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战术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2490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战术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常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战术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常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战术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常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战术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常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战术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战术要点.docx

《常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战术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战术要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战术要点.docx

常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战术要点

常见灾害事故请先救援战术要点

第一类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救援

灾害特性:

1、液化石油气是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发生泄漏极易导致燃烧爆炸和人员中毒;2、扩散迅速,易向低洼地区流动和积聚,形成大面积危险区;3,爆炸下限极低,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燃烧爆炸;4、燃烧猛烈,爆炸速度快,处置难度大,要求高。

处置措施:

1、侦检重点查明泄漏容器(储罐及灌区)储量、泄漏部位、速度以及周边单位、水源、道路等情况;2、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疏散和严控人员、车辆、物资出入,消除火源,落实防静电措施;3、利用单位固定消防设施或移动消防装备,驱散防爆并采取关阀堵漏、输转倒罐等措施处置;4必要时具备可靠点燃条件下可实施点燃。

特别警示:

1、严格警戒,禁绝火种,采取严格的防爆措施;2、车辆、人员进攻要选择上风或侧上风方向;3、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监测;4、输转倒罐注意采取接地措施;5、进入重危区人员必须实施二级以上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6、严禁作业人员在泄漏区的下水道或地下空间的颈部、井口出、储罐两端等处滞留;7、组织事关单位和石化、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专家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医疗保障。

二、氯气泄漏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氯气是强氧化剂,具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易溶于水和碱溶液;2、日光条件下与易燃气体混合会发生燃烧爆炸;3、属剧毒物质,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4、扩散迅速,向低洼处漂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5、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处置措施:

1、侦检重点查明泄漏容器(或储罐及灌区)储量、泄漏部位、强度和遇险人员的位置、数量、营救路线和周边单位、水源、道路等情况,查明是否有能于氯气发生剧烈反应的危化品;2、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疏散和严控人员、车辆、物资出入,转移现场内危险物品;3、启用固定设施或利用雾状射流稀释降毒;4、采取关阀堵漏的方法堵漏,不能堵漏时,采用烃泵倒灌;赖性气体置换、压力差倒灌等方法进行输转倒罐;5、利用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进行化学中和,较小的液氯钢瓶损坏可采取浸泡水解措施;6、采取简易排毒法、物理和化学消毒法措施对人员、装备、现场进行洗消。

特别警示:

1、严格警戒,车辆、人员进攻要选择上风或侧上风方向;2、设立现场安全员。

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监测;3、进入重危区人员必须实施一级防护,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并适时观察参战人员身体状况;4、要以事故单位专业人员为主采取工艺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处置;5、组织事故单位和石化、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专家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医疗保障。

四、城市燃气泄漏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城市燃气主要有天然气、石油气和煤气。

煤气、天然气爆炸下限低,极易发生爆炸燃烧;2、泄漏事故通常发生在城镇,突发性强,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城市燃气尤其是煤气中含有CO,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处置措施:

1、侦检重点查明泄漏容器(或储罐及灌区)储量、泄漏部位、强度、浓度、范围、方向、遇险人数和位置以及周边单位、水源、电源、火源和道路等情况;2、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疏散和严控人员、车辆、物资出入,消除火源和电源;3、利用固定消防设施或开花、喷雾射流驱散并采取关阀堵漏、输转倒罐等措施处置。

特别警示:

1、严格警戒,禁绝火种,采取严格防爆措施;2、车辆、人员进攻要选择上风或侧上风方向;3、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检测;4、进入重危区作业人员根据泄漏物质性质,必须实施相应等级防护,并用喷雾水枪掩护;5、以事故单位专业人员为主采取工艺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处置;6、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燃气、供水、供电、卫生、环保、气象等部门力量协助处置;7、保持现场足够用水。

五、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具有易燃性、蒸气的爆炸性、受热膨胀性、易爆炸燃烧;2、大都具有毒害性,或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3、具有流动性、带电性,泄漏后能造成大面积地面、水体和物品污染,不宜洗消。

处置措施:

1、侦检重点查明泄漏容器(或储罐及罐区)储量、泄漏部位、强度、浓度、流淌扩散范围、罐体、遇险人数和位置以及周边单位、水源、电源、火源和道路等情况;2、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疏散和严控人员、车辆、物质出入,消除火源和电源;3利用固定消防设施或开花、喷雾射流稀释防暴;4、采取关阀堵漏、圈围、拦截、吸附、输转、降解驱散等措施处置,或确保安全时点燃。

特别警示:

1、严格警戒,禁绝火种,采取严格防爆措施;2、车辆、人员进攻要选择上风或侧上风方向;3、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检测;4进入重危区人员必须实施二级以上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5、要以事故单位专业人员为主采取工艺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处置;6建立可靠供水线路,保证供水不间断;7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石油、化工、供水、卫生、环保、气象等部门和事故单位力量协助处置;8、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检测,防止二次污染。

六、油气井喷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压力大,一般在20-90Mpa;2、噪音大,救援现场指挥联络困难;3、毒性大,钻探、开采天然气产生剧毒H2S(硫化氢);4、点火能量小;5、野外作业,水源缺乏,保障困难。

处置措施:

1、准备要充分,做好“持久战”思想准备,及时侦检,划定警戒范围,实施交通管制;2、共同拟定作战、供水方案,明确现场联络方式,进行模拟演练;3、供水要充足,选用大功率消防车、大口径胶里高压水带,筑堤或挖渠引水,保障供水;4、若只发生井喷,应用水枪对井场进行冲洗、驱散、溶解喷出的H2S和CH4含量低于爆炸下限50%,且无泄漏,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实施点火泄压和封井;5、若放生井喷、窜气、井口燃烧,要在抢救人民的同时,组成梯队轮流作业,清理井场,换装井口装置后,适时灭火、封井;6、实施压井或封井作业,井口为保护重点,压井作业进入稳定阶段,要注意保护,压井成功后,要严密监护。

特别警示:

1、严格警戒,严控人员、车辆出入警戒区;2、设置CH4、H2S气体检测点,全程检测;3、进入警戒区人员必须实施二级以上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不要接近高压高温管线,不得盲目对其出水冷却;4、作业人员要少而精,应从上风方向进入事故现场,调好车辆朝向;5、设立现场安全员、全体人员掌握警报信号、撤离路线和联络方式;6、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其他危险源扩散;7、及时调整力量部署,定时轮换;8、不要轻易灭火或点燃。

七、放射性物质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毒害性、不可抵制性、易燃性和氧化性,发生事故隐蔽性强;2、易造成较大面积放射性污染、危害周期长;3、易造成辐射性生物效应;4、处置技术要求高。

处置措施:

1、应配合参与处置,严格按程序作业;2、侦检重点查明放射性物质储量、泄漏量和时间、位置、位置、性质、剂量、范围,受辐射人数、状况,以及周围电位和居民分布、有无污染等情况;3、调集核生化侦检车、防化救援(洗消)车等车辆装备;4、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疏散和严控人员、车辆、物资出入;5对肯呢个或已受到污染的十五或饮用水进行控制,协助消除体表的放射性污染;6、按照控制泄漏和回收方案进行处置;7进行现场洗消和清理。

特别警示:

1、严格警戒,对救出人员等级、标识;2、设立现场安全员,实施全程检测;3、以专家和事故单位专业人员为主进行处置,如果泄漏伴有火灾发生,尽量不能用水灭火,防止放射性物质向外扩散;4、进入重危区人员必须携带辐射报警测量仪、剂量笔,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穿着防核防化服,兵使用正确防护方法,缩短停留时间;5、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核工业、公安、安监、卫生、环保、气象、驻军防化部队等部门参与处置。

八、沙林事件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沙林是神经性军用毒剂,反应强烈,作用迅速,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2、突发性强,危害大;3、易造成交叉感染;4、政治影响大,影响社会稳定;5、救援难度大,需要多方力量参与。

处置措施:

1、应配合参与处置,并严格按照侦察检测、警戒疏散、安全防护、疏散救人、全力控毒、洗消处理、清理现场的程序作业;2、侦检重点查明毒源位置、浓度、范围、风力和风向,中毒人员数量、位置,以及周边单位、居民分布和可能受到的毒害等情况;3、调集核生化侦检车、防化救援(洗消)车以及检测、输转等车辆装备;4、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疏散和严控人员、车辆、物资出入;5、以毒源为中心,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稀释降毒;6、采取吸附、中和、密封、转移等方法,全力控毒;7对现场洗消和清理。

特别警示:

1、必须坚持“划定区域,疏散救人,有序处置,确保安全”的处置原则;2、严格警戒,严防染毒人员走散,酿成交叉中毒事件;3、救援人员要严格落实防护措施,且不得擅自操做任何放射性装置和设备;4、保护毒源现场,做好标志;5、进入重危区人员必须实施一级防护,并严守毒区行动规则,不准随意坐躺,禁止饮食;6、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防疫、卫生、环保、气象、驻军防化部队等部门参与处置。

第二类交通事故救援

一、公路交通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易造成群死、群伤和严重交通堵塞,社会影响大;2.危险化学品车辆易造成爆炸燃烧、人员中毒、环境污染、易形成次生灾害;3.车辆损毁严重,救援技术性强、难度大,易造成救援人员伤亡。

处置措施:

1.了解伤亡人员位置、数量,有无燃烧爆炸危险,查明危化品车装载量,性质、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气)相管、罐体等情况;2视情调派公安、交通、安监、卫生等部门协同处置;3制定救援方案,合理使用救援工具进行生命救助;4危化品泄漏时,应根据情况采取稀释降毒、泡沫覆盖、关阀断料、筑堤导流、器具堵漏、输转倒罐、洗消、清理等措施进行处置。

特别警示:

1.处置高架路(桥)交通事故时,同一消防站出动的车辆应从不同的入口进入,相向驶向现场;2.处置高速公路事故,应在交警和交管部门的引导下反向占用车道,快速抵达事故现场;3.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应先携带轻便装备,迅速赶赴现场;4.在远离事故区域前后方处设置明显的警戒和事故标志,并由交管人员实施交通管制;5车辆燃油泄漏,破拆时应采用喷雾水枪实施掩护或喷射泡沫覆盖泄漏区域;6.必须设立观察哨,及时提醒人员作业,防止造成伤亡。

二、铁路交通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人员伤亡多,财产损失大;2.极易造成次生灾害;3.影响铁路、公路正常交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4.救援难度大。

处置措施:

侦察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及是否有发生次生灾害事故的可能性;2.破拆车厢结构,救助被困人员;3.列车与汽车之间相撞,可利用牵引设备将其分离;4.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燃烧的,按照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程序实施救援。

特别警示:

1事故现场有易燃气体或液体泄漏,在使用起重、扩张、牵引等器材时,应采用喷雾水枪进行掩护;2.造成次生化学灾害时,应在石油化工和环保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处置。

三、船舶事故的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事故危害严重,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船舶类型、结构复杂;3.救援难度大;4.次生灾害危害大。

处置措施:

侦查了解遇险人员数量、位置,掌握危险化学品数量、泄漏程度,扩散范围;2.有条件时尽可能牵引至码头再行处置,对靠岸的事故船舶,应架梯开辟救援通道,疏散人员,无法靠岸时,组织遇险人员向消防艇或其他船只疏散;3.若船舶在水域中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设法组织堵漏或转移剩余物质;4.发生原油泄漏,应使用围油栏围堵或采取回收措施。

特别警示:

1.如为外籍船舶,必须在该船舶提出救援请求并得到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登船救援;2.潜水队员施救时,应两人以上编组下潜,必要时应有保险绳进行引导和保护;3.消防船(艇)必须在上风方向停泊,保持安全距离,发现异常情况应迅速撤离;4.选择合理射流,防止因射水过量,导致事故船舶倾斜翻沉;5.施救中应按照就近、伤病员、老弱妇幼先救的原则进行。

四、飞行器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人员伤亡严重;2.飞行器坠落、解体、起火、爆炸;3.失事地点不确定,救援困难;4.易引发次生灾害。

处置措施:

1侦查了解事故飞行器情况、规模、危害、性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2.以坠落点为中心,组织内外两个搜索圈,内圈由内向外搜索,外圈由外向内搜索;3。

若飞行器已变形,人员被困时,要在水枪掩护下破拆、疏散救助被困人员;4.若飞行器已解体,应扩大范围搜救。

特别警示:

1.飞行器有燃油外泄时,应禁绝现场火源。

视情向飞机或地面喷射泡沫进行覆盖;2.飞机紧急迫降时,在飞机可能迫降区域预先喷洒泡沫;3.进入内部救助被困人员时,不得随意破拆飞行器结构,要选择正确的破拆位置和营救手段;4.对于涉外飞行器的救援要严守国际公约,避免引发争端。

五、公路、铁路隧道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导致交通中断;2.易致人员伤亡;3.易发生连锁爆炸;4易引起隧道结构损坏或垮塌;5救援难度大,参战力量多,处置时间长,运送救援器材困难。

处置措施:

1侦察了解被困人员位置、数量及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2.设法在第一时间进入隧道,接近事故点,救助被困人员;3:

视情利用清障车将事故车辆牵引出隧道进行处置;4.对于发生的垮塌事故现场应采取撑顶、支撑等措施;5.对伴有危险化学品灾害发生的事故,应视情向隧道内注水降温防爆,并按照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程序进行处置。

特别警示:

1、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救援人员应先携带轻便装备,迅速赶赴事故点;2、进入隧道内的救援人员一定要精干,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3、要随时观察隧道构件变化,防止突然垮塌;4、进行等级防护,设置现场安全员。

六、地铁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救援行动难以开展;2、易引发大量人员伤亡;3、协调配合困难、装备利用受限。

处置措施:

1、侦查了解被困人员位置、数量及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2、应选择上风方向或靠近事故点一端的车站为主攻方向;3、视情在出入口处利用排烟设备排烟;4、设法在第一时间接近事故点,救助被困人员;5、施毒事件时,应关闭所有通风系统,控制毒气扩散范围并进行全面洗消。

可别警示:

1、进入内部的救援人员,要随时观察隧道变化,防止垮塌;2伴随有化学灾害事故时,应按照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程序进行;3、发现可疑物品时,不得擅自移动;4、疑为爆炸物品时,应迅速覆盖防爆毯,设置警戒线。

第三类建筑物垮塌事故救援

一地面建筑垮塌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突发性强,人员逃生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2。

易发生二次倒塌,易引发次生灾害;3。

内部设施损坏严重,救援行动困难,持续时间长;4.不利于大型救援装备作业。

处置措施:

1.利用各类探测仪器,探索遇险人员被困位置及大致数量,了解各类燃,毒气和自来水管道泄漏及停电等情况,判断现场内其他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程度;2,成立现场指挥部,划定警戒范围,实行交通管制;3,制定总体处置方案,合理分配任务,科学实施救援行动;4,消除障碍,开辟进攻通道和救援平台;5.采取救援气垫,方木,角钢支撑保护,防止二次伤害。

特别警示:

1.坚持“先救人后救物,先伤员后尸体,先重伤后轻伤”的原则实施救援行动;2.设置安全员,全程观察建筑结构变化情况,发生危险征兆,立即撤离现场人员;3.处置危险化学物品泄漏灾情时,必须做好个人等级安全防护,针对复杂现场应在专家指导下实施处置措施;4.密切与社会救援力量配合,视情启用大型救援装备和各种切割器材;5.加强统一指挥,严格救援程序,确保救援行动安全;6.战斗结束必须清点作业人员。

二、地下建筑垮塌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塌落物,堵塞通道,缺少照明,遇险人员逃生困难;2、易发生爆炸,毒害,水淹等次生灾害,增大救援难度。

处置措施:

1、运用各种侦查手段,查清遇险人员数量和大致被困位置;2.了解坍塌部位与地面的通道情况;3.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实行交通管制;4.成立现场指挥部,科学规定处置行动方案;5.组织经验丰富,处置能力强的人员,实施处置措施;6.深入内部作业人员要精干,且要在地下出入口附近安全地方设置前沿阵地,通信基地和移动照明输送点;7.协同社会救援力量,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与发展。

特别警示:

1.坚持“先救人后救物,先伤员后尸体,先重伤后轻伤”的原则实施救援行动;2.设立安全员,全程监控建筑结构变化和次生灾害事故发生情况,发现危险征兆立即撤离现场人员;3.深入内部作业人员,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轮流进行作业,稳步推进,科学实施营救行动;4.视情启用大型救援装备和各种切割器材,危险救援行动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5加强现场指挥,严格救援程序,确保救援行动安全。

三施工中建筑倒塌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

工程内安全通道少、施工人员多、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废墟内破碎建筑构建及脚手杆,板纵横交错,救援行动困难。

处置措施:

1.实施各种侦查手段了解遇险人员数量及被埋压的部位,了解倒塌建筑面积、程度及施工格局等情况;6.针对处置行动需要及现场条件,适时启用大型救援装备。

特别警示:

1.施工中建筑构件连接不稳固,救援时要预防相连部分二次倒塌;2.设置现场观察员,全程观察建筑结构的变化情况,发现危险征兆迅速撤离现场人员;3。

分析现场情况,及时运用有效措施,营救被脚手架、沙浆等塌落物被压的人员;4.视情启用大型救援装备和各种切割器材,危险救援行动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5加强现场指挥,严格救援程序,确保救援行动安全。

四火灾情况下建筑倒塌事故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现场烟雾浓温度高,易造成人员伤亡;2.废墟情况复杂,救援行动困难;3.事故突然,难以预防,严重威胁救援人员生命安全。

处置措施:

1.侦查了解倒塌前灭火力量部署情况,查明遇险人员数量和被困位置;2.判断建筑结构的安全程度及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实行交通管制;4.成立联合指挥部,共同拟定处置行动方案,科学实施灭火与人员救助行动;5.适时启动社会救援预案,共同完成救援任务。

特别警示:

1.在不能确认埋压人员已无生还可能时,禁止使用大型装备施救;2救援人员遇险时,指挥员要沉着冷静处置避免发生更大危害;3.设立安全员,全程监控现场情况,发现危险征兆立即撤离现场人员,危险程度高的救援行动应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4.消灭残火时,灭火用水不宜过多,防止大量积水造成坍塌;5.加强现场统一指挥,严格救援程序,确保救援行动安全。

第四类自然灾害事故救援

一、洪涝灾害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涉及地域广,人员伤亡重,财产损失大;4救援困难、危险性大。

处置措施:

1。

按照抢险救援指挥部指示,请领任务,展开救援行动;2利用冲锋舟,橡皮艇等装备进行生命救助,疏散人员、转移物资;3.与其他救援力量一起固堤排险、修复损坏的道路、清除障碍;4.及时有效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等次生灾害;5.协助医疗急救人员转移伤员。

特别警示:

1.水上突击队必须由干部带领,实施救助行动必须使用水救生交通工具并穿救生衣;2.按照便于撤退的原则,选择救援人员、车辆、物资的集结地;3准确掌握人员、装备情况,防止发生意外事故;4.在河流、危险地段救援作业时,必须用安全绳做导向、固定、牵引、保护。

二、地震灾害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瞬间发生,破坏力强,人员伤亡重;2.易引发次生灾害;3.受灾范围广,社会秩序混乱;4.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特别困难。

处置措施:

1.按照抢险救援指挥部指示,请领任务;2.侦查确定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及数量,了解是否有次生灾害等情况;3.运用各种救人手段和器材装备,全力抢救遇险人员;4.对漏气、漏水、漏电等进行关阀断源5.对易垮塌的建筑堆垛进行打桩顶固,防止塌落伤人;6.采取中和稀释、堵漏排险、筑堤引流等措施排除化危品泄漏等险情;7.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各种力量和装备到场。

特别警示:

1.险、重地段优先,待救者多的地段优先,重伤、病患者及老弱妇幼优先;2.消防车辆停放要远离建(构)筑物和树木;3.要注意防止二次垮塌和次生灾害的发生;4.在被埋压人员仍有生还可能时,不得直接使用大型机械清理现场;5.了解地震信息,掌握防震技能;6.在地震、医疗、建筑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救人排险。

三、台风灾害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破坏力量强,危险程度高;2.灾害面积大,次生灾情多;3.预防能力弱,人员伤亡多;4.救援难度大,持续时间长。

处置措施:

1.参加地方政府抢险救援总指挥部,接受救援任务,积极实施抢险救援行动;2.成立消防救援指挥部,拟定处置对策,制定具体行动方案;3.组织灾情侦察,了解受灾面积、危害程度掌握遇险人员数量及所处位置,判断次生灾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4.使用检测、破拆、救生、起重等器材装备,搜寻救助在建筑倒塌、溺水、悬空、触电、中毒、交通事故下的遇险被困人员;5.协助其他救援力量加固堤坝、疏排水道、堵截决口、管涌、漏洞,及时排除险情;6.协同社会救援力量,预防和控制次生灾情的发生与发展。

特别警示:

1.遵循确保“危、急、险、重”的原则,科学实施救援行动;2.加强个人安全防护,不得擅自盲目行动,避免发生意外伤亡;3.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切实做好各项保障;4.远离建筑,停放车辆,有效控制次生灾害。

四、海啸灾害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突发性强、破坏力大;2.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3灾情危害持久,救援时间长。

处置措施:

1.参加地方政府抢险救援总指挥部,接受救援任务,积极实施抢险救援行动;2.成立消防救援指挥部,拟定抢险救援对策,制定部队行动方案;3.侦察灾情破环程度,了解遇险人员数量及危险化学品泄漏情况,判断次生灾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4.积极搜寻遇难人员,救护躲避在建筑内、高处的被困人员;5.会同其他救援力量,修复道路,加固堤坝,消除泄漏、排除险情;6.协同社会救援力量,预防和控制次生灾情的发生与发展。

特别警示:

1.按照确保“危、急、险、重”的原则,科学实施救援行动;2.针对任务需求,合理编配行动小组,相互配合,稳步行动,避免发生意外伤亡事故;3.水上救援队必须由干部带领,行动时必须穿着救生衣;4.加强统一指挥,严格抢险救援程序,确保救援行动安全。

5适时开展防疫工作,严防疫情在部队内传播。

五、雪灾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覆盖面积大,附着力强;2.环境温度低,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大;3.极易阻断交通救援行动困难。

处置措施:

1.参加地方政府抢险救援总指挥部,掌握灾情状况,接受统一指挥;2.成立消防救援指挥部,制定部队行动方案;3.侦察灾情危害程度,了解遇险人员数量及被困具体位置,判断次生灾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4.划定区域,设置警戒,局部实行交通管制;5.调用驻军、工程施工单位的大型机械清理积雪和障碍,建立救生通道和平台。

特别警示:

1做好生活、物质、医疗和通信保障;2执行远距离救援任务时,必须落实好个人和装备的防冻措施,并组织好预备力量;3.冰雪路面行车要加强车辆防滑措施,选择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承担驾车任务;4.实施登高清雪,要严控作业人员,并做好安全保护。

六、地质灾害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

1.主要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形式出现;2.暴雨致灾,突发性强;3.崩塌滑坡破坏力大;4.危害面广,伤亡严重;5.交通中断,救援困难。

处置措施:

1.参加地方政府抢险救援总指挥部,掌握灾情状况,领受任务,积极实施救援行动;2.设立消防救援指挥部,制定具体行动方案;3.侦察灾情危害程度,遇险人员数量及所处的位置,判断次生灾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4.设立安全员,对现场实施全程观察,发现危险征兆,立即撤离现场人员;5.协同各种救援力量,营救遇险人员和控制次生灾害事故的发生与发展;6.视情报告政府启动预案,进行联合作战。

特别警示:

1.救援车辆停放、人员装备集结要选择在安全地方,并按程序操作;2加强个人安全防护,以组为单位开展救援行动,避免造成意外伤害;3.确保现场通信联络,有效推进救援行动进程;4救援初期,不得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