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漫谈word.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9160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教育漫谈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外国教育漫谈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外国教育漫谈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外国教育漫谈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外国教育漫谈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漫谈word.docx

《外国教育漫谈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漫谈word.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教育漫谈word.docx

外国教育漫谈word

⏹外国教育漫谈

⏹姚琳

⏹2012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这是苏联学者最先提出来并被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

这一观点是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推导出来的。

⏹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最早提出这一理论。

(二)史前教育的概况

⏹前氏族时期:

人们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儿童属于整个部落公有。

教育便是由成年人在生产劳动中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

⏹母系氏族时期:

人们开始使用新石器,幼小儿童在妇女身边受教育,七八岁以后男女儿童按劳动分工接受教育,这一时期出现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青年之家”。

⏹父系氏族时期:

人们发明了金属工具,社会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男子的劳动占据了主导地位。

教育内容中增加了伦理道德、军事体育,并在到达成人之际举行“成丁礼”等特定的仪式。

⏹军事民主时期:

逐渐形式阶级,军事教育的地位提高,重视道德与精神教育,产生阶级教育的萌芽,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

⏹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示范、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

二、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

⏹巴比伦学校主要是寺庙学校,分为两级:

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前者主要教授读写;后者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

教学方法是师徒传授。

⏹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主要包括宫廷学校(皇家、贵族子弟开设)、僧侣学校(神职人员)、职官学校(书吏)和文士学校(官吏)。

教师实施体罚。

⏹古代印度的教育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称为婆罗门教育,教育形式以家庭教育为主,之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

⏹古代希伯来教育在第一时期以家庭教育为主,教学内容以培养宗教信仰为主。

第二时期的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

⏹古希腊的教育

希腊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过程通常被划分

为四个阶段:

⏹荷马时代:

公元前1100~前800年

⏹古风时代:

公元前800~前500年

⏹古典时代:

公元前500~前330年

⏹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330~前30年

一、荷马时代的教育

尚未出现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对

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主要是要在实际的生活

过程中进行。

通过参与成年人的各种活动,

儿童和青少年逐渐获得了社会所需要的各种

知识和技能。

教育内容大致以军事和与军事

直接有关的知识、技能为主,同时也注重演

说能力的培养。

二、古风时代的教育

(一)斯巴达教育

⏹7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的养育。

⏹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

⏹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即青年军事训练团。

⏹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

(二)雅典教育

⏹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

⏹7岁以后,女孩继续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男孩开始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

⏹到13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继续在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另一方面进入体操学校接受各种体育训练。

⏹到16岁左右,少数显贵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

⏹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

⏹到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

(三)毕达哥拉斯的教育思想

毕达哥拉斯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高度重

视数学,把数学当做万物的本源,并主张灵

魂不死,灵魂轮回。

这些理论直接影响了他

本人及其弟子关于教育的主张,黑格尔称其

为希腊“第一个民众教师”。

三、古典时代的教育

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奴隶制经济

得到重大发展,奴隶制进入以生产剩余价值

为目的的阶段,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得以最

终确立,希腊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达到了全面

繁荣的阶段。

智者的出现

⏹所谓“智者”,是指拥有某种精神方面能力和技巧的人。

⏹智者派的代表人物有:

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普罗狄克斯、希庇阿斯等等。

⏹其思想特征有:

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

在古典时期,希腊学校发生了一系列

重要的变化,文法学校与弦琴学校开始分

设,并且出现了一些由著名学者创办的高

等教育机构。

四、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教育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希腊的教育制度得到广泛传播

⏹文化和教育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

⏹初级学校发生蜕变

⏹中等教育面临衰微的境地

⏹高等教育得到明显发展

⏹教育机会逐步扩大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

区别有多大,教育能使人得

到改进。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形成苏格拉底方法,是由讥

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

四个步骤组成。

⏹人要经常锻炼身体。

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

当政者应注意发展教育事业。

⏹女子应和男子接受同样的教育,

从事同样的职业。

⏹早期教育应该受到重视。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即受教育者看问题的立脚点和世界观得到转变。

⏹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

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

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

⏹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

⏹白板说

⏹教育立法

⏹胎教和婴幼儿教育

⏹初等教育

⏹高等教育

⏹兴趣与学习

⏹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

⏹古罗马的教育

古罗马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

公元

前8~前6世纪是王政时期;公元前6~前1世

纪是共和时期;公元前1~公元5世纪是帝国

时期。

一、共和时期的教育

⏹共和早期,主要的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教育内容以道德-公民教育为核心,文化教育占的比重很小。

⏹共和后期,存在着平行的两种学校系统,一种是希腊式学校,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

⏹初等教育:

7~12岁的儿童入小学。

教学内容是读、写、算,还要学习道德格言和《十二铜表法》。

女童也入小学,学校是私立的,收到一定费用。

⏹中等教育:

贵族及富家子女12~16岁入文法学校。

教学方法是讲解、听写和背诵,目的是掌握读、写、说的能力,为儿童进入雄辩术学校作准备。

⏹高等教育:

结束文法学校的学习后,准备担任公职的贵族子弟进入修辞学校或雄辩术学校。

雄辩术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演说家或雄辩家。

在学校里,除了要学习文学和修辞学外,还设有辩证法、历史、法律、数学、天文学、几何、伦理学和音乐等科目。

二、帝国时期的教育

进行了重大的教育改革:

⏹改变教育目的

⏹对私立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

⏹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初等教育:

与共和时期的状况相似。

⏹中等教育:

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拉丁文文法与罗马文学的地位逐渐压倒了希腊文法与希腊文学。

⏹高等教育:

教育目标从培养演说家变成培养官吏。

三、早期基督教会的教育活动

⏹初级教义学校:

教会在接受信徒之前,由教会长者对入教者进行有关教义、教规的教育。

⏹高级教义学校:

为年轻的基督教学者提供深入研究基督教理论的场所。

四、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的教育机构是分散于各地的修道院。

⏹修道院学校的学生一般十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大约为八年。

⏹早期的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只是简单的读、写、算,后期课程逐渐增加,七艺成为主要课程体系。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

⏹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

⏹实行个别教学,学生的入学时间、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

⏹学校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除修道院学校外,中世纪的西欧还有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

二、世俗封建主的教育

⏹宫廷学校:

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宫廷学校主要培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官吏。

⏹骑士教育:

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三、中世纪大学

⏹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

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

⏹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四、城市学校的发展

⏹城市学校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里面包含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学校。

⏹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

⏹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

一、拜占庭的教育

⏹拜占庭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

⏹希腊语是教学的通用语言。

⏹私人讲学盛行,私立初等学校招收6~12岁儿童,中等学校主要是文法学校,学习的基本内容是文法和古典作品。

⏹最有影响的高等学校是君士坦丁堡大学。

⏹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远离城市的隐修院,一种是附设于主教教堂里的座堂学校。

⏹隐修院创设于4世纪初,在隐修院中,注重祈祷、读经、行善和生产劳动。

集体祈祷每天6次。

读经由院长主持。

学习主张苦思、默想。

⏹座堂学校是培养神职人员的学校。

二、阿拉伯的教育

⏹昆它布:

一种简陋的教育场所。

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

⏹宫廷学校:

在麦立克时代逐渐形成,所雇佣的老师多半是平民和基督徒。

⏹府邸教育:

从8世纪起,多数穆斯林领袖都雇佣教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逐渐形成府邸教育。

⏹学馆:

学者在家讲学的地方。

⏹清真寺:

穆罕默德是最早提倡清真寺教育的人。

⏹图书馆和大学

⏹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是17世纪

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

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的著作《大教学论》,

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夸美纽斯生于1592年3月28日,

死于1670年11月。

一、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夸美纽斯从宗教世界观出发,认为教育

的目的是使人为来世生活作好准备。

另一方

面,他又阐述了教育的现实性目的:

通过教

育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培养

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德行和信仰,以便

享受现世的幸福,并为永生作好准备。

教育的作用:

第一,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第二,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

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

这条

原则指明教育工作是有规律的,教育工作者

应当遵循这些规律,另外还应当努力探明、

发现这些规律。

三、论普及教育

夸美纽斯的普及教育思想极具进步意

义,但也存在着缺陷,他认为一切男女青年

受教育的目的和程度是不同的,权贵和富人

的子女受教育是为了更加有智慧、成为领袖

人物;地位较低的人受教育是为了使他们聪

明地、谨慎地、自愿地服从统治阶级。

妇女

们受教育是为了使她们能够更好地照料家庭。

四、论学前教育

夸美纽斯于1633年正式出版了《母育学

校》一书,这是历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

教育的专著。

他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任

务是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

础,通过感觉器官的训练和发展使幼儿获得

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

识。

五、论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

⏹巩固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六、论分科教学

⏹关于自然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于艺术的教学方法

⏹关于语文的教学方法

七、论道德教育

⏹德育内容:

培养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四种品德。

另外,还纳入了一个在当时是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

⏹德育方法:

1、尽早开始正面教育

2、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

3、榜样

4、教诲与规则

5、择友

八、教育和教学管理思想

⏹国家的教育管理职权:

国家应该重视教育,应该普遍设立学

校。

国家既对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

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不应该将教育事业

拱手让给教会和其他社会力量。

⏹督学的职责:

1、对将成为教育管理者的人进行培训

2、对各级学校人员进行管理

3、检查学校的教学工作

4、监督各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

5、了解学生的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并

对其加以指导。

⏹建立全国统一学制的设想

夸美纽斯把一个人从诞生到成年分为

四个时期:

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

期,并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

校。

⏹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学校各类人员的管理

⏹纪律和规章制度

⏹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和美洲主要国家的教育

一、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

17、18世纪英国教育的发展十分缓慢,

学校主要沿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形成的传

统。

⏹弗兰西斯·培根是一位以提倡近代自然科学和科学教育而著名的重要哲学家,开辟了近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

⏹约翰·弥尔顿是一位现实主义教育的重要人物,其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1644年《论教育》这篇著名的论文之中。

⏹洛克是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

洛克关于教育的专门著作是《教育漫话》。

二、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

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主要是天主教会

的天下,初等学校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

读、写、算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以法

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女,免收学费。

到18世纪为止法国共有22所大学,超过其他

欧洲各国。

最古老的是巴黎大学,保守性也

是最突出的。

⏹爱尔维修是法国唯物主义者的重要成员之一,他主张人人智力天生平等的观点和教育的民主化主张,直接抨击了以人的天赋不平等论证社会及教育的等级制度合理性的贵族理论。

⏹狄德罗是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主张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权,国家应当推行强迫义务教育。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反对花太多的时间学习古典语言。

⏹拉夏洛泰是18世纪中期法国驱逐耶稣会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他的《论国民教育》系统地论述了国家办学的思想,对法国乃至西欧各国世俗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发生过很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中的教育改革:

第一,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

第二,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与权

利,国家应当给予保护,实行普及教育。

第三,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

俗化、科学化。

三、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国立初等教育

⏹泛爱学校

⏹文科中学和实科教育

⏹现代大学

⏹康德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他十分注意教育与人的关系问题,提出教育不是自然赐予人的本能行为,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是人为的创造性活动,所以只有人才能对人实施教育,而且必须是有目的、有标准、有计划的,并且要灵活地运用适当的方法。

⏹康德认为道德教育中既要注意让儿童自然而自由地成长,又要让他们自觉地接受理性的引导,自由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

⏹康德在其《论教育》中把全部教育分为体育、管束、训育和道德陶冶四个部分,并将道德教育之外的部分又称为广义的体育。

⏹康德认为婴儿的养育应当由家长负责,这是家庭教育的重点,但其他方面则必须由公共教育来施行。

四、17~18世纪的俄国教育

俄国文化教育的起步很晚,9世纪中叶

才出现参照希腊字母创造的古斯拉夫文字。

9

世纪末才有了第一批学校。

俄国教育从一开

始就比较重视实用知识的传授。

莫斯科大学的创建是18

世纪中期俄国教育史上的重

要事件,著名科学家罗蒙诺

索夫是倡办这所大学的重要

人士之一。

五、17~18世纪的美国教育

17世纪北美殖民地的教育事业以移植欧

洲教育模式为主,宗教是教育的主要出发点

和归宿,数量少、水平低是学校的明显特点。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教育家。

他在费城创办了美国的第一所文实中学,把美国中等教育从欧洲模式的文法学校中解放出来。

富兰克林文实中学的创建在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他被誉为美国“文实学校运动之父”。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他生于瑞士,出生后不到两周母亲就去世了。

卢梭3岁识字,7岁可读一些历史和文学书籍,10岁至13岁是卢梭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论人的天性

⏹性善论:

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

⏹感觉论:

卢梭认为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

二、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1762年出版的《爱弥儿》集中论述了这一思想的具体内容。

⏹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教师只须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

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自然人”是相对于“公民”或“国民”来说的。

“公民”或“国民”与“自然人”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自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公民的一切仰赖于专制社会,失去了自身的独特价值。

⏹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社会之中,公民是有等级的。

⏹自然人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能的,而国家公民在社会中常常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他被囿于他的职业而失去自由。

⏹自然人是自食其力的人,公民是靠他人劳动为生的人。

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正确看待儿童

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他的地位。

应当把孩子看做孩子,人们既不要把儿童当成待管教的奴仆,也不能把他作为成人的玩物。

⏹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这是贯彻消极教育的前提条件。

三、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要按照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根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设想了教育的四个阶段。

⏹婴儿期的教育(出生后的两年)

这个阶段中儿童明显的特征是不会说话,体弱无能,有感觉,但没有思考能力。

这一时期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

⏹儿童期的教育(2~12岁)

卢梭重视这一时期儿童的感官训练和身体发育,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训练原则和方法。

⏹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

这一时期是儿童体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但又是一个十分短促的时期,所以显得尤其珍贵,必须善加利用。

⏹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

这一时期应接受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学会做一个城市社会中的自然人。

⏹女子教育

卢梭在女子教育的问题上的总倾向是保守的。

小家碧玉、贤妻良母是其教育的目标。

四、理想国家中的公民教育

⏹国家掌管学校教育

⏹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

裴斯泰洛齐1746年1月12日出生于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家庭,5岁时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贫儿之家的教育革新实验

贫儿之家收容6~18岁的穷孩子五十余人,裴斯泰洛齐亲自教他们读、写、算的知识,并施以道德教育,同时让他们学习农耕、纺纱等生产技艺,参加生产劳动,从而在历史上首次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初步实践。

⏹第二次教育实验

这次实验在“贫儿之家”的经验基础上,继续探索读、写、算的知识教学和学习工农业技艺以及参加与劳动相结合的教育途径,探索教育过程的人性基础。

⏹第三次教育实验

这次实验的中心是如何在初等学校根据人性的发展规律,组织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简化的教学方法对儿童进行全面的和谐发展教育。

⏹论教育目的

裴斯泰洛齐对当时少数上层阶级的子弟享有教育的特权,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弟被排斥于学校之外的现象非常不满,并对瑞士的等级性国民教育制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他认为,教育的首要功能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发展。

⏹论教育心理学化

在世界历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他指出专制主义和经院主义教育的弊端和危害首先就在于它违背儿童的本性,采用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方法,将一堆无用的知识充塞儿童的头脑。

这种教育不仅无助于儿童内在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是戕害儿童的个性和智慧。

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根除这种教育弊病的教学机制。

⏹第一,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第二,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

⏹第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第四,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论要素教育

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基于教育心理化对初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论述,也是他为初等教育革新所做的开创性实践的结晶。

要素教育的基本思想就是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德育

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遵循道德自我发展的基本原理,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德行。

道德教育任务的实现首先在于家庭教育,然后是学校中的教育,但二者应该密切联系。

其次,要重视道德说理和道德行为的练习,不能崇尚空谈,也不能求助于体罚。

⏹智育

第一,教学应从其基本要素开始,使教学过程心理化。

第二,要改进初等学校的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思维练习。

⏹体育

第一,体育要遵循人的力量的自然发展规律。

第二,体育应该从儿童的早期开始。

⏹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语言教学

算术教学

测量教学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他明确提出把教育学建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设想,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

(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

伯尔尼—不来梅时期(1797~1802)

⏹第二阶段:

哥廷根时期(1802~1809年)

⏹第三阶段:

柯尼斯堡时期(1809~1833年)

(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有双重理论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

伦理学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即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而心理学则为实现教育目的确定方法、手段。

⏹赫尔巴特伦理学

其基本内容之一,是提出了五种道德观念,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

⏹赫尔巴特心理学

赫尔巴特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并努力把它建成一门科学的思想家。

二、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教育的目的

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以区分为两种,即所谓“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前者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后者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

⏹教育性教学原则

在赫尔巴特以前,教育家们通常是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的,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规定了各自不同的任务和目的。

在这个问题上,赫尔巴特的突出贡献在于,运用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