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评卷参考答案.docx
《北师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评卷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评卷参考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评卷参考答案
北师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评卷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一)
1.B(“炽”应该读作“chì”)
2.C(A项“论”—“伦”;B项“晃”—“恍”;D项“燥”—“躁”)
3.D
4.D(“朝不保夕”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用在这里不恰当,可改为“朝夕相处”。
)
5.D(A项缺宾语,句末加“的物质”;B项否定词使用不当,去掉“不能”;C项前后矛盾,去掉“基本上”或“全”)
6.A
7.A(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上目睹日出景象)
8.⑴示例:
泰山是五岳之首,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去泰山,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够品味悠久的历史文化。
⑵示例:
泰山的确是值得一去的地方,但可能很多同学比较熟悉了,让我们集思广益,选择一个更美丽、更有魅力的地方吧。
9.以时间和游踪的顺序来描写的。
10.衬托自己看日出的急切心情,也为下文描写日出作了铺垫。
11.期待,兴奋,失望,狂喜,再失望而放弃,奇迹再次发生而兴奋。
12.示例1:
只要人有信心和热情,再困难的事都会变成一种乐趣。
示例2:
只要有信心坚持下去,奇迹就有可能发生。
示例3: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那一瞬辉煌和发自内心的感动。
13.徐志摩描写的泰山日出,运用了奇特的想像和丰富而生动的语言,来描写日出的美丽和壮观;本文主要描写自己在观日出过程中的心里感受,由于云和雨的衬托,使作者观日出的过程充满了波折。
14.总领全文(奠定全文基调);点题(揭示文眼)。
15.为后文写家园落日作铺垫、蓄势,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对家园落日的深深依恋(眷恋)之情。
16.戈壁落日——泛黄古旧 云海落日——飘渺柔曼 平原落日——古朴自然
17.①家园落日时刻的美妙景色②家乡的落日自然宁静、柔和美丽,而当地的人们却习以为常并不关注,这让“我”格外失望。
“很焦急”表现“我”对家园落日的深深眷恋之情,并希望与人们分享这份喜悦的心理
18.作者既感动于平日里家乡落日的和谐宁静,更感动于家乡落日中人与动物之间的纯真关爱。
在它们面前,一切美丽的语言仿佛都失去了力量,所以说这份“爱”“无法描述”。
19.家乡养育了我们并在我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乡或许有一方供我们施展才华的天空,然而却不能替代我们对家乡的情感!
只有家乡能够容纳懂得自己儿女的苦乐,所以,只有家乡的太阳才是“我”的太阳。
20.略。
第一单元
(二)
一、积累与运用
1.A【解析】B.矗立(chù)C.驰骋(chěng)D.横亘(gèn)
2.①黑沉沉淡蓝色②冲破飞跃③陈列定然④慌慌张张胖乎乎拖漫
3.B
4.C
5.B
6.A
7.略
二、阅读理解
(一)8.错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9.到两个看日出的胜地看日出。
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在黄山狮子林,由于下雨只得作罢。
10.作者先点出海边日出所具有的广阔背景:
”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想象到在海边观日出的景象,突出了海边日出壮观的特点。
11.引用徐霞客的描述意在说明黄山的雾浓、风狂、雨大,渲染了黄山看日出的机缘难得,强调了作者对看日出的渴望。
(二)12.文中的“登山”既指登临自然界的高峰,也指翻越人生的高峰(或翻越内心屏障,超越自我)。
13.生活中有许多山峰等待你去攀登,如果你不去努力,就可能在平庸中度过一生。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瓦特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即是登山的开始,生活中的山峰就在你的身边(或答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可)。
16.排比句式,既增强了语言气势,又淋漓尽致地写出“登山”过程的美好感受。
17.例:
学习中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战胜它,每克服一个困难就是翻过一座山,就是一次心灵的陶冶、自我的超越。
(三)18.“慧眼”识光或:
感光靠“口”食“荤”或:
捕食虫子“嗅”到“防虫
警报”或:
灵敏的嗅觉
19.举例子打比方或作比较具体形象(或:
突出)地说明植物的“舌”功能选择性非常
强。
20.主要利用植物听觉能力非常寻常,以及对不同噪声敏感程度不一的特征,制造出噪声除
草器。
三、21.作文 略。
第二单元
(一)
1.CA.“缕”应读lǚ;B.“顷”应读qǐng,“屑”应读xiè;D.“讪”应读shàn。
2.A(B项“事”—“是”;C项“道”—“倒”;D项“苍”—“沧”)
3.B(“个案”这里指个别的、特殊的事例)
4.B(“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此处可改成“一蹴而就”,“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
5.B(注意抓住提示性关键词“也不会”、“所以”、“而”、“这样”来把握)
6.C(A项中的“后果自负”含有威胁的意思,B项中的语言有比较强的讽刺挖苦意味,D项中“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
)
7.A(《日历》这篇文章主要不是写故事,也没有写风景,而是从人们常见的日历引出“人生”这一个平平常常的话题)
8.⑴共同点:
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这样才能让生命更有价值。
⑵正像利用煤的最好办法是让煤充分燃烧;热爱生命的最好办法是让生命之火发出最耀眼的火光。
⑶不闲一日
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9.最微小的心迹最终改变了一切。
10.“疯狂的想法”指开博客。
“害怕”的是不能每天都做一件新事情;“兴奋”的是开博客对自己来说是“第一次”。
11.一句话成段,突出强调“我”的兴奋,又自然引出下文。
12.每天都进行一次新的尝试。
13.示例:
学校举行“国学经典”诵读大赛,缺少学生主持人,语文老师找到我这个活跃分子。
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我反复练台词,对着镜子练自己的脸部表情,练自己的站立姿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正式的活动中,我的表现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这个“第一次”,让我明白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14.对木棉花的赞美和喜爱(意对即可)
15.①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木棉花的灿烂热烈、无拘无束。
②贬词褒用,流露出了作者对木棉花的喜爱。
(意对即可)
16.①增加散文的文学色彩②进一步突出木棉花的灿烂、美丽,表达出对木棉花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7.①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
②我们应当像木棉花一样,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无悔人生。
18.略。
第二单元
(二)
一、积累与运用
1.jié xiè 蹒跚 戳
2.C
3.镳 是倒沧
4.B点拨:
“个案”这里指个别的、特殊的事例。
5.A点拨:
《日历》这篇文章主要不是写故事,也没有写风景,而是从人们常见的日历引出“人生”这一个平平常常的话题。
6.自由赏析,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
A句强调了拥有明天的重要性。
B句在对比中强调了敢哭在男子性情中的重要。
7.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
细致观察才能细腻描绘。
8.开发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示例:
感受:
鲁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
我们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鲁迅一样的。
童年和青年过得好或坏它都会留给予们回忆,所以鲁迅和我们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
情节:
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
二、阅读理解
(一)9.⑴sàn ⑵chà⑶kōng ⑷liǎo
10.喜欢 “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
“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
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
它不像“未来”那么遥远与空洞。
11.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把抽象时间概念写得生动形象,反问的语气加强了肯定的意思。
(二)12.醇厚:
纯正浓厚。
【解析】大意正确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13.作者把生命比作蓝天中淡淡的一抹云,表现了对平淡纯真美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生命内涵的独特感悟。
【解析】能答出“把生命比作一抹云”,答出作者对人生的追求或感悟等内容,大意正确即可。
14.CE
15.能围绕“因为我心中有对美的追求”,“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的意思即可。
16.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
数亩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体现了作者对恬淡、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第一问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大意正确即可。
17.略【解析】联系生活实际,写出感悟 (谈出“生活启示了我”、“生活充实了我”、“生活美化了我”)。
(三)18.①衬托小车夫谋生的艰难②衬托我内心的孤独。
19.示例:
我还怕你年纪太小,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怕你不能送我平安到家。
20.这是一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车夫因“我”失信和给钱伤他自尊而产生的不满情绪。
21.示例: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非常重要。
我们要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能够减少误解,避免出现隔阂。
三、作文(略)
第三单元
(一)
1.C(A项“俶”应为“chù”,“楔”应为“xiē”;B项“镂”为“lòu”,“拟”应为“nǐ”;D项“溯”应为“sù”,“哗”应为“huá”,“剔”应为“tī”)
2.C(“穿”应为“川”)
3.B(为:
作为)
4.D(其它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5.C(“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作品)
6.③⑤④①②⑥
7.⑴成语:
水到渠成水天一色音乐:
长江之歌二泉映月
⑵示例:
节约用水,从现在做起。
⑶示例1:
反对。
企业经营应该降低成本,不应该用涨价的方式把负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示例2:
支持。
建议实行阶梯水价,一来不加重低收入人群的负担,二来也能提高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
8.
(1)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或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2)冷清,凄清
9.
(1)隔着竹林,听到水流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10.示例一: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实写鱼,虚写水。
鱼在水中游动好像“无所依”,且一眼可大致看清鱼的数量,侧面烘托出潭水之清。
示例二: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鱼在水中停留、嬉戏,一静一动,自由自在,活泼可爱。
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侧面烘托出水之清。
示例三:
“似与游者相乐”,正因为水清,人、鱼之间好像没有一点遮挡,才会情趣相通,人、鱼相乐,这是作者的独特感受,可谓神来之笔!
11.示例一:
我认为作者的这种忧乐观是不可取的。
我们应该心胸豁达,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示例二:
我能够理解作者的这种忧乐观。
人生遭遇挫折,加上外围环境的凄凉,难免会产生悲伤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
(表明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12.B
13.不好。
因为原句是感叹句,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14.第一次:
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底部和顶部,是仰望和俯视,但都是局部观察。
第二次是在飞机上,是俯视,是整体的鸟瞰。
感情区别:
第一次是震撼;第二次是感动。
15.“黄河之水天上来”写出了作者在刘家峡和飞机上观看到的黄河壮美景象,“天上来”三字形象地勾勒出黄河雄壮的气势。
16.这里的歌声并非是真实的歌声,而是作者被黄河的壮美景象所感染,从内心深处发出的赞美与敬佩之声。
17.季节(或时间,或四季,或春夏秋冬)
鲜活(或充满活力,或充满快乐)
18.示例一:
这句话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池塘具有灵性、充满活力的特点,表明了池塘与故人生活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
这句话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池塘的动态美,突出它鲜活而有灵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
19.①面对池塘的迟暮,作者感到生态的恶化。
②面对池塘的迟暮,作者感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永远失去了。
③面对池塘的迟暮,作者感到古典乡村之美永远逝去了。
20.示例:
①关注环境问题,提醒我们保护好生存的家园。
②关注保护美好事物的问题,提醒我们保护好曾经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事物。
③关注发展和传承的问题,提醒我们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21.略。
第三单元
(二)
1、积累运用
1.C
2.瘪滓滥睐饫坯釜暇
3.B
4.D
5.C
6.⑴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⑵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⑶对面不见人,中目塞口,嚼之有声
⑷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7.例:
仙人一般变幻莫测,如婴孩一般清新自然。
(合理即可)
8.
(1)示例一:
有时候相爱是一种无奈,有时候离开是另一种安排。
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请不要吸烟。
示例二:
现在吞云吐雾,以后病痛缠身。
示例三:
提神不妨清茶;消愁不如朋友;若吸烟,又何苦?
示例四:
让你的肺清亮一点。
(写出一条即可)
(2)近年来,在被动吸烟人数逐年递减的同时,青少年的被动吸烟人数却逐年递增。
(3)示例:
“大爷,您都咳嗽成这样了,还是别吸烟了吧,何况这里是公共场所呢?
”
二、阅读理解
(一)9.①因为 ②说出 ③忽然④全都
10.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11.甲文:
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 乙文:
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
12.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二)13.bù;yì;zēng;hòng
14.①大概②同“乘”,坐③邻居④嫌恶,不是很喜欢
15.埠船在城里有一定的埠头,早上进城,下午开回去,大抵水陆六七十里,一天里可以打来回的,就都称为埠船。
16.不同:
埠船走本县,航船走远路;埠船在城里有埠头,航船多是走从前的驿站;埠船办着本村的公用事业,航船的职业是送往迎来。
17.追怀
18.售货员和船店都是辛苦的,作者写售货员一是为了再次重申开船店的辛苦,二是对这种奉献的事业进行赞美。
(三)19.东京地铁客;习惯喑哑、不流露哀喜、平静坚韧、重视团队。
芝加哥地铁客:
坚守势力范围、崇尚自由、重视自我、不畜侵犯。
20.运用了外貌、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黑人妇女挤地铁铁动作的鲁莽和挤进车厢后的得意之情,与下文人们对她行为的不满形成对比。
21.“不幸”是指当面对拥挤的地铁欲上不得的时候,没有人能帮你挤上地铁。
“幸事”是指北京地铁的拥挤程度还未有日本严重,也指政府会通过更人道的主意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22.上等反应:
运用反语,轻松幽默又委婉地提醒了踩脚者。
语言得体,态度温和,能有效地缓和气氛,解决矛盾。
中等反应:
运用夸张、反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而叉幽默地表达了被踩的不满之情,“您”这—敬称的运用,也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下等反应:
运用感叹句,表达出了被踩之后的强烈不满,暗含讽刺、追责之意,容易激起对方的不满情绪,不利于化解矛盾。
23.体现了中华民族中庸平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实质。
三、作文(略)
期中知能检测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①燕然未勒归无计②不尽长江滚滚来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
(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
5.写了凄黯(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6.⑴大约⑵像北斗星那样曲折⑶对⑷明白
7.⑴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
⑵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这和其它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
(抓住关键词:
以乃跳珠溅雪诸)
8.由乐到忧。
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
9.语段【甲】:
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
语段【乙】:
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
(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玉纨”和水进行比较)(意思对即可。
)
【参考译文】
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这和其它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唯独水的颜色最为奇特。
大概世间的颜色,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间色(绿、红、紫)的,这是我所知道的,然后我唯独对碧(青绿)色却不太理解。
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这种颜色。
它如秋季的天空,如早晨林间的雾气;比起农家的炊烟、新发的柳枝显得有些浓,比起刚脱皮的竹笋、新竹显得有些淡;比玉更温和、比白色的丝娟更滑润,达到清冷丰裕的极致,可以抚摩食用。
10.拽巅
11.这组关联词语构成了转折复句,起强调作用。
“不是……”句是正确的做法,“而是……”句是错误的做法,对比鲜明。
这一连串不是……而是……”句式的选用,强调了蚂蚁的错误做法,突出表现了蚂蚁的“愚蠢”。
12.首先,这里运用总结性的比喻,以显而易见的荒谬,把蚂蚁的愚蠢笨拙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聪明”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来写蚂蚁的愚笨,既幽默诙谐,又充满讽刺意味。
13.这段描写蚂蚁搬运捕获物的表现看,蚂蚁所谓的“辛劳”是愚蠢的,是盲目的,是虚伪的;“辛劳”是对蚂蚁的欺世盗名的辛辣讽刺。
14.草木葱绿,空气清洁,饮水干净。
15.作比较,说明长满野草的绿地比人工铺设的草皮地吸收雨水的能力强。
16.如果删去“大多”,就说明野草都有发达的根系,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去。
17.刘科长,谢谢您为绿化城市做出的努力,但请您放弃组织民工拔草的计划,一是因为野草大多有发达的根系,不仅能将土壤颗粒固定,使土壤不会扬尘,净化城市空气,雨水也能顺着这些根系流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二是因为野草地的管理简单,景观也好;三是因为在许多发达国家,让野草绿化城市的做法已广泛采用。
刘科长,谢谢您的倾听,留住草地,城市才能绿起来。
请放弃您的计划吧。
18.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叶子繁密的特点。
19.“非常快”的意思,表现出母亲找到“我”之后放心和急于继续劳作的心理。
20.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担心、寻找孩子的焦急心理,体现出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21.示例:
①坚强:
如坦然接受“我”不能说话的事实;
②细心:
如叮嘱“我”听到呼喊后举起头巾。
22.①线索;
②形象地表现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③表现“我”对母爱的理解。
23.略。
第四单元
(一)
1.B(“缴”在此应读“zhuó”)
2.D(A项“峰拥而上”应为“蜂拥而上”;B项“丑态必露”应为“丑态毕露”;C项“正襟围坐”应为“正襟危坐”)
3.B(其他三项都表示转折,B项表示顺接)
4.C(C项“心无旁骛”指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A项“肆无忌惮”是贬义词,意思是“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不合语境;B项“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项“若无其事”指事情好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不合语境。
)
5.B
6.A
7.
(1)不求甚解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8.
(1)示例:
《论语》:
不耻下问 任重道远 见贤思齐
《孟子》:
明察秋毫 缘木求鱼 出类拔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示例:
一部《孟子》耀中华 一部《孟子》重民生(句式相似,意思合理即可)
9.⑴得到⑵就⑶高高堆集的样子⑷既然这样,那么
10.B(“借者之用心专”和B句中的“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项“之”字是结构助词,的;C、D两项都是代词,C项代指书,B项代指黄生。
)
11.⑴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
那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
⑵只是我肯把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对书的吝惜好像不一样。
12.⑴归而形诸梦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书非借不能读⑵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生固幸而遇予
13.示例:
“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
(自己概括,意思准确,语句精炼也可)
14.“这样”具体指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记忆牢,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示例:
作者先从“苦读”与“乐读”说起,接着谈了“乐读”的好处与弊端,顺其自然地提出了“苦读”的好处,进而论述“苦读”与“乐读”的不同之处,最后点明中心论点。
(意思相近即可)
16.略(符合题意,语言流畅即可)
17.精其选(选经典、读精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18.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能够流传下来的;被历来的群众认为是有永久价值的(时间的考验、群众的推荐)。
19.在读书中抓住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不局限于文字本身。
20.示例一:
第④段运用引证法,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论述“读书要得其意”的观点。
示例二:
第④段运用比喻论证,将语言文字比作“帮助我们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以“扔了拐棍”形象地表现了“得意忘言”的涵义。
示例三:
第⑥段运用对比论证,将会读书的人与不会读书的人经行比较,指出读书要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
21.略。
第四单元
(二)
一、积累和运用
1.lún zhuó huì bǐ shà lǒu chéng xiá
2.嗜 潸 骛 榔 吝 遏 唾 睽睽
3.D
4.C
5.A
6.⑴温故而知新 ⑵学而不思则罔 ⑶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⑷则不如无《书》
7.示例:
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
8.①说明了我国国民运用电子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而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间有所减少。
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适度利用。
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阅读。
二、阅读理解
(一)9.事理
10.牵一发发动全身(或“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差之老厘,谬以千里”)
11.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读来耐人寻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个微小的改变就会对未来产生极大的影响;也为下一段引入蝴蝶效应话题作铺垫。
12.B
13.举例子,列举了涉猎蝴蝶效应的影视作品,具体说明了蝴蝶效应在电影业中的应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4.创造人工智能。
(二)15.读书可使人极自然地消除寂寞枯燥之感而愉快地度过时光。
(或:
沉浸在书中会不知不觉地度过时光。
)
16.为了性情爱好而读书。
(或:
为了取悦心灵而读书。
)
17.①为投机写作、换稿费而读书 ②为装作有学问、骗人而读书 ③为图省事读短构而不读经典长卷 ④为赶时髦而读流行的书
18.BD
(三)19.文章第2自然段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开始用几句话概括说明“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然后用三个事例进行论证,最后用“可知,好文章是很少单用一诀一法,唱独角戏,奏独弦琴的”进行总结。
20.互借指“五诀”中的各种写作手法综合运用。
21.如:
正如一根单弦也可以弹出一首乐曲,只跑只跳也可以组织一场体育比赛。
但毕竟内容丰富、好听、好看的还是多种乐器的交响和各种项目都有的运动会。
把运用“五诀”中的一诀比喻成用一根单弦弹一首乐曲,只跑只跳组织一场体育比赛,说明其单调,生动形象,易于让读者明白只用“五诀”中的一诀的弊端。
22.中心论点:
一篇文章如果单就写作手法来看,必须富有变化才算好文章。
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中心论点。
三、作文(略)
第五单元
(一)
1.D(“瞭”应读作“liào”)
2.A(B项“景随步移”;C项“怨天尤人”;D项“一筹莫展”)
3.B(这里的“局促”是拘谨、不自然的意思)
4.C(A句对偶;B句反复;D句反问)
5.B(岑参是唐代诗人)
6.D
7.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