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地市高考1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小说阅读含答案.docx
《山东省各地市高考1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小说阅读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各地市高考1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小说阅读含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各地市高考1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小说阅读含答案
2018年3月山东省各地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小说阅读
2018年3月济南市一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本题共3小题,14分)
令箭荷花
街上还很安静的时候,花市上就摆满了一片花草。
真是花团锦簇,千丽百俏,半条街飘满了清淡的花香。
“老大爷,你买了这盆三叶梅吧,这花便宜,好活,你看它开得多么鲜艳!
”花市东头,一个卖花的乡下姑娘在和一个看花的乡下老头谈生意。
这个姑娘集集来卖花,二十来岁,生得细眉细眼,爱笑,薄薄的嘴唇很会谈生意。
老头蹲在她的花摊前面,摇摇头,对那盆开满粉红色零星小花的三叶梅不感兴趣。
“那一盆多少钱?
”他朝姑娘身旁一指,眼睛里泛着某种惊喜。
那是一盆令箭荷花,在今天的花市上是独一份儿。
葱翠的令箭似的叶状枝上,四朵花竞相开放,花朵大,花瓣层层叠叠,光洁鲜亮,一层紫红,一层桃红,一层粉红,花丝弯曲嫩黄,阳光一照,整个花朵就像薄薄的彩色玻璃做的。
姑娘说:
“大爷,那是令箭荷花。
”“我就要它!
”老头口气很肯定。
姑娘又解释了一句:
“它贵。
”老头有点生气:
“有价儿没有?
”
姑娘听他口气很大,把他仔细打量了一遍。
老头瘦瘦的,60来岁,白布褂子,敞着怀,露着黑黑的结实的胸脯,不像是养种花草的人。
姑娘问:
“大爷,你是哪村的?
”
“严村。
”老头没有正眼看姑娘,淡淡地回了一句。
“哦,知道。
”
一个看花的小伙子打趣说:
“严村,好叮当的地方啊,村里人天天吃‘人参’……”
看花的人们哑然失笑了,姑娘笑得弯下腰去。
严村是多年来有名的贫困村,到了冬天就多靠吃自产的胡萝卜来生活,号曰吃人参。
只是到了最近几年,在精准扶贫政策下,村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多数人基本脱贫。
老头儿红了脸,好像受了莫大羞辱。
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
“多少钱,有价儿没有?
”“50。
”姑娘止住笑说。
“35块,多一分钱也不买。
”老头坚定地说。
“40,少一分钱也不卖。
”姑娘也不相让。
此时,集上热闹起来,花市上也站满了人。
那些买花的、看花的,多是农民打扮的人。
他们除了吃饭穿衣,也爱上了鲜花的香味。
一个穿着皮尔卡丹衣服的年轻人忽然挤上来说:
“他不要,我要。
我给你40。
”老头一看就有些急:
“有个先来后到吧?
这花我看中了!
’’
“你可拿钱呀!
看你这穷样!
回家吃‘人参’吧!
”
一片笑声,老头的脸腾地红了:
“这花我今天非买不可了!
”老头用双手紧紧护着那盆令箭荷花。
“皮尔卡丹”一看老头这样,他忽然凑近老头的耳朵嘀咕了几句什么。
老头立刻冷着脸说:
“不行不行,明天也是孩他妈的生日,她也爱花!
”
“你这个人真难说话!
这么贵,你吃它喝它?
”
“咦,我不吃它喝它,你送花给你领导,他就能吃它喝它?
”
人们听得明白,就又笑起来了。
“皮尔卡丹”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理,陡地变了脸色说:
“你是哪个村的?
村支书是谁?
”
老头一愣,嗔怒道:
“少来这一套!
唬谁呢?
”
“皮尔卡丹”冷冷一笑,说:
“就是嘛,你们乡下人,还缺花看吗?
高粱花、棒子花、打破碗碗花,野花野草遍地都是。
姑娘,给你40块钱,我买了!
”说着,把四张崭新的钞票送到姑娘脸前。
姑娘不接他的钱,冷冷地看着他。
然后又看一看蹲在地上双手护花的老头。
她突然用亲切而果断的语气对老头说:
"大爷,就依你,35块,给你了。
”
“皮尔卡丹”气得脸色发白,指着姑娘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你你……”
“我叫蒋小玉,南关的,我们支书叫蒋大河,你还打听谁?
问吧!
”
人们被她这爽直的话给逗笑了,看着她笑微微地站在花丛中,恍若她就是挺秀盛开的令箭荷花。
(根据贾大山的微型小说《花市》,有修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花市的描写精雕细刻,具有浓浓的诗意,它暗示了社会生活的美好变化,为下文写很多人来看花买花做铺垫。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例如“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中的“横眉”就体现了买花老头受到周围人的讥笑后生气又决心买花的心情。
C.小说对买花老头的外貌描写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突出了他的身份、职业和性格特征,又与他爱花买花形成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D.小说以小见大,以一个过去常以胡萝卜为粮的贫困村的老头欲花35元买一盆花的事,来表现生活富裕后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4.A(描写不是浓墨重彩,精雕细刻)
5.小说中“皮尔卡丹”这一形象有何特点?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用意?
结合全文加分析。
(5分)
5.形象特点:
(1)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心的修养,动不动就变脸发火。
这从他的脸色的变化和动作可以看出;
(2)很势利,近似市侩,总想以钱和势压人,比如买花想送领导,打听人家村的支书等。
(每点1分,共2分)用意:
(1)深化主题。
批判社会中存在的物质富裕而精神贫乏的人或者现象。
(2)起反衬作用(答“对比作用”也可),衬托文章中的买花的老人和卖花姑娘的淳朴。
(3)推动情节的发展。
(答对一点得1分,三点得3分)
6.卖花姑娘最后以35元钱的价格将令箭荷花卖给了老头儿,这一举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6分)
6.
(1)性格上:
卖花姑娘这么做,是她本性善良,性格爽直、有正义感的表现。
(2)情节上看:
通过对话,卖花姑娘知道二人买花的不同目的,最终选择了将花卖给老头儿;(3)心理上:
“皮尔卡丹”瞧不起农民,卖花姑娘自己也是农民,但她心里明白,捍卫老头儿的尊严,其实也是捍卫自己的尊严;(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6分)
2018年3月淄博滨州一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挪开暖瓶刘心武
他一再叮嘱我,到了纽约,一定要当面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的那回事。
他和她,30几年前,和我,同在工厂一个车间。
他们是正式工人,我是教师,下放劳动。
我比他们大十岁,但很合得来。
我跟他学镟工活儿,叫他师傅。
她是统计员,那时梳着俩抓鬏,走过来跑过去,扎着红头绳的大抓鬏前后晃荡,使人联想起硕大的蝴蝶。
工间休息的时候,在那间更衣室当中,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大案子前,说说笑笑,用大搪瓷缸子,大口喝水。
大案子上,常放着几只大暖瓶,是最粗糙的那种,铁皮条编的露着瓶胆的外壳,漆成浅蓝色。
他在我面前回味过很多次,就是挪开暖瓶的那件事。
他非常喜欢她,休息时,却不敢坐在她近旁。
她总大大方方地坐在案子一端,他呢,那天选择了一个离她最远的位置,就是案子的另一端。
那天大家究竟议论些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那天他话多,正当他高谈阔论,她忽然大声说:
“哎,把暖瓶挪开!
”我坐在案子一侧,离暖瓶比较近,就把一只暖瓶挪了挪,他还在议论,她就更大声地对我说:
“劳驾,把那个暖瓶也挪开!
”我就把两只暖瓶都挪到一边去了。
这些细节,经他提醒,我都还想得起来。
她要求挪开暖瓶,是因为暖瓶挡住了她的视线,使她不能看清楚大发高论的他。
挪开了暖瓶,她就睁圆一双明亮的眼睛,直盯着口若悬河的他,两个抓鬏静止不动,仿佛一对敛翅的春燕。
后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很大的变化。
我们的人生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很大的变化。
我成了所谓作家。
她1978年考取大学,1983年赴美留学,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一所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
他下岗后做过很多种事,现在比较稳定,是一家大公司的仓库管理员。
那家工厂早已消失,原址成为一个华丽的专供“成功人士”享受的商品楼盘,底层是商场,商场附设星巴克咖啡厅,我和他正是在那里会面的。
他知道我要去美国讲演,打电话说要见我,托我个事。
我就约他到星巴克,他喝不惯咖啡,甚至闻不惯那里头的气息,他说完他的心事嘱托,就离开了。
我已经年逾花甲,他和她也都早已结婚有了子女,我们应该都不算浪漫人士,但他却还是希望我能在美国见到她,并私下里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的事情?
那是不是意味着,在他们生命的那个时段,她喜欢他,以至他说话时,她不能容忍任何障眼的东西,她不但要倾听他,还要注视他。
他只希望她在我面前表示,她还记得,确实,她那时喜欢过他,然后,我回国把她的回应告诉他,他就满足了。
我把他的嘱托,视为一个神圣的使命。
甚至于,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成好这个使命,不亚于要把我那演讲的任务达到圆满。
人的一生有许多美好的瞬间。
使这些瞬间定格,使其不褪色,可以永远滋润我们那颗在人生长途跋涉中越磨越粗粝的心。
我演讲那天,她没有来。
当地文化圈的人士聚餐欢迎我,她也没露面。
我给她打去几次电话,都是英语录音让给留言,但我留了言也没有回应。
直到回国前一晚,再拨她家电话,才终于听到她的声音。
她的声音一点没有变。
她很高兴。
说她们全家到欧洲旅游,昨天才回家。
她说看到报道,祝贺我演讲成功。
我就引导她回忆当年,提到好几个那时工厂里的师傅,其中有他,她热情地问:
“都好吗?
你们都还保持着联系吗?
”我就先逐个说一下那些人的近况,然后特别提到他,提到他那时如何喜欢高谈阔论,那时候我们给他取的外号是“博士”……我都提到那张旧桌案了,她一直饶有兴味地听着,还发出熟悉的笑声,但就在这关口,发生了一个情况,就是她先道了声“sorry”,然后分明对她那个房间里另外一个人,估计是她女儿,大声地说:
“朱迪,你把那个花瓶挪开,我看不到微波炉了……”虽然她马上又接着跟我通话,但我的心一下子乱了,我都不记得自己究竟是怎么跟她结束通话的。
回国很多天了。
我没主动给他去电话。
他也还没有来电话。
如果他来电话问我,我该怎么跟他说呢?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段不仅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巧妙地引出了下文“他”与“她”的故事。
B、“硕大的蝴蝶”和“敛翅的春燕”分别写出了“她”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我把他的嘱托,视为一个神圣的使命”,这句话不仅说明了“我”对“他的嘱托”的重视,也交代了赴美的原因。
D、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语言简洁流畅,意蕴丰富,结构精巧,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和布局谋篇的匠心。
4.C(C项“交代了赴美的原因”的说法错误,“我”赴美的原因是去美国演讲)
5、小说中的“他”有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5分)
5.
(1)性格执著。
虽已过去多年,他还是想弄清她让挪开暖瓶的缘由。
(2)脾气随和。
与工友们都很合得来。
(3)善于言谈。
在工厂里时好高谈阙论。
(4)观念传统。
遇到喜欢的女孩不敢表白,不习惯星巴克的氛围。
(共5分,写对一条给2分,写对两条给4分,写对三条给5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6、通电话的过程中发生了“她”让人挪开花瓶的情况,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
6.
(1)不喜欢视线被阻挡,是“她”的一种习惯。
(2)说明“她”不记得“挪开暖瓶”那回事了。
(3)用“挪开花瓶”照应“挪开暖瓶”。
(4)推动下文“我的心乱了”等情节。
(5)这一情况使小说发展达到了高潮。
(共5分,写对一条给2分,写对两条给4分,写对三条给5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1)塑造人物形象,说明“她”不记得“挪开暖瓶”那回事了,表明不喜欢视线被阻挡,是“她”的一种习惯;
(2)照应、推动情节发展,用“挪开花瓶”照应“挪开暖瓶”的情节,并推动下文“我的心乱了”等情节,使小说情节发展达到了高潮;
(3)揭示主旨,这一情节卒章显志,交代了人生中的某些永不褪色的美好瞬间,在别人那里只是顺其自然的行为。
2018年3月潍坊市一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木鱼
周海亮
①冬子小时候,家里穷。
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
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
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②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
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
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
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
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
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
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
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
她说。
③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
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
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
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
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鲤鱼。
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
木鱼也能。
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
④满桌人心照不宣。
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
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
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⑤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
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
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
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
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⑥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
他受到村人的讥笑。
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
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
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
⑦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
⑧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
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涎。
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⑨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
冬子说,或许是。
娘说,是你太无礼了。
冬子说,或许是。
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
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⑩一次冬子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
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
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铜烂铁里翻出来。
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
——一条木头雕刻而成的鱼远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
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
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
他想或许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
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
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12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村民嫁女,在喜宴上摆一道红烧木鱼,只看不吃,不仅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更表现了当时生活的贫困。
B.③段“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喜宴上人们狼吞虎咽的情形。
C.⑤段“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主要是因为栓叔高超的手艺,使木鱼像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
D.小说的结构简洁中见精细,叙述风格沉稳老练,语言质朴冷静,却张力十足,不造作矫情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C
5.小说以“木鱼”为标题有何作用?
请谈谈你的理解。
(5分)
5.①“木鱼”是全文线索和故事载体,整个故事都是围绕“木鱼”展开的。
(2分)②以小见大,展现出物质匮乏对主人公幼小心灵造成的创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
(3分)
6.当冬子抵不住诱惑,最终动了那条木鱼之后,他的心路历程有怎样的变化?
请结合相关文段,简要分析概括。
(6分)
6.①因动木鱼挨打遭受讥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冬子内心都充满了无法摆脱的羞愧。
(2分)
②长大后,“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表现出冬子内心的质疑与反思。
(2分)
③将做好的木鱼让儿子吃,表现出冬子放下了精神包袱,内心释然了。
(2分)
2018年3月济宁市一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死亡地带
可可里城堡处于盟军严密的包围中。
德军在城堡周围构筑了坚实的工事,敌我双方对峙着。
盟军作战部下达了总攻的部署和命令。
爱尔逊上尉的尖刀排负责从侧翼穿插雷区进攻城堡的敌人前沿指挥所。
午时的阳光像火一般烧烤着大地。
爱尔逊和战士们隐伏在乱石草丛中,等待总攻的信号。
城堡四周一片寂静,敌人或许没料到死神正悄悄逼近他们。
爱尔逊看看手表,离总攻时间不到20分钟,他再次端起望远镜,观察他们即将通过的地带。
这是一片开阔地,长满野草,草叶间开着小花。
开阔地向北百米,是一片白桦林。
透过树林能看见一道土坡。
这道土坡就是德军号称“死亡地带”的雷区。
它是尖刀排进攻的第一障碍。
总攻一开始,盟军的炮火将轰击这里,然后,爱尔逊带领战士们立刻冲过去。
土坡与一片乱石岗相连。
通过望远镜,爱尔逊清晰地看到乱石岗边缘的铁丝网、嘹望楼和零散的敌军在活动。
突然,爱尔逊的神色凝重起来,整个人定格一般僵住。
望远镜里出现了一个小女孩!
一个穿着花边裙的金发小女孩,追逐着一只彩色蝴蝶,忘乎所以地跑过乱石岗,朝雷区跑去。
爱尔逊的心揪得紧紧的,脑海里浮现出自己年仅7岁的女儿在珍珠港轰炸中丧生时的情景。
“她不该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爱尔逊想,“怎么办?
鸣枪示警?
那岂不暴露了我军的军事行动?
这是纪律绝不允许的。
”
小女孩丝毫没有意识到她正在滑入死亡的陷阱,依然轻盈地向雷区逼近。
来不及了!
不能就这样看着她被夺去生命!
爱尔逊掉头对身边的少尉杰克说:
“这里交给你了。
我去救那个女孩。
”
“长官,这严重违反了纪律!
要上军事法庭的!
”杰克说。
“如果上帝还让我活到那天,我愿意!
”他飞快卸下望远镜,迅疾跃出掩体,向女孩方向跑去。
爱尔逊很快通过草地,穿过白桦林,来到雷区边缘。
凭借着一个老战士的经验,他仔细观察着眼前的道路,分辨哪里有地雷存在的可能。
这里埋下了无数的地雷,稍有不慎,地雷便会将他送上天国。
更重要的是,这次军事行动因为他的怜悯可能遭到惨重的打击。
但他别无选择了,他必须穿越雷区。
他穿过了死亡之地,接近了小女孩。
女孩已经发现了他。
她没有被这个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的陌生的面孔吓住,而是安静地看着他。
爱尔逊压低声调,柔和地招呼她:
“哦,小宝贝,不要动!
站在那,好吗!
”
小女孩不明白这个陌生人说的话。
她认为他在和自己玩游戏,欢笑着朝爱尔逊走过来。
眼看她走出了乱石岗,正踏进雷区,爱尔逊急忙拔出手枪对着她,喝道:
“天使,不要动!
”
小女孩惊恐地望着面前这个人,哭起来。
趁这工夫,爱尔逊奔到了她的身边。
他轻轻抱住女孩,说:
“别哭了,叔叔带你回家。
”他抚摩着她的头,同时注视着敌人方向的动静。
“孩子怎么办?
”爱尔逊犹豫了片刻后,他决定带着孩子重返雷区。
这确实是个奇迹!
爱尔逊往返通过雷区而没有触雷。
也许冥冥之中,上帝行使了他爱的伟大力量。
但幸运之神没有伴随爱尔逊到最后。
敌人发现了他。
当他穿过白桦林,踏上草地时,嘹望楼上的重机枪子弹就追上了他。
他感到身上一丝刺痛的同时便扑倒在地,丧失了知觉:
也就在同时,盟军总攻的炮声响了。
战士们接应了爱尔逊,他与死神交臂后活了下来。
爱尔逊在战斗结束后受到了军事法庭的审判。
理由是:
爱尔逊上尉在重大的军事行动前,感情用事,致使军事行动受到严重失利之威胁。
同时,他的仁爱之心与珍视生命的情感符合人类共同的美好心愿,因而减轻罪过,予以削去军籍的处罚。
爱尔逊回到了家乡后,许多母亲来信赞美他用自己的生命和冒险行为去挽救一个小生命:
“那是作为人的最大价值,尊敬的爱尔逊先生,其意义远胜于一场战争中正义的屠宰。
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将会感谢您,仁慈的上帝也将会为您而注目!
”英国女王在致爱尔逊的信中这样写道。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1年第10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爱尔逊冒着舍弃生命和被军事法庭审判的危险,去救助一个小女孩,他身上既体现了军人英勇无畏的精神,更体现了珍惜和保护生命的美德。
B.小说前几段对战争环境的叙写,渲染了总攻开始前的紧张氛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情境,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了铺垫。
C.自己的小女儿被战争夺去了生命,爱尔逊推己及人,眼前险境中的小女孩让他格外揪心,这是促使他义无反顾救助小女孩的重要动因。
D.救助小女孩的过程中,爱尔逊两次通过雷区竟然都没有触雷,这一情节形象地启示人们,冥冥之中爱的伟大力量可以超越战争和死亡。
4.D(“冥冥之中爱的伟大力量可以超越战争和死亡”曲解文意)
5.从全文来看,小说最后两段有哪些作用?
(5分)
5.①最后两段是结局之后的尾声,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圆满。
②这两段是从侧面塑造人物,使小说主人公的形象更加丰满,③通过众人对爱尔逊的赞扬,强调了爱尔逊行为的伟大意义,深化了小说的上旨。
(5分。
第①②点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第③点3分)
6.这篇小说的另一个题目是“爱尔逊上尉的决定”。
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
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6分)
6.示例一:
“死亡地带”更好。
①指明了小说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是对小说内容更加形象的概括。
②题目中“死亡”与小说中救助生命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更能突显小说的主旨。
③新颖触目,有悬念意味,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
“爱尔逊上尉的决定”更好。
①概括了小说的核心情节,更加切合小说的内容实际。
②点明了小说的主人公,更能突显爱尔逊的人物形象。
③通俗浅易,一目了然,更有助于读者把握小说的基本内容。
(6分,可选择任一角度作答,每说出一点理由得3分,答出任意两点理由即可,有其他角度能自圆其说也可酌情得分)
2018年3月日照市一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沙抬头看着太阳
马慧娟
①老沙蹲在田埂上不肯回家。
中午的太阳在天空像个大火球,烤着他,也烤着他的玉米。
他的脑门上全是细密的汗珠,多了就汇成一滴,顺着鼻尖、下巴滴到脚下的土地里。
老沙脸上被汗拉出一道道印记,像一条条弯曲的小河。
②玉米底部的几片叶子已经枯黄,顶部的叶子不由自主地拧了起来。
干旱让它们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仍然不能避免枯萎。
③老沙脚下被汗滴湿了小小的一片,看着玉米无精打采,他的眼睛湿了。
他是个勤快的农民,他一直相信只要勤快,土地就不会亏待人。
④自从搬迁到这个地方,他在这片土地上付出的劳动是别人的两倍。
第一年地不平整,别人都凑合着种,老沙不,他叫了辆铲车把地整了一遍,然后平铲车铲出的壕沟又忙了半个月,结果种出的玉米还不如别人家的。
⑤第二年,别人还是按原来的方式种,老沙却种起了覆膜玉米。
七月高温,覆膜的地非但没保墒,地表温度还比没覆膜的地高,把玉米差点烧死。
老沙急了,不眠不休在地里撕薄膜,一时成了别人的笑话。
等秋收,玉米又一次不如别人家的好。
⑥近两年流行拿平地机平地,老沙又平了一遍地,把所有的农家肥集中到地里,又换着花样给地里上化肥。
别人的地锄一遍,他骂着让家里的老婆儿子锄两遍;别人都用化肥车推化肥,他把化肥一把一把丢在玉米跟前,再拿铁掀铲土埋掉。
他就不相信,他如此实诚地对待土地,土地还能亏了他?
⑦但是现在呢,脚下的土地干得快裂开口子了,急得他想用流出的汗、滴下的眼泪拯救一棵玉米。
抬头看着天空,太阳面无表情,云彩也躲得没有一片。
⑧儿子出门打工去了,是和他吵了一架走的。
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