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特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5512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时代的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网络时代的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网络时代的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网络时代的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网络时代的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时代的特点.docx

《网络时代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时代的特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时代的特点.docx

网络时代的特点

就一般意义而言,所谓的网络,通常是在三种意义上使用的:

一是网状的东西;二是指由许多相互交错的分支组成的系统;三是在电的系统中,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照一定要求传输的电路和/或其中的一部分[1]。

而在信息通信领域,一个网络就是一个通信系统,它允许用户访问其他计算机上的资源及相互交换信息;允许用户分享自己系统上的资源或访问其他系统上的共享资源[2]。

互联网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其中,广义上的互联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而狭义的互联网络则一般是指计算机互联网络。

Internet,虽然被翻译成为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等各种不同的称谓,但其实质上是计算机互联网络之全球网络---"网络之网络"。

网络的历史与电脑和电子通信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自从1946年第一台通用电脑在美国费城诞生以来,电脑技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飞速发展。

当然,电脑的普及和发展也离不开电脑软件的支持和发展。

同时,电信也由于节点(node)技术(电子交换器switches)和路由器(routers)与新连接方式(传输技术)的集合而产生革命性变化。

随着光电传输技术、卫星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互动通信领域的汇聚结合,导致了计算机网络的构建[3]。

而互联网络在20世纪最后30年的创造和发展是军事策略、大型科学组织、科技产业及反传统文化的创新所衍生的独特混合体。

互联网的起源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提出的以封包交换通信技术(packet-switchingcommunicationtechnology)为基础建立独立通信系统。

按照这种设想,在这一系统上,以数据包为传输形式的信息单位会沿着网络寻找自己的路径,而在网络上的任何一点重新组合成有意义的信息。

后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允许包括声音、影像与资料在内的各种信息都可以通过数据封包的方式传输,从而形成一个不需要控制中心就可以在所有节点相互沟通的网络---互联网络。

后来,第一个被命名为"高级研究计划局网络(ARPANET)"这种电脑网络便在1969年9月1日上线。

由于其设立的军事目的,该网络刚开始的四个节点只设置在与美国国防部有合作关系的大学和研究所内,以便专为军事研究使用。

然而,随着科学家群体及其兴趣的发散,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都可以连接上网,以至于无法区分军事导向的和非军事导向的科学研究与沟通,因此,到了1983年便有了区分:

即ARPANET成为专门科学用途的网络,而MILNET则直接与军事应用有关。

随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加入,又创造了另一个以科学交流目的而使用的网络---CSNET,并且与IBM合作设立了一个供非科学界使用的网络---BITNET。

所有这些网络都是以ARPANET为骨干通信网络。

这些随后建立在ARPANET上的不同网络之间形成的通信网络被称为ARPA---INTERNET,之后被称为互联网(INTERNET)。

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投资互联网络,互联网络也就越来越成为没有明晰、权威的规范可以毫无争议地规范和管制的空间,网络在技术和文化方面都具有自由运转的特性[4]。

随着网络在美国的兴起及通信量的剧增,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参与网络的建设,并试图建立彼此相互通信的网络---国际互联网络。

1973年就职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科学家VintonCerf和RobertKahn设计了互联网的基本架构。

后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和几所大学、研究中心及来自于欧洲的研究人员共同召开了斯坦福学术会议。

斯坦福会议参与者RobertMetcalfe所研究的封包通信技术导致了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s,LANs)的出现。

以斯坦福会议为基础,Cerf、Metcalfe与GerardLelann设计了可以容纳不同研究人员和各种既有网络需求的传输控制协定(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TCP)。

1978年Cerf和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的Postel、南加州大学Cohen将TCP协定分为从主机到主机(host-to-host)的传输控制协定(TCP)和网络之间的协定(IP)。

从1980年起,TCP/IP协议成为美国电脑通信的标准。

1983年美国开始出现基于TCP/IP协议的全国性互联网。

与此同时,在欧洲,则采取了不同于TCP/IP的X·25作为国际标准。

这样,如果各地区分别实行不同标准的通信协议的话,那么,整个世界将很可能被分割为不能相互沟通的电脑网络。

但由于TCP/IP标准具有容许网络之间采取多层次的连接结构、拥有适应不同通信系统与不同编码方式的能力,此后,TCP/IP协议遂成为普遍采用的通信协议。

随着TCP/IP的推广,任何只要有电话线和Modem的电脑就可以连接到网络上。

相应地,越来越多的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区网、局域网的彼此联接,成为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

∙2010-1-2514:

52

∙回复

∙马木全

∙10位粉丝

2楼

虽然国际互联网络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但是,由于其传输信息(尤其是同时传输不同文本的信息)的能力和检索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客观上需要一种能够同时传输不同文本的信息及迅速检索和收集信息的网络技术。

后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TimBerners-Lee和RobertCailliau发明了以超文本链接技术和通用资源识别技术为核心的全球信息网或万维网(worldwideweb,WWW)。

万维网的理念是建立一套大家都认可的协议与标准,将文件保存在位于世界各地的网络服务器上,而每一个想得到这个文件的人,只要输入简单的地址,就可以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看到它,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通过以超文本链接(HTTP)技术和通用资源识别码(URL)为核心技术而设计出来的各种搜索引擎和快速浏览器。

这样,就可以将应用协议的信息与掌握所需信息的电脑的IP地址结合在一起。

这样,整个世界都拥抱了互联网,实实在在地创造了一个全球信息网[5]。

TimBerners-Lee和RobertCailliau创建万维网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协同工作(collaboration),即网络用户不仅可以阅读、浏览网页,而且还可以补充与修改这些页面,创建链接。

不过,这一目标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实现[6]。

值得注意的是,万维网并非互联网,它只是互联网上运行着的一种界面,而互联网则是由彼此相互联结的计算机所组成的网络[7]。

(二)网络的发展与展望

互联网络是由无数的计算机、移动通讯设备、固定通信设备等各种不同的终端通信设备基于统一的通信协议、标准而相互联结的信息通信网络。

由于通信协议、标准和通信技术的问题,早期互联网络分别包括由计算机通信组成的计算机互联网络、由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的移动互联网络和由有线电视系统所组成的有线电视网络等三部分。

不过,在早期,人们一般所谓的互联网络,则主要是指由计算机通信系统所组成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随着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等三网的相互融合,互联网络将不再是单纯是指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或有线电视网,而是由各种不同终端设备按照统一的通信协议、标准所组成的统一信息通信网络。

全球互联网络则是最大的通信网络,它是由全球包括计算机通信、移动通信、其他固定通信设备等各种通信系统相互联结而成为的全球统一的通信网络系统。

毫无疑问,网络通信是建立在信息通信技术与电脑计算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网络通信本身的发展与信息通信技术和电脑计算技术息息相关,信息通信和电脑计算技术的进步将推动网络及网络通信的进步和发展。

人们使用互联网络的目的在于能够随时随地高效、便捷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网络办公和网络交易活动。

为此,人们主要关注互联网络自身的覆盖范围、接入互联网络的方便程度、网络通信的速度与效率、网络通信的安全性等。

影响网络通信的速度、效率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电脑等各种终端设备的计算能力、网络传输的带宽、网络的空间分布、上网的方式及便捷度。

因此,未来互联网络的发展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发展网络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实现包括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等三网融合;开发更多的上网终端设备并降低其成本,使社会公众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各种方式接触到互联网络;大力发展固定网络、移动网络、无线网络等;寻找带宽更大的传输介质以提升网络传输速度---网络在单位时间内的通信流量;提升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以便更快地处理海量的网络信息等。

从网络联接速度的发展来看,20世纪70年代,ARPANET使用的是每秒5.6万位元的联接速度;到了1987年,网络连线每秒可达150万位元;美国国家社科基金会网1992年的传输速度为每秒4500万位元足以每秒传输5000页资料;1995年10亿位元的传输技术开始使用,其传输量相当于一分钟内传输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所有资料。

就传输介质的通信量来看,1997年铜质电话线为介质的网络传输,其传输能力一般在每秒6.4万位元,而同期的移动网络在户外以每秒38.4万位元,室内则以200万位元的速度传输。

就光线通信来说,1993年光线电缆的传输能量为每秒50亿位元,而2000年时,光线电缆传输容量接近1000亿位元[8]。

就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而言,早期主要是计算机,尤其是大型台式计算机;随着笔记本电脑成本的降低,利用笔记本电脑上网也越来越普及。

另外,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种移动通讯设备也可以借助移动网络接入互联网;随着电视网与电信网的融合,电视也加入到了互联网终端设备的行列。

到目前为止,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已经开始相互联结,并逐渐朝着三网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网络终端设备出现,据信,将来利用衣服及其纽扣、手表等都可以上网。

∙2010-1-2514:

52

∙回复

∙马木全

∙10位粉丝

3楼

自从20世纪90年代晚期以来,互联网的沟通能力伴随电信与电脑运算的发展,从分散、孤立的微电脑与大型电脑到经由相互联接的具有多种格式的信息处理设备来普遍利用电脑运算能力。

在这种新的技术系统里,电脑的运算能力分散在以使用共同互联网协议的网络服务器为核心的沟通网络里,并且能够联接上巨型电脑服务器,这种服务器通常区分为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

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在家里、办公地点、购物和娱乐场所、交通工具上使用各种终端设备来接触互联网络。

这些设备有许多可以携带,无需自有操作系统就可以彼此沟通。

如此以来,电脑运算能力、应用软件和资料都被储存在网络上的服务器里,运算的智能就安置在网络里:

网站彼此沟通,拥有必要的软件,以便联接任何设备与普通的电脑网络。

近年来,人们已经开始研究利用以化学和(或)生物学为基础的纳米技术制造晶片。

1999年7月《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来自帕罗阿托惠普实验室的电脑科学家PhiKuekes及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的化学家JanesHealth的实验结果。

他们发现利用化学程序而不是用光来制造电子交换的方法,将交换缩小到一个分子大小。

虽然这项超细微的电子元件距离实际操作可能还有一段时间,但研究显示,分子电子学是克服在硅晶片上增加密度的物理限制的可能出路,能够引导电脑进入比奔腾微处理器快1000亿倍的时代的到来。

届时,如同将1999年100台电脑工作站的运算能力封装在一粒盐的大小之内。

如果以这项技术为基础,可以预想,未来的电脑运算环境将是:

几十亿个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信息处理设备散布在任何地方,就像墙上的油漆颜料一样[9]。

如此以来,未来网络通信的速度和效率将无可限量。

由于电脑计算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自身的发展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如果从ARPANET诞生算起,第一代网络经过了三十年的历史;如果要从1983年美国全国互联网运行开始计算,第一代互联网只走过了二十几年的里程。

在中国,第一代互联网的历史应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即仅仅有10年的历史。

目前,在很多国家,第二代或下一代(nextgenerationnetwork,NGN)互联网已经开始建设。

所谓"下一代互联网",根据1997年美国提出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概念性报告》,"在下一代互联网社会中,人们将能够比今天的互联网更多样、更快捷、更可靠的交换信息","下一代互联网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先进的网络技术"、"下一代网络结构"和"革命性应用"。

"下一代互联"的基本要求是容量、速度和处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其网络基础设施的传输速率将提高到今天的互联网的百倍以上,并积极地发展以实时、分布、多媒体为特点的新型应用。

与当前的互联网相比,下一代互联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更快、更大、更安全。

所谓的更快,是指下一代互联网将比现在的网络传输速度提高100-1000倍。

所谓的更大,是指目前的互联网是采用IPV4地址协议,而按照该协议,其IP地址有限,因此,可以上网的用户和终端设备有限,即网络相对有限;而下一代互联网将逐渐放弃目前的IPV4地址协议,改而采用可以使每一个家庭中的每一个可能的东西分配一个自己的IP地址的IPV6协议,即按照这种协议,IP地址更多,约为现有互联网的1029倍;数据传输速度更快,主干网和城域网传输速率将比现在提高100倍到1000倍,可以使数字化生活变为现实[10]。

所谓更安全,是指由于第一代网络在设计时缺乏对安全性的总体构想,仅仅考虑互联的方便性或网络的开放性,故而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相对于目前的计算机网络而言,下一代网络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可以有效控制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二是多业务平台。

下一代网络与第一代网络相比,不仅在技术层面,而且存在与应用层面。

它可以支持多种业务---不但可以支持非实时业务,也可以支持实时业务,还可以支持数据业务。

换言之,下一代网络至少可以同时支持电话、数据、电视业务等三种以上的业务,从而成为综合业务网。

∙2010-1-2514:

52

∙回复

∙马木全

∙10位粉丝

4楼

三是混合网结构。

所谓的混合结构是指它既含有路由器和ATM交换机,又有SDH的ADM和WDM的OADM和ODXC等。

这些设备将以互联网的网络节点形式存在,直接参与网络寻址,这与现在的网络上使用的ATM、SDH和WDM设备有极大的不同,这些设备不是互联网上的网络设备,它们不参与互联网的寻址,其作用只是提供点到点的数据专线。

四是无连接的网络。

下一代网络仍然保持不面向连接和无复杂的流量控制系统的特性。

虽然目前人们对下一代网络仍然存在争论,但是,一般认为,这种网络具有统一的TCP/IP通信协议和巨大的传输容量,能以最经济的成本、灵活可靠地、持续地支持一切已知和将有的业务和信号;其具有开放性、高效性、多用户或多网融合性、多媒体性、资源共享性、低成本性等特点。

从基础传输层面上看,这种网络是智能网络;从交换层面上看,这种网络是有QoS(服务质量)支持能力的分组路由交换网;从接入层面上看,这种网络是宽带有线和无线接入网;从网络控制层面上讲,这种网络就是软交换网络;从业务上看,这种网络就是集语音、数据与多媒体业务于一身的智能化多业务平台;从传输介质上看,这种网络使用具有巨大带宽的光线传输,因此,其在单位时间内的传输量非常高[11]。

从融合性来看,这种网络将是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的统一网络。

据信,与第一代互联网相比,第二代互联网在速度上要快10-1000倍[12]。

按照网络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有理由预见,与第一代和第二代互联网络之间的时间间隔相比,从第二代到第三代互联网络之间的时间将会更短,将来不同代际网络之间的时间间隔将越来越短,速度提升的幅度也将越来越大。

总之,未来网络时代,网络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网络速度将非常之快,其效率将非常之高,以至于我们目前无法想象。

由于实现了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电视网络等三网融合,因此,未来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在范围上将远远超出我们目前的想象,它们将无处不在且价格非常低廉。

网络在功能上将集文本、数据、视频、声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其互动性将大大增强。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各种社会活动。

正如有学者预言那样,从物质层面上讲,网络将会成为我们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因素和核心平台,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如何想象和比拟都不为过分[13]。

二、互联网络的自然特征

互联网络是基于数字化的信息通信技术而建立起来的没有地域限制的全球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因此,与传统媒介和现实环境相比,互联网络具有数字化、技术性、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和高效性等特征。

(一)数字化

所谓网络的数字化,是指网络上的信息传输与信息交流都是以数字的形式进行的,数字技术是整个网络得以构建的技术基础。

由于构成网络的基本单元之一是电子计算机,而计算机语言目前是以不同数目的0和1的不同组合所组成的数字串,因此,要实现网络上彼此不同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就必须借助于数字技术,即数字化是网络的技术特征之一。

当然,我们说人们在互联网络上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的,并非意味着人们在视觉上看到的信息都是以数字形式出现的,而是指信息在信道或网络上是以数字的形式进行传输。

事实上,这种数字化信息---计算机语言对于人们的视觉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只能对计算机才有意义。

经过信道传输的数字信息如果要能够被人们阅读和了解,必须要在终端设备上经过适当的语言转换程序---将数字化信息---机读语言转换为人类语言。

(二)技术性

所谓的技术性,系指不仅计算机、互联网络本身是高科技的产物,而且,网络通信也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

众所周知,网络信息交流离不开信息发送设备(信源)、终端设备(信宿)、基础网络或信息传输通道,而信息传输的速度与信息传输通道的带宽有关,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则与发送和终端设备的计算速度或能力有关、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安全性与信息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密切相关。

对于信息发送或接收设备的计算能力,一般与计算设备(计算机)芯片的集成密度有关,而(计算机)集成电路芯片是一个高科技问题。

通常,发送或接收设备的计算能力越高,其处理信息的速度也就越快,收发信息的速度也就越快。

对于信息传输通道的带宽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涉及传输介质材料问题,属于材料科学问题。

从传输介质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经过了铜质电线电话线---ISDN---BISDN---光线传输介质(宽带)的过程。

而传输介质材料也是一个高科技问题。

就信息在传输信道中的安全性问题,由于其涉及到信息加密技术和电子认证技术,而无论是信息加密技术,还是电子认证问题,都是与技术攸关的问题,故而也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另外,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并非是一路直达,往往还需要经过诸多路径转换,而这种路径转换也需要路由(器)技术。

总之,互联网络是一个高科技产业,无论是硬件设施建设,抑或是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还是网络通信的质量保障,都需要信息技术乃至生物技术等诸多高科技的支撑。

无论是网络运营商,还是一般的网民,利用网络进行通信或进行其他网络活动,谁掌握的技术高,谁就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2010-1-2514:

52

∙回复

∙马木全

∙10位粉丝

5楼

因此,可以说,技术性是互联网络的基本特征。

(三)开放性(无国界地域性)

所谓的开放性,又称无国界地域性,是指在互联网上,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网络活动没有地域范围和国界、国籍的限制。

从技术上讲,互联网络对任何人、任何地区都是开放的,只要具备一台符合条件的终端设备和网线或相应的卫星通信或无线通信条件等,都可以接入网络并在网络上进行通信。

因此,如果不是通过严格的技术甄别措施,我们一般无法直接及时识别网络主体所属的地域范围或国籍。

随着固定电信网、移动电信网和无限通信网的融通,随着传统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的融合,未来的互联网络将更加开放,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与网络接触,借助于互联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电子商务。

由此,我们说,互联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网络,在互联网络上没有疆界地域,一般人们也无法准确识别与之进行网络信息交流主体的国别、地域。

(四)虚拟性

在现代汉语中,虚拟,是一个与真实相对的范畴,系指假设、虚构或不存在之意。

然而,在谈论与互联网络有关的话题时,所谓的虚拟性,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其中,有的是谓由于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流可以实行匿名的方式,由此我们一般人往往无法得知网络上主体的真实身份信息,即信息交流主体的身份信息存在不确定性或虚假性;有的则是指网络游戏中的物品或角色---虚拟物品或虚拟人物,在此语境下,所谓的虚拟性,便是指虽然在网络上看似真实存在的物品或人物,但在现实环境中并不存在该物品或角色或在现实环境中并没有与之一一对应的真实物品或人物。

不管作哪种含义上的理解,所谓的虚拟性都有"虚假"、"不真实"的意蕴,都是互联网络的特性。

(五)交互性

交互,互相、替换着的意思[14]。

在有关网络的语境中,所谓的交互性,是与所谓的单向性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很多人在网络上可以进行几乎实时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它包括众多性、实时性、互动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所谓的众多性,是指参与网络交流的主体在人数上应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谓的实时性,是指不同信息交流主体之间在网络上的话语(信息)交流与面对面交流一样,不存在太大的时滞;所谓的互动性,是指不同信息交流主体之间可以就同一主题进行实时的双向或多向交流。

(六)高效性

所谓的高效性,指的是与传统媒介相比,在网络上查询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性。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数字化特性,在网络上查询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因此,也就具有效率高的特点。

纵观整个网络的发展史,不难看出,网络自始自终就是为了追求高效率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着的。

未来网络的高效率,无论我们目前做如何估计,都不为过分。

(七)多媒体性

所谓的多媒体性,是谓在互联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流不仅限于一种媒体,可以同时使用数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进行通信。

尽管在第一代互联网络上,尤其是早期网络上利用多媒体进行通信并没有被广泛使用,但是,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多媒体通信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群使用。

三、网络时代的社会特征

通过前文对网络的分析和展望,可以看出,网络时代社会将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网络时代是信息时代

所谓信息时代,是一个与以有形资产为财富代表的传统时代相对称的新时代,它是指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占绝对优势的时代,届时,人们衡量财富的指标不再是有形财产,而是对信息的占有量。

人的认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财富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传统社会条件下,有形财物是社会的主要财富,故而人们对财富的衡量往往是以对有形财富的占有、支配数量为标准的。

自从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信息的知识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倍增,知识产权制度获得了长足发展。

但无论是关于知识经济的认识,还是关于知识产权的认识,基本上都局限于具有智力创造的知识产品或知识信息,而那些在信息群体中居于多数地位的各种非独创性信息甚至个人数据的财产价值并没有得到承认。

究其原因,乃在于人类对这种信息的收集、加工能力十分有限,即在传统条件下,信息技术落后是其根本原因。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一般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与我们所谓的真正信息时代或信息经济时代仍然是存在差别的。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般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至多只能是信息时代的前夜或序幕,而非真正的信息时代;而在真正的信息时代,不仅是所谓的知识信息的时代,而且也是所有一切有用信息的时代。

∙2010-1-2514:

52

∙回复

∙马木全

∙10位粉丝

6楼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为信息的大量汇集奠定了基础,使得网络环境成为信息的集散地,并因此使信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包括个人隐私或个人数据在内的信息的经济价值也日趋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