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8870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docx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2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

1

-

《一剪梅》教学设计

陕西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白宝莉

【教材依据】

《一剪梅》这首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中的推荐篇目。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学习鉴赏一首诗歌,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一种方法,力争达到“读一首而知一类”的目标。

2、设计理念: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诵读感知、探究、合作、赏析中逐渐体会到如何运用这种方法来鉴赏诗歌。

3、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设计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主要是要让学生在鉴赏诗词名篇中,逐渐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该词的作者李清照,是宋朝时期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而此词《一剪梅》是李清照词作的代表作之一,学习此词,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以及词风特点,掌握一些诗词鉴赏方法,为学生自主阅读和高考奠定知识和方法基础。

4、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诗歌鉴赏的能力,但大多仍停留在背诵上,缺乏对诗词深入的理解和探究,鉴赏方法单一。

因此,教给学生一些诗词鉴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词在学习中旨在引导学生以意象为抓手,结合作者身世背景理解词作情感和艺术手法,让学生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课前教师已让学生自主预习,充分调动学生的鉴赏主动性。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逐字逐句讲解,让学生合作讨论发言更能提高鉴赏的积极性;同时再辅以多媒体手段,用优美的画面和音乐营造诗词氛围,指导启发学生在诗歌情境中讨论探究,在优美的诗词氛围中去对比阅读,感受感悟,落实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

2

-

1、知识与能力:

(1)、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3)、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2、方法与途径:

运用自主学习,反复诵读品读,合作探究,点拨归纳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体会该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词鉴赏方法。

同时在教学中引入李清照后期作品《声声慢》来拓展比较阅读,让学生更鲜明的了解作者前后期作品风格,更利于学生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举一反三地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词鉴赏方法。

3、情感与评价: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4、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课前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课堂上师生吟诵、讨论、探究,运用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音乐、画面、文字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诗歌鉴赏所需要的氛围和意境。

【教学重点】

把握意象、意境,分析词人的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准备】:

CAI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师课前让学生预习词作,初步熟读词作,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使学生能在唯美的诗情画意中鉴赏、学习诗歌,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带给学生美的体验和享受。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点拨归纳法

-

3

-

【教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提到宋词,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位传奇的才女,她把三分泪水,七分才气凝结成篇篇妙语华章,他被称为词家之大宗,她就是千古才女李清照。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品读《一剪梅》,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词中的别样愁情。

二、

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

2、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提高审美情趣。

三、诵读体悟,整体感知

1、指学生诵读,检查预习,注意疑难字词。

教师点拨朗读方法:

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出节奏;三要读出情感。

2、播放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注意停顿断句。

3、请学生美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后做评价。

4、齐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心情的字眼,思考词的情感基调。

明确:

“闲愁”二字最能体现作者心情,是全词的词眼,全词抒发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四、走近词人,知人论世:

1、李清照的愁情从何而来?

她在思念谁?

(引入知人论世)

2、本单元《赏析指导》中教给大家把握古典诗歌内容和主旨的方法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所谓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

(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找学生回答,然后明确)

明确:

“知人论世”即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

-

4

-

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知人论世”----即分析作者和背景:

“以意逆志”----即准确解读句意,体会诗歌意旨:

3、现在我们就对《一剪梅》“知人论世”一番。

学生介绍作者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

教师补充明确:

详细介绍李清照和她的家庭变故,以及词人创作的前后两期,得出她的创作风格。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家,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结,词风明快艳丽;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后期词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

词风大变,转为凄楚悲痛、哀婉动人。

《一剪梅》是她刚刚结婚不久,丈夫赵明诚离家外出后,李清照寄给丈夫以表相思之情的一首词。

我们由这些情况可以知道本词应是表达相思之情的思妇诗。

至此我们也就完成了“知人论世”。

五、合作探究,鉴赏品评

(学生结合注释,试自主理解词的大意,同桌讨论然后回答下列5个问题,教师点拨指导。

1、词中最能表达作者愁情的句子是什么?

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师:

像这种将自己的情感直接讲出来的抒情方法叫什么?

生:

直抒胸臆

师:

那么这里除了通过直接表达这种愁绪外,还通过什么来表达了情感呢?

生:

通过意象表达。

2、请同学们将词中寄托作者愁情的意象找出来?

-

5

-

指学生回答,并明确:

红藕

玉簟

大雁

西楼

落花

流水

3、词人借助这些意象,用哪些方法来排遣内心的愁情的?

结果如何?

明确:

上兰舟——望雁阵

——赏月光——观落花

——看流水

结果:

词人用尽心机和方法,百般排解,却无“计”消愁,没有方法可以排解。

哪句话最能体现出来无法排解?

明确: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该句是全词的主旨句,也是李清照笔下写愁的名句,试赏析其妙处。

(同桌讨论,然后畅说欲言)

明确:

相思之情无法排遣,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极其形象的把愁说成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在眉间和心头形成了动荡起伏的流波。

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

用最通俗的字眼,却把内心深刻而又复杂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5、“愁”的延伸:

后人评价李清照说她是写愁的高手,写愁不落前人窠臼,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的写愁的手法我们以前也见到过,试举例并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学生畅说语言,各谈观点)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

陆游《卜算子·咏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