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简答计算论述参考题doc.docx
《交通工程简答计算论述参考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工程简答计算论述参考题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工程简答计算论述参考题doc
简答题
1、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答: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⑴驱动力必须大于各项阻力,即
⑵驱动力不能大于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即
2、酒后开车所产生事故的特点。
答:
⑴向静止物体撞击;
⑵向停驻的车辆冲撞;
⑶夜间与对向车迎面撞击;
⑷因看错路而引起的各种翻车;
⑸重大事故和恶性事故多,致死率高。
3、试述汽车的动力性能的评定指标。
答:
汽车的动力性能通常用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⑴汽车的最高车速
;
⑵汽车的加速度或加速时间
;
⑶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
4、介绍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答:
⑴地域分布。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之间交通量有明显差别。
⑵城乡分布。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的交通量大于农村道路的交通量。
⑶方向分布。
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较长的时间内可能是平衡的,但是在某段时间内,两个方向的交通量会有明显的差别。
⑷车道分布。
当同向车行道有两条或多于两条时,处于不同位置的车道,其交通量分布不一样。
5、交通量调查资料可以用来做什么?
答:
⑴确定道路分级;
⑵为道路几何设计和确定交通管理设施提供依据;
⑶评定已有道路的使用情况、通过经济论证确定筑路计划;
⑷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程度;
⑸探求交通趋势;
⑹安排交通运营计划、确定交通管制措施。
6、影响车速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
答:
⑴驾驶员的影响;
⑵车辆的影响,车型和车龄对地点车速有影响;
⑶道路的影响,驾驶员实际开车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道路条件的影响;
⑷交通条件影响,交通量、交通组成、交通管理对车速都有影响;
⑸环境的影响,时间、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车速有影响。
7、为什么要进行地点车速调查?
答:
地点车速调查的目的是:
⑴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和速度变化趋势;
⑵作为改善道路的依据;
⑶用于交通事故分析;
⑷判断交通改善措施的成效;
⑸确定道路限制车速;
⑹设置交通标志的依据。
8、车流密度调查对研究交通状况有什么作用?
答:
⑴车流密度是研究交通流理论和制定交通控制措施的重要基础数据;
⑵车流密度是划分服务水平的依据,是反映道路上车辆拥挤程度的最直观的指标;
⑶车流密度指标,可以反映路上交通堵塞状况;
⑷车流密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十分有用。
9、影响行车延误的因素有哪些?
答:
⑴驾驶员和行人的影响;
⑵车辆的影响,不同的车型和不同车龄对延误的影响;
⑶道路条件的影响;
⑷交通条件的影响;
⑸交通负荷的影响;
⑹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影响。
10、延误调查数据有什么作用?
答:
⑴评价道路交通堵塞程度;
⑵评价道路的服务质量;
⑶探求行车延误发展趋势;
⑷改建道路和交叉口的依据;
⑸改建前后道路或交叉口延误时间对比研究;
⑹交通运输部门进行运输规划;
⑺交通运输部门进行经济分析;
⑻根据延误资料制定交通管制措施;
⑼行程延误是交通规划的基础资料。
11、描述交通流基本特征的主要参数,并说明参数之间的关系。
答:
⑴交通流量、速度、密度三个参数是描述交通流基本特征的主要参数;
⑵这三个参数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⑶三参数的关系为:
Q=KV
12、速度—流量关系曲线有哪些特征?
答:
⑴当车流密度与车流量均为较小值时,车速可达最大值,即畅行车速;当车流密度增大,车流量也随之增大时,车速逐渐减小,直至达到最佳速度,这时交通量最大。
⑵当车流密度继续增大,交通流量反而减小,车速也减小,直至达到最大密度时,形成阻塞,这时车流停驶,车流量与速度均为零。
13、使用
方法作拟合优度检验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⑴样本量应足够大;
⑵对样本分组应连续,并且通常要求分组数g不小于5;
⑶各组的理论频数Fi不得少于5,若某个组的理论频数Fi小于5,则将其和相邻的组合并,直至合并后,理论频数大于5为止;
⑷
统计量的自由度DF的确定要合理;
⑸显著性水平
的取值。
14、非自由行驶状态的逐一跟驰车辆的行驶特性
⑴制约性
⑵延迟性
⑶传递性
15、排队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哪些,各有哪些类型?
答:
⑴一个排队系统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即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窗。
⑵输入过程的类型:
确定型输入、泊松输入、爱尔兰输入;排队规则的类型:
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服务窗按服务时间分为:
确定型分布、负指数分布、爱尔兰分布。
16、通行能力分析时,理想条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⑴道路条件是指公路的几何特征。
包括车道数,车道、路肩和中央带等的宽度,侧向净宽,设计速度及平、纵线形和视距等。
⑵交通条件是指交通特征。
包括交通流中的交通组成、交通量以及在不同车道中的交通量分布和上、下行方向的交通量分布。
⑶控制条件是指交通控制设施的形式及特定设计和交通规则。
⑷交通环境主要是指横向干扰程度以及交通秩序等。
17、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同时反映道路所提供的服务。
只是通行能力是反映道路服务的数量或服务的能力,是道路所能提供的疏导交通能力的极限;而服务水平反映的是道路服务的质量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是在满足特定交通运行条件下的极限能力。
可以认为服务水平是通行能力前提下的细致分析。
18、高速公路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包括什么?
答:
⑴高速公路是指中央有分隔带,上下行每个方向至少为两车道,所有交叉口都建立交,完全控制车辆出入,专供汽车行驶的公路。
⑵它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①高速公路基本路段;②交织区;③匝道,包括匝道—主线连接处以及匝道—相连公路连接处。
19、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的理想条件哪些内容?
答:
⑴车道宽度,小于等于4.50m;
⑵侧向净空大于等于1.75m;
⑶交通组成全部为小客车;
⑷驾驶员均为熟悉高速公路几何线形,且驾驶技术熟练,遵守交通法规的司机。
20、双车道公路路段的运行特性是什么?
答:
车辆在双车道公路上行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超车过程:
超车车辆在超车过程中必须占用对向车道。
因此,双车道公路中任一方向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仅受同向车辆的制约,还受到反向车流的影响。
这也是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都采用双向同时分析的原因之所在。
21、两向停车方式的无信号交叉口的行车规则。
答:
两向停车方式通常用于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路口,主要道路上的车辆优先通行,通过路口不用停车;次要道路中的车辆,必须首先让主要道路上的车辆通行,寻找机会,穿越主要道路上车流的空档,通过路口。
22、全向停车方式的无信号交叉口的行车规则
答:
全向停车方式是用于相交道路同等重要程度,相交道路的车辆通过交叉口具有同等的优先权,都必须在交叉口处停车,然后根据交通法规的规定,选择恰当时机通过。
23、简述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
答:
这种交叉口的功能介于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之间。
优点:
车辆连续行驶、安全、不需要设置管理措施。
车辆在交叉口不必要停车、启动、延误小,节约燃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通过环岛中心的绿化可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缺点:
占地大,绕行距离长。
机动车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和行人较多及有轨道交通线路时,均不宜采用。
24、环形交叉口按中心岛直径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
⑴常规环形交叉口。
中心岛直径大于25m,交织段比较长,进口引道不拓宽成喇叭。
⑵小型环形交叉口。
中心岛直径小于25m,引道进口加宽,做成喇叭形,便于车辆进入交叉口。
⑶微型环形交叉口。
中心岛直径一般小于4m,中心岛不一定做成圆形,也不一定做成一个,实际上这种环交已经变为渠化交叉口。
25、公交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和性能指标
答:
公交服务质量反映出乘客对公交运行状况的感受。
它的评价指标包括;公交服务的可用性、舒适性及便利性;
公交服务性能指标包括:
发车频率、服务时间、载客数及准点率等。
26、提高公交线路通行能力的途径。
答:
维持好乘车秩序,缩短乘客上下车时间;
增加车门个数,加大车门宽度,降低车厢底板高度,减少踏步阶数,缩短乘客上下车时间;
改善车辆加速性能,提高驾驶员驾驶熟练程度,缩短车辆进、出站时间;
在一条很长的街道上,有几路公共汽车行驶时,在同一站点将几路公共汽车沿行车方向分成几组设站,这样可以提高通行能力。
27、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什么?
答:
交通规划的目的是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优化土地开发布局,促成工业、农业、商业、文体设施以及人口的合理布局,通过对交通方式、设施布局、体系结构、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建立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的高效、安全、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运输系统,以满足未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提出的交通需求。
28预测交通需求的四阶段法包括哪些步骤?
各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答:
四阶段法包括:
交通产生与吸引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和交通分配预测。
⑴出行产生预测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小区居民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与小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特征等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推算规划年个交通小区的居民出行发生量、吸引量。
⑵交通分布预测的目的是将各交通小区规划年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转化成为各小区之间的出行交换量的过程,即要得出由出行生成模型所预测的各出行端交通量和区间出行交换量的关系。
⑶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是通过交通方式划分,换算成交通区之间的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
⑷交通分配预测是将已经预测的OD交通量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道路网的各条道路上,并预测各条道路的交通量。
29、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总量预测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
⑴城市人口。
人口数是城市社会经济预测中最基础的指标,
⑵就业岗位数与商业开发。
⑶在校学生数与就学岗位总数。
⑷车辆拥有量。
⑸城市规模和布局指标。
⑹其他。
如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等。
30、简述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交通方式的分类。
答:
⑴发达国家主要分成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两大类,再细分公共交通又有地铁、轻轨、公共汽车等,其个体交通主要是小汽车。
⑵国内的城市交通方式一般分为步行、自行车、公交、出租车、摩托车、单位公车、私人汽车等几种方式。
31、影响居民出行方式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哪几类?
答:
⑴出行者的特征。
包括出行者拥有的交通工具,个人特征及家庭构成等。
⑵出行特征。
包括交通目的、出行时段、出行距离等,不同的目的导致不同的选择。
⑶交通方式特征。
包括行程时间、交通费用、各种交通方式的车内时间、步行距离长短、准时程度、舒适程度、安全性等。
32、简述城市路网规划方案的基本方法。
答:
⑴根据岁现状交通评价的结果,对拥挤路段和路口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参考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分区规划中的道路网络方案,提出一个初始方案。
⑵在预测未来年的交通需求基础上,将各种方式出行的OD矩阵分配到规划网络上,根据分配结果得到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量和整个网络的运行状况。
⑶对每一个路段、交叉口以及整个网络的交通负荷、服务水平等运行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对路网结构、布局等总体指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交通发展政策、对不同交通参与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方案评价。
⑷根据运行分析的结果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提出改善的方案,返回第2步进行修改方案的交通预测与分配,直到规划方案可行、合理。
此外,有时根据考虑的不同重点,需要提出多套方案进行比选,以供决策。
33、建立城市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有哪些原则?
答:
⑴完备性原则。
完备性原则体现了评价指标所反映的交通状况的全面性。
⑵可比性原则。
评价必须在平等的、可比的价值体系下才能进行。
⑶实用性原则。
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改善城市交通提供决策支持。
⑷独立性原则。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
34、交通建设项目产生的社会影响有几方面的内容?
答:
⑴社会发展的影响;
⑵居民生活质量和房屋拆迁的影响;
⑶基础设施的影响;
⑷资源利用的影响;
⑸景观环境的影响。
35、交通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和评价内容
⑴环境空气影响与评价。
⑵交通环境噪声及施工作业噪声影响与评价。
⑶生态环境影响与评价。
⑷震动影响评价。
36、什么是交通工程学?
答: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学科。
它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研究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37、影响驾驶疲劳的原因有哪几方面?
答:
驾驶员生活情况。
驾驶员的睡眠情况及家庭生活状况等。
车内外环境。
包括温度、湿度、照明、与乘客的关系等情况。
驾驶员自身特性。
包括年龄、性别、身体状况、驾驶技术等。
39、何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确定的理由是什么?
答:
设计小时交通量是指确保大部分时段道路都能畅通,避免资源浪费而确定的道路每小时可以通过的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将一年内8760个小时的交通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取第n大小时的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N的取值是确保第n大小时以后的小时交通量变化较为平缓,通常n取30,但应根据调查研究进行标定。
40、高速道路常采取车速限制措施,试给出常用的最高和最低限制车速的确定方法。
答:
最高车速:
选取速度统计曲线中85%位车速作为最高车速,即保证有85%的车辆运行车速不超过此最高车速限制。
最低车速:
选取速度统计曲线中15%位车速作为最低车速,即保证仅15%的车辆运行车速低于此最低车速限制。
计算题
1、某国道连续观测站调查的2002年的各月交通量资料如下表,求3、6、9月的月变系数。
月份
1
2
3
4
5
6
月交通量总和
162510
132434
196278
198156
201728
187554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交通量总和
193627
188832
196309
199299
207707
202634
解:
12个月的总交通量为2267068辆
计算K月
3月
6月
9月
2、某观测站得到周一至周日的一年总交通量列于下表,求周一至周日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日变系数。
(该年有53个周日)
周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全年合计
累计交通量
111465
128812
129446
128498
127635
129346
126554
881756
解:
周i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以周日为例,因该年有53个周日,则
周日的日变系数为:
以此类推,可以算出其余各日的周i的年平均交通量和日变系数,列于下表:
周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全年合计
累计交通量
111465
128812
129446
128498
127635
129346
126554
881756
周i的
年平均交通量
2103
2477
2489
2471
2455
2487
2434
2416
Kd
1.15
0.98
0.97
0.98
0.98
0.97
0.99
3、某观测站测得的连续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数如下表,求5min和15min的高峰系数。
统计时间
8:
00~
8:
05
8:
05~
8:
10
8:
10~
8:
15
8:
15~
8:
20
8:
20~
8:
25
8:
25~
8:
30
830~
8:
35
8:
35~
8:
40
8:
40~
8:
45
8:
45~
8:
50
8:
50~
8:
55
8:
55~
9:
00
5min交通量
118
114
112
111
114
120
115
106
104
118
110
107
解:
高峰小时交通量为:
118+114+112+111+114+120+115+106+104+118+110+107=1349辆/h
由题意可得到:
8:
25~8:
30为最高5min交通量,故
最高15min交通量为8:
20~8:
35,故
4、经观测,某一地点的车速,观测的数据如下表,计算均值、标准差、离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车速
52
49
56
59
55
53
69
72
59
42
58
75
解:
观测的地点车速总和:
52+49+56+59+55+53+69+72+59+42+58+75=699
均值:
最小值:
Xmin=42
最大值:
Xmax=75
离差:
LX=75-42=23
标准差:
5、在长1.5km的一段南北向街道上,往返行驶12次,得到如下观测结果:
南行
tS
XS
YS
ZS
六次平均
2.61
84.0
1.5
1.0
北行
tN
XN
YN
ZN
六次平均
2.42
111.5
0.5
1.0
求:
⑴该路段的交通量;⑵平均行驶速度。
解:
⑴南行交通量:
北行交通量:
⑵南行平均行程时间:
北行平均行程时间:
南向平均车速:
北向平均车速:
6、某公路上的瓶颈路段发生阻塞时的调查结果如表。
已知该处通行能力为360辆/h,计算第190辆车通过瓶颈路段的延误时间。
时间
8:
15~8:
30
8:
30~8:
45
8:
45~9:
00
9:
00~9:
15
9:
15~9:
30
9:
30~9:
45
到达车辆数
80
100
110
90
80
70
解:
由题意可知:
该处通行能力为,或每15min平均通过90辆车。
这段时间内到达的车辆数少于或等于道路通行能力,没有阻塞。
而从开始的第二个15分钟内到达的车辆数为100,比离去数多10辆,于是开始阻塞。
第190辆车必须在排队车辆通过后才能通过该路段。
每辆车通过瓶颈段所需的时间为
第190辆车通过瓶颈路段的延误为:
即第190辆车的延误时间为
7、某交叉口车辆入口延误的调查,以15s为抽样时间间隔的调查结果如下,计算总延误、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每一入口车辆的平均延误、停驶车辆百分比。
不同时间停在入口处的车辆总数
停驶数
不停驶数
166
141
159
解:
总延误=
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
每一入口车辆的平均延误=
停驶车辆百分比=
8、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Vf=90km/h,阻塞密度Kj=120辆/km,速度—密度关系为线性关系。
求:
⑴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是多少?
⑵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
解:
⑴因为最大流量
所以
⑵当交通流量最大时,速度
所以
论述题
1、延误调查资料的应用
2、试述由交通流量—密度的关系可得到哪些特征。
答:
⑴当车流密度值为零时,流量为零,密度增大,流量增加,密度到最佳密度时,流量取最大值。
密度再增大,到阻塞密度时,流量为零。
因为车流密度为零时,表明无车辆行驶,流量为零。
而车流密度达到最大的阻塞密度时,车辆暂时停驶,短时间内流量为零。
⑵交通流量—密度的关系曲线的有坐标原点向曲线上任一点画矢径。
这些矢径的斜率表示区段平均车速。
曲线通过原点的与曲线相切的斜率最大,表示车速最高,车流量和车流密度很小,车辆以畅行速度行驶。
⑶对于密度比最佳密度小的点,表示不拥挤;而密度比最佳密度大的点表示车流拥挤。
4、有哪些因素是影响汽车行驶的主要阻力。
答: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和惯性阻力。
⑴滚动阻力主要由下列几个因素引起:
①轮胎或路面的变形;②路面不平引起震动和撞击;③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滑移;④从动轮轴承间的摩擦力。
⑵汽车爬坡时,汽车的重力在平行路面方向上产生分力,该分力阻止汽车前进,称坡度阻力。
⑶空气阻力是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
该力由空气压力、空气与汽车表面的摩擦力、车尾因空气稀薄而产生的吸力三部分组成。
⑷加速阻力,是汽车在加速或减速时的惯性阻力。
它由两部分组成:
①汽车质量加速或减速前进而产生的惯性力;②汽车上各种机械的转动部分因加速或减速而产生的惯性力。
5、试分析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二项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统计特征参数包括哪些?
各种分布适用于描述什么样的交通流状况?
答:
7、环形交叉口
8、交通分配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分别说明各方法的主要思想。
答:
交通分配的方法研究一直是交通规划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交通分配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平衡与非平衡分配两大类,并采用Wardrop提出的第一、第二原理作为划分依据。
Wardrop第一原理认为当网络上的每组OD的各条被利用的路径具有相等而且最小费用时,网络达到平衡,此时所有使用者都不可能通过改变路径来减小费用—使用者优化平衡模型。
Wardrop第二原理达到平衡状态时,在网络上所有车辆的总出行时间最小。
此时,道路使用者不能调整路径来降低总出行时间—系统优化平衡模型。
如果交通分配模型满足Wardrop第一或第二原理,则该模型为平衡模型,否则为非平衡模型。
非平衡模型可以分为:
⑴全有全无分配法;⑵容量限制—增量加载分配法;⑶多路径概率分配法;⑷容量限制—多路径概率分配法。
9、试述城市路网规划方案的基本方法。
:
⑴根据岁现状交通评价的结果,对拥挤路段和路口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参考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分区规划中的道路网络方案,提出一个初始方案。
⑵在预测未来年的交通需求基础上,将各种方式出行的OD矩阵分配到规划网络上,根据分配结果得到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量和整个网络的运行状况。
⑶对每一个路段、交叉口以及整个网络的交通负荷、服务水平等运行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对路网结构、布局等总体指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交通发展政策、对不同交通参与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方案评价。
⑷根据运行分析的结果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提出改善的方案,返回第2步进行修改方案的交通预测与分配,直到规划方案可行、合理。
此外,有时根据考虑的不同重点,需要提出多套方案进行比选,以供决策。
10、预测交通需求的四阶段法包括哪些步骤?
各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
四阶段法包括:
交通产生与吸引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和交通分配预测。
⑴出行产生预测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小区居民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与小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特征等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推算规划年个交通小区的居民出行发生量、吸引量。
⑵交通分布预测的目的是将各交通小区规划年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转化成为各小区之间的出行交换量的过程,即要得出由出行生成模型所预测的各出行端交通量和区间出行交换量的关系。
⑶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是通过交通方式划分,换算成交通区之间的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
⑷交通分配预测是将已经预测的OD交通量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道路网的各条道路上,并预测各条道路的交通量。
11、什么是道路通行能力?
什么是服务水平?
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7
:
道路通行能力也称道路容量,是指道路的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服务水平是衡量交通流运行条件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服务质量的一项指标,通常根据交通量、速度、行驶时间、驾驶自由度、交通间断、舒适和方便等指标确定服务水平。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同时反映道路所提供的服务。
只是通行能力是反映道路服务的数量或服务的能力,是道路所能提供的疏导交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