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1296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docx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docx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

青岛模式 

  青岛模式的特点是,一个地方的经济主要靠几个大企业支撑。

2004年,青岛十大集团本地实现工业总产值、利税分别是1097.4亿元和9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分别为32.9%和46.4%。

2005年,五十强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79.89亿元,占全市企业集团营业收入的93%。

 

  正因为大企业立市,青岛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创牌快,知名品牌多。

20多年间,青岛涌现出“中国驰名商标”15个,“中国名牌”44个。

2005年,青岛被评为“中国品牌之都”,青岛市名牌企业的经济总量,占到全市工业的60%以上。

 

  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凭借自身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不断发展成大企业集群。

 

  这种经济模式的缺陷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创业者少,老板少;打工者多,工资劳动者多,是一种只有较少人操心的经济。

其结果是,富人少,老百姓的整体收入水平不高。

不像温州,一个地方有几十万人当老板,几十万人操心,结果,家家户户都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东莞模式 

  东莞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港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其成功源于资源整合:

东莞提供土地、厂房;四川、湖南等诸多省份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

 

  东莞模式因为通过承接港、台以及后来日、韩乃至欧美的产业转移而发展,其优点是发展速度比较快。

东莞1978年还是个农业县,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了2182亿元。

 

  东莞模式的缺陷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产业利润主要由外资赚走,打工者只赚取少得可怜的工资; 第二,这种模式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

一是土地供应接近枯竭;二是自然环境承受较大压力;三是低工资优势正在丧失。

昆山模式 

  昆山模式与东莞模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是作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地,其产业都是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

 

  昆山在产业引进中有三个特点:

 

  其一,引进的产业相对集中。

主要是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民生用品等。

在电子信息方面,2005年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

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已有6家笔记本电脑厂、300多家配套企业,笔记本电脑的原材料在周围70公里的范围内全部都能配齐。

年产笔记本电脑1600万台,占全球产量的1/4。

 

  其二,外资来源地相对集中,主要是台资。

截至2005年底,台资企业达2400多家,台湾人超过5万。

 

  其三,围绕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进行企业引进。

每引进一家外资企业,就注意跟踪这家企业在海外的上、下游企业,劝说他们前来投资。

根据打造产业链的需要,坚持缺什么引什么,很有针对性。

  昆山模式与东莞模式面临同样的问题。

因把主要精力和资源用于引进外资,甚至“倾全市之力讨外资欢心”,本地民营企业的成长受到抑制。

这两个地方本地的民营企业都远不如温州,具有典型的打工经济的特征。

因为本地人不是做老板,而是打工,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不能与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

 

  其次,这种经济具有“候鸟经济”的特征,它昨天在日本、韩国和台湾,今天到东莞和昆山,明天可能会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老挝、印度,后天可能又会转移到非洲。

 

  东莞与昆山模式的形成,都离不开地缘优势。

东莞是因为毗邻港、澳、深,又是著名的侨乡;昆山邻近上海。

如果借用前店后厂的概念,港、澳、深和上海分别是东莞和昆山的店,而东莞和昆山则是港、澳、深和上海的厂。

因此,内地一般市县很难照搬东莞和昆山模式。

 

  东莞模式和昆山模式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中国的低工资优势迫使日韩甚至欧美的许多加工工业不得不向中国转移。

面临这种转移大势,我们有两种对策:

 

  一是办“疗养院”。

即地方政府办一个主要针对外资的开发区,以极低的地价和最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其他政策,将那些快要被中国企业挤垮的外资企业招引到中国来,救死扶伤,并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以及比中国企业更优惠的政策,与中国企业竞争。

 

  二是办“拆船厂”。

在福建福安等许多沿海地区,都办了不少拆船厂,将国外那些快要报废的船拿来拆掉,将有用的材料和部件御下,变废为宝。

整个船只则化整为零,不复存在。

面对大量国外企业快要被中国企业挤垮的大背景,广东格兰仕集团办了这样一个“拆船厂”。

微波炉的关键部件是高变器。

以前,格兰仕的高变器都是进口。

欧洲的进口单价为30美元,日本的进口单价为28美元。

格兰仕用补偿贸易的方式,将对方的设备无偿搬来,为对方生产产品,在完成对方任务的前提下,将闲置的设备为自己生产。

结果,每个高变器的生产成本降为4美元。

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还使对方的高变器厂不复存在,由自己取而代之。

温州模式 

  我曾经用“小狗经济”来描述浙江经济,温州模式就是典型的“小狗经济”。

 

  所谓“小狗经济”即在动物世界,三只小狗联合起来吃掉一只大斑马。

单个小狗不可能吃掉斑马,但它们采取分工和协作的方式,第一只小狗咬鼻子,第二只小狗咬尾巴,第三只小狗咬腿,最终把斑马吃掉了。

第二次还是采用这一办法。

多少次以后,第一只小狗就成为咬鼻子专家,第二只小狗就成了咬尾巴专家,第三只小狗就成了咬腿专家。

三个专家联合起来,任何斑马都不在话下。

 

  温州的企业为什么都那么小?

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

其一,温州人在创业初期,得不到银行的支持,只能靠东借西凑,资金规模很小;其二,温州人很实在,他们深知当前中国社会的信用状况不好,因而不相信外人,坚持自己的钱自己用,自己的企业自己管,自己的孩子自己养,结果都采取家族模式;其三,温州人创业意识比较强,“鸡头文化”比较浓,大家都宁当鸡头,不当牛尾。

顺德模式 

  如果说青岛经济是“大企业立市”的经济,温州经济是“中小企业立市”的经济,则顺德经济是两者兼而有之,既有“星星”满天,也有“皓月”带着“星星”亮。

 

  顺德作为一个县级区,民营企业十分发达,中小企业遍地都是,这很像是温州模式。

但顺德又有美的、科龙、格兰仕等全国知名的大企业。

以这些大企业为依托,打造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品牌。

2005年新上榜的“中国名牌产品”中,顺德占8个,总数达到18个。

从这一点看,顺德又很像青岛模式。

 

  在产业结构上,顺德也是区域专业化和产业集群的典型。

在顺德的经济总量中,工业占了70%,而家电、电子信息占整个工业的71%。

顺德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在家电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品牌体系。

义乌模式 

  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商贸中心,它已经是世界商贸中心。

现在每天在义乌采购的外商有上万人。

义乌小商品市场年交易额在500亿元以上,其中60%的商品是外销。

 

  义乌小商品市场原本只是一个中介市场,即买全国、卖全国的市场。

义乌市场的商品从全国各地买来,再卖到全国各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义乌已经实现中介市场与产地市场结合。

现在,义务市场所交易的商品中,有近40%在本地及周边生产,而且,本地生产的比重在不断提高。

因此,义乌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市场带动工业。

 

  正因为有40%左右的商品在本地生产,其他60%的相当一部分也在浙江及周边省份生产,这就使得义乌小商品市场由单纯的交易中介,逐步变成了产地市场。

 

  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业态看,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展贸市场。

所谓展贸市场,即天天都是博览会。

绍兴模式 

  绍兴是中国有名的纺织大县。

2004年,全县有工业企业9418家,其中纺织企业4507家,纺织机械企业341家,再加上其它与纺织相关的企业,已超过工业企业总数的51%。

纺织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7.6%,纺织品对外贸易自营出口占全县出口总额的94%。

因此,有人把绍兴县称为世界织布厂,也有人把绍兴现象称为“一块布托起的一个县”。

 

  绍兴经济的一个特点是,与纺织相关的产业链条比较完整。

从纺纱、织布到设计,从印染、后整理到纺织机械,从原料市场、布匹市场到服装市场,在绍兴应有尽有,是一个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

 

  绍兴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既有大产业,又有大市场,实现了产业与市场相互推进。

中国轻纺城,即坐落在绍兴县柯桥镇的布匹、服装市场,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市场。

 

  绍兴县还拥有世界最大的纺织原料市场。

坐落在绍兴县钱清镇的钱清原料市场,拥有5个专业交易区,共1800套营业用房,年交易量76.77万吨,成交额120亿元。

嵊州模式 

  嵊州模式的特点是,产业高度集中,一条领带支撑一个县。

嵊州作为一个县级市,共有领带企业1080家,年产领带3亿条;领带的产值100多亿元;国内领带市场占有率高达80%,全球市场占有率近50%。

 

  由于成本优势以及随后逐渐形成的质量优势,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领带企业几乎被嵊州打垮。

韩国有几十家企业都已搬到嵊州,以至嵊州专门组建了一个韩国领带企业园区。

嵊州在全球范围内所剩下的对手只有意大利。

目前,意大利生产领带的工资成本占全部生产成本的30%以上,而嵊州的工资成本只有领带生产成本的5%左右。

意大利领带企业大部分设备都是90年代以前的,而嵊州领带企业的大部分设备都是90年代以后购置的最新设备。

显然,意大利渐渐地已经不是嵊州的对手。

意大利不少企业已经在考虑将生产能力转移到嵊州。

嵊州模式 

 

  嵊州领带目前的状况是,具有成本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但缺乏品牌优势和国际性的销售优势。

因此,嵊州领带目前仍然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产业的附加值较低,大量的利润被国外经销商和品牌商拿走。

 

  近年来,嵊州市政府及嵊州比较大的领带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建立世界范围的领带销售体系,打造世界知名的领带品牌。

嵊州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世界领带博览会,将全世界的领带专家、企业家和经销商请到嵊州,并与世界领带名城意大利科蒙市建立直接对话机制,力争尽快把嵊州由世界领带大市变为世界领带强市和世界领带都市。

总结 

  上述八种模式有几个共同特点:

 

  1.产业相对集中,形成集群优势。

东莞和昆山集中在以笔记本电脑为主的信息产业上,并围绕信息产业形成了产业集群;青岛和顺德集中在家电产业上,并形成了家电产业集群;温州和义乌集中在若干小商品上,形成了若干重点小商品的产业集群;绍兴和嵊州集中在纺织上,形成了纺织和领带的产业集群。

 

  关于产业集中,最典型的是嵊州。

嵊州的特点是一县一品,一个县的产业由一条小小的领带来支撑。

嵊州的经验说明,小产品能够成就大产业,因为我们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如果说以前每个县都是为全国人民甚至本省人民生产产品,只做一个产业养不活一个县,现在每个县都是为全球60多亿人民生产产品,一个小小的领带就可以养活一个县,更不要说其它产品,可见一县一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中国县城经济发展的一条可行之道,甚至是成功之道。

 

  2.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世界分工。

将区域经济纳入到整个世界分工之中,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打造自己的优势。

这种优势不是在一个市、一个省的优势,也不是国内优势,而是全球优势。

用格兰仕董事长梁庆德先生的一句话讲:

“只要我的产品全球最好、全球最便宜,我就不怕他不来买”。

3.在产业发展中,致力于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而打造产业链,一方面靠自己努力,另一方面是借用外力。

这方面昆山的经验尤为突出。

昆山市每引进一家外资企业,就注意跟踪这家企业的上、下游企业,然后通过以商招商和主动劝说等办法,进行招商引资。

围绕产业链的打造,坚持缺什么引什么的原则。

 

  上述几个模式中,义乌、绍兴、嵊州等地,都是产业与市场互动的典型。

义乌是先有市场后有产业,市场带产业;绍兴和嵊州是先有产业,后有市场,产业带动市场。

 

  从义乌、绍兴、嵊州等地市场发展经验看,一个成功的市场或商贸中心,不仅要在产业与市场方面形成互动,形成良性循环,还要在市场与物流方面形成良性循环。

义乌小商品市场原本没有区位优势和物流优势,因为市场的发展,带动了物流的发展。

而一个完善、高效和低成本的物流体系,又进一步支持和促进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贸优势。

正是商贸、物流和产业的三者互动,共同打造了义乌商贸中心的地位。

上述几个典型的模式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打工经济:

通过招商引资特别是从外部引进整个产业,打造产业链的速度比较快,但结果会抑制本地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经济虽然发展了,但本地老百姓并没有相应地富起来; 

  另一类是老板经济:

主要通过培养本地企业和企业家发展区域经济,打造产业链。

结果是本地老板多,本地老百姓富得快。

 

  在上世纪80年代及至90年代前期,由于我国资本极为短缺,大力引进外资非常必要,给外资各种优惠政策也非常必要。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新型过剩,我国有上万亿的外汇储备未能很好发挥作用,许多银行大量存款难以贷出,温州等地许多企业持有数千万的资金拿不到地皮。

因此,东莞和昆山模式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不宜过多推广。

今后,我们当然还要适当引进外资,但更应该学习顺德、温州、绍兴等地,积极扶持本地企业,大力培养本地企业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