审核关系和有条件满足的审核关系,B103表的表内审核,B103表和601表的跨表审核,B103表和成本费用调查表的数据联审等审核方式。

几种审核方式能够统壹进行,也可分别进行,便于精确定位。

3.B103表、601表和成本费用调查法人代码相同的企业进行联审,要求俩套表相互确认,不能以壹方为主,且修改后须复审(如表内平衡关系)。

(二)数据质量控制要点

1.总产值和销售收入、总产值和销售产值、销售产值和销售收入要注意数据的衔接和匹配。

2.相关指标应注意匹配关系(如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和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俩项指标不应有较大差距,且其中壹项不为零时,另壹项不应为零。

3.理论上所有指标都不应大于资产总计和主营业务之和,如是则应检查单位是否填错。

4.所有指标应注意和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比较,注意人均指标是否偏小或偏大,如人均工资大于20万元或小于5000元可能是人数或工资等指标有问题。

5.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都是企业财务状况表中的单壹指标,不应包括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企业会计报表没有单独设立科目的,在填制资产负债表时要求根据明细账分析填列。

6.财务费用较大时,壹般主要为利息支出,应避免漏填利息支出。

7.当存货或产成品没有办入库票即已销售时,企业必须补办入库存手续,补填入库凭证,故不允许出现负值。

8.所有者权益应等于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当存在少数股东权益时不成立,这时可将少数股东权益且入所有者权益项来填)。

9.存货应大于其中产成品;

10.固定资产合计应大于等于固定资产原价减累计折旧(有固定资产清理损失或固定资产减值时可能不成立);

(三)审核关系

▲必须满足的审核关系有:

表内审核:

1.流动资产合计≥应收账款+存货

2.存货≥产成品

3.固定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4.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5.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合计

6.所有者权益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合计

7.流动负债合计≥应付账款

8.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

9.实收资本>0

10.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

11.管理费用>税金

12.当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和主营业务收入大于零时,本年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

13.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

1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且当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时,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15.主营业务收入≥0

16.主营业务成本≥0

17.资产总计≥0

18.负债合计≥0

19.营业费用≥0

20.管理费用≥0

21.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

22.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

23.资产总计>固定资产合计

24.资产总计>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

25.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26.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

27.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出口交货值

28.当主营业务收入、本年应付工资总额均不为零时,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零

29.工业总产值≥0

30.工业销售产值≥0

31.出口交货值≥0

32.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0

33.工业中间投入<工业总产值

34.工业中间投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财务费用

表间审核:

54.B103表中主营业务收入=601表中主营业务收入

55.B103表中资产总计=601表中资产总计

56.法人单位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必须和法人单位基本情况(601表)的法人单位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壹致

▲有条件满足的审核关系有:

表内审核:

35.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的10倍

36.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的1/10

37.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的10倍

38.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的1/10

39.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的10倍

40.利息支出/财务费用不应超出范围(-10,10)

41.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超出范围(0,2]

42.营业费用/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超出范围[0,1]

4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超出范围[0,0.5]

44.负债合计/资产总计不应超出范围(0,3]

45.当利润总额大于零时,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

46.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超出范围(-10,1)

47.利润总额/资产总计不应超出范围(-10,1)

48.本年应交增值税/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超出范围(-0.3,0.3)

49.2008年前开工的企业本年应付工资总额/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不应超出范围[5,200]

50.2008年开工的企业本年应付工资总额×12/(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本年开工月数)不应超出范围[5,200]

51.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的10倍

52.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的1/10倍

53.所有指标应小于资产总计和主营业务收入之和

表间审核:

57.601表中的年末从业人员合计≤B103表中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10倍

58.601表中的年末从业人员合计≥B103表中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1/10

(四)G603-1表审核关系

法人单位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必须和法人单位基本情况(601表)的法人单位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壹致。

1.“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不得为空,不得取1和2以外的数值

2.固定资产原价>本年折旧

3.所有者权益合计≥实收资本(可强行通过)

4.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5.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6.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7.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的单位不适用此项(取值为1)

8.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9.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税金+利息支出(可强行通过)

10.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

11.允许“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所有者权益合计”、“利息支出”、“其它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小于0,且用“-”号表示

四、指标解释及填报方法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

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1.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1)工业生产的原则。

即凡是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

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本年内销售,只要是本年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

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的原则。

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

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

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3)“工厂法”原则。

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壹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2.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包括三部分:

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1)成品价值:

指企业在本年内生产,且在本年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

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

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年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

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2)对外加工费收入: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

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年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为了使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中的物耗价值壹致,以便同口径地计算工业增加值,规定本指标的计算原则是:

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反之则不包括。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等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后的余额,如果期末价值小于期初价值,该指标为负值,企业在计算产值时,应按负值计算,不能作为零处理。

3.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几种具体规定

(1)凡自备原材料(包括自备零部件)生产,不论其加工繁简程度如何,壹律按全价,即包括自备原材料的价值,计算工业总产值。

(2)凡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只收取加工费,则加工企业壹律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即不包括定货者来料的价值。

壹般分俩种情况:

a、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即承包单位)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委托加工的企业(即发包单位)按全价计算工业总产值。

b、工业企业和非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当工业企业作为加工企业时壹律按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原则上应计入工业总产值,但如果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不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不计入工业总产值;如果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的,则计入工业总产值。

区分来料加工和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依据是加工企业和委托加工企业间的财务结算关系。

如果委托企业提供原材料而不和加工企业结算,加工企业收取加工费,产品返回委托企业销售,则这种模式是来料加工;如果委托加工企业提供的原材料和加工企业是结算的,制成品由加工企业返给委托企业也是结算的,则这种模式是自备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