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7256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4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4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考试时量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我能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生锈B.汽油挥发C.石蜡熔化D.滴水成冰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B.氧气C.水泥砂浆D.洁净的空气

3.下列哪种气体是导致酸雨产生的主要因素(  )

A.CH4B.O2C.COD.SO2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倾倒液体D.加热液体

5.下列化学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2B.H2OC.FeD.C60

6.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H2CO3

H2O+CO2↑B.C+O2

CO2

C.Fe+CuSO4═FeSO4+CuD.HC1+NaOH═NaCl+H2O

7.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即“二手烟”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8.被称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  )

A.纯金属B.合金C.化合物D.天然材料

9.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pH如下表:

物质

血浆

胃液

正常雨水

葡萄汁

pH

7.35~7.45

0.9〜1.5

≈5.6

3.5〜4.5

下列关于上述四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葡萄汁显酸性B.只有血浆显碱性

C.正常雨水显中性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饮用葡萄汁

10.制造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保鲜盒B.真丝围巾C.涤纶服装D.汽车轮胎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天平称取药品,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B.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先用水湿润pH试纸,再测pH

D.过滤操作,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

12.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和水B.硝酸钾和水C.植物油和水D.碘和酒精

13.下列实验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石蕊溶液滴入盐酸中,溶液变蓝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Cu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有蓝色沉淀出现

14.有X、Y、Z三种金属,它们之间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Y+X(NO3)2=X+Y(NO3)2,X+Z(NO3)2=Z+X(NO3)2.问: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B.X、Y、ZC.Y、X、ZD.Z、X、Y

15.下列五种情况:

①废旧金属回收利用;②工业废气未经处理随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④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⑤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④

16.下列事故的应急方法错误的是(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氢氧化钠固体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浓硫酸

D.火灾现场烟雾弥漫,逃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靠近地面行走或匍匐前进

17.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量添加防腐剂对身体无害

B.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C.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D.黄曲霉毒素能诱发肝癌,不可以食用霉变的食物

18.下列生产、生活经验,不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金属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涂一层保护膜

B.塑料制品的应用和发展,大大的方便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提倡大量使用

C.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为此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硝酸钾(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可以提供植物生长必须的K、N两种营养元素

19.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区别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蒸馏水与食盐水(看颜色)B.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再闻气味)

C.白酒和食醋(闻气味)D.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20.某物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由此判断X的化学式为(  )

A.CH4B.C2H6C.C3H8D.C2H5OH

二、我会填空(本题有5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4分)根据要求书写化学符号:

(1)镁元素      ;

(2)两个水分子     ;

(3)氯离子      ;(4)氯酸钾      .

22.(4分)分类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①Na2CO3②CaO③HNO3④Ca(OH)2⑤CH4

酸      碱      盐      氧化物      .

23.(4分)如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2)氯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24.(3分)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点表示在80℃时甲的溶解度为      克.

(2)三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3)要使一部分甲物质从8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我们可以采用      方法.

A.升高溫度B.降低温度C.加入一定量的水.

25.(5分)当前日本与我国有钓鱼岛之争、菲律宾与我国有南沙之争、越南与我国有西沙之争.这些国家想侵占我国的领土、领海,抢夺这些地区丰富的渔业和油气等资源.试分析:

(1)石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是经过数百万年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才能形成是一种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实验室点燃气体之前都要先            

(3)怀化地区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相对用煤作燃料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的优势是(任写一种)            .

三、我会分析(26题4分,27题5分,28题6分,共15分)

26.(4分)为了保障学校饮水安全,我市一些学校采用直饮水系统为师生提供饮用水,自来水经下列步骤处理后可直接饮用.

试分析:

步骤①将自来水通过炭罐的目的是            ,步骤③用紫外线灯管照射的目的是      .(填序号)

A.吸附杂质B.杀菌消毒.

27.(5分)如图是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填空.(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薄铜片上的红磷      (填“能”或“不能”)燃烧,原因是            ;热水中的白鱗      (填“能”或“不能,)燃烧,原因是            .

(2)火灾时消防队员通常用水进行灭火,其原理是            .

28.(6分)冬天在医院输液时,经常会用到一种加热器.小明通过上网査阅资料得知该加热器里面的物质主要由碳粉、少量食盐和一种金属粉末(该金属是年产量最高,使用量最多的金属)组成.加热器的工作原理是该金属“迅速”生锈的过程.小明打开使用过废弃的加热器,发现剩余物质主要是黑色粉末,另还有一些红色粉末.取适量该剩余物质于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残渣为黑色粉末,滤液为黄色溶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加热器中原金属粉末为      ,加热器的工作原理是该金属粉末与空气中的      和      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量,

(2)加热器使用后生成的红色粉末是      请写出该红色粉束与稀琉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我们通常采用            (任写一种)的方法防止金属制品生锈.

四、我能实验探究(每空1分,29题10分,30题5分,共15分)

29.(10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

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仪器编号),收集装置可选用     (填仪器编号),如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氧气后整理仪器时,应先            ,再

            

(3)用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仪器编号),二氧化锰作为该反应的      剂,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      .

30.(5分)通过学习金属活动性及稀硫酸的性质后,我们知道铜与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铜能否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宄:

实验Ⅰ: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片铜片,再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无明显现象;

实验Ⅱ:

对实验Ⅰ的试管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待试管冷却后将其中的物质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得到蓝色溶液.

【查阅资料】

(1)反应生成的刺激性气味气体为二氧化硫.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和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结论】

(1)在常温下,铜与浓硫酸      (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

(2)实验Ⅱ最后得到蓝色溶液,说明反应生成了      ,已知该反应还生成了水,请写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浓硫酸与铜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反应,而稀硫酸与铜即使加热也不能反应,由此说明:

物质的化学性质除了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可能与      有关(填序号).

A.溶液的浓度B.溶液的质量

(4)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兴趣小组可用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

五、我会计算(31题4分,32题6分,共10分)

31.(4分)实验室要配制50克5%的Na2SO4溶液.

(1)需要Na2S04固体      g;

(2)Na2SO4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2.(6分)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取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NaCl).化学实验小组为测定某厂生产的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称取12.0g样品进行实验,反应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的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g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质量.

(3)滴入盐酸到不再产生气体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我能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生锈B.汽油挥发C.石蜡熔化D.滴水成冰

【知识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题过程】解:

A、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石蜡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

A。

【总结归纳】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B.氧气C.水泥砂浆D.洁净的空气

【知识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解题过程】解:

A、河水中含有水和多种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沙子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

B。

【总结归纳】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下列哪种气体是导致酸雨产生的主要因素(  )

A.CH4B.O2C.COD.SO2

【知识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思路分析】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题过程】解:

A、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CH4,故选项错误。

B、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O2,故选项错误。

C、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CO,故选项错误。

D、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酸雨是工业发展出现的副产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倾倒液体D.加热液体

【知识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思路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C、取用液体时:

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D、给液体加热时,注意酒精灯火焰的位置。

【解题过程】解:

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

操作错误,故错;

B、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对;

C、取用液体时:

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

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对;

D、给液体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故对。

故选:

A。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固体和液体的取用、了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和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需学生明确掌握。

5.下列化学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2B.H2OC.FeD.C60

【知识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思路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进行分析.

【解题过程】解: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该符号是水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Fe属于属于金属单质,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符合题意,故C正确;

D、该符号是水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

C。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

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H2CO3

H2O+CO2↑B.C+O2

CO2

C.Fe+CuSO4═FeSO4+CuD.HC1+NaOH═NaCl+H2O

【知识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思路分析】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是“一变多”利用此特点判断即可.

【解题过程】解:

A、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正确;

B、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错误;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D、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

A。

【总结归纳】该题是对反应类型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应的物质组成特点,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7.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即“二手烟”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知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思路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题过程】解:

造成非吸烟者吸食“二手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而危害健康。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非吸烟者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被称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  )

A.纯金属B.合金C.化合物D.天然材料

【知识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思路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

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

【解题过程】解:

A、纯金属很软,钢铁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

B、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故选项正确;

C、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故选项错误;

D、钢铁属于人造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考点主要考查了金属材料中的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还要理解合金的性质,即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本考点基础性强,比较好把握.

9.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pH如下表:

物质

血浆

胃液

正常雨水

葡萄汁

pH

7.35~7.45

0.9〜1.5

≈5.6

3.5〜4.5

下列关于上述四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葡萄汁显酸性B.只有血浆显碱性

C.正常雨水显中性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饮用葡萄汁

【知识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思路分析】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之间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题过程】解:

A、胃液、正常雨水、葡萄汁的pH都小于7,都显酸性,故说法错误;

B、血浆的pH大于7,显碱性;胃液、正常雨水、葡萄汁的pH都小于7,都显酸性,故说法正确;

C、正常雨水pH≈5.6,小于7,显酸性。

故说法错误;

D、葡萄汁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因此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饮用葡萄汁,故说法错误;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的知识进行.

10.制造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保鲜盒B.真丝围巾C.涤纶服装D.汽车轮胎

【知识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思路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

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题过程】解:

A、塑料保鲜盒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B、真丝围巾是用真丝制成的,真丝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正确。

C、涤纶服装是用涤纶制成的,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D、汽车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天平称取药品,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B.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先用水湿润pH试纸,再测pH

D.过滤操作,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

【知识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思路分析】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

B、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C、根据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判断;

D、根据过滤基本操作要领分析判断.

【解题过程】解:

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故错;

B、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对。

C、测某溶液的pH值时,先用水湿润PH试纸,再将被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如果待测液体是酸性,pH会偏大;如果是碱性,pH会偏小,因此选项C错;

D、过滤时,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容易把滤纸弄破,达不到过滤效果,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因此D错;

故选:

B。

【总结归纳】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2.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和水B.硝酸钾和水C.植物油和水D.碘和酒精

【知识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题过程】解:

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A错;

B、硝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B错;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C正确;

D、碘易溶于酒精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D错。

故选:

C。

【总结归纳】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3.下列实验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石蕊溶液滴入盐酸中,溶液变蓝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细铁丝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