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word.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0779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学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土地资源学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土地资源学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土地资源学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土地资源学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学word.docx

《土地资源学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学word.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资源学word.docx

土地资源学word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

1.土地:

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的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他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

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与土地资源两者的概念辨析教材pp4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的要素分析

1.构成土地资源的自然要素

土地资源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的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生物

等自然要素组成

2.气候要素:

气候构成要素对土地资源质量的影响主要是:

◆太阳辐射

◆热量资源

◆降水

3.土壤要素:

土壤构成要素对土地资源质量的影响主要是:

◆土壤剖面的理化性状

◆土壤肥力性状

◆土壤肥力:

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综合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土壤有机质、土壤各种养分的含量和组合关系

◆土壤肥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

土壤肥力是土地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要结合气候、母质、地形、水文、耕作管理、作物品种等因素共同作用,才能构成土地实际生产力

4.地形要素:

地形要素对土地资源质量的影响主要是:

◆海拔高度:

山地与丘陵的区别首先在于相对高度的大小,一般相对高差小于500米为丘陵。

◆坡度

◆地貌/地面割切程度

第三章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分类

基本概念:

土地类型:

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为一种类型组合

土地资源类型:

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相对一致,并占有一定空间位置的土地单元集合。

◆辨析: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教材pp61

土地类型:

自然分类

土地资源类型:

综合分类

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

1.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纬向地带性:

是指土地类型沿纬线方向东西带状延伸,不同土地类型呈现按经线方向南北更替的现象

经向地带性:

是指土地类型沿经线方向南北带状延伸,不同土地类型呈现按纬线方向东西更替的现象

垂直地带性:

是指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土地类型出现有规律的垂直方向更替的现象

2.土地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3.区域土地类型的分布结构:

土地结构是土地类型结构的简称,指在一个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的对比关系,以及它们组合而形成的一定格局的

空间结构和数量结构

第四章土地资源调查

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调查:

就是运用土地资源学知识,借助测绘制图等或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等服务教材pp96

1.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准备工作:

成立领导小组,制订计划,组织队伍,落实经费,收集资料,培训人员;

◆外业工作:

踏勘概况,制订分类系统,野外调绘;

◆内业工作:

外业调绘图的转绘,各类土地资源面积量算、登记和统计,图件的整饰、文字报告编写;

◆检查验收:

制订验收方法和标准,检查验收,成果上报。

2.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应用及其相互关系: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对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存贮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3S集成是指三种技术与其它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

2)GPS提供实时而准确的定位信息,对于空间数据的确定有特殊意义;

◆RS技术利用某些仪器设备,在不与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收集其数据,通过处理分析最后提取和应用有关对象信息,是一种高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具有极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

◆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输入、存贮、编辑、查询、分析、决策和输出空间图形及属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信息有机地与反映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结合在一起,可根据查询与分析将信息真实。

直观地展现在用户面前,也可将分析决策模型处理结果提交各级管理部门决策参考

3)相互关系:

“一个大脑,两只眼睛”

即RS和GPS向GIS提供或更新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以从RS和GPS提供的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构成对空间数据实时进行采集、更新、处理、分析及为各种实际应用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的强大技术体系。

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

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评价:

又可称为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

土地评价单元:

在评价范围内,按照土地性状的组合方式(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划分成若干个土地单元,是土地评价对象的最小单元。

该土地单元的土地基本属性具有相对一致性。

1.土地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

评价方法和精确度的不同: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根据评价目标的不同:

◆单项评价

◆综合评价

◆评价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种类的土地评价(农业、林业、牧业、城镇用地……)

◆评价所预测的时间尺度不同

◆现状评价

◆潜在土地评价

2.土地评价各种类型的特点:

教材pp123-124

◆土地自然评价:

主要考虑土地的自然特性

土地经济评价:

以经济效益为基础;

◆土地综合评价:

多目的

土地单项评价:

单目的

◆定性土地评价:

定性术语表示

定量土地评价:

数学方法定量表示;

◆当前土地评价:

依据目前土地特征

潜在土地评价:

根据土地潜力特性。

3.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教材pp124,图5-2

◆准备阶段

◆中间阶段

◆成果汇总阶段

4.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

土地性状评价

◆土地自然潜力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宜评价

评价方法:

比配

◆就是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与土地的自然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与适宜性成果计算相结合过程

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

5.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vs土宜评价

◆土地自然适宜性:

是指某种作物或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分等)的适宜程度。

◆土宜评价:

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土地条件,对某些作物不仅具有生理和生态的高度适宜性,还对作物的经济特性具有特殊的适宜性。

这种分析土宜及特殊要求,并进一步评价特殊自然条件对土宜产生什么影响过程叫土宜评价

6.土地经济评价:

1)概念:

土地经济评价是运用经济指标对使用价值或价值进行评定,依据土地经济条件评定出土地等级或价格;或是通过对土地进行投入和产出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的投入与效益,决定土地利用经济可行性,既从经济效益方面确定了土地的适宜性

2)两大土地经济分级的类型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农用地分等定级:

根据农用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评定,并划分等别、级别

第六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分析

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一定时间基期上,根据其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在一定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下所能生产的食物,可能供养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口数量

1.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

◆PSCL=[F(x)×A]/N,其中,PSCL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F(x)为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A为土地面积;N为平均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量

◆根据公式分析影响人口承载力的因素:

有土地资源的数量、土地资源的质量(土壤质量、水利设施条件、生态环境等)、投入水平(化肥、机械、农药,科技进步)、生活水平(必须持续不断保持高水平)、时间尺度

2.我国应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压力的对策:

◆进行全国土地人口承载潜力调查及测算

◆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进行耕地质量普查及评价,尤其保护高效、高产耕地

◆加大农业投入,包括物质和科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环境,防止生态恶化

◆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3.农业生态区位法AEZ:

1)概念:

农业生态区法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协同联合国基金会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为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计算作物光温生产潜力和计算土地生产潜力而创建的一种方法。

农业生态区是指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亦可称为农业生态单元、土地评价单元、制图单元),每个生态区内的自然特征基本一致。

农业生态区是通过气候图、土壤图、地形图、水文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件的叠加而成的;农业生态区的划分,主要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完成

2)研究步骤

(1)土地资源清查:

土地资源清查,主要包括土地数量清查、气候清查和土壤清查。

(2)划分农业生态区

(3)计算生态区的生产力

(4)统计出每个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力

(5)确定投入水平

(6)计算人口承载力

第七章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五大基本原则

☐生产性:

保持和加强土地资源的生产/服务,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

☐稳定性:

改善土地生产的生态条件,减少生产风险程度;

☐保护性:

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

☐可行性:

生产与经济要双向持续发展;

☐可承受性:

有社会承受力。

第八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

土地退化与防治

基本概念: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或某些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地生产能力或其他功能的衰减,以至于土地生态系统向简单无序的方向演替的过程。

土地退化的类型

1.水土流失1)原因:

中国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1/3,表层土壤易随地表径流流失。

而且中国是一个季风气候的国家,水旱季节交替明显,既不利于稳定的植被生长,也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强大的自然营力。

2)现状及治理情况:

2004年达到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1%,且估计每年还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

黄土高原最严重

山坡修建梯田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历史杰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人民又创造了很多政策的技术的经验,现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达92万平方千米,但目前还是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

2.土地沙漠化

概念:

土地沙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的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原因: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因素是主导因素。

现状:

20世纪末达7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8.8%,并且北方以每年3.5%的速度持续增长

防治技术和工程:

沙丘固定、防止土壤风蚀、绿化以增加植被。

3.土地次生盐渍化

原因:

由于水闸、渠道、稻田渗漏使其周围地下水位升高至临界深度以上,大量地面蒸发积盐,使其土地发生次生盐渍化。

改良措施:

降低其地下水位;淡化地下水;平整田面、减少田面的不平衡的蒸发积盐面;采取农业措施培肥土地。

4.土地污染

原因:

工业有毒有害废气、废水和废渣进入土壤;施用农药使用不合理

防治:

土地污染调查与动态检测;制定三废排放的标准;控制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受污染土地的修复。

基本农田保护概念:

基本农田是指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基本农田是相对稳定封闭的区域,不列入耕地占地补偿平衡的范围。

基本农田保护区:

是指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根据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按照对人口、农产品生产水平、建设用地发展趋势的预测,对需要实行特殊保护的耕地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

基本农田的保护对象:

从对基本农田的含义分析来看,基本农田保护的对象的确定主要就是依据农产品的供需状况,以及各类农产品对社会所起的作用而定。

对全国而言,主要是保护耕地或优质农耕地,尤其是大中城市郊区和铁路、公路干线两侧的优质农耕地。

对粮食调出或耕地相对较多的省份来说,主要保护商品粮基地或高产粮田区;对以名、特、优产品为重要经济收入的地区,除了保护粮田外,名、特、优产品基地也应列入保护对象;对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的省份,主要是保护耕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也在发展变化,因此,基本农田的含义和保护对象也会随之变化。

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思路: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应在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目的就是通过划定基本农田区来实现农用地的农业利用与非农业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和速度,保障土地利用以满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长远目标。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主要包括:

规划变量分析;耕地需求和供给的综合平衡,确定基本农田数量控制目标;根据保护数控制目标;规划后的管理与监测工作。

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工作步骤:

1.确定规划目的及规划年限;

2.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3.农业生产状况分析;

4.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5.耕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分析;

6.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确定农田保护体系、农田保护等级、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控制指标和分布状况等。

土地整理基本概念: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和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

1.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

2.调整土地关系,是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

3.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

4.恢复土地的景观功能

5.提高城乡现代化建设水平

土地整理的内容

1.农地整理

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农田整治及道路、沟渠等基本建设;农地改造;复垦废弃土地、开发宜农荒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划定地界、确定权属;改善农村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2.城镇土地整理立足于内部挖潜,集约利用

3.建设用地的整理

4.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的保护

土地复垦

◆广义:

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

◆狭义:

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土地复垦规定》

◆土地复垦对象

1.煤炭坑采破坏的土地

2.煤炭露采破坏的土地

3.油气开采破坏的土地

4.烧砖破坏的土地

5.道路建设破坏的土地

6.火电厂建设与生产破坏的土地

7.矿区城镇建设破坏的土地

问题:

◆“土地退化”与“土地沙漠化”的联系与区别?

◆“耕地”与“基本农田”的联系与区别?

◆“土地整理”与“土地复垦”的联系与区别?

第九章区域土地资源开发

◆区域开发概念:

为了获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不损害环境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对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的利用。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概念:

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一定科学技术手段,在一定区域内扩大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效率所进行的活动

区域开发vs区域土地资源开发

土地资源是区域开发的物质基础与最基本的前提,对不同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调整布局与工程实施是区域开发布局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区域土地资源开发是区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类型

1.对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

(1)荒地的开发

全国约有宜农荒地0.34亿公顷,主要分布于北纬35°以北地区。

(2)海涂的开发

(3)闲散土地的开发

(4)废弃地的开发

2.未充分利用土地的再开发

(1)农业低产田改良

低产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0%以上,开发潜力很大

(2)农村宅基地的改造

布局不合理,占地面积大,多建在平坦可耕地带

(3)城市土地开发

包括城市新区开发和城市土地的再开发两种形式

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是什么?

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匮乏(数量特征);

2.现有土地资源中高质量耕地比例低(质量特征);

3.土地资源区域经济效益和区域开发程度差异明显(区域特征);

4.后备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区域,且现有可转化为可利用土地的比例低(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土地供需的矛盾,使得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压力增大

第十一章中国土地资源管理战略和体系建设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主要问题

1.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保护压力大;

2.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3.土地污染严重;

4.土地利用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低;

5.土地管理问题突出。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加剧土地供需矛盾;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压力增大;

◆土地管理体制和机制亟待创新。

耕地保护战略

◆耕地保护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

☐耕地资源十分贫乏,目前我国面临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不高、退化严重等威胁;

☐拥有数量庞大的人口大国,完全依赖国际贸易解决粮食问题,存在较大风险;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耕地保护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宏观体系建设内容

1.管理体制改革:

加速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建设,改革土地管理的经济运行机制。

◆具体包括:

1)土地市场制度改进与创新;

2)土地利用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2.规划体制建设:

建立统一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作用。

3.法制体制建设:

继续推进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强化土地管理的依法行政。

4.生态体制建设:

增加对生态环境的补偿性投入,全面推进土地的宏观生态建设。

◆具体包括:

1)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2)继续推进防护林建设和改造工程;

3)加强草地生态建设。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实现协调发展的措施

为了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地和谐、生态友好和持续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需采用以下措施:

◆1)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确保粮食安全。

◆2)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

◆3)保障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需的各项用地。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5)构建良好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注意:

◆以上措施存在一定矛盾性,如保护耕地与保障建设用地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等。

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各项措施的兼顾与协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各项措施的实施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

(教材pp319-3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