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x
《研修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修反思范文精选6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修反思范文精选6篇
研修反思范文(精选6篇)
研修反思1
教育心理学指出:
人的发展有两个重要的领域:
一是情感领域;二是认知领域。
因此,在管理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应该强调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充分全面的教育,尤其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领域,强调关心每一位孩子,使每一个孩子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争取消灭教育死角。
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方面
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积极的准备教学用具。
关注全体幼儿,注重个别教育,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幼儿的情感,使幼儿产生愉快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多看对业务有帮助的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根据制定的活动目标、内容与要求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保证好幼儿每天的游戏活动及户外活动时间,提供幼儿活动材料,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能力。
(二)保育方面
本学期我带的是中班,共有35名幼儿。
由于孩子年龄偏小,不太懂事。
纪律概念较差。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三位教师共同协商,把班级纪律及自立能力一起抓、同时抓。
经过努力,我们班的小朋友可以说进步很快,家长的反应也不错。
自立能力方面:
我们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以鼓励为主,强化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改变他们的依赖思想。
对幼儿好的行为或表现给与肯定与赞赏,使幼儿更有信心做好事情,完成任务。
而我们的老师做到适时的帮助,以提高幼儿的自立能力,并即使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
在我们的努力下幼儿喜欢上幼儿园了,喜欢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做游戏。
他们还学会不少的礼貌用语,有了初步的自理能力。
在教学方面:
幼儿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特别是在念儿歌、听故事、唱歌等方面,有了很好的成绩。
使幼儿在身心愉快的气氛中健康的成长,所以出勤率也比较高。
(三)安全方面
平时的工作中我刻意教给了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不吃生人的东西,不跟生人走,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每天严格晨检制度,不让幼儿带不安全物品入园,做到了人到心到,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家园工作
家园联系是保证。
在工作中,我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家园园地、家长会、晨间午间接待时的谈话,及时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反馈孩子在家的信息,使家长与教师之间互相沟通。
并结合孩子存在的问题,与家长一道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研修反思2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豪不起眼的乡村中学教师,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的童心,用孩子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我不是神,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学生们。
我有效课堂教学有了科学的定位思考,对如何有效教学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1、上课,一般采取三个层次:
一是个人自己试讲,备课组全体听课、研修组长参与;二是第二次试讲,研修组全体听课,教导处参与;三是公开课,学校公开课,全体本学科老师、学校领导参与。
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
为此,在教学中,构建数感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
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
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
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评课,首先是个人说课,谈感受;第二是参与听课老师评课,评课的重点围绕课标理念、围绕研究点突破、围绕学生主体参与,所有听课老师必须人人发言;第三是主任点评总结,由听课的领导进行点评。
4、换角,今年新课程全员培训又到了,怎样创新培训模式,才能乡村中学教师进一步理解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够均衡地、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笔者总结反思这几年来新课程的培训方式,探索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换角培训。
即参训教师角色换成中学生,培训者角色换成中学教师,培训过程相当于中学课堂教学过程。
通过换角培训,参训教师体验并感悟新理念新方法的每个细节及其作用,品尝和理解新课程理念,使他们在培训后得到较大的收获和提高。
5、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
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虽然在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离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集体备课、研修活动培养了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唤醒了教师推进新课程的意识,中学数学研修组正在逐渐由“经验型”向“反思型”和“研究型”群体发展。
在我们看来,课改与教研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下学期,我们还要把教后记只注重对具体实践结果的粗浅回顾,提高到对实践本身的深入反思,使“研”更有深度;同时有效地利用数学教师的博客,与同行交流思想,为学生提供服务
研修反思3
作为一名老师,我知道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
教育心理学指出:
人的发展有两个重要的领域:
一是情感领域;二是认知领域。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在管理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应该强调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充分全面的教育,尤其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领域,关心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争取消灭教育死角。
那么,如何帮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与管理的前提。
平时,我比较喜欢和孩子们“疯”到一起,做他们喜欢的游戏和想做的事情,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和眼神交流来了解他们,发现他们成长的需要。
我知道,只有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里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为了这个我也在更加努力。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有着良好习惯的班级是多么的优秀与便于管理,好的秩序不仅能保证课程教育的顺利实施更能大大的降低常见事故的发生,孩子们不争不抢,不打不闹,不抓不咬,老师还有什么可累的,当然这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老师的耐心教导和日复一日的训练养成。
还有很多如良好的用餐习惯、良好的喝水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语言习惯等这都要靠老师平时的仔细观察与发现总结。
例如:
玩大型玩具时,也是先让幼儿想一想,这么多的小朋友都要玩,哪些事情很危险,是不可以做的呢。
虽然孩子们讲述发言的时间占用了玩玩具的时间,但却有效的使孩子们掌握了玩大型玩具的常规要求,而且,记得牢,很少有孩子会犯规。
避免教师的过多指挥和干预,让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使各项活动互不干扰、有序地进行。
通过研修,我收获很多,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一定程度是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学习中不断丰富提高自己。
研修反思4
《历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文科课程。
本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本课程不仅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还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新课程、新内容、新理念和新要求,这对教师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新的挑战。
一、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积极从事实践活动,不断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推动力量,利用“小故事”使历史课充满浓厚的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让历史源远流长。
在教学过程中,如照本宣科,只注重知识性而不注重趣味性,会枯燥无味,使学生厌学,影响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历史课教学中,“小故事”能够使历史课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识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调动学生主动性,但也不是说所有的“小故事”都能起到如上所说的作用。
历史课利用“小故事”要以教育目的为核心,根据教学的要求和教材实际需要进行有效地选用,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插入一段与所教内容有关的课外的历史小故事;一种是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便于记忆的奇特的小故事。
二、上课需要技巧
例如,讲到开国大典这段历史时,我就和同学们过生日相类比。
正
如同学们有自己的生日一样,共和国也有自己的生日,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己的生日。
同学们过生日要唱《生日快乐》歌,我们升国旗要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过生日的时候,要请同学、朋友来聚会,而每逢国庆节就有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身着节日盛装,欢度国家的生日。
让他们在对比中学习,不但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较容易地理解开国大典,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组织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历史对话,师生共同探讨,互动学习。
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
学生不仅可体会到角色的转换,还能培养学习兴趣。
置身于课堂,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紧张、沉闷,反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特别是对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大胆尝试,从而有效促进能力的发展。
研修反思5
一路走过的校本研修活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即教研。
教研从课堂上来,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
而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
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
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
我就是在课堂上采取边教学边研修的形式,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入手,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常态课堂教学行为的无缝对接,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校本研修活动更具实效性。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公式: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我国特级教师袁蓉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成功经验中也总结出:
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
每上完一节课,我都会对照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想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反思自己教给学生什么了,思考自己教完了怎么办,关注教学的进一步研究。
我的教学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写:
一、反思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在分析教材和学生发展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了目标,教学完成后首先反思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程度又如何,根据学生达成情况对本课教学目标进行再修正,及时调整后面相关知识的教学目标,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能力、情感体验。
二、反思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教师要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有个性的学习。
因此教师要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自主性。
三、反思教师角色是否得到转换。
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变化。
因此,教师要反思在师生关系上是否做到尊重与赞赏;在教学关系上是否做到师生平等;在对待自我上是否做到反思;在对待同事上是否做到合作。
四、反思教学过程的精彩之处。
对教学过程中达到或超过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鸣、取得良好效果的做法详细地记录下来。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创新、升华,供自己以后或他人在教学中使用。
五、反思教学过程的生成事件。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已设计的教案流程逐步进行教学。
随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融,学生的“智慧火花”、“创新火花”得以燃发、灵感突现往往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尖刻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在教师备课时往往是没有触接到的。
教师如何驾驭,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发散性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师课后应及时反思。
六、反思教学过程的瑕疵之处。
俗话说: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再好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教师必须对此进行回顾,剖析、梳理,找出形成原因、分析关键因素、探究解决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七、教学案例再设计。
教学案例再设计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
通过对一节课从教材、教师、学生、教法、学法、问题设计、练习题等诸方面的'反思,得出新的教学规律、教法上如何创新、知识如何拓展、组织教学如何改进,问题设计是否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练习设计是否有巩固性和拓展性等等。
及时记录整理,去粗成精取其精华。
进行再梳理、再研究、再发现、再创新。
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或案例,不断升华,提高自身业务质量,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反思,我对自己教育教学进行“内省”,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课堂教学中,我带给学生的是一种轻松、有趣、投入的感受,简洁高效的环节设计,严肃而活跃的课堂氛围,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恰当地给以学法指导,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指导学生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学生们在适应了我的授课模式以后,渐渐地从对我的课堂产生兴趣转向对学习感兴趣。
叶澜教授指出: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因而我反思,故我进步!
研修反思6
在县进修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认真聆听了张老师所讲的《新课程改革下的校本培训》报告,明白了什么是校本培训,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校本研修的策略与方法的反思。
原来,我对校本研修不是很了解,主要是不太明白这个名词的定义是什么?
研究什么?
修炼什么?
到底什么内容属于校本的范畴,一直以来对这个问题也很苦恼。
如今听了张老师的报告似乎明白了一些,简单的说就是把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和教师的业务培训结合起来,使教师能够走上一条更专业的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并不断地提高自己。
自主研修+专业引领+制度保障+平台建设=有效研修
按照专家的观点,校本就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通俗地说就是在校本部。
在学校里。
那么,校本是不是一定就是在一间学校里呢?
不一定,这太狭隘,应该是就学校而论,只要是学校里那怕是校际间交流也是为了学校也可理解为校本。
而不是其他科研机构开展的研修。
《辞源》上说,研,学习、遵循;著作、撰写。
修,磨、碾;研究、探讨。
针对学校教育工作而言,是想通过学校管理者、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教师的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熟练应用已有的知识,服务于教育教学,又在教学和管理中提高自已,不断的更新自已,逐渐的构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校本研修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三句话揭示“校本研修”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这是“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
“校本研修”目的:
是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实实在在、一点点、一步步、看得见的发展。
表现在“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
2.“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这是“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
“校本研修”问题:
是学校、教师实际中发现、思考、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由专家批示的问题,甚至是看起来很小、别人以为很肤浅,但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表现在“学主体,学校研修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
3.“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这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
“校本研修”对策:
“在学校(以在学校为主),由教师(以教师为主),有组织、有针对性“(包括学习、培训、进修)与”教育研究“(包括学科教研、教育科研)”统一的工作,从目的、内容、形式、活动到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研与修”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以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师教育”。
简单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
二、对“校本研修”的概念界定
1.学术性界定。
所谓“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预定目标和学校、教师的发展规划为基本方向,以满足学校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在学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发展共同体(教的相互作用(影响)下,进而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培养、教师培训、教师进修、及教师继续教育)与教育研究(包括教学研究及常规教研、教育科研)有机融合的促进学的过程与活动。
核心是学校“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2.实践性界定。
所谓“校本研修”,简单地说:
就是以学校为基地的师资培训或教师教育,即学校以教师互教式,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融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师教育活动
综上所述,校本研修,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人的终身发展,在学校中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如进行同伙互助、专业和专家引领、实践中反思等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断的更新自已,逐渐的构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于校本研修与校本教研
前几年在对校本教研谈得比较多,什么是校本教研呢?
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
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研修不仅仅包括了校本教研,还包括了教师的培训和教育。
校本研修的外延比校本教研的外延更宽,包括得内容更丰富。
三、“校本研修”三大要素
1.教师个人:
自我反思(实践反思)。
即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
自我反思是建立于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承担“校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提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2.教师小组:
同伴互助(共同发展)。
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
3.教育专家:
专业引领(专业提升)。
校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修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问题进行研究,提升,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
校本研修最重要的形式是校内:
①面对面的教研组读书活动。
②教研组面对面的教材、学生等方面的研究。
③自己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区域专业人员的深度指导。
网络研修有局限性,如果明晰了网络研修的效果程度、如果明确了某一个阶段的目的,那么网络研修还是可以发挥它的作用的。
网络研修是一种形式,她重要的是给教师一个发言的机会,老师很满足了,他们能及时发表自己建议,积极性回很高的。
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师业务提高计划,这就是以校为本了吧。
我也曾经做过教研组长,那时候还是以学习为主,找来一些其他地区的教学目标,和一些教学案例,有时候先念一遍再讨论,有时候边念边讨论。
主要是针对我们这个语文学科的一些共性问题,还有本校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的一些现状结合起来,找到我们应该走的路子和方向。
但是大部分的教研活动都是被行政事务干预,被指令讨论学校的一些制度和正册的建立,对学校的某项新措施发表意见。
很大程度上不能把教研深入下去。
甚至出现很多困惑。
到底教研活动怎么搞?
现在的活动也大多以听课、评课、说课,学习教学大纲为主,教学研究很难深入,也很难有什么规模,更谈不上什么成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