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0479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

《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接受。

B.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C.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D.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答案】

(1)经过;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

(2)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C

【解析】【分析】

(1)本题中的“过”是“经过”;“刮”这里是“擦拭”的意思。

(2)本题①句中的“辞(推托,托辞)、以(用)”两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耳(罢了)”几个词是赋分点。

(3)文章叙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是从侧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不是正面描写。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

⑴①经过;②擦拭;③对朋友辈的敬称

⑵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⑶C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⑵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

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吕蒙说:

“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2.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千,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梓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竟不可得________

②湮于沙上________

③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则故事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臆断。

B.文章最后一句以简短的议论作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C.本文文笔简约精粹,说理明畅透辟,故事意味隽永,发人深思。

D.文中的寺僧和讲学家都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分析问题,他们会出错是因为遇到的情况比较特殊。

【答案】

(1)终了,最后;埋没;主观地判断

(2)①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②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3)D

【解析】【分析】

(1)本题中的“臆断”是“主观地判断”;“竟”是古今异义词,“终了,最后”的意思。

(2)①句中的“是(这)、岂(怎么,哪里)、为(被)”几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已(停止)、遂(于是,就)、溯(逆流而上)”几个词是赋分点。

(3)D项,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分析问题是“老河兵”,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而文中的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客观实际的错误。

据此,答案为D。

故答案为:

⑴①终了,最后;②埋没;③主观地判断

⑵①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②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⑶D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参考译文】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

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

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

"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

"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

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

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①,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

“未布②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③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

“此易耳。

但逐层布板讫④,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⑤,六幕⑥相联如胠箧⑦,人履⑧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

【注】①级:

层。

②布:

铺排。

③贻(yí):

赠给。

④讫(qì):

完毕。

⑤弥束:

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的束。

弥:

紧密。

⑥六幕:

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⑦胠箧:

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

从旁边打开,打开。

⑧履:

走,踩踏。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山门圮于河       圮:

________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

________

③遂反潮流逆上矣   遂:

________

④患其塔动         患:

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②匠师云: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3)读了【甲】文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请用原文回答)

(4)《河中石兽》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

(1)倒塌;事物的道理、规律;于是;担心

(2)①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

②工匠师傅说:

“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这样。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

(1)本题中,“物理”是古今异义词,古义为“事物的道理、规律”;“患”是动词,理解为“担心”“忧虑”。

(2)①句中,“啮”本义是“咬”,这里理解为“侵蚀、冲刷”;“为”意思是“形成”;②句中,“故”意思是“所以”,“如此”意思是“这样”。

(3)《河中石兽》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记叙僧人、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事情,告诉人们“认识事物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所以本文从开头到“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都是在叙事,最后一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是作者的议论,这句议论也揭示了故事的寓意,所以通过这个议论句就能找到答案。

(4)《河中石兽》中,有对老河兵和讲学家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例如:

“闻之笑曰……”“又笑曰……”;《梵天寺木塔》中,也有对喻皓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例如:

“皓笑曰……”。

《河中石兽》中,老河兵和讲学家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谦虚稳重,一个骄傲自负;《梵天寺木塔》中,“无可奈何”写出了匠师的无能,“笑”写出了喻皓的胸有成竹,二人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故答案为:

⑴①倒塌;②事物的道理、规律;③于是;④担心

⑵①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

②工匠师傅说:

“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这样。

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⑷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⑶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

其实文章的主旨文中已经有所揭示,只要找出主旨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即可。

⑷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通晓全文大意,了解刻画人物有哪些方法。

【附参考译文】

   【甲】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

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

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

”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

“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

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

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乙】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

“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

“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

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4.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读音与画线句中“濯”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B.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杞人忧天》)

C.槕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河中石兽》)

D.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2)下列句子中“之”与“水陆草木之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陋室铭》)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河中石兽》)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翻译:

苔藓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B.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河中石兽》)翻译:

一位讲学家为寺庙搭建帐篷,听闻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懂得物理学的原理。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翻译:

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D.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褒玩焉。

(《爱莲说》)翻译:

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莲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4)下面对诗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着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C.《爱莲说》通过赞颂莲花、菊花、牡丹花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

D.木兰集众多优秀品质于一身,既有劳作不已的勤、对父母的孝、对国家的忠,也有女扮男装的智、征战沙场的勇。

【答案】

(1)A

(2)D

(3)B

(4)C

【解析】【分析】

(1)“濯”读“zhuò”。

A项,“著”读“zhuò”;B项,“躇”读“chú”;C项,“棹”读“zhào”;D项,“杓”读“sháo”;故选A。

(2)“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A项,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之:

代词,它;C项,之: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D项,之:

助词,的;故选D。

(3)B项,“物理”古义是“事物的原理”,故选B。

(4)C项,《爱莲说》通过赞颂莲花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人格,从而表现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故选C。

故答案为:

⑴A;⑵D;⑶B;⑷C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能力。

尤其是古汉语中有些古音异读的字要注意。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之”的用法掌握能力。

D项中的“之”作做助词用,与例句用法相同。

⑶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B项,“物理”古义是“事物的原理”不是“物理学”故翻译错误。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以及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诗文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文章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

《爱莲说》通过赞颂莲花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人格,从而表现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而不是通过赞颂莲花、菊花、牡丹花的品格来表现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附参考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

(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5.文言文阅读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

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

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②,顾无贮水处。

先君③曰: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因以赐轼,曰:

“是文字之祥④也。

”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

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

均是二者,顾予安取。

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

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

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发书箧,忽复见之。

甚喜,以付迨、过⑦。

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縠行:

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

②发墨:

指砚台磨墨易浓。

③先君:

这里指苏洵。

④祥:

吉祥之兆。

⑤主:

以……为主,着重于。

⑥当涂:

地名。

⑦迨、过:

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得异石(________)

②明年至黄州(________)

③求砚不复得(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3)文中“赐”“付”都是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因以赐轼,曰:

“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迨、过。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苏轼在砚铭中说:

“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

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奇异;第二年;寻找

(2)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3)“赐”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天石砚交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都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

(4)示例一:

相同。

天石砚无贮水处,从“形”来说,不免有些遗憾,但它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发墨甚多,是天生的好砚,这才是砚“德”之所在。

苏轼以砚之德喻人之德,这和刘禹锡《陋室铭》中表达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示例二:

不相同。

天石砚“形”的缺陷令苏轼遗憾,但他认为事物的“德”与“形”皆有可取之处,就看如何取舍;而刘禹锡以“德”为重,“形”之陋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

【解析】【分析】

(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明年”:

第二年。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译为:

这是一方天砚啊!

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

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之间划开。

注意标志性的虚词“也”。

(3)作答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赐”是“赐予”的意思,一般用于长辈给晚辈或上级给下级某物,这个词语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

而“付”是“交给”的意思,有托付的意味,表现了作者的郑重,这两个词语都表现了作者对这方砚的珍视。

(4)根据“一受其成,而不可更。

或主于德,或全于形。

均是二者,顾予安取?

仰唇俯足,世固多有”一句可知作者认为德相对于形来说是最重要的。

这与《陋室铭》中“惟吾德馨”的观点是一致的。

当然,也可答不相同。

理由可从苏轼认为“德”与“形”皆有可取之处,而刘禹锡是以“德”为重的角度作答。

故答案为:

⑴奇异;第二年;寻找;

⑵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⑶“赐”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天石砚交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都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

⑷示例一:

相同。

天石砚无贮水处,从“形”来说,不免有些遗憾,但它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发墨甚多,是天生的好砚,这才是砚“德”之所在。

苏轼以砚之德喻人之德,这和刘禹锡《陋室铭》中表达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示例二:

不相同。

天石砚“形”的缺陷令苏轼遗憾,但他认为事物的“德”与“形”皆有可取之处,就看如何取舍;而刘禹锡以“德”为重,“形”之陋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能力。

本题考查断句。

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⑶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掌握。

作答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⑷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

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分析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