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9535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docx

《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docx

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2012年07月03日

来源:

凤凰网讲座作者:

卢新宁

《大学问》毕业季特刊

主题: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

时间:

2012年7月1日

地点:

北京大学

卢新宁,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级本科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精彩摘要:

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

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演讲全文: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

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

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

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

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

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

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

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

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

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

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

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

《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

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

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

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

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

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

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

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

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

对北大人甚是敬重。

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

“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

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

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

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

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

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

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

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

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

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

》。

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

这个世界会好吗?

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谢谢大家!

 

在2012届复旦大学

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杨玉良

(2012年6月29日)

各位亲爱的同学,老师们,家长们:

不久前,2002届的同学组织了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在这个活动上,毕业于复旦哲学系的聂晓晶校友谈到了学校的一个细节。

他说道:

“从复旦大门进来,校门右侧的公告栏里,知名的教授和不知名的员工,两张讣告紧挨在一起,没有因为生前在复旦的地位高低、贡献大小而有差别,虽然有些伤感,但令我很感动,复旦是我们的家,在人生的任何阶段,直到生命的终点,无论杰出或是平凡,复旦都以他的博大和包容,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复旦人,这就是复旦的精神。

五天前,谷超豪先生不幸离开了我们;近一年来还有章培恒、丁淦林、郑祖康、林克、朱维铮和金重远等诸位先生相继离开了我们;还有是一些知名的不知名的教职员工离世;尤其是还有学生,在复旦学习期间,因某种原因不幸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这一切令人十分悲痛!

在今天这个典礼上,我谨代表学校和我们大家,向这些“杰出的”和“平凡的”复旦人表示怀念!

因此,我建议大家起立,脱帽,为这些逝者默哀一分钟。

默哀毕,请坐下。

请原谅我用如此伤感的这段“引言”来开始我的讲话。

复旦,拥有每个时代的大师,老一代大师的离去,意味着新一代大师的成长。

我们对他们表示怀念。

这些为复旦做过奉献的逝者,使我再一次思考关于“杰出”、“成功”和“平凡”的话题。

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2009年的毕业典礼上,来自西班牙的中文系女性留学生高宝乐代表本科毕业生的发言。

她中文水平非常棒,讲得更好。

她说:

“从今以后我们将踏入社会,不知你们是否也和我一样有一点害怕。

如今的社会总显得有那么一些功利,社会逼迫着你赚钱、升职,做一个成功的人。

然而,所谓的‘成功’背后有多少人真正快乐?

有多少人对失落、悲伤的人怀有怜悯?

有多少人懂得去爱别人?

有多少人到年老时能对这一生所做过的种种选择问心无愧?

”这一连串的问题具有世界性,很沉重,而今天我们的毕业生仍然需要面对。

说实话,我们都渴望成功,渴望杰出,但在当今社会上,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成功者”:

他们在递给你的名片上印有一摞子的官场、商场和民间组织的头衔,这些都代表着他们复杂的社会角色,令你眼花缭乱。

他们往往极具“创造性”地去适应新的环境,他们长袖善舞,有很大的影响力,甚至呼风唤雨,所向无敌。

用最近《人民日报》评论员张铁的话来描述,他们“工于心计、圆滑世故,一举一动都笼罩着利益的影子;他们把利益当做唯一驱动,原则、信念都可以为了利益让路;他们吃透规则甚至潜规则,善于钻空子、找漏洞达到自身目的”。

他们可以称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典型。

《人民日报》评论员总结说,这种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不过是为绝对的利己主义,穿上了一件合情合理的外衣。

”因此,他们在道德上往往引起争议,但他们也往往得到最丰厚的回报!

然而,对这样的“成功者”,复旦的毕业生,你是羡慕,还是怨恨?

确实,“成功者”都很聪明,甚至聪明得让人眩晕、让人着迷,也让人羡慕。

虽然聪明是成为精英的必要素质,但他们往往忽略了:

智慧、判断、同情心、尤其是道德感召力等更重要的品质,没有这些品质的极端聪明往往是“精英们”走向腐败的根源,并对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甚至,即便是对这种聪明的羡慕和崇拜也是危险的。

ChristopherHaves在《精英们为何失败?

》(《WhyElitesFail?

》)一文中警告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你在这种羡慕中追求“出类拔萃”的时候,对这种“聪明”的羡慕和崇拜,将破坏你宝贵的独立思考。

因此,这种“羡慕”有害无益,毫无价值。

与这些“成功者”作比较,不少人也会产生怨恨。

许纪霖先生认为,怨恨者的心态也是卑微的。

他认为,怨恨源自无限的欲望,“这种怨恨反过来也会成为其往上爬的最大动力,同时,怨恨者又通过从比他低层次的人们那里去发泄傲慢,从而获得更多的心理补偿,以抵消在高层次那里所遭遇的屈辱感。

怨恨者……既蔑视底层的民众、同时又仇视上流社会,可怕的自尊与可怜的自卑奇特地纠结在一起,形成非常扭曲的人格。

”事实上,怨恨已经使得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并一有机会就发泄自己对更低层的傲慢。

显然,这样人格扭曲更不值得我们复旦人去追求。

因此,怨恨也是没有意义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当然要追求成功,要追求卓越,但是我们要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成功与卓越!

18年前,中文系的陈思和老师、哲学学院的张汝伦老师等四位人文学者的一组“人文精神寻思录”的文章引发了全国人文学术界对这一话题持续两年多的大讨论。

18年后,四位学者再次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问题依旧存在,所不同的是更多人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人文精神的失落,已经导致整个社会的趣味和心态日益粗鄙。

陈思和老师认为,“大学人文学科的任务就是改造人的心灵,让人的良知不断扩大,让社会发展越来越趋向人性化。

”同样,我认为,大学就是应当培养具有社会良知的人,使他们成为社会道德下滑的制约因素,为社会的良性循环而努力。

这正是我们开展“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我们的学生已经受益于此,我将感到非常欣慰。

高宝乐同学在当时的发言中谈到,她来复旦听的第一堂课就能让她感受到了复旦教师对文学的热情和对人文的关怀,看到了复旦的精神和理想。

复旦有许多这样具有感染力的学者,就像一位同学评论的,“复旦有许多老师都是这么纯粹,在谈到自己专业时眼睛里有掩饰不住的神采,他们坚守的真与善,是复旦气质的本源。

”因此,高宝乐同学的建议是,“不要放弃复旦赋予我们的理想和价值观,往后需要我们大家把这种人文关怀和希望带到社会中并传承下去。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我们将要面对的世界是复杂的,这个社会既有黑暗、也有光明。

“神舟”的飞天和“蛟龙”的深潜可以激发我们极大的爱国热情,但官员贪腐、百姓权利被侵、食品安全和就业压力等等,又让我们义愤填膺,深感失望,恨不能把所有的丑恶都一并“掷出窗外”!

但是,恰如许纪霖先生所言,“不要说自己无可奈何,没有选择,不要以环境不好、现实黑暗而原谅自己的怯弱,更不要一边诅咒黑暗,一边加入黑暗。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这根脆弱的蜡烛,即使不能照亮别人、照亮周围,也能照亮你的内心,让自己看得起自己。

许多复旦人确实就是在这样实践着。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

良师多启发,珍本富精蕴。

解题岂一法,寻思求百通。

幸得桑梓教,终身为动容。

谷超豪先生这首诗,讲述了一名典型的复旦人从最初的学术志趣到坚定的学术追求,从有幸登上三尺讲台到终生视教育为责任和奉献的完整过程。

谷先生的人生如此,朱维铮先生、金重远先生等等,都是如此,他们被学生所珍爱、怀念,不仅在于学问的高深,更在于他们崇高的师德。

朱维铮先生忍受着肿瘤晚期的剧痛上完最后一堂基础课,金重远先生把他在复旦最后一课的日子看作自己的生日,……。

同学们眼中复旦的博大和包容,就是这一位位可敬、可亲的老师,用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演绎出来的!

复旦精神,就是由这样的一代代复旦人所铸就,他们有血有肉,有理想有追求!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世俗的“成功”一点也不屑,既不羡慕,也不怨恨!

昨天下午,在学校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优秀党员、援藏数年的钟扬教授在他的“生命的高度”的演讲中谈到了他在西藏所发现的一种草本植物,它只有数十公分的高度,远没有高达150米的所谓的美国红杉那样伟岸,但它扎根于海拔6000多米的高原,它能够经受早晚45度的温差,它虽然似乎没有其它的媒介来为它传授花粉,但它却顽强地开花、结果、繁衍后代,它是比美国红杉更为成功的生存竞争者。

钟扬教授称其为“生存的先锋者”,它是“成功的奠基者”,它代表了一种“生命的高度”,而且是一种生命的精神的高度。

我想,这也是包括钟扬教授在内的所有复旦人应具有的“精神高度”,它足以抵抗任何(无论是“精致的”还是“原始的”)“极端利己主义”的诱惑!

许多校友都曾讲述这样的感受:

当你离开复旦,才知道复旦的意义;当你离开复旦,才知道复旦的信仰。

今天,你们身穿学士袍坐在这里,期待着拨穗的时刻,也许你们还很难沉下心来想想复旦的意义。

但我想你们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会深刻地体验到复旦给你们的东西,复旦的真正意义所在。

对自由的校园生活的留恋、对师生之情、同学友谊的怀念、对人生未来的焦虑和憧憬,一遍一遍地提醒着你们:

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进入职场,你们都将经历与过去十多年单纯的学习生涯不同的生活阶段,你们即将走进社会。

我希望就像有校友所说,复旦的学生不管走到世界哪个角落,很容易互相认出来,因为复旦人身上拥有的理想主义的情怀,它不仅能够激励自己,相互吸引,也能感染周围的人。

复旦人总是能够保持一份淡定和清醒,尽管有时候有人认为这份淡定和清醒常常显得如此的不合时宜,但这大概就是复旦与众不同的地方!

而且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地方!

复旦培养的学子,不仅仅不应是“匠人”,更绝对不应是人们所批评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此举行毕业典礼,为今年的毕业季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这之前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已经各显才智,广泛参与,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驱散离别前的愁绪。

请大家继续保持这样一种对生活的热情,爱自己也爱他人,爱家庭也爱社会,爱复旦更爱国家,努力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勇敢地去面对现实,带着饱满的精神充满信心地迎接新的未来。

大概一个月前的今天,我在中午饭后回办公室的路上,遇到几位正在校园拍照留念的毕业生同学,他们亲切地叫我和他们一起合影,我非常高兴地和他们合了影,拍照后我与他们挥手告别之际,其中一位同学突然大声对我说道:

“杨校长,我们一定会为复旦争光添彩的!

”作为校长,我能格外地感受到,那声响彻心扉的呼喊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是他们毕业前对他们深爱的精神家园的庄严承诺,使我整个下午都在回味,沉浸在一种愉悦的、难以言表的心情中。

在此,我借此同学之言与各位共勉!

我们一定会为复旦争光添彩!

谢谢大家!

李晓红:

用积极的心态点亮未来

——在武汉大学2012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六月江城,皇皇武大,万方学子,齐聚珞珈。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2012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典礼。

这是学校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同学们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所有2012届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向所有为同学们成才辛勤付出的亲人、师长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东湖之滨,珞珈山上,这是我们亲爱的学堂。

”刚才播放的视频记载了你们在武大的心路历程。

四季美景如画,青春如花绽放。

你们到讲座现场抢座位,在网上“秒杀”选修课;你们在金秋艺术节各显身手,在运动会上挥洒激情;你们体验了新图书馆的博大与雅致,感受到无线校园的时尚与便捷;你们承受了樱花时节的拥挤,目睹了暴雨过后的“海景”;你们为学校评上五位院士而欢呼,为校友踊跃捐赠而振奋;你们用亲情感动中国,用青春诠释人生。

你们是武大进步的亲历者,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校长,我能感受到你们的智慧与勤奋,体会到你们的苦与乐,你们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我为你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同学们,你们即将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此时此刻,你们的心中一定牵挂着未来,你们一定在思考未来的路应该如何走。

作为校长和老师,我也在思考,思考应该送你们什么样的寄语。

我思考再三,想用一个小故事来道出我对你们的离别赠言。

1989年我在美国学习时,我的房东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丰富的经历。

每天早晨碰到我,他都会笑容满面地和我打招呼:

Todayisagoodday!

他说:

不论天气好坏、境遇好坏,我们都要告诉自己——Todayisagoodday,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

这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带来好心情、好状态、好运气!

20多年里,我一直记着这句话,它使我对每一天都充满美好的向往,用积极的心态去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

我深深地感受到: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把握我们心灵的,只有自己;健康、快乐、成功、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积极的心态。

因此,我把这位美国老人送给我的话,作为离别赠言转送给你们,那就是,Todayisagoodday,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从今天开始,用积极的心态点亮自己的未来!

面对未来,你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担当社会责任。

今天的世界,有诸多难题需要你们去求解;祖国的发展,迫切期待着你们去担当。

在人们眼里,作为“80后”、“90后”的你们,是“小康一代”、“网络一代”、“玻璃一代”,你们身上被贴了很多标签。

但我知道,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你们其实有着很强的责任意识,无论是对社会、对国家,还是对自己、对亲友,你们用切实的行动诠释着责任、关爱与奉献。

到山区支教的赵小亭如果还活着,她现在应该和大家一起,在这里庆祝自己的毕业,在她身后,成百上千的“小亭”从珞珈山出发,奔赴志愿服务第一线;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黄碧海用爱唤醒了“植物人”母亲,充分体现出对亲人的责任和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大学生“学雷锋小组”接力棒,已在同学们手中传递了24年,传递的是可贵的担当和奉献……因此,我毫不怀疑你们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毫不怀疑你们创造美好未来的能力。

谁说你们是靠不住的一代?

你们将是未来中国的脊梁!

我相信:

就像给人类带来福祉的普罗米修斯那样,你们的积极作为和勇于担当,就是未来的希望与阳光所在!

面对未来,你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追逐梦想。

拥有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在梦想的追逐中永葆激情。

过去的日子里,也许你没有参加学校的辩论队、合唱团或者“Forward”团队,也许没有机会代表武大摘得国际大赛的最高荣誉;也许你没有像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就坐在你们中间的博士毕业生刘超一样,潜心于化学研究,2篇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也许你没有像动机学院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就坐在你们中间的本科毕业生梁龙双那样,热衷发明创造,获得了27项国家专利;也许你没有像国际软件学院硕士毕业生,就坐在你们中间的曹祺一样,成为创业明星,研发的手机办公软件全球推广,创办的公司资产估值高达数千万元……但我知道,你们都曾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奔走在实验室、在图书馆、在社会实践或者公益服务的路上。

当你们离开宁静、自由和宽松的大学校园,不断刷新的流行元素会让人目不暇接,多元的价值观念会让人无所适从,你们要以积极而平和的心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保持淡定,辨认和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要不因成功而浮躁,不因诱惑而动摇,不因误解而苦闷,不因失败而放弃。

我相信:

对梦想的憧憬与坚守,会让我们充满前行的动力;对梦想的孜孜追求,会让我们收获富有意义的人生。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

面对未来,你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改变世界。

积极的心态能够给我们强大的力量。

乔布斯以自己的人生践行了“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宣言。

在我们武大校友之中,也有很多“乔布斯”。

去年毕业典礼上,我讲述了一个乔布斯式的人物,他就是杰出校友、泰康人寿创始人陈东升,今天已来到毕业典礼现场,他的故事等会儿由他自己来讲述;今天,我想讲另外一个乔布斯的崇拜者和效仿者,人称“雷布斯”的金山软件董事长、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

他是计算机学院87级的学生、杰出校友。

大学时代的他,爱学习、爱梦想、爱打拼,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修完了所有的学分。

他曾经有过以失败告终的大学创业经历。

大一那年,他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乔布斯传记,点燃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毕业后的20年里,他参与创办了金山软件、卓越网,投资了乐讯、乐淘、拉卡拉等十多家初创公司,催生了互联网行业的一批知名企业。

在人们看来,功成名就的雷军可以就此止步了。

但就在两年前,他毅然选择了第二次创业,创办小米科技,于是就有了这两年风靡网络的“米聊”和小米手机。

雷军崇拜效仿乔布斯的“极致追求”,因此建立了自己的梦想王国。

有了这种勇于改变世界的精神,有了这种敢想敢做的气魄,谁敢说:

昨天的乔布斯、今天的雷军,不会是明天追梦的你们?

我相信,今天的你们,就是明天的“乔布斯”和“雷军”!

今天的你们,就是改变世界、创造奇迹的精英!

积极的心态,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充满智慧的理性选择。

积极的心态,集中于个人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品格;汇聚于一个集体,体现的是一种风尚;传递于一个民族,体现的是一种精神。

我们不妨学学那位70多岁的美国老人,每天早晨告诉自己“Todayisagoodday”,让积极的心态点亮我们的未来!

同学们,人生新的征程就要开始,你们一路的行装是否清点完毕?

你们的“珞珈慢递”——“写给自己未来的信”,是否已经寄出?

从大学校园进入现实社会,你们将面临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压力,就像曾经热传于网络的那组“人生压力图”,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你们要改变对待压力的态度,变压力为动力;我衷心地希望你们,调整好心态,装点起智慧与激情,携带着母校的期盼与祝福,豪迈地出发吧!

去勇敢地担当责任,去执着地追求梦想,去积极地改变世界,去开创属于你们的幸福人生!

带走武大之精神,传播五洲之大地,树我珞珈之灵魂,扬我武大之威名。

祝你们一切如心意,望你们常回家看看。

谢谢!

 

学术、忠诚、价值

——周其凤校长在北京大学

201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被授予硕士、博士学位。

经过多年的耕耘和磨砺,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