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习报告玉龙化工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85478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实习报告玉龙化工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我实习报告玉龙化工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我实习报告玉龙化工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我实习报告玉龙化工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我实习报告玉龙化工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实习报告玉龙化工厂.docx

《我实习报告玉龙化工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实习报告玉龙化工厂.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实习报告玉龙化工厂.docx

我实习报告玉龙化工厂

我的实习报告

1.前言

1.1对生产实习的认识

选择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实际上却对它一无所知。

已经在校学习了三年,有基础知识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对化工的认识还是很有限。

认知实习只有一天,半天安全教育半天参观,所以只是对化工厂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我对自己学习的化工专业有了基本的认识。

虽然实习时间很短,且每天只有五个小时的时间上岗,也并不能实际操作,但是看到了很多,也向玉龙化工热情的师傅们学到了很多。

我所在小组为15组依次实习了碳化、转换、脱碳、尿素、合成2、合成1、污水处理和锅炉软水。

其中转换和尿素是我感到最困难的工段,首先看到的流程图就要比其他工段复杂很多,又有多次的循环及能量的利用,工艺十分复杂精细;其次,设备相当之多,我们小组分工合作,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工作区理管道,查设备。

尽管我们推迟了下半的时间,转换的一些设备还是没有对上号,所以在实习时和其他小组进行了交流;再次,这两个工段控制指标都比较多,而且牵扯到其他工段,所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整理,在接下来的报告当中将会呈现我们同各组讨论的结果。

在实习的过程中老师通过提问对我们已实习过的工段进行了考察,这使我发现自己实习时的不足,只是注意流程原理而并没有弄清这样设计的原因,以及设备的特点,所以在以后的实习段,我组都积极思考多多提问。

实习中最深的体会就是化工生产安全第一,每个工段都有高温高压的反应,到处都充斥着水蒸气以及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所以一定要安全操作,熟练操作,时时监控。

通过这次实习真切的感到从事化工的不易,以及化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还有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前景。

从原料到产品,从合成塔到保温材料化工产业无不透露着精细。

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有这次难得的实战机会,感到受益匪浅。

1.2生产实习单位的概况

1.2.1公司简介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占地面积400余亩,总资产4.76亿元,具有年产16万吨合成氨、25万吨尿素、25万吨碳铵、10万吨复合肥和已经建成投产的5万吨三聚氰胺生产能力;被省发改委列为全省仅有的9家天然气化工重点企业之一。

现目标是发展三聚氰胺的附属产品,开好三聚氰胺。

公司的前身是小型氮肥厂,后依次更名为温江地区氮肥厂、成都化肥厂,2001年通过改制全部退出国有,组建为“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2002年与四川省农资集团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四川省农资集团是省政府列为重点培育的大集团、大企业之一),由四川省农资集团控股。

  

近年来,公司坚持开发、节约、环保并重,走科技发展之路,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先后投资近3亿元,连续对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合成氨生产工艺采用高新技术“双一段换热式直接转化工艺,主要工段采用DCS控制系统,装置水平和产品产量、质量不断提高,能源消耗不断降低,吨氨耗天然气仅845立方米,优于大化肥水平,企业效益成倍增长;废物回收处理、环境管理要求、吨产品资源利用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HJ/T188—2006《清洁生产标准氮肥制造业》一级标准(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各项经济、技术、环保指标名列同行业前茅,跃身四川省化工制造业最佳效益20强。

荣获四川省经委、省统计局“2005年四川工业企业最大规模500强”和“2005年四川工业企业最佳效益200强”等称号;2005年企业利润在全国氮肥行业排序38位。

公司注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力求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曾被评为化工部“化工六好企业”、“全国环境优美工厂”;2005年通过ISO9001质量、ISO14001环境两个体系认证;2007年首批获得省安监局安全管理标准化授牌,同年被省经委和省环保局首批命名为“玉龙化工工业生态园区”(全省仅16家),并获得“成都市环境友好型企业”称号等,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

1.2.2发展历史、技术进步历史、技术特点

玉龙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58年全国首批建起的13家小型氮肥厂之一,位于青白江区大湾镇,后来更名为成都化肥厂,曾被化工部授予“六好企业”,。

但是,由于设备落后、管理混乱和体制等原因,致使企业在获得短时间的一些成绩后,便很快就坠入了低谷。

当时,在这个企业中共有大小独立核算的经营部门30多个,造成了资金严重分散、流失,其中一个分厂竟莫名其妙地就将500万元资金挥霍得无影无踪;一个年产25000吨合成铵的小型企业,居然有职工1600多名。

这样一来,企业不仅已难再向前发展,甚至还负债累累。

成都化肥厂已走到了破产的边沿!

  1994年8月15日,成都市工交工委和成都市化工局对该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彻底调整,当时在厂已有26年工龄、并已是经营副厂长的袁开全被任命为厂长兼党委书记,主持企业的全面工作。

他上任便提出“二次创业负重攀登”的口号,接着就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企业进行彻底整治。

首先是重新组建了一个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领导班子,当时在整个班子里,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其次是开始收缩战线,清产核资,清理内部人员,重新选用人才,将大批闲散人员予以逐步分流,对人员和机构都进行了精简;最后是整治和更新生产设备,使厂里的生产恢复正常。

玉龙公司在不断进行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同时,还对公司原有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改造,走新型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他们在改造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扩大再生产,而是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先后组织了“合成铵四改六”、“尿素六改十”、“双一段直接转化”等六大项目的技改工程,对原来落后的工艺间歇转化改为连续转化,使之节省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注重环保,提升效益。

  改革,不断探索新路子,似乎已成为有了生机的成化厂一直追求的目标。

1999年,成化厂为了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以产权制度为中心进行改制,成功组建了“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

职工和资产实现了身份置换产权变更、和机制转换三个百分之百,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中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条件。

2002年7月,根据公司发展所面临的形式和做大做强的要求,玉龙公司又与省农资集团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实现了产权多元化结构。

  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体现人性化。

生产特点是四班三用、高温高压、多易燃易爆腐蚀、控制操作简单电器仪表复杂、高成本低收入。

2.生产实习内容

2.1工厂生产过程概况

2.1.1合成氨过程概况

1、氨的性质与用途

氨,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为17.03,气氨密度(0

,0.1MPa)0.7714g/L,液氨密度(0.1MPa、-33.4℃)0.6818g/L,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30MPa,沸点(0.1MPa)-33.35℃,冰点一77.7℃。

标准状态下气氨的摩尔体积22.08L/

无色。

气化热较大。

氨水溶液呈弱碱性,易挥发。

具有特异的刺激性气味,对皮肤的作用随浓度和接触时间而变化,居住区大气中最高溶解度为0.030mg/L,会灼伤皮肤、眼睛,刺激呼吸器官粘膜。

液氨和干燥的气氨对大部分材料没有腐蚀性,但是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对铜、银、锌等金属有腐蚀性。

氨也是一种可燃性物质,自然点为630

氨与空气或氧的混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发生爆炸,常压常温下,氨含量小于10%和大于27%(质量分数)是安全的。

在20

下,将氨加压到0.87MPa是,则液化为无色的液氨。

氨和水一样,为极性很强的分子结合体,也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很多物质能溶解在液氨中并呈现与溶于水中一样产生离解。

氨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

氨主要用于农业,除氨本身可用作化肥外,还可以加工成各种氮肥和含氮复合肥。

氨还可以用来制造硝酸、聚氨酯、聚酰酯、聚丙烯腈、丁腈橡胶、硫胺类药以及含氮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

氨是氮的一种固定形式,除少数场合直接使用外,更主要的是使用其中的氮与其他物质化合而成各种不同类型含氮化合物,然后再用于各工业领域。

氨基与苯环相连,就构成了苯胺,这是苯胺系列染料的基础原料。

同时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例如聚氨酯塑料以及医药的麻醉药等。

氨基中的氮与羰基中的碳相连,即成酰胺,这是尼龙以及部分抗生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氨基与羰基碳相连即成氨基酸,其种类繁多,仅人体必需的就有19种以上。

氨的三个键如全部与同于碳原子相联而成氰根

这种氰根与一价阳离子化合,例如与

化合,就会形成剧毒的氢氰酸或氰化钠。

但如氰根和碳相联,就会形成有机腈.这种有机腈不但无毒还可以造福人类。

氨与空气中的氧化合生成氧化氮,再用水吸收即成硝酸。

除了化学制品外,在其他领域诸如冶金、炼油、机械加工、矿石浮选、水净化、造纸、皮革等等行业均有使用。

二、一般工艺

 

流程方块简图

石脑油、煤蒸空

气气

天然气

氨二氧化碳

合成原料氢气是由含碳燃料转化成合成气,再将合成气净化处理得到的,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以煤为原料生成合成气,之后便转向以含氢量较高的液化烃(石脑油)和气态烃(天然气)为主。

无论采用何种原料,本质上都是先将他们气化再进行反应,而成都玉龙化工也采用为原料,所以重点以天然气为原料说明工艺过程。

合成氨一般工艺方块图如上所示。

合成氨生产主要包括造气、净化与合成三大步骤。

流程中,天然气首先进行两次脱硫,以消除硫对催化剂的毒性。

然后进入造气反应过程,在这里采用蒸气转化法分两段转化,将脱硫后的原料气蒸气转化分解得到氢气,同时对氮氢的比例进行调配。

得到的粗原料气经过多次净化,脱去反应中的副产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得到精制原料气。

精致原料气再进入合成工段合成气态氨,在通过冷冻循环系统冷却是大部分的气氨变成液氨,未被冷却的气态氨返回合成反应过程。

2.1.2尿素合成过程概况

1、尿素的性质与用途

化学名称为碳酰二胺,分子量为60.06,含氮量为46.6%,化学式

纯尿素为无色无味无臭的针状或棱柱状结晶,易溶于水,纯尿素的熔点在1大气压下为132.6℃,常压下温度超过熔点即分解。

尿素呈微碱性,可以与酸作用生成盐。

但尿素不能使一般指示剂变色。

尿素的是一种含氮量很高的化肥,不挥发,吸湿性低

常温下,尿素在水中缓慢水解,先转化为氨基甲酸铵(简称甲铵),然后形成碳酸铵,最后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

随着温度升高,水解速度加快,水解程度也增加。

尿素在常压下加热高于熔点时,将发生缩合反应,生产缩二脲、缩三脲、三聚氰胺。

尿素在农业和工业上都有广泛的运用。

作为肥料,尿素含氮量高,是中性速效肥料,不会影响土质,因此是一种优质的氮肥。

施入土壤中后,所分解的各种组分(N的化合物及

)都能被作物所吸收。

此外,尿素还可以与一些氮肥、磷肥、钾肥等混合制成混合(复合)肥料,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因此,20世纪80年代后所建的合成氨厂80%的氨被加工成尿素,世界的尿素消费量已占整个氮肥的32%。

尿素具有与直链有机化合物形成晶体络合物或加合物的性质,因而在工业上也有着广泛的用途,尿素可以作为高聚物合成材料,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氨酯的原料,用以生产塑料、漆料和胶合剂。

此外,医药、纤维素、石油脱蜡等的生产中也要用尿素。

2、一般工艺

根据合成尿素反应液中氨和二氧化碳回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溶液全循环法和气提法,前者又根据循环水量大小分为碳酸铵盐水溶液全循环法、甲铵溶液全循环法,后者根据气提介质的不同又分为二氧化碳气提法、氨气气提法、变换气气提法。

成都玉龙公司采用甲铵溶液全循环法。

液氨和压缩二氧化碳被送入尿素合成塔底参与反应,氨和二氧化碳在合成塔内反应,其转化率为60%左右(以

计),因此从合成塔出来的尿素溶液中除了尿素外,还含有氨和甲铵。

合成塔出来的反应熔融物,经减压阀降压后进入中压分解塔使过剩氨及大部分甲铵分解为

分离出来,中压分解塔出来的溶液再一次减压后进入低压分解塔,是余留的氨和甲铵再一次分解分离,此时尿素含量能达到75%,再经过二次蒸发浓缩到99.7%,然后进入造粒塔造粒。

从低压分解塔出来的

在低压吸收塔用冷凝液吸收,吸收后的甲铵—氨水溶液送至中压吸收塔塔顶。

从中压分解塔出来的

在中压吸收塔中被液氨吸收,塔底吸收液又高压甲铵泵送至尿素合成塔。

从中压吸收塔塔顶和低压吸收塔塔顶出来的尾气中仍有

,应回收利用。

尿素合成流程方块图如下:

2.2各工段介绍说明

2.2.1锅炉软水

脱盐水工段

一、岗位任务

本岗位工作任务是将远水经过过滤、软化、脱碳等操作制成优质脱盐水,供全公司工艺用水和锅炉补给水。

二、工艺原理

1、前置阳床运行再生原理

1.1前置阳床运行:

将进入该床的原水中的碳酸氢盐盐硬度Ca2+、Mg2+、Na2+

除去,以达到减轻阳床负担的目的。

前置阳床出水水质显酸性。

方程式:

+

+

1.2前置阳床再生:

实质就是前置阳床运行的逆反应。

前置阳床再生剂来自阳床再生废液中的过剩或未交换的硫酸。

2、阳床运行再生原理

2.1阳床运行:

将进入该床的前置阳床出水或原水中的其余阳离子(Ca2+、Mg2+、Na2+)除去。

阳床出水水质显酸性。

2.2当阳床出水酸度下降到0.7mgN/L时,阳床继续运行,则相当于Na2+树脂在运行。

2.2.3荡漾床附产软水的硬度>0.0.3mgN/L时,阳床全面失效,需进行再生处理。

再生方程式为阳床运行的逆反应。

硫酸钙和硫酸镁废液与过剩的硫酸又送至前置阳床再生用。

3、阴床运行再生原理

.3.1阴床运行其主要目的是除去阳床中的阴离子(SO42-、Cl-)。

阴床出水水质还有部分碳酸根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因此水质呈弱酸性,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通过脱碳器除去。

3.2再生原理:

当阴床失效后,需进行再生处理。

4、除硅床运行再生原理

4.1除硅床运行:

其主要作用将HSiO3-除去运行方程式

除硅床出水水质呈碱性。

4.2再生原理:

当除硅床失效后,需进行再生处理。

再生方程式:

三、工艺流程及再生处理

1工艺流程

原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后,以串联的方式进入前置阳床、阳床、阴床,又经脱碳器除二氧化碳进入中间水箱。

经中间泵加压后送至除硅床,除硅床产生的脱盐水送到脱盐水箱,最后经脱盐水泵送到各用水单位。

2过滤冲洗

运行失效的过滤需要冲洗,冲洗开始关闭运行时的出水阀和进水阀,逐步开启反洗进水阀,反洗出口阀,排气阀,待排气阀出水后关排气阀,待出水透明后,关闭反洗进水阀,反洗出口阀。

注意:

反洗流速以不带出颗粒的过滤介质为准,然后再逐步开启正洗进口阀,正洗出口阀。

待出水完全透明后,关闭正洗出口阀准备向软化器送水。

3再生操作

3.1前置阳床

1)反洗。

开反洗排水阀和反洗进口阀,阀门由小到大慢慢启动,如果出现排水量压力高于0.4MPa的情况下,说明上部进水装置被泥所堵。

应再正洗3-5分钟后,改为反洗,这样反复二至三次,反洗时间以出水清澈为止,反稀释一定要看压力表,控制压力在0.4MPa以下。

2)再生。

开正洗排水阀和进再生液阀,此再生液是阳床运行20分钟后,出现有废酸时所排放的废液。

再生时间:

阳床再生时间(减去阳床再生时前20分钟),再加上阳床从再生结束正洗的10分钟的时间和,阳床从开始正洗10分钟后就不再向前置阳床送废酸,此时开始大正洗,前置阳床也关闭再生液阀。

3)正洗。

开正洗进水阀和正洗排水阀进行大正洗。

约15-20分钟后,测酸度小于0.4mgN/L便可运行。

4)运行。

开正洗进水阀和送水阀。

3.2阳床

1)反洗。

开反洗进口阀和反洗排水阀。

压力控制在0.3MPa,阀门由小开到大慢慢启动,和前置阳床反洗操作步骤相同。

2)再生。

开正洗排水阀和再生液配水阀,再开再生液阀(此时检查另外二台阳床进酸阀是否关闭,一定要关紧,否则有酸流到另外两台阳床,影响水质)然后再开浓酸阀,调节进酸阀浓度在0.5%-2%范围内,开始时浓度要稍小一些,然后可以稍大一点(控制在2%以内),进酸数量约为460-500kg,时间约100分钟(再生的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排水阀的废液,如果出现有很浓的乳白色,说明此时进酸浓度稍高,此时就暂停压酸。

关浓酸阀和配水阀,开正洗进口阀冲洗一会儿方可继续压酸)在压酸20分钟后,可以开向前置阳床的废酸阀,关正洗排水阀。

在进酸过程中,一定要天界配水阀的流量和流速,即让其它的进水阀稍关小一些,让配水阀的水量足,以低浓度高流速进行再生效果会更好一些。

在再生过程中,应不时的分析出进口的酸浓度,如分析数据相等,表明已再生完成,不需要继续压酸。

阳床再生结束后,一定要先关计量罐出口阀,再关浓酸阀、配水阀、切勿将水倒流回去。

3)正洗。

(关进浓酸阀和再生液配水阀)开正洗进口阀和排废酸阀(其余阀门不动,继续向前置阳床送废液10分钟),然后开正洗排水阀,关前置阳床送废酸阀,进行大正洗。

洗至20-30分钟后,取水样测酸浓度如果在1.0-2.0mgN/L范围内,有一个稳定值即为合格,如果再生结束后冲洗到30分钟左右,酸度还高,说明没有冲洗完成,需继续冲洗,洗至在稳定值范围内,可以备用。

4)运行。

开正洗排水阀和正洗进口阀,冲洗5分钟后,再开运行阀,关正洗排水阀,进行投运。

5)失效。

运行一段时间后,酸度逐渐下降,一般下降到原稳定值酸度40左右,差不多就要失效了,此时可以根据阴床出水电导率的高低来作辅助判断。

3.3阴床

1)反洗。

步骤和前置阳床反洗步骤相同。

2)再生。

开排放废氨水阀、配水阀和氨水阀,2-3分钟后,开再生阀,关排废氨水阀。

向阴床3)正洗。

关氨水阀,配水阀,再生阀,开排废氨水阀,再开进口阀和正洗排水阀,运行大正洗,洗至20-30分钟后,取水测电导率小于50us/cm,方可备用。

4)运行。

开正洗排水阀和正洗进口阀,冲洗5分钟后,取样测定出水电导率小于50us/cm,可开运行阀,关正洗排水阀,进行投运。

5)失效。

如果阳床酸度没有明显降低,还在稳定值范围内,电导率升高,便为阴床失效。

3.4除硅床

1)小反洗。

打开中排进口阀,开反洗排水阀进行反洗,一般10分钟左右,1-2周期反洗一次。

2)再生。

开中排水阀及下部进稀碱阀,然后打开喷射器进口阀,调节水量7m3/h左右,最后打开浓碱阀,调节碱量约为2-3进浓碱量大约为0.5m3,以碱计量罐为准,进碱量大约60分钟。

应不定时分析进出口碱的浓度,以判断再生是否结束。

3)置换。

进碱完成后,先关浓碱阀进行置换,时间大约30-40分钟。

4)正洗。

关喷射器进口阀,关稀碱阀,关中排排水阀,打开排气阀,开正洗进口阀至设备内水满后,开正洗排水阀,关排气阀,开始正洗。

洗至出水电导率小于等于10us/cm后可作备用。

5)运行。

开正洗进口阀和正洗排水阀,冲洗5分钟后,取样测定出水水质电导率小于等于10us/cm后,开运行阀。

关正洗排水阀,进行投运。

6)大反洗。

开反洗排水阀和反洗进口阀,进行反洗,时间约为30-40分钟左右,一般10-15个周期一次。

其目的是冲洗掉吸附在树脂表面的淤泥及悬浮杂质,松动树脂,使树脂松紧一致,大反洗的水流量在出口管钢丝完好时可尽量开打,没有钢丝网或钢丝网损坏时,以出口水不冲洗出交换剂为准。

大反洗出口水清澈透明后,关闭反洗排水阀和反洗进口阀,静置半小时或正洗10-15分钟,让树脂均匀沉淀后,再开始再生。

四、主要设备

过滤器、前置阳离子树脂交换器、阳离子树脂交换器、阴离子树脂交换器、除硅床软化器、风机、冷脱盐水泵、中间泵、废酸回收泵、河水增压泵、热脱盐水泵。

五、工艺指标

项目

工艺指标

备注

除硅床出口电导率

小于等于10us/cm

阴床出口电导率

小于等于50us/cm

脱盐水硬度

小于等于0.015nmol/l

脱盐水PH值

7.5~9.5

Cl-

0

空压机出口压力

0.4~0.8MPa

氧含量

小于0.05mg/l

除氧器温度

98~103摄氏度

除氧器液位

1/2~2/3

 

除氧器工段

一、岗位任务

本岗位的生产任务是:

除去脱盐水中的溶解氧等气体后,供锅炉、废热锅炉等各用热脱盐水单位。

二、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

1工艺原理

1、除氧器积水中溶解了不少气体如:

O2、CO2,将近到达饱和,在谁的软化过程中这种溶解氧的含量,溶解氧严重腐蚀锅炉,所以锅炉用水必须除氧。

2、热力除氧的原理:

由气体溶解定律(亨利定律),任何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在气水界面上的分压力成正比。

如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只与大气中氧的分压有关,而与大气压力无关,氧的分压力越大,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就越高,当氧的分压等于零时,则水中的溶解氧也趋于零。

在大气中把水加热到沸腾时,水的饱和蒸汽压就等于水界面上的大气压力,氧的分压等于零,此时氧的溶解度急剧下降而从水中逸出,达到除氧的目的。

3、热力除氧法不仅能出去水中的氧,而且还能除去CO2和一部分碱度,因为水在加热时,HCO3发生反应:

2HCO3-=CO32-+H2O+CO2

因出去书中的部分CO2,可以使水的PH值上升。

4、为了能使除氧器内的气体能够顺利地排到大气中,除氧器保持比大气高的压力,一般为0.01-0.02MPa(表压),在此压力下水的沸腾温度为98摄氏度-102摄氏度。

2工艺流程

除氧器用水来自尿素和脱碳回水、转化岗位脱盐水预热器回水、锅炉省煤器回水、解析废液回水和脱盐水总管的冷水脱盐水。

在正常情况下,,除氧器用水主要来自尿素金额脱碳的冷凝水和软水预热器回水作为补充水,当尿素回水和造气回水不够时,则开启软水总管的冷软水作补充,保证除氧器的液位。

除氧用的蒸汽又直转低压蒸汽攻击和蒸汽总管供给,以保证热软水质量。

为保证除氧器不超压,设有安全水封,水封由除氧器本体接出,除氧器热软水由热水增压泵加压后送至锅炉等用水单位。

三、主要设备

热力式除氧器、热水增压泵、安全水封

 

空压机工段

一、岗位任务

本岗位的工作任务是将空气经过过滤、压缩、冷却、干燥后制成符合生产工艺和仪表所需的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

二、工艺原理

1工艺原理

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曲轴,带动连杆十字头与活塞杆,使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完成吸入,压缩和排出等过程。

压缩后排出的气体经过冷却、干燥后便可得到除去油水的洁净压缩空气。

2空气流程

通过电机吸风系统进入空气进口管道,经过空气滤网,由吸气阀进入一级气缸进气压缩。

当空气被压缩到排出压力时,经一级排气阀排出一级冷却器,分离器进入二级汽缸再次进行压缩,达到额定压力后排出,经二级冷却器至缓冲储气罐后,进入气液分离器进一步干燥,制得温度比较低的压缩空气送空气储气罐,经空气管道送到仪表,包装上用。

3冷却系统流程

采用两种水冷方式:

来自软水总管的软水分别进入一、二级冷却器后汇到回收水管道回水入软水池:

来自脱碳的循环水分别进入一、二级冷却器后汇到一起直接排入地沟,由出口阀控制冷却水流量。

两种水冷方式不能共用,即:

在使用软水冷却方式的同时必须关闭循环水的进口阀,使用循环水冷却反方式时必须关闭软水进口阀,以免造成软水水质超标。

三、主要设备

压缩机、电机、冷却器、油水分离器、卧式储气罐、气液分离器、干燥器、立式储气罐

 

2.2.2污水处理

一、生化处理污水的原理:

1、在好样情况下,异养菌利用水中的溶解氧可以将COD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O2→CO2+H2O。

2、自养菌中的亚硝化菌可以利用水中的溶解氧和无机碳源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

3、硝化菌进一步把亚硝酸盐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NO2-+0.5O2→NO3-。

4、硝化总反应式NH4++O2→NO3+H2O+2H+,1克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需要4.57克氧,16×2×2/14=4.571429≈5.7。

需要7.14克碱度2×15/14=7.142857≈7.14。

硝化过程的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