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4461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8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设计.docx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设计.docx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设计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1)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DG/TJ-016-2004钢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

3)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4)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JGJT194-2009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

5)本工程相关设计施工图

3.箱梁梁底模板支架体系设计原则

3.1地基处理

由于本工程所处区域为崇明冲积平原,区域原状土均为软弱土质,且其中3座拟建桥梁位于现状河道位置,在桥梁施工之前,必须对桥梁施工区域地基进行处理,满足施工要求。

桥梁箱梁投影面积上均为河道区域,河底为黑色淤泥质土,含水量高,压缩比大,不适合作为支架地坪的地基,所以需要对这部分区域进行换填,结合交通便道的施工经验,首先在河道两侧筑坝并抽水,随后利用挖机进行清淤,清淤厚度约在50cm,然后回填建筑旧料混合料至原地面,利用挖机或压路机等大型机械反复进行碾压。

换填工作应尽量提前进行,以留有足够的时间使其自然沉降

3.2地基、支架预压

3.3支架体系

3.4支架搭设

3.5支架拆除

1)模板设计考虑吊运和人力搬运因素划分板块,尽可能减少分块,以减少安装时的拼缝。

2)箱梁底板、顶板模板考虑混凝土和钢筋自重及浇捣时混凝土振捣压力和施工操作荷载,计算确定牵杠、搁栅间距和支撑排架立杆间距。

3)箱梁腹板梁及墩台横梁的模板计算考虑新浇捣的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计算确定围檩间距和对拉螺栓,模板计算按刚度验算进行,最大变形值不超过计算跨度的1/450。

4)箱梁底板模板采用18厚九夹板,搁栅采用50×100方木,牵杠采用φ48×3.5钢管,排架采用φ48×3.5钢管。

支座处模板采用18厚九夹板,搁栅采用50×100方木@300mm,牵杠和立杆采用50×100方木横向间距@500~600mm;纵向间距@600mm。

水平杆步距不大于1.7m,并加纵横向剪刀撑形成整体,离地面200mm高搭设纵横向扫地杆,增加稳定性。

立杆用钢扣件连接。

模板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0.1%~0.3%。

5)箱梁施工外脚手架采用常用的敞开式双排脚手架,立杆横距1.05m,纵距1.5m,步距1.8m,并与满堂支架拉结。

6)上下操作面的人行安全通道分别设在箱梁施工外脚手架东西两侧。

人行通道采用斜坡道形式,斜坡道宽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

3,操作面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小于斜道宽度。

斜坡道及平台外侧均应设置栏杆及踢脚杆,栏杆高度应为1.2m,踢脚杆高度为0.3m,内侧应挂密目网封闭。

斜坡道的立杆、横杆间距应与脚手架相适应,立面设剪刀撑,人行斜坡道小横杆间距不超过1.5m,斜坡道上满铺脚手板,板上钉防滑条。

由于本工程桥梁外形采用造型模板工艺,本方案编制不包括箱梁腹板外模及旁支架等布置形式,具体形式详见后续各座桥梁景观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4.模板(支架)、脚手架方案设计

4.1箱梁支架布置形式汇总表

名称

底板

腹板

部位

材料

间距(mm)

部位

材料

间距(mm)

400~230mm厚渐变区

18厚九夹板

 

450~250mm厚1810~1410mm高

18厚九夹板

 

二四方木格栅

300

二四方木格栅

300

φ48钢管牵杠

650

φ48钢管牵杠

250

φ48钢管立杆

500×650

φ48钢管立杆

500×250

230mm等厚区

18厚九夹板

 

250mm厚1410~1010mm高

18厚九夹板

 

二四方木格栅

300

二四方木格栅

300

φ48钢管牵杠

650

φ48钢管牵杠

250

φ48钢管立杆

1000×650

φ48钢管立杆

500×250

4.地基处理与支架基础

4.1地基处理

9.1支架预压要求

底模铺设完成即可进行堆载预压,主要是检验支架地坪在承受荷载情况下的沉降情况及检验受荷情况下的支架体系稳定牢固及变形程度,作为后续模板调整预抛高值的依据。

预压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静载试压以检查支架的承载能力,测试纵梁和横梁的变形值。

最大加载按主梁自重的1.1倍计。

要分级加载,每级持荷时间不小于30分钟,最后一级为1小时,然后稳定时间48~72小时,一般预压最后三天的稳定沉降值为不大于1mm/天,分别测定各级荷载下支架和支架梁的变形值。

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支架的施工预抛高值,以消除施工中因支架变形而造成的箱梁线形和标高误差。

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进行预压。

为保证预压荷载的合理分布,加载时逐步加载,按照50%→70%→100%→110%荷载总重进行加载。

9.2支架预压步骤

9.2.1支架预压方式

静载预压使用编织袋装入等重量的土,分层堆放在底模上,堆载前应由操作人员检查满堂支架各个节点的牢固程度,并在过程中随时检查。

测量人员应在堆载前测量地坪及底模的标高,在堆载过程中每日跟踪变化情况,在数据变化达到一个稳定值时,可以开始进行卸载,在卸载完成后测量最终数值。

底模安装前先安装好临时支座,底模、侧模安装后开始支架预压,但预压前采用胶合板和彩条布铺在模板上,保护模板不被受损和污染。

支架搭设时预压前,顶部预留抛高要计算地基相对沉降量,支架弹性和非弹性值等。

地基相对沉降量以地基处理时试验检测后计算确定。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支架施工沉留值在15~20mm左右,待预压沉降观测后调整。

注意的问题:

1)采用沙袋法预压,沙袋逐袋称量,设专人称量、专人记录;称量好的沙袋一旦到位就采用防水措施,准备好防雨布。

2)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立即进行补救。

3)要分级加载,加载的顺序接近浇筑砼顺序,不能随意堆放,卸载也分级并测量记录。

4)通过第一施工段预压并沉降后,将实测沉降量(地基沉降量、支架变形量)作为一个参数值直接运用。

9.2.2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监测点位以纵横向进行控制,支架区域受荷的大小为布置原则横向点位布置。

顺桥向每3m测一断面(以大写英文字母进行编号),横桥向测点布置于箱梁腹板的位置及每孔箱梁底板中间(以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间距根据每孔箱梁宽度。

观测点设在底模上,底模不得悬空或翘曲,否则将影响观测结果。

监测点位采用硬钉固定于底模上,在监测点周围堆载物应留出空间。

观测点在预压前、预压后观测并记录结果。

为减小人为观测误差,应定人、定仪器观测,观测时间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免在强光、高温时进行。

用白油漆标识好,并在旁边写好点位编号。

测点数量汇总表

桥梁名称

断面数量

横断面测点数量

测点总数

6

15

90

卸载:

压载完毕后进行卸载,卸载时间在同跨内先中间后两边对称同时进行。

根据设计要求,监测工作从分级加载时就应该开始,原则上最后一级加载完毕立即进行测量。

随后72小时稳定期间,每12小时测量一次,而后每24小时测量一次直至数据稳定。

最后卸载完毕后再测量一次。

这里测得沉降值主要分为两块,一块为地基沉降值,一块为支架压缩沉降值,由于地基沉降为不可逆变形,支架压缩沉降为弹性变形,故沉降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初测值—稳定值=总沉降值

卸载值—稳定值=支架压缩沉降值

总沉降值—支架压缩沉降值=地基沉降值

预压时主要观测的数据有:

支架底座沉降—地基沉降;卸载后顶板客恢复量以及支架的侧位移量和垂直度,按测得的沉降量及设计标高,重新调整模板标高。

测量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50026—89),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并用悬线重锤测支架水平位移量。

沉降稳定卸载后算出地面沉降、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具体数值为多少,并在卸载后全面测得个测点的回弹量。

根据各点对应的弹性、非弹性变形数值及设计梁体挠度来调整模板的高程,通过支架顶部微调装置进行调整、加固。

3卸载及支架调整

卸载后记录地基及支架、木材变形的反弹量,当弹性变形恢复后结束观测,绘出观测曲线,最终计算出每个施工段支架体系的沉降量及弹性变形量,并根据此沉降量及弹性变形量调整相应竖杆标高。

预压过程中必须随时观测地基、支架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安全。

4预拱度设置

根据砼自重+1/2活载引起的挠度与预应力引起的反拱之差设置;每个墩顶位置箱梁的预提高度为弹性变形值S1,每跨跨中预提高度为弹性变形值+S1设计预拱度(砼自重+1/2活荷载引起的挠度-预应力引起的反拱);其余位置的预提高度均以每跨墩顶预提高度为最小值,跨中预提高度为最大值按二次抛物线分配。

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δ2=2mm;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δ3=σL/E=30KN*L/A*E=0.3L(mm);支架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为δ4=1mm。

4.模板(支架)、脚手架安装及拆除

4.1工艺流程

水平模板采用上述立杆间距,在底(顶)板上放线定位→立杆与水平杆用扣件连接成第一层支撑架体→对立杆的垂直度进行初步校正→搭设扫地杆并再次对立杆的垂直度进行校正→逐层搭设支撑架体和竖向剪刀撑。

腹板墙模板:

放线定位→安装模板→钻拉条螺丝孔并上拉条螺丝→检查(竖向木楞位置)→安装水平双钢管横向钢楞,临时固定拉条螺丝→检查、调整模板垂直度,安装支撑→紧固拉条螺丝螺帽

模板支架拆除:

模板→安全网→挡脚板→脚手板→防护栏杆→剪刀撑→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立杆→材料堆放整齐。

4.2施工前准备工作

1)安装前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首先进行中心线和位置放线,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

做好标高量测工作,把结构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模板承垫底部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2)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

3)经检查合格的模板,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重叠平放时,每层之间加垫木,模板与垫木上下对齐,底层模板离地面不小于10cm。

4)排架安装的地面平整坚实,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

5)施工前对相关人员进行详细交底,确保排架搭设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

4.3支架搭设及模板安装操作要求

4.3.1模板支架搭设操作要求

1)认真处理好模板支架地基基础,确保模板支架的搭设质量。

2)严格按照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注意杆件的搭设顺序,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水平杆的水平偏差,并确保节点联接达到要求。

3)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设置斜撑杆、剪刀撑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撑,避免模板支架在搭设过程中发生偏斜和倾倒,确保模板支架搭设过程的安全。

4)变形的不合格的构配件(有裂纹、尺寸不合适、扣接不紧等)不能使用。

5)未完成的模板支架,在每日收工时,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以免发生意外。

6)加强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7)模板支架搭设完毕后应由技术负责人、安全主管、质量主管组成的检查组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才能使用。

4.3.2扣件安装操作要求

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2)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3)装螺栓时应注意将根部放正和保持适当的拧紧程度,要求扭力矩控制在40~50N·m为宜,最大不得超过65N·m。

4)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5)在主节点处固定水平杆、剪刀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3.3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搭设操作要求

1)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2)栏杆高度应不小于1.2m。

3)中栏杆应居中或均匀设置。

4)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4.3.4脚手板铺设操作要求

1)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每块质量不宜大于0.3kN。

2)冲压钢脚手板应有防滑措施。

3)竹脚手板应用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4)脚手板应铺满、铺平、铺稳,脚手板两端应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不得有探头板。

5)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6)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

4.3.5模板安装操作要求

1)装模板前,必须先由放样员定出模板安装线,保证各结构部位位置正确。

2)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3)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起重设备钢架体等不稳定的结构相连接。

4)除内拉杆外,模板的固定装置或支撑物不应设在即将浇捣的混凝土中。

5)混凝土外露表面的模板接缝,应做成一种有规则的形式,水平和垂直线条应一直连贯每个结构物,所有的施工缝应同这些水平和垂直线条相重合。

6)腹板墙墙身模板采用对拉螺栓紧固,并用抛撑固定。

4.4模板及支架拆除操作要求

4.4.1模板拆除操作要求

1)拆除模板前,应通知总监并取得签字同意。

2)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按模板的设计规定进行。

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掷,应按指定地点堆放。

3)模板的拆除应保证不致由此而引起混凝土的损坏,在混凝土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前不得拆模。

4)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条件下方可拆除。

5)大体积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还应使混凝土内

外温差降低到25℃以下时方可拆模。

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温度裂缝。

6)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宜在施加预应力前拆除,底模应在施加预应力后拆除。

当设计有规定时,应按规定执行。

7)当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

8)底模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后方可拆除。

4.4.2模板支架拆除前的准备

1)应全面检查模板支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4)应清除模板支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4.4.3模板支架拆除时的操作要求

1)划出工作区标志,并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并派专人看守,禁止行人进入;

2)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后绑者先拆、先绑者后拆,一般是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而后拆水平杆、立杆等,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连墙件必须随模板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模板支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4)当模板支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5)当模板支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模板支架两端应先按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严禁在预应力张拉完成前拆除支架;

7)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告知对方,以防坠落;

4.4.4模板支架卸料时的操作要求

1)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应用滑轮和绳索运送;

2)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5.施工计划

5.1施工进度计划

5.2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表

时间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工种

钢筋工

20

20

30

30

30

30

30

木工

20

20

30

30

30

30

30

电焊工

10

10

20

20

20

20

20

砼工

20

20

30

30

30

30

30

架子工

20

20

30

30

30

30

30

普工

30

30

40

40

40

40

40

6.施工管理网络

本工程配备足够的施工力量,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由项目管理部进行全面管理,总公司通过项目管理部对本工程进行协调与控制。

主要管理网络如下:

6.1项目管理班子

6.2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6.3项目安全管理体系

6.4项目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7.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7.1验收依据

进行模板支架检查验收时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

1)规范及文件的规定。

2)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

3)技术交底文件。

模板支架搭设前后和过程中必须按要求进行严格检查,由专业施工单位自检,项目部全过程复检,各检查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分别安排项目技术负责人、材料员、安全员、质量员、技术员等进行检查并签字,检查合格后方可浇混凝土。

7.2材料质量要求

7.2.1钢管

1)项目部对进入现场的支架钢管、脚手板、扣件等构配件应进行验收;钢管、冲压钢脚手板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钢材的有关规定,扣件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中的有关规定,并有质量合格证、质检报告等证明材料,扣件还须提供生产许可证。

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备案。

2)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壁厚均匀,钢管壁厚不得小于公称壁厚的90%;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其表面应有防锈

处理。

3)旧钢管应每年检查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7.2.2模板

1)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2)竹脚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

3)模板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结构混凝土质量,须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控制模

板质量。

4)混凝土外露面的木模板,必须以厚度均匀的刨光板制作,制成的模板拼

缝严密,必须不漏浆。

5)模板拆除后应有专人负责养护,对损坏的模板进行整形,及时清除模板

上的残余混凝土,并涂刷脱板模剂养护。

7.2.3扣件

1)扣件不得有裂纹、变形和螺栓出现滑丝等缺陷,并应有防锈处理。

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并应有防锈处理。

经验收合格的钢管、脚手板、扣件应按规格、种类,分类整齐堆放、堆稳,堆放地不得有积水。

7.3模板支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项目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立杆、水平杆、扫地杆、剪刀撑和扣件等的构造是

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是否超载。

6)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7)经检查与验收合格的构配件或模板支架应挂牌明示。

8.安全保证措施

8.1专项安全保证措施

8.1.1内业资料

1)模板支架工程应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应严格按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规定进行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向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术交底,作业班组应对照书面交底进行上、下班的自检和互检。

2)从事模板作业的操作人员应经安全技术培训;从事高空作业及模板支架搭设的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技工,并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8.1.2模板及支架施工前的安全准备

1)模板支架的构配件应按规定进行检查与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2)搭拆模板支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

作人员入内。

3)在高处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模板支架,并应加设防护栏杆;在临街面及交通要道地区,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尚应设警示牌,并派专人看管。

4)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

5)操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及模板支架搭设的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8.1.3模板及支架的安装与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规定

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模板支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2)作业时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模板和配件不得随意堆放,模板应放平放稳;模板支架或操作平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3层,连接件应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不得散放在脚手板上。

3)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4)装、拆模板时禁止使用二四木板、钢模板作临时作业层。

5)高空作业要搭设模板支架或操作台,人员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不准站在大梁底模上行走,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6)没有支撑或自稳角不足的大模板,要存放在专用的堆放架上,或者平堆放,不得靠在其他模板或物件上,严防下脚滑移倾倒。

7)支模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模板与支架连接稳固,不得浮搁或悬空;拆模中途停歇时,应将已松扣或已拆松的模板、支架等拆下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构件坠落或作业人员扶空坠落伤人。

8.1.4吊运模板时的安全规定

1)起吊模板、构配件和器材前,应将吊车的位置调整适当,不碰撞或扯动模板支架;做到稳起稳落,就位准确。

2)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袋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环是否完整有效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吊运不应于2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于4吊点,吊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

3)吊钩应垂直模板,不得斜吊,以防碰撞相邻模板和墙体,摘钩时手不离钩,待吊钩吊起超过头部方可松手,超过障碍物以上的允许高度,才能行车或转臂。

4)吊运散装模板时,必须码放整齐,待捆绑牢固后方可起吊。

5)大模板组装或拆除时,必须设置缆风绳,以利模板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6)大模板组装或拆除时,指挥、拆除和挂钩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方可操作,严禁人员随大模板起吊。

7)大模板拆模起吊前,应复查穿墙销杆是否拆净,在确定无遗漏且模板与墙体完全脱离后方可起吊。

8)严禁起重机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

9)遇5级及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高空吊运作业。

8.1.5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模板支架接地、避雷措施

1)模板及支架应有效接地,并同避雷网接通。

8.1.6模板支架使用期间的安全规定

1)在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任意拆除模板支架的任何部件。

2)不得在模板支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3)加强使用过程中的检查,如发现立杆沉陷或悬空、联接松动、架子歪斜、杆件变形等问题,应暂停使用模板支架,立即进行纠正与加固,待解决问题后方可继续使用。

4)当遇大雨、大雾、沙尘、大雪或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5级及以上风力时,应停止高空吊运作业;雨、雪停止后应及时清除模板和地面上的积水及冰雪,并采取防滑措施。

5)模板支架施工中应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处理;当遇险情时,应立即停工和采取应急措施;待修复或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6)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搭设及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