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指导.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1423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指导.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指导.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指导.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指导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指导

一、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1.生字表1掌握读音、会读

2.生字表2会读、会写、掌握意思、会组词(四会)

3.读读写写扎实掌握词义、读音、书写、运用

4.读读记记扎实掌握读音、了解词义

5.古诗会默写《泊船瓜洲》《秋思》两首。

掌握p21、22页注释中的解释。

会写出作者、朝代,掌握诗句表达的意思、情感。

6.文学常识书下注释p2p65以及第5课、25课诗歌的作者。

7.“两个成语故事——水滴石穿大公无私”,要求了解故事大意,会默写成语,知道成语的意思以及比喻义,并能灵活运用。

8.灵活掌握四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二、灵活掌握

1.“遨游汉字王国”单元,要求读懂阅读材料。

2.14篇精读课文,要求读熟,了解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

复习时,利用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便于举一反三,能在阅读短文中加以运用。

3.按照2007年10月30日下发的“关于‘分年级引导学生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古诗’的通知”精神,五年级补充的课外古诗如下: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要求

1.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2.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3.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4.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 

2.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3.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4.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王冕

1.会背诵。

2.会把诗题、诗句、作者连线。

这些古诗,要求学生熟背,知道作者。

(考查形式:

连线)

4.关于“日积月累”

根据以下提示要求复习即可,其余的要求读熟即可。

P18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P37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P74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P112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P133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16个成语。

这些成语,有关于发愤图强的,如,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有关于团结一心的,如,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有关于勇敢顽强的,如,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大义凛然。

这些成语要求会读,了解大意,会分类,并在语境中运用。

 

三、阅读考查要求

【命题内容】:

两文(说明文、记叙文)一段(课内文)

【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求】

能力要求

具体要素

1.解决问题

利用文本提供的信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般问题

2.获取信息

①能从文本中找出直接陈述的单一信息

②能从文本中找出直接陈述的多个信息

③能从文本中找出隐含的信息

3.作出评价

①对文本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

②对文本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

③对文本的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

4.形成解释

①能利用文本信息解释关键词语含义(含意思和感情色彩)

②能利用文本信息解释重点语句

③能对作品中生动的形象进行符合文意的解释(含思想感情)

④能对作品中优美的语言进行解释

5.整体感知

①能初步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②能体会文本思想感情

③能揣摩文本的表达顺序和基本的表达方法

④能抓住说明性文本的要点

⑤能了解说明性文本的基本说明方法

 

(一)阅读说明文的要求

1.考查运用准确词语说明事物特点的能力。

说明事物特点时的语言表达需要准确。

(采用比较、选择等形式)

2.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要求,从说明文中提取、或归纳文章中的信息。

(填空、填表、摘录、勾画等形式)

3.考查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

灵活掌握四种说明方法。

掌握这几种说明方法的特点以及作用。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4.考查概括能力

会用提纲式或者段意式的表述,归纳句群或者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记叙文的要求

1.考查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3.考查体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4.考查领悟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及作用的情况

【复习建议】

复习中,参考“五年级上册读写要求”,利用文本或其他阅读作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读写要求。

单元

读写要求

第一单元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二单元

1.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第三单元

学习说明性文章,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

第四单元

1.把握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第六单元

1.把握主要内容;

2.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第七单元

1.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第八单元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考查形式和内容】

1.掌握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等阅读方法;会联系上下文,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

2.根据阅读后的要求,提取文章信息。

3.能概括文章逻辑段或者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能抓准要点,语言表达简练。

4.能联系上下文或者关键词句,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考查理解能力。

5.结合文章内容,找出作者心理活动的变化,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6.结合文章主题或者内容,给文章加题目。

7.能从文中积累好词佳句,能按照要求勾画相应的词句。

8.认真揣摩一段话、一句话,要求读懂叙述顺序;概括每一层或每一句的意思;分析加点字或者一些精妙的表达所起的作用。

(领悟重点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从表达方式上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

复习时,参考下表,掌握揣摩表达的要求。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课后题或连接语中关于“揣摩表达”一览表

课次

课题

揣摩的内容

揣摩的要求

1

窃读记

2.课文中许多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

抄写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3.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

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6

梅花魂

3.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

找,读,体会这些句子对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有什么好处

8*

小桥流水人家

想想文章描写的情景

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之情的

9

2.课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找,交流

3.有无加点的词语,使句子有什么不同

说说受到什么启发

10*

松鼠

《松鼠》与《鲸》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思考,交流

11

新型玻璃

2.作者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说一说

选做题:

找说明书读一读,看看他们是怎样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

找,思考,交流

12*

假如没有灰尘

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

默读,讨论

13

钓鱼的启示

2.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3.为什么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

课文反复出现类似的一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默读,讨论

18*

慈母情深

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阅读,画出,体会

20*

学会看病

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阅读,画出,多读,体会

回顾拓展六

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

从课文、课外读物、自己习作中找,体会,交流

21

圆明园的毁灭

3.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交流

22

狼牙山五壮士

2.课文的叙述顺序

3.句子好在哪里

4.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重点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默读,思考,填空

读,想,说

思考,交流

26

开国大典

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想一想,说一说

各位家长依据复习指导复习时,还要特别关注学探诊及目标测试的内容,这些都是考试的依据,请围绕教材复习时切实落到实处。

 

五年级课内阅读(一单元)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

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用圆圈画出动词,你从这些词语感受到了什么?

跨踮挤感受到作者对读书的渴望,和怕别人发现的心交织一起

2、作者在窃读中因什么而快乐,惧怕的是什么?

作者因得到精神上的成长而快乐;惧怕自己看书被赶出,没书看

3、“读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

贪婪是不知道满足的意思

2: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他把作者比作饿狼

3: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强烈的求知欲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回过头来()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

最后,我会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作者的读书方法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首先然后回过头再读最后

我们读书不能浅尝辄止,要从多角度反复读,并注意读中思考,就有新的感受

2、根据课文填空

思考编下去品味列个单子想象

3、有关读书的名句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4、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例:

(喜欢)欣赏(讨厌)

(忽视)忽略(重视)(熟识)熟悉(陌生)

5、用“-----”划出说明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式的句子。

 

五年级阅读(2、3单元)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

“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R,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1:

大抵:

大致、差不多2:

秉性:

本性、本文指精神

2、按要求划句子

用“——”划出能体现美化品格的句子

用“﹏﹏”划出一个能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句子

3、读句子并回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1:

句中的她是指梅花,它象征着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

2:

这个句子是排比句。

4、什么样的人具有梅花的秉性

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的人

5、把文章第二段分为三层,写出一二层的意思

第一层:

梅花的秉性

第二层:

中华民族的品格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飘香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捧一答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借景抒情和叙事抒情,这段话采用的是(借景抒情),作者借(桂花)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情感。

2、“才是”的意思是(真的是),为了说明(桂花香非常浓郁)。

3、为什么母亲说香飘十里的杭州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的桂花呢?

(自己亲手种的,精心照顾,也寄托母亲的希望)

 

“吸热玻璃”就像空调一样,能够使我们的房间冬暖夏凉。

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当室外暑气逼人的时候,室内却十分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当室外寒风呼啸的时候,室内却非常温暖。

1、请找出这段话中的几组反义词。

(夏天)---(冬季)(外)---(内)

(炎热)---(严寒)(凉爽)---(温暖)

2、这段话围绕“(吸热玻璃就像空调一样,能够使我们的房间冬暖夏凉。

)”

3、吸热玻璃的作用是使室内冬暖夏凉特点是吸热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捕获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这段话介绍了鲸的(大)这个特点。

2、开头第一句,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鲸,而要说大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来突出鲸的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鲸?

举例说一说。

方法一:

(列数字)

例句:

我国捕获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方法二:

(举例子)

例句:

我国捕获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方法三:

(作比较)

例句:

我国捕获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4、说明文最大的特点是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请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如果去掉这些词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因为表达得更加确切,读后使人清楚明白

 

松鼠不敢下水。

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著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1、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塞得(满)拾得(多)逃得(快)叫得(响)

2、划线句子是围绕(警觉)一词来写,从(跑)、(躲)、(逃)这几个动词可以判断出来。

3、松鼠是如何过冬的?

松鼠秋天……留在冬天吃。

 

四单元

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

晚霞()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着。

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跳跃着并甩动尾巴,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

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啊,这样大的鱼!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1、在课文里填上合适的词。

辉映操纵筋疲力尽

2、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大鲈鱼是因为(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鱼)

3、啊,这样大的鱼!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朗读时,声音要(亲柔低沉高昂),速度要(慢快),情绪要(惊喜和平激昂)

高昂快惊喜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

“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给“体面”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好看)

2、给3自然段加上标点。

“,,。

3、括号句子中,花生的“不好看”是指(果实埋在地里不被人们知道),“很有用”又是指(味美、榨油、好好、价廉)。

他最可贵的地方是指(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4、父亲把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相比,说说花生没有体面的外表,却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5、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做人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假装,虚假

 

第七单元

21.《圆明园的毁灭》

(一)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玲珑剔透:

形容物品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2)饱览:

如此如醉的欣赏。

2.连一连,使名胜和景点相对应。

海宁狮子林

苏州瑶台

杭州安澜园

蓬莱平湖秋月

3.给划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4.给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5.请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这段话主要写了昔日圆明园的美丽。

6.这段话机描写了圆明园的景观,又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请用曲线把表达作者感受的语句画出来。

7.选择

1、“举世闻名”中的“”举的意思是

(2)

1:

举动2:

全3:

推选4:

兴起

2、圆明园根据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是

(1)

1:

蓬莱瑶台2:

狮子林3:

安澜园

(二)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侵略(侵犯)销毁(毁灭)任意(随意)

2.“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闯进”可以换成(进入)、(跨进),用“闯”可以表现出英法联军的野蛮和残暴。

3.“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2.《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说罢,他吧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1.给这段话列一个小标题:

五壮士英勇跳崖

2.请根据五壮士的情感,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顶天立地满怀深情无比轻蔑视死如归

(视死如归)的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满怀深情)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无比轻蔑)地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顶天立地)走到悬崖边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3.从五壮士的“砸、跳”这几个动作,我们能感受到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第八单元阅读

(一)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可以泛指中国,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五湖四海、神州大地。

3.从“一起欢呼”“一齐欢跃”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全国人民的欢乐与兴奋。

4.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不仅传遍了全中国,还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告诉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从此站起来了),告诉曾今侵略过我们的帝国主义(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

5.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6.根据意思写词语

1:

恭敬严肃的站着(肃立)2:

恭恭敬敬的看(瞻仰)

7:

文中破折号起了解释说明的作用

8:

选段第三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二)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岸英奔赴(fù)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主席想。

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

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

“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

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眷恋------留恋奔赴------奔向繁忙------忙碌安慰------安抚

2.这段话主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毛主席的伟大形象。

3.把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非常悲痛。

他们非常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

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能力测练题

测练一

(一)《窃读记》选段。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