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地质说明书00 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7182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区地质说明书00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采区地质说明书00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采区地质说明书00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采区地质说明书00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采区地质说明书00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区地质说明书00 3.docx

《采区地质说明书00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区地质说明书00 3.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区地质说明书00 3.docx

采区地质说明书003

一采区地质说明书

1、采区位置、范围、四邻关系、井上下对照关系,以及勘探钻孔的情况

全井田共划分为两个采区,其中8号煤层划分为一个采区,9号煤层划分为一个采区。

一采区范围井田内八号煤层全部划分到一采区内。

一采区北与山西离柳鑫瑞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与山西柳林大庄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相邻、西北与中铝碛口煤矿相邻、西南与山西柳林碾焉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相邻、南部与宏盛安泰煤矿相邻。

1.山西离柳鑫瑞煤业有限公司

该矿现为技改矿井,正在掘上组煤回风巷、上组煤运输巷、上组煤辅运巷。

4号煤层已采空,技改后首采5号煤层,现已完成1501综采工作面。

8号煤层未开采。

未越界本井田开采。

2.山西柳林大庄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该矿是由原山西柳林大庄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与原柳林县骆驼局煤矿、原山西柳林文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后批准开采4-9号煤层,井田面积6.0058km2,生产规模120万t/a。

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现开采8、9号煤层,4号煤层已经采空。

现在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基建中。

未越界本井田开采。

3.山西柳林碾焉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柳林碾焉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为兼并重组整合单独保留矿井,批准开采2-9号煤层,井田面积5.1017km2,生产规模90万t/a。

矿井开拓方式为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

井田内4号煤层已经采空,现开采8号煤层(属基建矿井)。

未越界本井田开采。

4.中铝碛口煤矿

该矿属基建井,未进行煤层开采。

5.山西宏盛安泰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宏盛安泰煤业有限公司批准开采4-9号煤层,井田面积5.7186km2,生产规模120万t/a。

矿井为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倾向长壁式,4号煤层采用高档普采采煤工艺,8号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9号煤层根据煤厚度变化情况,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或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

全井田以+819m主水平开采8、9号煤层,以+820m辅助水平开采4号煤层。

主水平划分为两个采区,辅助水平划分为两个采区。

首采区为8号煤层一采区,8101为首采综采工作面。

现4号煤层已经采空,未来三年开采8、9号煤层。

未越界本井田开采。

2011年4月-2012年12月山西省柳林县煤炭工业局委托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特种技术勘探中心对山西省柳林县兼并重组整合矿区进行了水文地质补充勘查。

在矿区内水文地质调查面积7.27km2;瞬变电磁物理点238个;水文地质钻孔1个,进尺349.44m;水文地质测井348.00m;抽水试验1层次;采取水质全分析样1件;工程测量1个孔。

2013年7月提交了《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报告查明了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因素;运用多种方法计算预测了上组煤和下组煤开采的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采用“三图-双预测法”、“突水系数法”和“脆弱性指数法”分别对主采煤层顶、底板涌(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进行了突水危险性综合分区,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水措施,取得了丰硕的勘查成果。

完成工作量与设计勘查工程量一览表

  

编号

项目

类别

单位

设计工程量

设计工程量

完成工程量

1

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

km2

7.27

7.27

2

地面物探

瞬变电磁

物理点

238

238

3

水文地质钻探

水文地质

m/孔

460.00/1

349.44/1

4

水文测井

常规

实测米

460.00

348.00

5

抽水试验

单孔

层次

1

1

6

水质分析

全分析

1

1

7

动态观测

钻孔

次/孔

72/1

82/1

8

工程测量

坐标高程

1

1

2、相邻采区实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情况概述

1、地质构造

本井田东北部、北部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西北部倾角9°,东北部倾角3°-5°。

中、南部为宽缓的褶曲构造,S1向斜位于井田中南部,轴向北西西,地层倾角3°左右,S2背斜位于井田南部,轴向北西,左翼倾角3°~9°,右翼倾角2°-7°。

井田地质构造总体为简单类型。

2、水文地质

井田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及第三系上新统地层所覆盖。

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之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特点是受气候变化及地理环境影响很大,在雨季,当大气降水渗入地下而成地下径流后,往往顺岩层倾斜方向流动,在被切割的地方多以泉的形式出露,其余即潜向地层深部。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沟各中多为季节性洪流,向西排出井田外,最后注入黄河。

三、区内煤(岩)层产状和煤层厚度变化,断层与褶皱的特征、分布范围和控制程度,对采区开拓、开采的影响等

1、含煤地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现叙述如下:

太原组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主要为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中粗粒砂岩、灰色石灰岩及煤层,从沉积特征看,太原组含煤地层形成于海进过程中,聚煤作用形成于滨海平原上,海侵之初将潜水面抬升,致使滨海平原沼泽化,大面积沼泽分布,堆积了泥炭层,海侵的发生为泥炭层埋藏保存创造了条件。

该组中共发育有五层灰岩,为地层对比的主要标志层,共发育有6、7、7下、8、9号5层煤,其中8、9号为全区可采煤层,其余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

山西组地层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为一套陆相含煤沉积地层,其含煤地层形成于海退过程中,聚煤作用发生于海退造成的三角洲平原环境中,该组总共发育有1、2、3、4、5号5层煤,其中4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其余在本区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该组其它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等组成。

井田8号煤层开拓轨道、回风和运输大巷揭露2条断层,开拓北回风巷、北运输巷揭露1条断层。

断层均属正断层,落差0.8-2.6m,走向北北东或北东东(断层特征详见下表)。

另外,8101工作面及8102工作面运输和回风顺槽揭露2-3条小断层。

断层特征统计表表3.2-1

断层

编号

位置

性质

走向

倾向

倾角

(°)

落差

(m)

长度

(m)

控制

F1

南部

NNE

SEE

80

0.80-1.50

100

回风、运输、轨道大巷

F2

南部

NNE

NWW

80

1.20-2.20

100

F3

中部

NEE

NNW

85

2.60

110

北回风巷、北运输巷

四、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及其可采范围,煤层的可采性

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其中山西组平均厚64.31m,共含煤5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2、3、45号煤层,其中4号煤层为稳定全区可采,其余煤层均发育不稳定、为不可采煤层。

含煤总厚为3.30m,含煤系数5.13%,可采煤层总厚度1.62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2.52%。

太原组平均厚度82.00m,共含煤5层,自上而下依次为6、7、7下、8、9号煤层,其中,8、9号煤层稳定全区可采,其余煤层发育不稳定或极不稳定,为不可采煤层。

太原组含煤总厚6.57m,含煤系数8.01%。

可采煤层总厚5.67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6.92%。

可采煤层特征详见下表3-1-1。

可采煤层特征表

表3-1-1

煤层号

煤层厚度

最小-最大

平均

(m)

煤层间距

最小-最大

平均

(m)

结构

(夹矸数)

可采性

稳定性

顶底岩性

顶板

底板

4

1.00-2.62

1.62

51.25-65.73

61.30

简单

(0-1)

全区可采

稳定

泥岩

砂质泥岩

中粒砂岩

砂质泥岩

泥岩

粉砂岩

8

2.50-3.20

2.86

简单

(0-2)

全区可采

稳定

石灰岩

泥岩

砂质泥岩

11.20-19.80

15.24

9

1.55-4.23

2.81

简单

(0-3)

全区可采

稳定

泥岩

砂质泥岩

炭质泥岩

细粒砂岩

泥岩

五、煤层顶、底板类型、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各煤层之间的层间距和岩性变化

各煤层之间距离相对较稳定,4、8号煤层平均距离为61.30m,8、9号煤层平均距离15.24m。

4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下部,下距8号煤层平均距离61.30m。

煤层厚度1.00-1.85m,平均1.55m,仅井田北边界外的103号钻孔含0.10m厚的夹矸,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发育稳定,属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

煤层顶板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中粒砂岩,局部为细粒砂岩,底板大都为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粗粒砂岩、细粒砂岩。

本次在补3号孔采样进行力学试验结果,顶板抗压强度52.0-62.0MPa,平均为57.60MPa;抗拉强度2.1-3.0MPa,平均为2.5MPa;内摩擦角39°27′,凝聚力系数5.5。

底板抗压强度为50.8-52.0MPa,平均为50.3MPa;抗拉强度2.0-2.5MPa,平均为2.3MPa;内摩擦角35°24′,凝聚力系数5.2。

8号煤层

赋存于太原组中下部L1石灰岩之下,上距4号煤层平均距离61.30m。

煤层厚度2.50-3.19m,平均2.89m,结构简单,局部含1层夹矸。

煤层发育稳定,属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

煤层顶板为L1石灰岩(平均厚度8.7米),底板大多为泥岩(平均厚度1.5米)、砂岩(平均厚度3.2米),局部为细粒砂岩、粉砂岩。

本次在补3号孔采样进行力学试验结果,顶板抗压强度130.8-1980.8MPa,平均为160.1MPa;抗拉强度6.2-7.5MPa,平均为6.7MPa;内摩擦角42°34′,凝聚力系数15.4。

底板抗压强度为94.8-103.2MPa,平均为98.5MPa;抗拉强度5.0-7.0MPa,平均为5.8MPa;内摩擦角41°57′,凝聚力系数12.0。

9号煤层

赋存太原组下部,上距8号煤层平均15.24m,煤层厚度1.55-3.50m,平均2.59m,一般不含或含1-2层夹矸,偶见3层,夹矸厚度为0.20-0.70m,岩性为泥岩或炭质泥岩,总体上井田内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发育稳定,属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

顶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为细粒砂岩、泥岩。

本次在补3号孔采样进行力学试验结果,顶板抗压强度72.0-77.6MPa,平均为74.4MPa;抗拉强度4.0-4.45MPa,平均为4.3MPa;内摩擦角40°39′,凝聚力系数9.4。

底板抗压强度为61.6-76.8MPa,平均为71.2MPa;抗拉强度3.2-4.1MPa,平均为3.6MPa;内摩擦角34°27′,凝聚力系数4.7。

六、陷落柱、岩浆岩体、冲刷带等情况

井田内未见陷落柱,4号煤层采掘过程中在本井田东北部,即原山西柳林森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内发现一冲刷带。

井田内未发现有岩浆岩侵入现象。

七、煤层瓦斯赋存地质规律

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本矿井结构简单,煤层埋深延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增加,地层倾角平缓,为4°-6°左右,在煤层采掘过程中,出现瓦斯聚集的可能性增加,采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由于断层对瓦斯赋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对煤层的完整性、瓦斯的封闭条件、煤体结构、煤岩显微特征和煤的渗透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断层对瓦斯赋存的影响程度与断层性质及规模有关。

一般来看,压性断层(包括逆断层、压性走滑断层或发生反转的正断层)有利于瓦斯的保存。

张性断层(正断层、拉张走滑断层或发生反转的逆断层)易使瓦斯逸散。

井田南部存在背斜地形构造,不同的褶曲部位瓦斯含量有一定的变化,采掘过程瓦斯涌出量也不同。

背斜轴部张性裂隙发育,瓦斯容易逸散,不利于煤层瓦斯保存。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煤层围岩的隔气性和透气性能直接影响到瓦斯的保存条件。

根据其岩性分析得出:

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的透气性较差,瓦斯不易放散,可能有瓦斯凝聚。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井田内无岩浆岩分布。

岩浆活动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较为复杂,岩浆变质作用可以再一次生成瓦斯,并由于煤变质程度的提高而增大煤吸附瓦斯的能力。

凝固后的岩浆岩本身也是瓦斯气体良好的阻隔体,故岩浆活动影响区域煤层的瓦斯含量增大。

但在无隔气层的情况下,由于岩浆的高温作用强化了煤层排放瓦斯,也会导致煤层瓦斯含量减小。

故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影响不大。

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本井田没有露出地表的煤层,一般出露于地表的煤层,瓦斯容易逸散。

煤层埋深延东南向西北方向深度逐渐增加,地应力增高,围岩的透气性降低,瓦斯向地表运移的距离相应也增大,这种变化有利于封存瓦斯、不利于放散瓦斯。

所以,在瓦斯风氧化带以下,瓦斯含量、涌出量及瓦斯压力主要随煤层埋藏深度增加而变大。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井田内揭露一处陷落柱。

由于陷落柱的发育裂隙沟通强含水地层、地表水或老窑积水,煤矿开采时,水流量会增大,表现为水大瓦斯小的特点。

因为一方面水流驱动着裂隙和孔隙中的瓦斯运移,同时又促使溶于水的瓦斯一起流动;另一方面水被吸附在裂隙和孔隙的表面后降低了煤对瓦斯吸附能力,并增大了瓦斯排放能力。

对于隐伏于地表以下的陷落柱,不存在大量直接和地面沟通的孔隙、通道,瓦斯保存条件较好,陷落柱周围的瓦斯容易积聚。

八、水文地质条件,采空区及周边老空区范围,预测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和突水危险性,防隔水煤(岩)柱和探放水等工程技术等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一)主要含水层及其特点

依据地下水含水介质、孔隙类型、富水性等,我矿勘查所揭露地层中的主要含水层自上而下可分为:

第四系、上第三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组,二叠系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石炭系太原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奥陶系中统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其中奥陶系中统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又可划分峰峰组岩溶裂隙含水层和上马家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

(1)第四系、第三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

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岩层广布井田区内的黄土塬、梁一带。

主要由粉土、粘质粉土、砂质粘土及中更新统砂质粘土、古土壤、钙质结核及零星冲积小砾石等组成。

含水层多为透水而不含水岩层,局部含上层滞水,水量微弱,由于沟谷坡度大,降水多形成地表径流,对地下水补给有限。

地下水一般具有潜水性质,局部具微承压性,赋存孔隙潜水-微承压水。

上第三系上新统在沟谷中出露较多,含水层主要为底砾岩,厚度不稳定,单井出水量小于5m3/d,富水性弱。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广泛分布于井田内,其含水层补给条件不好,连续性差,单井出水量小于5m3/d,富水性弱。

第四系全新统在井田北部沟中出露一小部分,富水性弱,单井出水量小于10m3/d,季节性变化大。

(2)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含水岩组

该含水层以中粗粒砂岩为主,含水层裂隙发育差,富水性较弱,在补给条件较好的地段富水性较好。

通过地面调查及以往勘查试验资料,初步分析认为,地表风化裂隙及垂直节理虽相对较为发育,但裂隙的开启程度较差,且多为泥质岩充填或半充填,储水空间小,整个含水层厚度变化大,分布不稳定,加之为含、隔水层叠置的组合结构,以及地表出露面积有限等原因,浅部砂岩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及地下水的补、蓄条件较差,因此该类地下水含水层的富水程度普遍很弱,根据以往资料,单位涌水量q=0.001~0.122L/s·m,富水性弱中等。

据井田内ZK1钻孔资料,渗透系数0.567m/d,水质为SO4·HCO3-Na·Mg·Ca型,矿化度0.993g/L。

(3)石炭系太原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承压水含水岩组

太原组由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石灰岩等组成,是下组煤的赋存地层。

含水层主要是4#煤层和9#煤层之间所夹的几层生物碎屑灰岩,其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含量约占80%左右,生物碎屑约占15%左右,泥质少量,灰岩单层厚度3.58~11.05m,累计厚度27.43m左右,单层最大11.05m。

另外,太原组还有数层砂岩,其厚度变化较大,与灰岩相比,富水性很弱。

初步分析,该类岩层地处埋藏区,一般被新生界和二叠系地层所覆盖,岩溶裂隙的发育程度随埋深的增加而逐趋变差。

该类岩层地处浅埋区,一般被新生界和二叠系地层所覆盖,在井田较大的沟谷有露头,岩溶、裂隙发育程度较深埋区强。

由于上覆有巨厚的弱透水层和隔水层,且岩溶裂隙发育程度较差,限制了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渗补给作用,因地下水的补、蓄条件较差,地下水径流不畅,富水性普遍较弱,且不均匀,属于弱含水层。

从测井解释可以看出,在太原组灰岩的岩溶裂隙含水层段,各种物性参数变化不很明显,只在太原组相对厚层灰岩段,视电阻率值有明显降低,补偿密度曲线幅值有较小偏低显示,自然伽玛曲线幅值相对灰岩没有变化,井径没有明显变化,自然电位有负值反映,根据各测井参数对含水层反映分析情况看,说明太原组灰岩的岩溶裂隙不发育,含水层多在层间发育,富水性较弱。

本矿区内未做单层抽水试验,根据以往资料,水位标高+761.85m--+829.93m,单位涌水量q=0.011~0.409L/s·m,富水性弱中等。

据ZK1资料,渗透系数2.111m/d,水质为SO4·HCO3-Na·Mg·Ca型,矿化度0.968g/L。

上述资料表明,由于石炭系太原组含水层出露面积非常有限,且上覆有巨厚的弱透水层和隔水层相隔,加之岩溶裂隙发育程度较差,由此限制了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渗补给作用。

且因地下水的补、蓄条件较差,地下水径流不畅,以及地下水交替和循环条件滞缓等原因,因此富水性普遍较弱,且不均匀,属于弱含水层,局部构造裂隙相对发育地段富水性稍强。

(4)奥陶系中统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承压水含水岩组

(一)峰峰组岩溶裂隙含水层

井田内地表未见露头,根据本矿区勘探工作揭露峰峰组岩性以石灰岩、泥灰岩为主,夹石膏层和角砾状泥灰岩。

钻探取芯分析,岩溶裂隙发育程度一般较差,且多被方解石脉或泥质半充填,部分全充填。

据岩心资料,其岩溶形态以溶蚀裂隙为主,但裂隙开启程度差,溶孔稀少,且连通性不好,这是井田区内该类地下水含水层发育程度的普遍规律。

从地层结构及岩性组合看,其上覆地层层次繁多,为含、隔水层相互叠置的组合结构,这种地层组合结构在垂向上不利于大气降水入渗及地表水的渗漏补给作用,加之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差,由此导致了含水层的渗透能力、传导性和地下水交替作用微弱,以及由此造成的地下水径流滞缓和水循环条件欠佳等。

由于上述诸多因素及其水文地质条件,从而导致了井田内奥灰峰峰组含水层的富水程度在深埋区很弱,浅埋区富水性稍强。

据本煤矿及相邻矿勘查抽水试验,水位标高+796.79~799.37m,涌水量0.221~5.877L/s,统一口径单位涌水量0.0214~0.3179L/s·m,渗透系数0.0132~0.5298m/d,富水性弱中等。

据井田北侧相邻矿井临县新民煤矿(距本井田3km)S4水井(省地矿局第一水文队1985年施工)资料出水量为6.01L/s,(峰峰组)单位涌水量1.671L/s·m,水量丰富。

水质类型为SO4·HCO3-Ca水型,矿化度2.05g/L,总硬度62.6德度。

(二)上马家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

上马家沟组岩性以石灰岩为主,次为泥灰岩、角砾状泥灰岩和少量白云质灰岩、泥岩等,井田周边钻孔L5、ZK2-1揭露本组地层,钻孔上马家沟组与峰峰组含水层混合抽水试验,单孔统一单位涌水量0.1098~0.5328L/s·m,渗透系数0.2499~1.45m/d,井田内含水层富水性中等。

上马家沟组岩溶水化学以相邻碾焉矿水源井S1水质为代表,pH值7.36,总溶解性固体1.608g/L,水化学类型为Cl·SO4-Na·Ca型。

(二)主要隔水层及其特征

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划分是相对的,隔水层是指那些既不能给出又不能透过水的岩层,或者它给出或透过的水量都极少,如裂隙不发育的基岩、页岩、板岩、粘土(致密)。

隔水层对含水层起隔离作用。

分布在含水层上部的隔水层对含水层起保护作用,防止含水层受到污染;分布在含水层下部的隔水层保障矿山安全,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根据岩性组合及隔水特征,将隔水层划分如下:

一、二叠系泥岩、砂质泥岩隔水层

二叠系中的隔水层主要是较厚且稳定的泥质岩和裂隙不发育的砂质泥岩,在各含水层间起相对隔水作用。

考虑到因井巷煤层采掘所造成的人工采动裂隙最大限度可能会达到K4砂岩,因此对上覆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的隔水层不再进行统计,可视为隔水性能的保证程度。

此次仅统计K4砂岩底至上组煤(5#煤)顶之间的隔水层。

据地质分层资料统计,K4砂岩底至上组煤顶的地层间距为33.90~70.65m,平均间距为53.52m。

隔水层的主要岩性及厚度依次为:

砂质泥岩,厚度7.00~25.40m,平均厚度16.34m;泥岩,厚度4.91~18.30m,平均厚度10.30m;铝质泥岩及炭质泥岩,厚度0~0.63m,平均厚度0.18m。

隔水层累计厚度13.65~38.25m,平均厚度26.82m,隔水层厚度约占地层总厚度的50.1%左右。

据钻探岩芯鉴定和测井解释资料分析认为,钻孔揭露的隔水层位大部分岩芯完整,采取率很高,其中泥质岩层的泥质成分含量较高。

据分析,我矿井田上组煤顶板隔水层沉积较厚,泥质岩类致密,隔水性能良好,在正常地段其隔水性能极佳,对上组煤的开采是极为有利的。

二、石炭系泥质岩类隔水层

石炭系太原组为下组煤的赋存地层,含水层主要以太原组二段(C3t2)所夹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富水性普遍较弱,且不均匀。

石炭系中较厚且稳定的泥质岩类,在各含水层间起隔水作用,按上组煤(5#煤)底至下组煤(9#煤)顶隔水层和下组煤底至奥陶系(O2f)顶隔水层分别说明如下:

(一)上组煤底至下组煤顶隔水层

根据以往及本次勘查资料统计,上组煤底至下组煤顶的地层间距为66.02~82.30m,平均间距73.27m。

隔水层的岩性及厚度依次为:

砂质泥岩,厚度0~24.55m,平均厚度10.05m;泥岩,厚度1.10~32.05m,平均厚度15.83m;铝质泥岩及炭质泥岩,厚度0~1.40m,平均厚度0.20m。

全井田各地段隔水层累计厚度17.27~32.20m,平均累计厚度26.08m,隔水层厚度约占地层总厚度的35.6%。

根据钻探岩芯鉴定资料,结合测井含、隔水层划分,该隔水层主要为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之间所夹的泥质岩层及其上覆至上组煤底板之间的砂质泥岩、泥岩、铝质及炭质泥岩,从隔水层岩石的结构、构造及矿物成份分析,钻探取芯岩芯较完整,破碎段极为少见。

砂质泥岩的结构致密,以泥质成份为主,含量约占80%~90%,次为粉砂质及暗色砂物,泥岩、铝质泥岩及炭质泥岩的结构较致密,微具塑性,硬度相对较低,矿物成份以泥质为主,含量约占90~95%左右,微含粉砂质、碎屑物或其它暗色矿物,均为不透水的隔水层,且隔水性能良好。

分析认为,下山峁井田上组煤底至下组煤顶之间的地层结构为泥质岩、几层生物碎屑灰岩所组成的含、隔水层相互叠置的结构,这种地层组合结构,不利于灰岩垂直裂隙的发育,也不利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作用,且其隔水层累计厚度较大,隔水层分布连续、稳定,隔水性能良好。

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受到上覆及下伏含水层地下水的威胁,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是有利的。

(二)下组煤底板到奥陶系顶隔水层

由泥岩类、页岩和灰岩组成,岩石致密、坚硬,完整性较好,裂隙不发育,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分隔奥陶系石灰岩与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

据本次勘查资料统计分析,下组煤底至奥灰顶界的地层间距为50.20~53.50m,平均地层间距51.85m。

隔水层岩性及厚度依次为:

砂质泥岩,厚度35.19~38.88m,平均厚度为37.04m;泥岩,厚度0~3.64m,平均厚度1.82m。

隔水层累计厚度38.83~38.88m,平均累计厚度38.86m,隔水层厚度占地层厚度的74.9%。

下组煤底至中奥陶统峰峰组顶,地层平均间距为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