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才二井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9194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才二井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长才二井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长才二井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长才二井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长才二井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才二井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docx

《长才二井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才二井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才二井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docx

长才二井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

 

和龙市庆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才二井

 

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

 

长才二井

 

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我矿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和实施,加强煤矿采掘工程的技术基础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长才二井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编制采掘作业规程的原则是:

  1、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3、单项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组织施工。

第三条建立健全作业规程编制和实施的责任制度,煤矿的生产和建设由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组织,做好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第四条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应由技术科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

规程内容要做到:

内容齐全、语言简明、准确、规范;图表满足施工需要,采用规范图例,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顺序编号,采用计算机编制。

第五条编制采掘作业规程,必须具备下列文件、资料:

1、已批准的有关设计(采区、采掘工作面、工程等设计)文件、资料。

2、由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经过批准的地质说明书及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变化的勘查资料。

  3、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瓦斯等级和煤尘的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矿井水文地质等资料。

  4、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

  5、由机电部门提供的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资料。

  6、《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7、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爆破管理制度、巷道维修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通风安全仪表使用维修制度等。

  第六条在编制采掘作业规程之前,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应组织本单位的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老工人,对开工地点及邻近煤层进行现场勘察。

检查现场的施工条件,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讨论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施工的程序和任务,为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做好准备工作。

  第七条作业规程编制内容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要具有针对性。

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中的规定。

作业规程编制格式应参照《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实施细则》中的样本。

第八条工程技术人员完成采掘作业规程编制之后,应征求施工部门负责人的意见,获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上报审批。

第九条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的审批、会审、复审和贯彻规定:

(一)审批

采掘作业规程由矿总工程师审批,各职能部门具备相关资质的负责人参加审批。

(二)会审、复审

1、作业规程、措施必须实行会审制。

编制前在主管工程师指导下,施工单位主管技术员要召开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和经验,使规程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超前性预测。

规程编制实行二审制。

规程编制后,首先由技术科组织施工单位现场管理负责人进行初审。

然后由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部门和各职能部门,具备相关资质的部门负责人参加终审。

终审前要提前通知生产技术、安全、通风、地测、机电、运输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做好准备,以提高终审质量。

各部门要提出审查意见并签字,会审要有详细记录,并由主持会审的总工程师总结,提出会审意见并签字,规程签批后应报技术科备案。

2、矿总工程师对作业规程的审批负主要责任,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对总工程师负责。

3、各专业副总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有单位采掘作业规程、安全措施每二个月复审一次,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复审意见,并签字备查,技术科做好复审记录。

(三)贯彻

1、作业规程的贯彻学习,必须在工作面开工之前完成,由施工单位负责人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学习,应由编制本规程的技术人员负责贯彻,参加学习规程和组织学习贯彻的人都要签字。

2、作业规程、安全措施贯彻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所有上岗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试,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者不准上岗,不补考或补考不及格者一律不准上岗,安检科负责定期对施工负责人进行考核。

3、作业规程的贯彻必须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讲解,要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地向施工和管理人员贯彻清楚,不能照本宣科,矿主管工程师要进行指导考核。

4、施工单位主管技术员对作业规程和措施的贯彻负主要责任。

6、因故停工工程,再次恢复施工时,必须有复工报告,可以使用原作业规程,但必须重新贯彻;生产系统或施工条件变化时,必须重新编制作业规程或补充措施;当施工队伍调整时,应办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签字手续。

6、机电、通风、安检科等部门相关单位的人员对采掘作业规程及补充措施进行贯彻,并签字、考试,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者不准上岗。

7、每月由分管副总工程师牵头,各职能管理部门参加,对各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掌握规程安全措施情况进行考核,不及格者不准上岗作业。

8、作业规程及措施应采取动态贯彻,每月贯彻学习不少于一次。

经批准的作业规程文本要进行统一编号,并在生产技术科、安检科等部门备案。

  第十条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应由主要负责人矿长签字,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所有现场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和操作。

  第十一条对采掘作业规程的实施应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重点抓好下列工作。

  1、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作业规程的指导、落实、修改和补充工作。

  2、应定期复查作业规程执行情况。

  3、从开工之日起,至少每月应重新学习一次作业规程。

  4、采掘工作面的地质、施工条件等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履行审批和贯彻程序。

  5、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写出作业规程的执行总结,送交生产技术部门,连同作业规程及修改补充安全措施一起存档。

存档的作业规程文本、电子文档不得修改,一般应保存3年以上。

  第十二条煤矿企业应把作业规程的编制和贯彻执行作为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组织生产技术、安全、通风、机电等部门对作业规程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发现生产现场不按规程要求施工,应责令及时整改,如有规程不满足现场需要的情况,应责令其及时补充、修改、完善。

  第十三条本实施细则没有涉及到的有关事项,参照相关范例进行编写。

  第十四条煤矿必须自觉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及实施进行的监督监察,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必须认真、及时地进行整改。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采掘作业规程所造成的各类事故,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追查处理,以便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二章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部分编制概要

第一条每一个采煤工作面,必须在开工前,按照一定程序、时间和要求,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二条作业规程编制人员在编写前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施工任务和计划采用的主要工艺;

2、熟悉现场情况,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

3、熟悉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

第三条作业规程一般应具备下列图纸:

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2、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

3、采煤方式示意图(采煤机进刀示意图或炮眼布置图等);

4、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5、工作面开切眼、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支护示意图;

6、通风系统示意图、运输系统示意图、防尘(防火、供水)系统示意图、压风系统图、注浆系统示意图、通讯联络系统示意图、人员定位系统示意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布置示意图、断电控制图、避灾路线示意图;

7、工作面供电系统示意图;

8、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第四条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按章节附图表,并按顺序编号。

第五条《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技术操作规程》和上级有关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且又属于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执行的条文,只需在作业规程中写上该条文的条款号,在学习作业规程时一并贯彻其条文内容;未明确规定的,而在作业规程中需要规定的内容,必须在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明确规定。

第六条采煤工作面在以下情况需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采煤工作面如遇顶底板松软、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过冒顶区开采;

2、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

3、采煤工作面进行安装、撤面;

4、试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5、《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中要求的其他需要编制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第七条工作面存在以下情况需对原作业规程进行修改和补充:

1、现场地质条件与提供的地质说明书不符;

2、现场需要采用与作业规程规定不同的工艺;

3、采煤工作面以及运输巷、回风巷加强支护的支护方式、支护强度需要进行变更;

4、发现作业规程有遗留;

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其他需要修改、补充的内容。

第八条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参照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程序进行。

第九条编制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作为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附件。

第十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重新编写采煤作业规程。

1、地质条件和围岩有较大变化;

2、改变了原采煤工艺和主要工序安排;

3、原作业规程与现场不符,失去可操作性。

第二部分规程编制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工作面的位置:

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标高(最高、最低)、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向长度、面积),以及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

2、地面相对位置:

描述工作面周边(含终采线)在地面的相对位置、地面标高(最高、最低)。

3、回采对地面的影响:

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地面塌陷区范围、塌陷程度预计,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影响程度。

4、描述工作面相邻区域采动情况以及影响范围。

第二节煤层

1、煤层厚度:

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变化情况。

2、煤层产状:

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情况。

3、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f)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4、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1、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基本顶):

描述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2、煤层底板(直接底、基本底):

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3、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基本底以及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

第四节地质构造

1、断层:

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2、褶曲:

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褶曲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3、其他因素:

描述火成岩等其他地质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第五节水文地质

1、含水层的分析:

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型式、补给关系,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

2、其他水源的分析:

描述老空水、地表水、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3、工作面涌水量:

描述采煤工作面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1、参考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资料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情况,确定采煤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等级以及相对、绝对涌出量。

2、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数据结果,确定工作面的煤尘爆炸指数。

3、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煤层自然倾向性鉴定数据结果,确定工作面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参考相邻采煤工作面煤的自燃情况,确定自然发火期。

4、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地温情况,分析地温对回采的影响。

5、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

描述本采区相邻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6、叙述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的具体建议。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1、计算工作面的工业储量,根据规定的采出率计算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可采面积×煤层平均厚度×容重×工作面回采率。

2、应采用下列公式之一计算工作面服务年限(以月为单位)。

(1)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进长度。

(2)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

第二章采煤方法

选择采煤方法,描述选择采煤方法依据。

第一节巷道布置

1、描述采区巷道布置概况、服务巷道位置和设施情况。

2、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

3、描述其他巷道(联络巷、溜煤眼、硐室)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

4、描述采煤工作面终采线位置。

5、按比例绘制采煤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能够反映出井上下对照情况,构造情况,工作面周边的巷道、工程情况。

第二节采煤工艺

1、简述采煤工艺。

2、描述采高、循环进度等。

3、描述落煤、装煤、运煤、顶板控制方式。

4、采用上下面同时回采(对拉)工艺的,应明确上下面的位置关系和错距。

5、使用采煤机割煤,应叙述采煤机的进刀方式、进刀段长度、进刀深度,割煤方式、牵引方式、牵引速度、运煤方式,并绘制进刀方式示意图。

6、如果采用人工爆破开切口的,还应对切口长度、深度等有关事项进行描述。

7、采用爆破落煤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1)进行炮眼布置设计。

描述炮眼具体的布置要求,绘制炮眼布置三视图(正、平、剖面图)。

(2)工作面爆破说明书。

应包括工作面的采高、打眼范围,每循环炮眼的名称、编号、个数、位置、深度、角度、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量、装药方式、封泥长度、水泡泥个数、连线方法、起爆顺序、炮眼总长度、循环用药、雷管量等内容。

8、描述采煤工作面施工工艺流程,简要说明从准备、采、支、运、回到整理的流程。

9、用下列公式进行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和日产量计算。

(1)循环产量W=LShrc

式中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平均长度,m;

S——工作面循环进度,m;

h——工作面设计采高,m;

r——煤的视密度,t/m3;

c——工作面采出率,%。

(2)工作面日产量Q日=WN

式中N——工作面循环个数。

第三节设备配置

1、描述工作面采煤、支护、运输设备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数量。

2、采用机采工艺的,应绘制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第三章顶板控制

第一节支护设计

1、进行工作面的支护设计。

支护设计应包括工作面、端头和运输巷、回风巷支护设备的选型、支柱密度的选择、基本支架柱排距确定的规格尺寸等内容。

2、工作面的支护设计采用以下方法。

采用类比法时应根据本煤矿或邻矿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和经验公式进行设计。

参考本煤矿或邻矿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选择本工作面矿压参数。

合理的支护强度,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计算(一般可以采用前两种方法,取其中最大值既为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Pt)。

(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Pt=9.81hrk

式中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m3;

h——采高,m;

r——顶板岩石容重,KN/m3,一般可取25KN/m3;

k——工作面支柱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为4~8,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取。

开采煤层较薄、顶板条件好、周期来压不明显时,应选用低倍数;反之则采用高倍数。

(2)选用现场矿压实测工作面初次来压时的最大平均支护强度Pt。

3、支柱实际支撑能力矿压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Rt=KgKzKbKhKaR

式中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KN;

K——支柱阻力影响系数,可以从支柱阻力影响系数表中查得。

支柱阻力影响系数表

项目

液压支柱

备注

工作系数kg

0.99

增阻系数kz

0.95

不均匀系数kb

0.9

采高系数kh

<1.4m

1.0

倾角系数ka

11°~25°

0.95

注:

表中系数根据矿压观测结果统计,适应一般工作面条件。

4、工作面合理的支柱密度,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n=Pt/Rt

式中n——支柱密度,根/m2;

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m3;

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KN/根。

5、根据合理的支柱密度,确定排距、柱距。

6、合理控顶距的选择:

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条件选择控顶距。

坚硬顶板控顶距可适当增大,松软、缓慢下沉顶板控顶距可适当缩小,一般应采用“见四回一”的管理方式。

7、根据上述有关参数,结合采高等因素,选取合适的支柱并确定选用的顶梁的型号。

8、乳化液泵站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泵站及管路选型。

(2)泵站设置位置需在相关图纸上明确标明。

(3)泵站使用规定:

泵站压力及调整要求、乳化液配制方式、乳化液浓度、检查方式等。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1、确定工作面回采时顶板控制方式。

描述控制方法、控制距离、放顶要求、支柱支设要求、伞檐规定要求、护顶方式及要求等。

2、确定工作面正常回采时特殊支护形式。

描述密集支柱、戗柱(棚)、丛柱、木垛、贴帮支柱的支设及临时支护、挡矸等要求。

3、确定各工序之间平行作业的顺序和安全距离,回柱放顶的方法,放顶区内支柱、特殊支护等的回撤方式。

4、描述顶底板变化、地质构造和应力集中区等特殊地段以及其他因素时的顶板控制方法和要求。

5、采用强制放顶工艺的,应进行人工强制放顶设计。

6、如果工作面有伪顶、复合顶板时,应确定其控制方式。

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1、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超前支护的方式、距离。

2、描述端头支护方式、支护质量要求,以及与其他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

3、描述安全出口的规格高度及支护要求等。

4、确定各类支护材料的正常使用数量、规格、确定各类备用支护材料的数量、规格、存放地点、管理方法。

5、绘制工作面开切眼、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支护示意图(平面、剖面图),反映出工作面、超前、端头支护和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正常支护等情况。

第四节矿压观测

1、确定矿压观测内容。

应包括日常支柱支护质量动态监测、巷道变形离层观测、顶板活动规律分析等内容。

2、描述矿压观测方法,说明工作面和巷道中矿压观测仪器的选型和安设位置,观测方式、观测时段。

第四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运输

1、确定运输、装载、转载方式、选择运输设备。

2、描述运输设备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推移方式。

3、描述运煤路线和辅助运输路线。

4、绘制运输系统示意图。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描述工作面范围内通风设施的安设位置和质量要求。

2、进行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矿井制定的风量计算细则和风量分配标准进行计算,根据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工作面温度、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炸药消耗量、风速等因素分别进行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进行风速验算,满足要求时,该最大值即是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一)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一般情况下采用下列公式:

Q=100(67)qk

式中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100(67)——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按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取100计算或按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取67计算;

q——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m3/min;

k——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系数,它是各个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的最大值与其平均值之比,须在各个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下,至少进行5昼夜的观测,得出5个比值,取其最大值。

通常机采工作面k=1.2~1.6,炮采工作面k=1.4~2.0。

(二)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60VSK

式中V——工作面平均风速,可选取空气温度与风流对应表中的相关数值,m/s;

S——工作面的平均断面面积,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断面积的平均值计算,m2;

K——工作面长短的风量调整系数,可从表中选取。

采煤工作面空气温度与风速对应表

工作面空气温度(℃)

工作面风速v/(m·s-1)

煤层厚度<1.5m

煤层厚度1.5~3.5m

<15

0.3~0.4

0.3~0.5

15~18

0.5~0.7

0.5~0.8

18~20

0.8~0.9

0.8~1.0

20~23

1.0~1.2

1.0~1.3

23~26

1.5~1.7

1.5~1.8

26~28

2.0~2.2

2.0~2.5

采煤工作面长度风量调整系数表

采面长度

0~5

50~100

100~150

150~200

200~250

系数K

0.8

0.9

1

1.1

1.2

(三)按工作面每班最多人数计算:

Q=4N

式中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四)按炸药用量计算:

Q=25A

式中A——采煤工作面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药用量,kg。

(五)按风速计算:

(1)按最低风速计算,工作面的最小风量

Q>15S

式中S——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面积,m2。

(2)按最高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大风量

Q<240S

式中S——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面积,m2。

(六)根据上述计算,确定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3、确定通风路线,描述风流从采区进风巷经工作面到采区回风巷的路线。

3、描述通风、通风设施及质量管理要求。

4、防治瓦斯应包括瓦斯检查和瓦斯监测。

(1)明确瓦斯检查的有关规定,描述与工作面有直接关系的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每班检查次数、检查汇报签字规定,以及瓦斯超限处理、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

(2)明确瓦斯监测的有关规定,描述与工作面有直接关系的瓦斯监测设施(设备)的设置地点、断电瓦斯浓度、复电瓦斯浓度、断电范围,以及瓦斯报警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

5、确定综合防尘系统,描述防尘供水管路系统,防尘方式,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等内容。

(1)明确防尘供水系统,应包括防尘供水管路系统设置、供水参数、防尘设施设置位置等内容。

(2)明确防尘方式,应包括工作面综合降尘的各类方式(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装煤洒水、个体防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净化水幕和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等洗尘方式)。

(3)明确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包括隔爆设施的设置、水量及管理等要求。

6、明确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所选用的消防管路系统及措施。

(1)描述回采期间选用的综合防灭火方式(注浆、阻化剂)等,并确定相关的工艺和参数。

(2)确定监测系统,描述监测系统安设、传感器的设置地点、监测要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预测预报制度等,以及有害气体超限撤人等内容。

(3)明确特殊时期的防灭火要求,包括工作面临近结束,停止正常生产以及其他以外情况下的防灭火措施规定。

7、绘制通风系统相关图纸。

通风系统图、防尘系统图、注浆(阻化剂)系统图、消防管路系统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布置图等图纸,可以合并绘制或分单项绘制。

第三节排水系统

1、根据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选择排水设备和排水系统。

2、明确排水路线。

3、绘制排水系统示意图。

第四节供电系统

1、进行供电系统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一)选择供电方式、电压等级、电气设备,计算电力负荷。

(二)进行电缆选型计算和电气保护整定计算。

2、应明确供电电源线路、供电设备情况,电缆种类、长度、断面和“三大保护”等情况。

3、绘制供电系统示意图和断电控制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