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考前辅导材料考前归纳总结打印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1156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8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考前辅导材料考前归纳总结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三历史考前辅导材料考前归纳总结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三历史考前辅导材料考前归纳总结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三历史考前辅导材料考前归纳总结打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三历史考前辅导材料考前归纳总结打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考前辅导材料考前归纳总结打印版.docx

《高三历史考前辅导材料考前归纳总结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考前辅导材料考前归纳总结打印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考前辅导材料考前归纳总结打印版.docx

高三历史考前辅导材料考前归纳总结打印版

高三历史考前辅导材料

选择题类型及解题技巧分析

一、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可能是文字、图片、表格)

材料型选择题是历史材料题的扩展和延伸。

此类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设置备选项。

二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解题攻略】

 1、解答这材料选择题的关键当然是要读懂材料。

怎样才能读懂材料呢?

就文字材料而言,在材料本身没有文字障碍的情况下,确立与教材的联系是阅读理解材料的关键,因为只有把材料放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才能真正把握材料的意思。

因此,阅读材料时应先抓住材料中包含的人物与事件名称、时间、关键词语等信息,联想与之相对应的教材,利用教材知识的提示来帮助解答。

在阅读材料时,还要将选项与材料相结合,选项往往对材料所阐述的中心问题有提示作用。

 

2、对于图片材料,首先弄清材料的出处,联想教材中有哪些相关表述,再通过对图片内容的观察(图片中的数字、文字、图像、时间等),寻找对解题有关的信息。

总之,要将教材、图片、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3、注意论从史出的原则,材料里面有什么我们就分析什么,不能任意延伸扩大添加,就算选项的结论是符合史实的,只要超过了材料所能支撑的范围,均为错误。

【例题及解析】

[例1] 外电评论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说“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

”赫鲁晓夫“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沼之中”是指他 

A.继续进行苏美“冷战”   B.仍然控制东欧各国 C.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    D.全面贯彻斯大林路线 

[解析] 依据材料内容分析,赫鲁晓夫应是有所改变,但变的不彻底。

A、B、D三项都不能体现出“改变”,再联想到教材中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表述,他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小修小补,C项与表述相符合。

答案C。

[例2]“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苦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其中“开始”应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 本题材料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作了一个形象的说明,过去是经济技术显的特别重要,科学的作用不明显,后来科学的地位突出,对技术起到了引领作用。

那么,本题要求我们判断的就是,什么时候开始科学对技术起到了引领作用,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电、电报与电话等通讯设备的发明,可证实这一点。

在教材中讲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时,也说的比较明确。

答案D。

[例3] 明代《南都繁会图卷》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京的盛况。

画面从右至左,由郊区农村田舍开始,以城中的南市街和北市街为中心,表现纵横的街市,市面店铺林立,标牌广告林林总总,车马行人摩肩接踵。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南京是当时全国性商贸城市    

B.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南京等地商业的繁荣 

C.南京曾是明朝的统治中心    D.我国最早的广告在明朝南京出现 

[解析] 本题是一图片材料题,解答本题除观察图片外,还要注意题干中的文字提示,并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的表述。

A、C两项教材中都有明确的表述,B项可通过画面及题干中的表述予以确定。

当时南京有许多标牌广告,但并不能证明这是最早的广告,所以D项不正确。

答案D。

 

[例4] 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解析】考点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解答时注意时间范围:

1928——1935年。

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A是在1937年后;B是在一战期间(1912—1919);D是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后)。

由此排除ABD。

因此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二、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

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解题攻略】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在解题时需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四是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

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

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同学们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例题及解析】

【例1】('04?

江苏)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C.十月革命的影响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解题思路】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

当时北洋军阀处于统治地位,国内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尖锐,这是其爆发的根本原因。

而新文化运动只是作了思想准备,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外因,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答案】B【点拨】中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的爆发都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结果,因此同学们在做此类题时要紧紧围绕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例2】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联合国宪章》的约束B.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C.称霸世界的需要D.苏联军事、政治实力强大

【解题思路】此题中B、C两项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但都属于主观方面的,不是客观原因,而A项本身不符合史实。

当时由于苏联军事、政治实力强大,美国既要制约苏联,又不愿意同苏联进行战争,所以推行了冷战政策。

【答案】D【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弄清"客观原因"这个概念,客观原因是同主观原因相对的,有两种理解:

一、人的因素特别是人的思想方面的因素是主观原因,而其它的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历史事件是客观原因。

二、自身的因素通称主观原因,而自身以外的其它因素是客观原因。

在此题中提到的客观原因就是指自身以外的因素。

【例3】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B.欧美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解题思路】题目中有两个关键的限制性内容,一是民国初年,二是发展的主要内因,而在备选项中A、B两项是外因,C项是发展的表现和结果。

【答案】D【点拨】此题涉及事物发展的内外因问题,内因是事物自身发展方面的因素,外因是对事物发展起作用的环境因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外因只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三、程度型选择题

 又称最佳型选择题,此类题型在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题干与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他选项因不够全面或不完全切题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一是在题干中明确提出了程度性的要求,如包含有“最”“根本”“全面”“决定性”“直接”等词语。

二是题干同备选项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一般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也有说明与被说明、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

 

【解题技巧】 

(1)史论结合分析法。

应用于以具体的历史事件设计的命题,如某重大事件的主要目的、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重大影响等,根据试题的内容,联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将具体的史实同基本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选项,即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  

(2)具体特征分析法。

应用于考查基本历史理论的命题,或者某一阶段、历史时期社会特征的命题,在做题时要联系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得出能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规律性内容,即用史实证明理论。

(3)(3)该类型试题选项之间的迷惑性较大,因此比较时要鉴别谁主谁次、谁轻谁重、谁大谁小,只有区分好它们之间的程度关系,才能排除干扰项,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及解题分析】

【例题1】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D

A.民族工业出现“短暂之春天”B.“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

C.引进大量的先进设备与技术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能力。

表格中1915年到1919年的盈利指数是大幅度提升,表明此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题目问的是原因,而A是表现,B、C、D是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最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答案为D。

【例题1】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谐人际关系的措施是C

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D.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解析】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进而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这些措施致使美国经济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最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谐人际关系。

四、逆向型选择题

此题型的特点是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或历史逻辑关系或不符合题干限制范围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

 

【解题攻略:

】  

1、直选法:

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2、排除法:

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这种办法适用于部分选项的知识点超越教材范围或者自己对该知识点有所淡忘的情况。

 

3、越限法:

注意题干的限制词,分析选项中哪个选项超过限制范围。

如果超过限制范围,就算该选项本身表述无误,符合历史事实,它也是不符合题意的,应选择该选项。

 

[例1] 下列有关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表述,不准确的是                  

A.江南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B.江南比北方开发得早  C.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        D.民族融合的加强

[解析] 本题可采用直选法,中国古代商周秦汉时期江南是蛮荒之地。

 

[例2]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推行国有化政策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 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解析] 本题可采用直选法,将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作对比,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有推行国有化政策,而罗斯福新政没有。

 [例3]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所取得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签订《上海联合公报》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与周边的越南、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解析] 本题可使用排除法,利用题干的时间限制词“文化大革命期间”即1966-1976年,然后采用排除法,将A项1971年,B、C项1972年排除,即可选出答案为D项。

五、理论与概念选择题 

有些题目的解答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社会实践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人物与历史发展的关系等。

 有的问题涉及到一些历史概念,如宗法制、分封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民族融合、革命与改革、法治化、工业化与近代化、商品(市场)经济、科举考试与八股取士、资本主义萌芽与手工工场、(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新旧民主革命、“左”倾与右倾、统一战线、一国两制、商业革命、价格革命、殖民体系、冷战、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知识经济、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和谐社会等。

 

【解题攻略】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明确这些原理与概念的内涵,由于这些理论与概念数量并不是太多,而且有许多是已经掌握的,因此,对于没有掌握好的应及时补上;在掌握理论与概念的同时,要运用这些理论与概念,分析与理解相关教材内容,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意识与水平;掌握这些理论与概念在解题时的运用技巧与方法,并适当地多作一些相关的训练题。

 

1、平时复习时将理论内容精细化、具体化,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便于抽象的理论与具体历史内容发生联系。

如关于生产力,要明确其基本要素:

人的积极性、生产工具、生产设施、科学技术等。

遇到具体问题时,将相关内容直接与这些要素相联系。

我们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就是指它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最好能将自己平时遇到的一些史学原理和概念收集整理在一起,考前集中温习。

 

2、平时复习时将历史具体内容理性化,以便于与相关的理论要素相联系。

如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农民纳税就是将自己的一部分劳动成果交给封建国家,这实际上就是劳动成果分配问题,而产品的分配形式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很容易地得出了,赋税制度改革的实质就是调整生产关系的结论。

 

3、将命题涉及的概念与教材相关章节或社会现实相联系。

如对命题中的概念不能理解,首先要想到这一概念在历史教材中的出现的情境,如教材根本没有出现这一概念,则现实中可能经常用到这一概念,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实情境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并注意将题目涉及的问题与我们所熟悉的历史或现实情境相联系,注意寻找其中的相似因素。

 

[例1]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社会的重大进步,其最主要的理由是 

A.建立世袭制    B.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建立了国家    D.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夏朝的建立一方面是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答案D。

 

[例2]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

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因素是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解析]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确“由政策创新”转向“制度创新”指的是什么,结合题目给出的时间——甲午中日战争后,可知“制度创新”应当指戊戌变法,“政策创新”应当指此前的洋务运动。

四个选项中A项属外在因素,D项在时间上不符合可首先排除。

B、C当选哪一项呢?

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戊戌变法当属上层建筑的变革,对此起决定作用的应是经济基础,所以,应选C项。

答案C。

 

六、表格数据型选择题

表格数据型选择题是以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现象等统计表格数据为载体而设计的一种选择题。

数据表格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命题多是根据现成的表格数据或者根据文字记载编制的表格数据作为命题的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形象分析、理解、判断历史现象变化的能力。

一般有表格、公式、统计图、线条图、圆形结构图、函数图像、动态曲线图等多种形式,其中尤以政治、经济史方面较多。

解题技法:

(1)数据表格、统计图题:

首先,根据题干材料和问题、图表表头和注释等进行知识定位,确定考查的知识范围(知识内容、阶段特征、基本理论等)。

其次,按顺序读图表。

要横看、纵比再综合,全面寻找有用的历史信息。

读图表时不要只是看表格的数字,还要从中总结出数据间的变化趋势,是递增、递减、持平还是曲折发展。

(横看要看哪种因素占多数;纵比要得出变化趋势;综合要根据时间找变化原因)

(2)折线曲线图题:

要找准变化发展趋势的关键点(起点、顶点、终点、转折点等),运用所学知识把关键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阶段特征、重大事件等与变化发展趋势相印证。

(3)饼状图题:

要阴晴圆缺看大小,主要看不同事物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大小,结合所学知识和时间阶段特点找到答案。

另外,如果遇到表格要素较多时,可先将表格的要素分类,然后再比较,可对表格有更清楚的认识。

高考例析

(2012·安徽高考)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

该表反映出

表2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表格数据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观察表中时间和城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数据的变化,迁移所学知识分析判断。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1979~1984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城市,可以得出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成效显著,B项符合题意。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已经开始,且与题干无关,排除;题干反映的是消费水平增长率而非消费水平,排除D项。

七、比较型选择题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

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解题策略】做比较型选择题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2、、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3、三、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

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

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

4、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例题及解题分析】

例题1、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

苏格拉底说  过:

“我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 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下列孔子思想中与苏格拉底该观点相似的 是(  )。

 

A.有教无类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温故而知新                D.因材施教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东西方思想家的比较分析能力。

题干中苏格拉底的观点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相符合,故A项正确。

B、C、D三项属于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例题2、唐代诗人李绅(今安徽亳州人)著有《悯农》诗两首,留下了“四 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

下列题材和风格与 

之最接近的文艺作品是(  )。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米勒的《播种者》  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D.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悯农》属于现实主义。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米勒的《播种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现代主义文学;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绘画。

故选B项。

 答案 B

例题3、梁启超曾自述道:

“梨洲有一部怪书,名曰《明夷待访录》„„ 这部书是他的政治理想。

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在三百年前 ——卢梭《民约论》出世前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 产品。

” 《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有何相同之处(  )。

 A.都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都主张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都具有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D.都主张以民为本,实行君主立宪 

解析 本题考查《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的异同。

《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在政治上都提出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主张用法律限制君权,但黄宗羲并没有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答案 C

八、组合型选择题

这种题型是在题干下提供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观点,再将这些观点进行四种不同形式的组合作为四个选项,其具有选项多、考查的知识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判断能力、分析和综合等能力.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型试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直接排除法.即先将含有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那么剩下的选项就大大缩小范围了,甚至正确的答案就出来了.但在不能采用直接排除法时,往往需要经过“缩小范围,再比较判别”的方法进行解答.具体来说,首先看题目要求或者有无知识范围的限制,缩小范围;然后对照题目要求看选项中的观点是否符合题意,要注意对相异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判断,看哪一个更符合题意以确定为正确答案.

【例题及解题分析】

例1、北宋城市繁荣,商业兴盛。

导致北宋商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交通发达,社会安定 ②长江流域的农业迅速发展 ③政府宽松的城市管理 ④民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北宋商业发展的理解。

交通发达,社会安定是北宋商业发 展的客观因素,①正确;②虽然是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所以②正确;政府宽松的城市管理是主要原因,③正确;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明代,时间不符合,所以④不正确。

 答案A

例2、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认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显著特征 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它的 “直接历史根源,„„尤其可以追溯到1915~1927年‘五四运动’时代所  具有的特殊知识倾向”。

在“五四运动”时代,推动中国思想界“坚决地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包括(  )。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③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 建立 ④国民革命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题干与新文化运动有关,从时间来看,此时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思想上是西方启蒙思想,这两者分别是新 文化运动的经济和思想条件,故①②正确。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运动,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性质不符,排除③;国民革命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与新文化运动的“全盘否定”没有直接联系,排除④。

 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