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06158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讲义.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讲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讲义.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2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讲义

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考纲要求] 1.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2)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3)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4)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考点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

1.背景

(1)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它们对外侵略扩张,并逐步走上了结盟道路。

(2)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

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开展了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但由于没有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些斗争没能阻止世界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3)慕尼黑阴谋

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企图避免战争,并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

2.爆发

(1)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3)德国闪击北欧、西欧,英法联军完成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占领法国,法国成立维希政权。

(4)不列颠之战:

希特勒下令执行“海狮计划”,武力入侵英国,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阶段

(1)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2)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世界人民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反法西斯力量大大加强。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使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2)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战争的胜利进程。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攻克柏林:

1945年5月,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

(2)日本投降:

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

6.意义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的战争。

战争的胜利为战后基本清除德国、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势力,扫除两国浓厚的封建主义残余,使之走上和平、民主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血腥的战争体验也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后,随着冷战的开始,世界形成了两极格局,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诱导、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战争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战后原子能技术、现代空间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起了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7.反思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它历时6年,波及61个国家和地区的20亿人口,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昭示人们:

各国必须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的威胁和挑战,才能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二战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3)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

(4)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推行中立自保政策,苏联避战自保,客观上促进了大战的爆发。

2.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实质

(1)原因:

①英、法等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因一战而大大削弱,不愿与法西斯国家正面交锋。

②一战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英、法等国国内兴起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③英、法等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本能仇恨和对弱小国家的蔑视。

④希特勒制造了一种反苏反共的假象,迷惑了英、法等国。

(2)实质:

损人利己,祸水东引。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终究是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者。

(3)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4)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和平共处。

(5)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讲史料

史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1939年9月27日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广播演说

张伯伦过去一心一意想的是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是……张伯伦手上的石头却打在张伯伦自己的脚上。

——毛泽东

导读 张伯伦演说中的“强大邻邦”指德国;“小国”指捷克斯洛伐克。

据史料分析,张伯伦推行了绥靖政策;英国政府提出上述主张的真实目的是纵容德国向东扩张并进攻苏联,以保证英国的安全。

其结果是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自食其果,遭到德国空袭。

上述史料表明在面临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时,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团结起来共同解决。

史料二 罗斯福:

“昨天,美国遭到了日本蓄意的猛烈攻击……现在我宣布:

美国和日本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

导读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练史料

(2013·山东高考)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曾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探究: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①的依据:

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

②的依据:

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

③的依据:

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

④的依据:

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具体事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恶化了远东局势。

考点二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1.背景

(1)雅尔塔体制奠定了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基础。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3)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2.序幕:

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

3.特征

(1)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具有地缘政治与战略的特点,以及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4.表现

(1)政治: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苏联组织成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2)经济: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组织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3)组织:

美国倡议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组织成立华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二、美苏争霸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的美苏关系

(1)特征:

既有紧张对峙,也有缓和,但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2)表现:

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访美。

2.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关系

(1)特征:

由对峙走向缓和。

(2)表现:

尼克松政府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推行多极均势外交。

苏联开始推行“缓和”外交。

3.20世纪80年代的美苏关系

(1)特征:

战略优势转向美国,美苏关系再次“缓和”。

(2)表现:

美苏签署了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协议。

三、人类对和平的追求

1.联合国

(1)建立: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2)主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

(3)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成国际合作。

(4)原则: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不得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5)作用

2.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

1949年、1950年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共同要求裁减军备、禁止核武器、保卫世界和平等。

3.《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和平解决争端,反对核战争。

4.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的亚非新兴国家的反战运动。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

(3)20世纪80年代世界和平运动的高涨。

1.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1)从实力对比看:

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从体系内涵看:

美苏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2.对雅尔塔体制的评价

(1)积极作用

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②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

③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

④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2)消极作用

①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②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量迁移。

③维护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④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紧张的根源。

3.冷战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

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具有地缘政治与战略的特点以及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2)影响

①美苏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战后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美苏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③冷战也导致了美苏战后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破坏民主与法制的行为。

④冷战在人们的心理文化方面也投下了阴影,冷战思维至今余毒未消。

⑤冷战所造成的一些地区冲突至今没有解决,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频发。

⑥冷战期间,双方研制了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至今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讲史料

史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导读 这标志着美国开始实行对苏冷战政策,试图谋取世界霸权。

史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导读 美国为全面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先后推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

练史料

史料 (2014·海南高考)1942年1月,反法西斯盟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力图维持现状,推迟媾和。

1950年下半年,美国及其西欧盟友决定早日对日媾和。

在美国操纵下,1951年9月,对日媾和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朝鲜等国没有被邀请参加。

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宣布结束对日本的战争状态。

苏联等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对此,中国外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

“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摘编自吴廷璆《日本史》等

探究:

(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转而急于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响。

答案 

(1)原因:

违背了《联合国家宣言》中“绝不单独与敌人媾和”的规定;部分反法西斯国家没有参加会议或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排除在外。

(2)原因:

新中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的爆发;企图使日本成为亚洲的冷战前哨阵地。

影响:

将日本拉入西方阵营,加剧了亚洲的冷战;中日、苏日等双边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结束对日本战争状态。

命题研析·考向聚焦

考向一 二战的进程与重要会议

典题1

 (2014·全国大纲卷)下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

该图反映出(  )

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D.德国即将进攻波兰

答案 B

解析 依据地图中奥地利属于德国范围,说明已经被德国侵占,故本题选择B项;A项中三国轴心形成是在1937年,时间不符;C项在地图中苏台德地区不属于德国范围,说明不是慕尼黑阴谋的结果;D项时间是1939年,不符合题意。

典题2

 (2014·上海高考)1943年,中、美、英三国举行开罗会议,发布《开罗宣言》。

宣言要求日本归还中国的领土。

代表中国与会的是(  )

A.国民政府

B.中华苏堆埃政府

C.北洋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答案 A

解析 1943年,中国处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向二 冷战及其影响

典题3

 (2014·山东高考)如图一、图二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1945年的德国 图二 1948年的德国

(1)分别说明图一、二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2)概括指出图二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图一:

二战后,为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割战后利益,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英、法、美、苏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图二: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领区,与苏占区对峙。

(2)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加剧。

解析 第

(1)问从图一看,当时的德国分为四部分,说明当时为了解决德国的法西斯问题,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从而出现了图中的情况。

从图二看,德国分为两部分,反映的是两个德国的形成,原因是由于两大阵营冷战局面的出现。

(2)问影响,一方面是两个德国的形成,一方面是两极格局的形成。

考向预测 

(1)通过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的审判进行命题。

(2)引用《联合国家宣言》的有关内容,分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对加快战争胜利进程的作用及其说明的问题。

(3)通过二战进程及同盟国召开的会议对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考查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4)通过新情景、新材料考查美苏争霸的发展态势及其得出的启示。

课时训练·规范解答

1.(2014·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

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材料二 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

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

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

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

在英国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

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

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

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

为何出现这一思潮?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

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

答案 

(1)行动:

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进军奥地利。

变化:

从试探变为无所顾忌。

影响:

打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

(2)思潮:

和平主义思潮。

原因:

许多人认为一战是个错误,带来重大伤亡,因而恐惧战争。

(3)政策:

绥靖政策。

原因:

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后果: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4)启示:

对侵略和扩张行为不能姑息纵容,也不能牺牲他国来保护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要警惕历史悲剧重演。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

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

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

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

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答案 

(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

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

(2)军事意义:

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

政治意义:

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第

(1)问太平洋战场态势根据材料“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并结合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合作分析;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阶段特征及时间分析。

(2)问注意题干要求,从军事和政治两个角度分析。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慕尼黑协定》主要内容有:

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1日~10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日耳曼人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

孙红旗在《苏联与绥靖政策》中指出: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慕尼黑协定》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欧洲大战前夕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或者说苏德条约是继英法之后苏联掀起的又一个绥靖高潮。

材料二 王芝在《条约有利于世界人民》中论述: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外交利用帝国主义营垒的矛盾,取得有利的国际环境的一大胜利。

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在波兰《选举报》发表文章,谴责了1939年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承认莫斯科与希特勒的交易“不道德”,但表示苏联“当时别无选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慕尼黑协定》签署的目的;分析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答案 

(1)目的:

祸水东引,让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

原因: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避战自保,以赢得备战时间。

(2)利:

使苏联获得了暂时的和平;打破了帝国主义对苏联的包围;使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弊:

牺牲了小国利益,这是对法西斯势力的又一次绥靖,使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解析 第

(1)问,《慕尼黑协定》签署的目的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问,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结合两人的评论来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4.(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

(一)反和平罪:

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

(二)战争犯罪:

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

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

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以国家为惩处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处。

(2)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

解析 第

(1)问可结合一战之后巴黎和会中《凡尔赛和约》等对战败国的处置等史实,比较得出,与一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相比,二战增加了对战犯个人以及组织的惩罚;第

(2)问可从国际法的完善、处理战后事宜、清算法西斯罪行、警示后人、维护和平等角度概括《纽伦堡原则》的意义。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2013年12月1日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时说,需要指出的是,《开罗宣言》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和窃取的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该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得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包括热河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近来日本国内在历史问题上接连出现消极动向,一些人公开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

其实质是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这不能不引起亚洲受害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展走向的严重担忧和警惕。

——摘编自外交部发言人就《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答记者问

(1)依据材料,简述《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年来日本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因。

答案 

(1)内容:

《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包括热河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意义:

《开罗宣言》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和窃取的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

(2)原因:

美国在战后出于冷战的需要,对日投降的处理不彻底,反而采取了积极扶持日本的做法;日本在战后经济的崛起导致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日本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残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