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经典整理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8409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经典整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学经典整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学经典整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学经典整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学经典整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经典整理笔记.docx

《教育学经典整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经典整理笔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经典整理笔记.docx

教育学经典整理笔记

教育学经典整理笔记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措施之间的中介,教育措施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措施的依据。

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三、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的方针政策。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四、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教育事业是传统性很强的事业,而科学则是活活跃的、革命性的,科学的发展挑战着教育,冲击着教育的传统习惯,导致教育中新与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斗争,促进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五、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六、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理论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孟子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洛克、华生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4、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2,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教育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2,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现实;

3,从个体发展的各种要求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七、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功能、价值取向

广义的教育目的:

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既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

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作用:

1,具有控制作用;2,具有指导和支配作用;3,具有设计和计划作用;

4,具有选择价值作用;5,具有检验教育效果的标准作用。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体本位论:

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代表人物:

卢梭

社会本位论:

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喝实践能力。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素质教育:

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根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征: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2、教育内容的基本性;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5、教育机制的主体内化性与发展性;6、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四)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归纳以下八个要点:

①公民意识;②价值观念;③社会责任感;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⑤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⑥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⑦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⑧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第一:

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

第二:

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第三:

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第四:

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八、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1学者和学习者2知识传授者;3示范者;4管理者;5朋友;6研究者

(二)教师的职业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2、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深厚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管理能力;(3)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3)良好的人际关系;(4)健康的人格。

(三)学生的特点: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应该是服务者;教师应该是促进者;

教师应该是学习者;教师应该是研究者。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

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学生是责权主体。

(五)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师生关系的意义: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教师。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3、要发扬教育民主。

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九、课程

(一)课程内涵、课程的类型

课程:

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指某一学科。

课程类型:

1、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扩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二)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课程改革的三个基本特征

(三)课程标准: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四)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国家、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三者扮演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

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宏观协调社会各部门,建立全社会课程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及相应的管理体制。

学校更要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在确保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内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作为教师,要深刻认识和领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不断探索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方式方法。

相对于教师而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际上也就是如何把课程资源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十、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2)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3)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要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题。

(3)在教学中,要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想统一的规律。

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

(2)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3)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1)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的基础。

(1)贯彻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五)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2、个别教学3、分组教学4、复式教学5、现场教学

(六)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目标:

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难点

二、教材处理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合理。

2、学生状况分析得准确,采取对策恰当。

三、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恰当。

2、教学方法灵活、实用。

四、教学手段

l、教学手段新颖。

2、实验、教具、电化等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五、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自然、新颖。

2、新课讲解透彻。

3、演示实验正确、科学。

4、反馈练习恰当。

5、归纳总结简要、明确。

6、板书设计精当。

六、教学基本功

1、语言清晰、准确、逻辑性强。

2、板书字迹工整、准确、美观。

(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

(4)教学关注学习还是关注人?

十一、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内涵与作用:

教学评价:

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以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作用:

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和检验教学效果。

(二)教学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

诊断性评价:

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

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

总结性评价:

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十二、德育与班级管理

(一)德育的概念、构成及意义

德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

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中学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德育的任务:

一,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二,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增强国家和民放的意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2,革命理想:

激励学生有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进行正确诱导,提高学生分辨正确理想与错误打算的能力;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3,集体主义教育:

关心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的积极成员;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调节言行;养成尊重群众的观点。

4,劳动教育:

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新风尚;勤奋学习,为参加现代化建设作好准备;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

5,民主、纪律和法制教育:

培养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对纪律的认识,加强纪律性;掌握法律知识,严格遵纪守法。

6,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品质;

7,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

提高理论修养,为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打好基础;随时端正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看问题。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2)德育过程的一半顺寻可以概括知、情、意、行,以知开端、以行为终结。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3)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的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四)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1、导向性原则。

基本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说理疏导原则。

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争取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基本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争取、明确具体、严宽适度。

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欲连贯性原则。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

基本要求:

1要深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五)德育的方法及其运用:

说服法;(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要求:

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榜样法(典范、示范、评优,要求:

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锻炼法(练习、制度、委托任务、组织活动,要求:

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陶冶法;(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要求:

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品德评价法(表扬与奖励;批评与处分)

(六)德育的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

(七)班级管理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作用: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1、班级组织建设;2、班级制度管理;3、班级教学管理;

4、班级活动管理。

(八)班级集体的组织与建设: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十三、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含义及其特点:

课外活动:

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的特点:

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二)课外活动的作用:

1、加深、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断获得新的知识。

2、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

3、发展受教育者的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

(三)课外活动的内容:

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5、社会活动;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四)课外活动的形式:

1、群众性活动(1报告讲座;2各种集会;3各种比赛;

4各种参观、5游览活动;6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3、个人活动

(五)课外活动的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