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发展简史及辩证施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7448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及辩证施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及辩证施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及辩证施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及辩证施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及辩证施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及辩证施治.docx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及辩证施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发展简史及辩证施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及辩证施治.docx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及辩证施治

召集人兼作者:

闫慧敏字数:

19425

第五章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及辨证施治

第1节中医儿科学发展史简介

一、先秦、汉、晋、南北朝时代的儿科学(公元581年前)

二、隋唐时代的儿科学(公元581~960年)

三、宋、金、元时代的儿科学(公元960~1368年)

四、明清时代的儿科学(1368~1911年)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儿科发展概况

第2节辨证施治在儿科临床的运用

一、中医儿科的特点

二、诊法与辨证

三、治疗原则

第五章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及辨证施治

第1节中医儿科学发展史简介

中医儿科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儿科学的发展史上,凝聚了我们祖先千万年来与儿童疾病的抗争、实践的辛勤探索成果。

中医儿科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来源、萌芽、形成与发展时期。

一、先秦、汉、晋、南北朝时代的

儿科学(公元581年前)

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发现的最古医方,其中就有:

“婴儿索痉”、“婴儿病痫”、“婴儿瘛”(新生儿破伤风)等名称。

据考证,这批出土帛书约抄写于公元前2~3世纪,而《五十二病方》的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6世纪,比现存我国最早而完整的重要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为早。

可见我国在先秦时代,对儿科疾病就有所认识。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西汉,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记载有“《黄帝内经》十八卷”。

其内容汇集了春秋战国以来积累的大量医学实践,奠定了中医基本理论,成为内外各科疾病防治的指导原则,对小儿病症亦有记录。

西汉中叶,司马迁作《史记》(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在《扁鹊仓公列传》中记录了“小儿医”的命名。

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代的民间医生,精通各科,相传发明切脉诊法,在秦国治小儿疾病有名。

仓公原名淳于意,是西汉初期名医,曾任齐太仓长,后人称为仓公。

他自述所治重症病例中涉及气鬲(消化不良)、蛲瘕(肠寄生虫病)等小儿常见病。

公元1世纪末,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有《妇人婴儿方》十九卷,可见当时对儿科疾病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东汉末期张仲景(约公元2世纪中叶至3世纪初)著《伤寒杂病论》,后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其伤寒部分,编成《伤寒论》;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其杂病部分,成为《金匮要略方论》;这两部古书对儿科临床也是很重要的指导性著述。

东汉末年,外科腹部手术和全身麻醉术创始人华佗(公元2世纪至3世纪初期)对儿科病、传染病和针灸疗法亦有丰富经验。

据陈寿《三国志》的《华佗传》记述,华佗曾治愈2岁小儿的痢疾。

他还提倡以“五禽戏”为名的健身体操,“使血脉流通……身体轻便而欲食”,对防治老幼疾病都有积极意义。

稍晚,晋代葛洪(公元3~4世纪)著《肘后卒救方》,经后人整理成为《肘后备急方》。

其中记述天花症状;沙虱热(恙虫病)系由微小生物感染;结核病能传染全家;以大豆、牛羊奶等治疗脚气病;以海藻治疗瘿病(甲状腺肿);并用槟榔治疗寸白虫(绦虫)等,皆可用于儿科。

南北朝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收集整理出现在公元一世纪的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已佚)所载365种药物资料,又增历代名医曾用药物365种,写成《本草经集注》(已佚,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近在敦煌发现残本),包括多种儿科常用药物。

总之,隋唐以前的儿科知识,大多包含在内、外科之中。

对当时广泛流行的小儿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病等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隋唐时代的儿科学

(公元581~960年)

到了隋唐时代,涉及小儿疾病的著作渐多,其中内容丰富的有隋代巢元方(公元6~7世纪)的《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包括小儿病六卷,描述了小儿常见病雀(昏)盲症(夜盲)、脚气病、燕口疮(核黄素缺乏症)、伤寒、痢疾、肺结核、麻风等病的症状,并指出了“小儿年大,囟应合而不合”称为“解颅”。

唐代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列小儿科为专卷。

其中记载了正常小儿的发育顺序以及对“落地不作声”,的新生儿的急救方法;叙述了断脐、浴儿、綳包方法;还记载哺乳不宜太饱,必要时可用各种兽乳(猪奶、驴奶、羊奶)喂哺婴儿;以动物肝脏治夜盲;以羊靥(甲状腺)治瘿病;以雷丸、石榴根等治小儿肠寄生虫病等,充实了儿科治疗学的内容。

巢、孙二氏均主张小儿穿衣不宜过暖,“宜时见风日”,意思是应当常晒太阳和接触新鲜空气。

唐代王焘汇编的《外台秘要》(公元752年),分列小儿疾病86种,先论后方附药方共400首,博而不紊。

在药物学方面,唐代曾编修本草两次,包括了不少儿科用药。

第一次为苏敬、李绩等所编的《新修本草》(公元659年)为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第二次为陈藏器所撰的《本草拾遗》(公元738年),记载了当时常用药物,以补《新修本草》的不足。

此时与国外文化交流渐多,充实了医药学的内容。

在儿科医学教育方面,唐代在太医署内设少小科(儿科),与体疗(内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五官科)等并列。

小儿科的学习时间规定为5年。

当时派往印度研究佛经的义净和尚(公元635~712年)曾在赞扬祖国医学的文章中提到小儿科,与针灸学和制药学等并列(见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可见儿科在唐代的医学中已发展成为重要的专业。

三、宋、金、元时代的儿科学

(公元960~1368年)

儿科学在宋代有很大发展。

钱乙(1023~1104年)专业儿科40余年,提倡六种脉诊法(即“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及冷“沉细”);特别提出面部及眼睛颜色的诊断意义,主张心病赤色、肝病青色、脾病黄色、肺病白色、肾病黑色等客观检查方法;并对发疹病的鉴别诊断有较清楚的认识,为认真区别天花、水痘、麻疹、猩红热等常见小儿传染病创造了有利条件。

《小儿药证直诀》是钱乙的著名论著,由其门徒阎孝忠编集(1119年),包括各种小儿病症如惊搐、痘疮、咳嗽、发热、吐泻等常见病的治验病例及应用方剂,按证、法、方、药的顺序编著,便于学习。

阎氏另著《小儿方论》亦颇合实用。

与钱氏同时的董汲著《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对痘疹治疗方法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此书成于1093年。

其后,刘昉等编写《幼幼新书》(1150年)记载了育婴方法、新生儿疾病及发育异常的症状,汇集了前代方书和民间流传的小儿验方,尤其对“惊风”和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记载精详,是内容丰富的儿科专著。

还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未列著者姓名,但从嘉定年间何大任序推算其出版时间当在1208至1224年间。

此书重视辨证,详述疗养与护理方法,主张经常洗澡和锻炼,强调哺乳期间应逐渐添加其他食物,并提倡适时断奶,都很得当。

书中记载六指、缺唇等先天畸形及其手术疗法,并认识到嘬口(新生儿脐风)和成人破伤风是同一类疾病,主张小儿断脐后用烧灸方法预防脐风。

南宋后期,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论》及《小儿病源方论》,亦为当时所重视。

关于我国早年儿科专著《颅囟经》,有三种说法:

①王叔和撰张仲景《方论》序言中,曾提及仲景的学生卫汎写过《颅囟经》,但该书已佚,无从查考。

②巢元方亦曾提到古代巫方著《小儿颅囟经》以占寿夭。

③此书载在明代《永乐大典》,隋、唐史册尚未见其名,至宋代《艺文志》才出现。

因此,认为是宋初或隋、唐时代有人托名上古的巫方,撰写《颅囟经》。

其中记述小儿脉速与成人不同,又以“骨热疳痨”为名,叙述“小来少乳”,腹大项细,四肢消瘦,筋脉骨节弛缓,与营养不良症及佝偻病态相似。

宋代在医方书和医学教育方面都对儿科工作有所发展。

《嘉祜补注本草》(1061年)记载药品1,082种。

是在《唐本草》和宋初《开宝重定本草》的基础上编撰的。

不久,唐慎微广集民间新药补充《嘉祐本草》,写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108年),药物总数达1,746种,成为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蓝本。

这些本草书籍都包括很多儿科常用药物。

公元10~12世纪间,由官方汇编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二书,均包括相当比重的儿科专章。

在医学教育九个科目中设立小方脉科(即儿科),并倾向于以14岁为小儿内科与成人内科的年龄分界。

在金、元时代,医史上出现了刘完素(寒凉派)、张子和(泻下派)、李东垣(温补派)、朱丹溪(养阴派)四大学派,论医各有偏重,对医疗技术都能因时因地革新创造,特别后二人所主张的调理脾胃及保护正气,均适用于小儿。

刘完素曾著《保童秘要》,朱丹溪曾作《幼科全书》(见于清代《古今图书集成》)。

元代曾世荣(1252~1330年)精通儿科,著《活幼心书》三卷,上卷描写小儿常见病的症状及诊断方法;中卷叙述惊风、呕吐、腹泻等症状的不同病因和治疗原则;下卷记录大量处方及其用法。

滑寿(1304~1386年)著《诊家枢要》,记述小儿脉法较详;并在《麻证新书》中提到满口有粟状白珠,多见于麻疹发出时,很符合麻疹的黏膜斑,较科氏斑的发现早了五个世纪。

危亦林在所著《世医得效方》中列出小方脉科71条,堪作参考之用。

综上所述,宋、金、元时代的儿科学进展比较迅速,既有儿科专业医生的总结,又有其它包括儿科内容的医药、针灸等书籍的各种汇编,同时医学分门逐渐加多,唐代原为五科,宋代为九科,元代更增加到十三科,皆列小儿科,还加了咽喉及正骨等专科。

四、明清时代的儿科学

(1368~1911年)

明代儿科医药学有重要创作。

名医李时珍(1518~1593年)曾从事医疗实践30多年,包括小儿科。

他遍访长江中下游及冀、豫等地,博采药物资料,编著了世界学术界所推崇的《本草纲目》,书中证古论今,收集药品1,892种,验方单方万余条,还亲自发现了374种新药。

对医药学和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儿科医药方面的重要参考书。

另一重大发明是接种人痘预防天花。

根据清代俞茂鲲《痘科全镜赋集解》(1727年)记载,“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种人痘法从安徽宁国府太平县开始,由此蔓延天下”。

可见在16世纪中叶我国已能将天花病人的痘痂或痘浆稀释减弱,移植于正常小儿的鼻孔或皮肤,从而发生症状较轻的局部天花感染,获得长期免疫。

此法在17世纪后期传到俄国,以后又转传土耳其、英、美、非洲突尼斯等地,还经过日本传到朝鲜和东南亚。

更有人根据清初《医宗金鉴》的传说记载,将人痘接种法追溯到北宋初期,当时的丞相王旦(957~1017年)曾邀四川民间医生把此法带到汴京(河南开封)为他的儿子王素接种了人痘,以后王素活到67岁,没有感染天花。

无论人痘预防法始自宋代或明代,比英国真纳氏(Jenner)发明牛痘(1796~1798年)都早了2~7个世纪,在医学史上开创了免疫法的先驱。

此外,儿科医生薛铠著《保婴撮要》,包括在《薛氏医案》中,于1556年出版,对儿科证治论述甚详,其子薛已在此书序文中指出小儿药量应依年龄而异。

薛已还续写《保婴金镜录》等书,说明脐风(新生儿破伤风)由脐带感染引起,提倡烧灼脐带消毒,又指出“药以乳传”,乳母服药时可以影响婴儿,都有较高的科学造诣。

万全(16世纪中叶)曾作《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痘疹启微》等书,其内容结合实际,简便适用。

王肯堂著《幼科证治准绳》(1606年),总结了当时儿科诊疗知识。

他根据五脏系统分门别类地详述小儿疾病,并能推论小儿的恢复功能盛衰,故“投之以药,易为见功”。

另如楼英的《医学纲目》包括儿科一门,徐用宣的《袖珍小儿方》,朱橚等编集的《普济方》(1425年前)第九部分专述婴孩病症,鲁伯嗣的《婴童百问》(1542年),徐春甫所著《古今医统》中的《幼幼汇集》(1556年),张介滨(1563~1640年)《景岳全书》中的《小儿则》,管橓的《保赤全书》(1585年),吴元溟的《儿科方法》,吴又可的《瘟疫论》,都涉及多种儿科病症,可作研究工作者的参考。

小儿按摩推拿术是明代儿科治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最初小儿按摩多以药摩为主,公元1567年,沈宁在《万氏医贯》中提出“推”的概念并且对“推法”的作用及禁忌作了较为正确的论述。

明代儿科大家万全不仅将掐、拿等手法用于儿科,并且对小儿常见病,如小儿伤风、小儿惊风也主张用推拿方法治疗。

小儿推拿术在明代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活婴全书》等推拿专著,形成了小儿推拿术的独特体系,提高了明代小儿治疗学的水平。

清代儿科进展以诊断方面较多。

夏鼎根据历代记载及其个人经验,著述《幼科铁镜》(1695年),发展了“望颜色,审苗窍”等从外知内的辨证方法;还载有“推拿代药赋”,主张用推拿的方法治疗小儿疾病。

陈复正著《幼幼集成》(1750年),主张将小儿“惊风”分为伤寒病痉、杂病迁延致搐以及大泻或久病后发生衰竭时出现神经症状等三大类,而分别诊治,并反对前人不分病源而一律用截风疗法。

陈氏分析指纹三关的诊断价值,又认为幼婴体弱,既忌用烈性药物,亦不可“肆用寒凉(药)伤脾败胃”,还主张更改古方,因时制宜。

这些建议都颇有创见。

其后王清任(1768~1831年)亲赴义塚,观察当时疫死小儿的内脏,并往刑场检查尸身,前后历时42年,写出了《医林改错》这一部名著(1830年)。

其中所载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活血化瘀方剂,都以桃仁、红花、川芎、黄芪等药为主,用于治疗疳积、夜啼、半身不遂等各种小儿病。

近年应用这些方剂治疗小儿克山病并发的脑血栓形成,有一定疗效。

其他如骆伯龙著《幼儿推拿秘书》(1691年),其内容较前代同类文献更为丰实。

陈梦雷等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726年),其中儿科部分多至一百卷。

吴谦等纂修《医宗金鉴》(1742年),包括《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等儿科资料。

以温病学派和儿科著称的叶天士及其门徒所著《临证指南医案》(1745年),附列《幼科新法》及《温症论治》均收入王孟英所著《温热经纬》(1852年)之中,对小儿急性传染病关系较大,尤以猩红热(当时流行甚烈,称为烂喉痧)的诊疗方法论述较多。

张宗良编写《喉科指掌》(1757年)。

沈金鳌著《幼科释迷》(1774年),包括在《沈氏尊生书》之内。

朱翔作《喉症紫珍全集》(1804年)。

吴宁澜作《保婴易知录》(1812年)。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1813年)论述风温、温热、温疫等九种温病的诊断治疗,包括现用的银翘散、桑菊饮等处方。

郑澣在《重楼玉钥》(1815年)中详述小儿常患的咽、喉、耳、腮等病。

此类书刊大多汇集历代医疗文献,加上作者的实践心得,对儿科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以上各节所述的史实,可以大致看出历代传统中医学对儿科及其医疗预防工作的宝贵遗产。

1912年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政府和其后国民党政府对中医采取排斥政策,中医小儿科也发展缓慢。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

儿科发展概况

全国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中医政策和“继承、发扬、整理、提高”的方针指导下,中医儿科从自我封闭的系统中解脱出来,逐渐开始走上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中医、中西医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进展,逐渐在临床上运用中医中药疗效比较显著的疾病有婴儿腹泻、厌食症、胃炎、消化性溃疡、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肺脓疡、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肾炎、新生儿黄疸、过敏性紫癜、多动症及一些皮肤、五官科疾病。

在继承古代针灸学的基础上,曾并且对不少儿科病症采用针灸、推拿及按摩等外治疗法,如脊髓灰质炎后遗肌肉麻痹症、臂丛神经损伤症、遗尿症及脑性瘫痪等均提高了疗效。

近年来在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的同时,又注重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在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方面不断深入研究,使中医理论的研究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又上了新的台阶。

与此同时更加大力度发展中西医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及检测有效相结合,并且运用严密的科研方法,采用先进的检测指标,改进剂型和给药方法,研制效果更佳、应用更方便的新药物、新疗法指导临床,扩大中医药临床应用范围,使中医药发展如虎添翼。

这对于提高我国儿科学的医疗与预防工作的发展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是大有可为的。

总之,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高速发展与现代技术的进步,学科间交叉渗透,中医儿科学在保持其自身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和不断提高,已开始了中医儿科学发展现代的新历程。

(程之范李同陈昭定闫慧敏)

参考文献

1.赵心波等.中医儿科主要论述及发展.中华儿科杂志,1981,19∶179

2.程之范.免疫法的先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469~473

3.上海中医学院等.辞海医药卫生分册,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

4.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等.辞海历史分册,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5.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释文.文物杂志9月号,1975

6.高镜朗.古代儿科疾病新编.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

7.NeedhamJ.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54,210

8.王致谱,蔡景峰.中国中医药50年.福建: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第2节辨证施治在儿科临床的运用

一、中医儿科的特点

小儿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中,在生理、病理、辨证和治疗方面均有其特点,与成年人有所差异。

为了适应这些情况,就需要对不同年龄的小儿,根据其生理病理特点,灵活运用辨证施治的规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泛指小儿时期各脏腑系统的生理功能,如初生之萌芽,均未达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气血津液未盛,经脉未定,腠理不密,卫气未固,容易导致外邪的侵入。

古人把这种生理现象,概括为“稚阴稚阳”,又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说法。

“阳”是指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活动,“阴”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具体物质。

所谓“稚阴稚阳”是指小儿时期,无论在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动方面,均处于嫩弱尚未充实完善的阶段,因此,应加强护理,否则就容易引起疾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初生后,生机特别旺盛,具有发育迅速,日新月异的特点。

譬如,在智力方面,表现逐渐活泼;在饮食方面,逐渐增加,消化功能日益活跃;在肌肉骨骼方面,逐渐强壮,行走运动,日趋稳定;在脏腑气血方面,逐渐向成熟和完善方面发展。

年龄愈小,发育愈快,相对地需要更多的水谷精微之气来补充,故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说法。

这说明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体内阴阳争胜,生机的阳总是旺盛的,而相对的营养物质的阴则常常感到不足;但因“脏腑娇嫩”,喂养过多又易致病,故对小儿的喂养工作既要加强,又要细致。

【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由于上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加以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因此,外易被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而发病。

故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居多。

发病之后,变化迅速,临床表现为“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在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下,常可引起发育障碍,表现为解颅、五迟、五软等病态。

此外,由于小儿神气脆弱,突受异物刺激,或异声惊吓,易引起心神不宁、或肝风内动等,如热病易并发惊厥。

以后随年龄的增长,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多,对疾病的抵抗力又较差,故容易感受“时行疫病”(即流行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痄腮、百日咳等。

又如小儿患病毒性肺炎,中毒型菌痢,或麻疹合并肺炎等重症时,毒热较重,高热持续,大量伤耗小儿机体的正气和阴液,故易导致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欲绝等心阳虚衰现象,这就是实热证转虚证,阳证转阴证的表现。

如果抢救及时,处理得当,则四肢转温,色、脉好转,阳气恢复,病情转危为安,由虚寒之阴证又转为阳复之热证。

正如《温病条辨》中指出:

“小儿肤薄神怯,经络脏腑嫩小,不奈三气发泄。

邪之来也,势如奔马”。

这说明了小儿生理与病理的关系和病情变化迅速的特点。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旺盛,发育迅速,活力充沛,患病又很少受七情的影响,病变虽然发展迅速,只要处理得当,护理适宜,一旦病邪消退,组织修复迅速,正气易于康复,故恢复也较快。

【病因特点】

小儿疾病的病因基本与成人相同,但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功能不固以及小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与经验等特点,因此在致病及发病的特点上又与成人不完全相同。

1.先天因素母亲分娩婴儿后即发现其有与生俱来的疾病,是因先天“禀赋”异常,父母遗传因素及怀胎十月对胎儿的影响所致的疾病。

轻症可见胎热、胎毒、胎黄、胎怯等,重症可见痴呆、五迟、五软、解颅、癫痫等。

因此了解和认识先天致病因素,对于防治先天性疾病是十分必要的。

2.外感因素小儿卫外机能未健,寒暖不能自调,由此因外感因素而致病的远较成人为多,外感因素包括六淫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及疫疠之邪均易使小儿发病,如很多时行急性传染病,小儿具有特殊的易感性,且为小儿期所多见或特有,如水痘、奶麻、痄腮、丹痧等。

小儿新生诸疾,因胎位不正,横生倒产,分娩损伤,也可导致初生婴儿的疾病如产伤骨折、头颅血肿、窒息等;此外护养不周、饭前便后不洗手,生吃不洁瓜果蔬菜等无良好的卫生习惯亦可感染诸寄生虫病等,也可列为外因所致的疾病。

3.内伤因素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及洁净,以及家长哺养不当,故内易为饮食所伤,出现脾胃病最为多见,虽然小儿智识未开,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龄儿童因情志失调而出现心理行为障碍的疾病也逐渐增多。

4.意外因素小儿因缺乏生活知识和自理能力,对外界的危险事物缺乏识别和防范,常可引起意外损伤,轻则惊吓,重则中毒,触电、溺水、窒息、外伤与异物事故等,给小儿带来痛苦,重则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治法和用药特点】小儿患外感六淫之邪和内伤饮食者居多,因而在临床表现为阳证、实证、热证为主。

故在治法上常用发汗解表法,清热解毒法,健脾和胃法,消食导滞法等。

此外,亦可配合针灸、捏脊、推拿等辅助疗法。

由于小儿发病较快,变化较多,常需多次观察和反复辨证,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组方用药方面,要结合儿科生理和病理的特点,组方要严谨,用药要得当,不宜开大方,不宜滥用药,在一般情况下,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大苦大寒或大辛大热药,以免伤阴耗液,攻伐正气。

总之,组方用药宜药少力专,并注意药的味道,以便小儿服用。

本书中各病种的中药处方举例,一般皆为儿童用量,婴幼儿及新生儿宜酌减。

二、诊法与辨证

中医儿科的诊法与辨证也是在四诊八纲的基础上进行的。

但由于小儿不能诉说或正确诉说病情,故在四诊中以望诊较为重要,还应结合其他三诊(闻、问、切),根据临床证候进行辨证施治。

所谓“辨证”就是运用四诊的方法,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而分析、归纳,辨别疾病发生的原因、部位、性质及其发展趋势,以掌握疾病的实质;所谓“施治”就是根据疾病实质,结合患儿个体特点,选用适当治疗方法。

(一)诊法(望、闻、问、切)

(二)

1.望诊对小儿形体、精神、面色、皮肤、五官、指纹、舌质、舌苔等必须认真观察。

(1)望形体:

观察形体,可以辨别小儿体质的强弱,证候的虚实和病情的轻重。

凡发育正常,筋骨坚强,肌肉丰满,皮肤柔嫩,毛发润泽,姿态活泼者为健康的表现。

反之若发育不正常,形瘦发枯,筋骨软弱,颅囟逾期不合,胸部凸出或凹陷均属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若腹部胀满或肝脾肿大,多属慢性疾病;若四肢伸屈不利、瘫软、枯萎、拘挛、颤动、抽搐、足膝外翻或内翻、角弓反张等,应注意先天畸形或热伤经络引起的肝风或后遗症。

大凡形体健壮者,则不易感受疾病,虽病亦多属实证、热证、而且易愈;反之形体虚弱的小儿,每易感受疾病,病多见虚证、寒证,治疗亦难速效,而且易反复。

(2)望精神:

凡目光有神,反应灵敏,神志清楚为“有神”,表示正气未伤,虽病亦轻;反之,若目光暗淡、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为“无神”,表示正气已伤,病情较重。

(3)望面部气色:

正常小儿面部气色红润光泽,患病后常有以下变化:

①面部红赤多属实热证,午后两颧潮红多为阴虚证(或因停食);②面色苍白多属虚寒证,白而虚胖则为气虚(如发育很快的婴幼儿患佝偻病),白而枯槁则为血虚(如贫血);③面色萎黄而无光泽多为脾胃虚弱(如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