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3A4型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3370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3A4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3A4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3A4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3A4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3A4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3A4型题.docx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3A4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3A4型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3A4型题.docx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3A4型题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3_A4型题)

1.患者女,26岁。

因左下颌角区渐进性膨隆五个月余就诊。

专科检查面部不对称,触诊有乒乓球样感觉。

临床初步诊断为左下颌骨角化囊肿。

不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A.舌侧膨隆明显

B.囊肿内牙松动、移位

C.穿刺检查为黄白色油脂样物

D.左下颌第一磨牙缺失

E.同侧下唇麻木

答案:

E

2.患者女,26岁。

因左下颌角区渐进性膨隆五个月余就诊。

专科检查面部不对称,触诊有乒乓球样感觉。

临床初步诊断为左下颌骨角化囊肿。

X线片特征为

A.边缘整齐的透光影像

B.含牙的透光影像

C.不含牙的透光影像

D.沿下颌骨长轴发展的透光影像

E.囊肿边缘呈分叶状或切迹状

答案:

A

3.患者女,26岁。

因左下颌角区渐进性膨隆五个月余就诊。

专科检查面部不对称,触诊有乒乓球样感觉。

临床初步诊断为左下颌骨角化囊肿。

其治疗方案一般是

A.行下颌骨部分切除,钛板修复

B.行下颌骨部分切除,髂骨修复

C.行下颌骨部分切除,腓骨修复

D.仅行下颌骨部分切除

E.手术刮除,骨创烧灼或冷冻处理

答案:

E

4.患者男,60岁。

右下牙龈溃疡2个月。

体检见右下牙龈有一约3cm×3cm大小溃疡,溃疡所在区牙略松动,右颈上部触及1.5cm×2.0cm大小淋巴结1个,质中偏硬、尚可活动,未发现远处转移。

临床考虑为牙龈癌。

为了明确诊断,最适宜的检查方法是

A.切除活检

B.切取活检

C.吸取活检

D.脱落细胞涂片镜检

E.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

答案:

B

5.患者男,60岁。

右下牙龈溃疡2个月。

体检见右下牙龈有一约3cm×3cm大小溃疡,溃疡所在区牙略松动,右颈上部触及1.5cm×2.0cm大小淋巴结1个,质中偏硬、尚可活动,未发现远处转移。

临床考虑为牙龈癌。

其TNM分类是

A.T1N1M0

B.T2N1M0

C.T3N2M0

D.T4N2M0

E.T4N3M0

答案:

B

6.患者男,60岁。

右下牙龈溃疡2个月。

体检见右下牙龈有一约3cm×3cm大小溃疡,溃疡所在区牙略松动,右颈上部触及1.5cm×2.0cm大小淋巴结1个,质中偏硬、尚可活动,未发现远处转移。

临床考虑为牙龈癌。

对局部还应做的检查是

A.B超

B.UT

C.MRI

D.X线片

E.核素扫描

答案:

D

7.患者女,54岁。

发现左下牙龈菜花样溃疡2个月,无下唇麻木症状,活检诊为"鳞癌Ⅰ级"。

查见溃疡3cm×2cm,小颌面顶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对该患者应首先补充的局部检查是

A.CT

B.B超

C.颌骨X线片

D.核素骨扫描

E.PET

答案:

C

8.患者女,54岁。

发现左下牙龈菜花样溃疡2个月,无下唇麻木症状,活检诊为"鳞癌Ⅰ级"。

查见溃疡3cm×2cm,小颌面顶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该患者的T分类是

A.T1

B.T2

C.T3

D.T4

E.Tis

答案:

B

9.患者女,54岁。

发现左下牙龈菜花样溃疡2个月,无下唇麻木症状,活检诊为"鳞癌Ⅰ级"。

查见溃疡3cm×2cm,小颌面顶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如该患者颌骨仅牙槽突轻度破坏,其治疗方案为

A.病变区下颌骨区域性扩大切除术+根治性颈清扫术

B.病变区下颌骨区域性扩大切除术+功能性颈清扫术

C.病变区下颌骨区域性扩大切除术,定期复查,密切注意颈部淋巴结改变

D.病变侧下颌骨区段切除术+功能性颈清扫术

E.病变侧下颌骨区段切除术+根治性颈清扫术

答案:

C

10.患者女,54岁。

发现左下牙龈菜花样溃疡2个月,无下唇麻木症状,活检诊为"鳞癌Ⅰ级"。

查见溃疡3cm×2cm,小颌面顶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如该患者颌骨破坏已至牙根尖水平,其治疗方案为

A.病变区下颌骨区域性扩大切除术+根治性颈清扫术

B.病变区下颌骨区域性扩大切除术+功能性颈清扫术

C.病变区下颌骨区域性扩大切除术定期复查,密切注意颈部淋巴结改变

D.病变侧下颌骨区段切除术+功能性颈清扫术

E.病变侧下颌骨区段切除术+根治性颈清扫术

答案:

D

11.患者男,26岁。

左颌下区肿块2年,肿块时大时小,进食时局部明显胀痛感。

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着重于

A.询问下颌下肿块发病时间

B.询问肿块与进食关系

C.检查肿块大小与活动度

D.检查体位试验时肿块的变化

E.进行切取活检

答案:

B

12.患者男,26岁。

左颌下区肿块2年,肿块时大时小,进食时局部明显胀痛感。

重要的检查是

A.双合诊

B.体位移动试验

C.叩诊

D.听诊

E.透光实验

答案:

A

13.患者男,26岁。

左颌下区肿块2年,肿块时大时小,进食时局部明显胀痛感。

可能的诊断是

A.下颌下腺囊肿

B.急性化脓性下颌下腺炎

C.涎石病致慢性下颌下腺炎

D.淋巴管瘤

E.海绵状血管瘤

答案:

C

14.患者,男,51岁。

左耳下无痛性包块6年半。

检查:

扪及3.5cm×4.0cm大小包块,界清,质中,无压痛,可活动,导管口无红肿,分泌液清亮。

根据临床表现,不应考虑的诊断方法是

A.CT检查

B.术中冰冻活检

C.腮腺造影

D.穿刺细胞学检查

E.切开病检

答案:

E

15.患者,男,51岁。

左耳下无痛性包块6年半。

检查:

扪及3.5cm×4.0cm大小包块,界清,质中,无压痛,可活动,导管口无红肿,分泌液清亮。

该患者经[~99m.gif]Tc扫描,肿块有核浓集,应考虑的诊断是腮腺

A.神经鞘瘤

B.囊肿

C.淋巴结炎

D.多形性腺瘤

E.腺淋巴瘤

答案:

E

16.患者,男,51岁。

左耳下无痛性包块6年半。

检查:

扪及3.5cm×4.0cm大小包块,界清,质中,无压痛,可活动,导管口无红肿,分泌液清亮。

根据你的临床诊断,其最合理的治疗方法应是

A.肿瘤及腮腺浅叶下极切除术

B.肿瘤及全腮腺切除术

C.肿瘤切除术

D.化疗

E.放疗

答案:

A

17.患儿,男,8个月。

右颈上部无痛性肿物3个月。

体检见右颈上部胸锁乳突肌前及表面有一肿块,4.0cm×5.0cm,质地软,有波动,边界不甚清,表面皮肤色泽正常。

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A.口外型舌下腺囊肿

B.甲状舌管囊肿

C.囊性水瘤

D.血管瘤

E.海绵型淋巴管瘤

答案:

C

18.患儿,男,8个月。

右颈上部无痛性肿物3个月。

体检见右颈上部胸锁乳突肌前及表面有一肿块,4.0cm×5.0cm,质地软,有波动,边界不甚清,表面皮肤色泽正常。

穿刺的液体最可能的性状为

A.血性液体

B.呈棕色

C.乳白色

D.淡黄色、清亮

E.淡黄色、微浑、含胆固醇结晶

答案:

D

19.患儿,男,8个月。

右颈上部无痛性肿物3个月。

体检见右颈上部胸锁乳突肌前及表面有一肿块,4.0cm×5.0cm,质地软,有波动,边界不甚清,表面皮肤色泽正常。

可能有的临床体征

A.透光试验阳性

B.压缩试验阳性

C.体位移动阳性

D.听诊有吹风样杂音

E.以上体征全无

答案:

A

20.患者,男,60岁。

因左下黏膜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院求治。

查体见患者下颌牙列缺失,位于前磨牙区黏膜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清楚,溃疡中间凹陷,呈火山口样,基底浸润,左颈部扪及淋巴结未肿大。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A.阿弗他溃疡

B.腺周口疮

C.牙龈癌

D.牙龈瘤

E.创伤性溃疡

答案:

C

21.患者,男,60岁。

因左下黏膜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院求治。

查体见患者下颌牙列缺失,位于前磨牙区黏膜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清楚,溃疡中间凹陷,呈火山口样,基底浸润,左颈部扪及淋巴结未肿大。

有利于确诊的诊断依据为

A.CT

B.MRI

C.病理切片

D.[~99m.gif]Tc核素扫描

E.冰冻切片

答案:

C

22.患者,男,60岁。

因左下黏膜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院求治。

查体见患者下颌牙列缺失,位于前磨牙区黏膜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清楚,溃疡中间凹陷,呈火山口样,基底浸润,左颈部扪及淋巴结未肿大。

如需要进一步检查颌骨是否破坏,最简单的辅助检查是

A.手术探查

B.MRI

C.超声

D.CT

E.曲面断层片

答案:

E

23.患者,男,60岁。

因左下黏膜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院求治。

查体见患者下颌牙列缺失,位于前磨牙区黏膜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清楚,溃疡中间凹陷,呈火山口样,基底浸润,左颈部扪及淋巴结未肿大。

如果活检确诊为牙龈鳞状细胞癌,各项相关生化检查报告正常,最佳的治疗方法

A.化疗+手术治疗

B.化疗

C.放疗

D.基因治疗

E.免疫治疗

答案:

A

24.患者,男,60岁。

因左下黏膜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院求治。

查体见患者下颌牙列缺失,位于前磨牙区黏膜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清楚,溃疡中间凹陷,呈火山口样,基底浸润,左颈部扪及淋巴结未肿大。

如果患者已经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最应该注意的是

A.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B.注意口腔卫生

C.注意心理健康

D.安装合适的义齿

E.注意饮食均匀

答案:

A

25.某患者一侧下颌骨磨牙区、下颌角及升支部渐进性膨大,按之有乒乓球感。

X线片显示透明囊性阴影,呈多房性,房室大小极不一致,阴影边缘呈切迹状。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牙源性角化囊肿

B.成釉细胞瘤

C.牙源性黏液瘤

D.牙源性钙化囊肿

E.牙源性纤维瘤

答案:

B

26.某患者一侧下颌骨磨牙区、下颌角及升支部渐进性膨大,按之有乒乓球感。

X线片显示透明囊性阴影,呈多房性,房室大小极不一致,阴影边缘呈切迹状。

易复发,可恶变的颌骨囊肿是

A.根端囊肿

B.始基囊肿

C.含牙囊肿

D.角化囊肿

E.外渗性囊肿

答案:

D

27.某患者一侧下颌骨磨牙区、下颌角及升支部渐进性膨大,按之有乒乓球感。

X线片显示透明囊性阴影,呈多房性,房室大小极不一致,阴影边缘呈切迹状。

以下哪种肿瘤仅发生于颌骨

A.成釉细胞瘤

B.巨细胞瘤

C.骨化性纤维瘤

D.骨瘤

E.骨肉瘤

答案:

A

28.某患者一侧下颌骨磨牙区、下颌角及升支部渐进性膨大,按之有乒乓球感。

X线片显示透明囊性阴影,呈多房性,房室大小极不一致,阴影边缘呈切迹状。

成釉细胞瘤为临界瘤的主要原因是

A.来源于牙源性上皮

B.长得特别大

C.瘤体内牙根吸收

D.有局限性浸润生长

E.压迫三叉神经引起相应部位麻木

答案:

D

29.某患者一侧下颌骨磨牙区、下颌角及升支部渐进性膨大,按之有乒乓球感。

X线片显示透明囊性阴影,呈多房性,房室大小极不一致,阴影边缘呈切迹状。

如已确诊为成釉细胞瘤,为防止复发,其治疗原则为

A.放射治疗

B.手术彻底刮除肿瘤

C.下颌骨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

D.下颌骨方块切除或病变颌骨整块切除

E.化疗

答案:

D

30.男,36岁。

右侧下颌区渐进性肿胀8个月余,无疼痛及麻木。

检查:

面部不对称,颊侧膨隆,表面皮肤色,区域前庭沟丰满,触诊有乒乓球感。

X线片:

多房低密度影,局部呈蜂窝状改变,骨质菲薄。

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中央性颌骨血管瘤

B.牙源性颌骨囊肿

C.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D.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E.成釉细胞瘤

答案:

E

31.男,36岁。

右侧下颌区渐进性肿胀8个月余,无疼痛及麻木。

检查:

面部不对称,颊侧膨隆,表面皮肤色,区域前庭沟丰满,触诊有乒乓球感。

X线片:

多房低密度影,局部呈蜂窝状改变,骨质菲薄。

行局部穿刺,穿刺液可能是

A.白色角化物

B.蛋清样液体

C.草绿色液体

D.淡黄色液体

E.褐色液体

答案:

E

32.男,36岁。

右侧下颌区渐进性肿胀8个月余,无疼痛及麻木。

检查:

面部不对称,颊侧膨隆,表面皮肤色,区域前庭沟丰满,触诊有乒乓球感。

X线片:

多房低密度影,局部呈蜂窝状改变,骨质菲薄。

首先的治疗方法是

A.下颌骨介入栓塞术

B.下颌骨局部扩大切除术

C.下颌骨结节性切除术

D.开窗减压术

E.局部刮除术

答案:

B

33.患者,18岁。

颏下无痛性缓慢生长圆球状肿物三年,大小5cm×6cm×4cm,表面光滑,境界清,质地似面团样,可活动,无触痛,肿物不随吞咽而活动,口底黏膜下未见异常。

肿物内容物最可能的是

A.豆渣样角化物质

B.淡黄色透明蛋清样黏稠液体

C.黄色透明稀薄水样液体

D.乳白色稠粥状物质,肉眼可见含有毛发

E.草黄色含胆固醇晶体的清亮液体,黄色透明稀薄水样液体

答案:

D

34.患者,18岁。

颏下无痛性缓慢生长圆球状肿物三年,大小5cm×6cm×4cm,表面光滑,境界清,质地似面团样,可活动,无触痛,肿物不随吞咽而活动,口底黏膜下未见异常。

该患者在行手术治疗时,应取的体位是

A.坐位头后仰

B.平仰位

C.平卧垫肩后仰位

D.侧卧位

E.平卧垫肩头转向一侧

答案:

C

35.患者,18岁。

颏下无痛性缓慢生长圆球状肿物三年,大小5cm×6cm×4cm,表面光滑,境界清,质地似面团样,可活动,无触痛,肿物不随吞咽而活动,口底黏膜下未见异常。

选用的手术切口是

A.口底黏膜避开导管口平行下颌体弧形切口

B.颏下皮肤距下颌骨下缘2cm与其平行的弧形切口

C.颏下皮肤的梭形切口

D.两侧下颌下缘下2cm,颏下正中至舌骨T形切口

E.口底黏膜及颏下皮肤的弧形切口

答案:

B

36.患者,18岁。

颏下无痛性缓慢生长圆球状肿物三年,大小5cm×6cm×4cm,表面光滑,境界清,质地似面团样,可活动,无触痛,肿物不随吞咽而活动,口底黏膜下未见异常。

术后为消灭死腔防止形成血肿选用的包扎是

A.四头带

B.交叉十字绷带

C.颈部绷带

D.颅颌弹性绷带

E.颈腋“8”字绷带

答案:

B

37.女,25岁。

左耳垂下有时大时小的肿块6年。

无自觉症状。

检查见:

耳垂下可见1个约4cm3的肿块,表面皮肤正常,但稍偏蓝色,边界不清,质软,可被压缩,头低位时肿块膨大,头恢复正常位时肿块;亦恢复原状。

初步临床诊断为

A.毛细管型血管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蔓状血管瘤

D.囊肿型淋巴管瘤

E.海绵状淋巴管瘤

答案:

B

38.女,25岁。

左耳垂下有时大时小的肿块6年。

无自觉症状。

检查见:

耳垂下可见1个约4cm3的肿块,表面皮肤正常,但稍偏蓝色,边界不清,质软,可被压缩,头低位时肿块膨大,头恢复正常位时肿块;亦恢复原状。

若为确定诊断以利治疗,还应做的检查是

A.肿块穿刺术

B.B超检查

C.X线片检查

D.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E.磁共振成像检查

答案:

A

39.女,25岁。

左耳垂下有时大时小的肿块6年。

无自觉症状。

检查见:

耳垂下可见1个约4cm3的肿块,表面皮肤正常,但稍偏蓝色,边界不清,质软,可被压缩,头低位时肿块膨大,头恢复正常位时肿块;亦恢复原状。

若辅助检查穿刺抽出血性液体,结合临床诊断,治疗应采用

A.激光治疗

B.放射治疗

C.低温治疗

D.激素治疗

E.注射硬化剂治疗

答案:

E

40.男,63岁。

右舌缘疼痛不适3个月。

体检见右舌缘中部有一溃疡,3cm×3cm大小,质地偏硬,深部有一浸润块,伸舌时偏向同侧。

右颈上部触及1cm×1cm大小淋巴结,质中偏硬、活动、无压痛,边界清。

临床考虑为鳞状细胞癌。

最适宜的活检方法是

A.切取活检

B.切除活检

C.吸取活检

D.冷冻活检

E.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

答案:

A

41.男,63岁。

右舌缘疼痛不适3个月。

体检见右舌缘中部有一溃疡,3cm×3cm大小,质地偏硬,深部有一浸润块,伸舌时偏向同侧。

右颈上部触及1cm×1cm大小淋巴结,质中偏硬、活动、无压痛,边界清。

临床考虑为鳞状细胞癌。

对鳞状细胞癌首选的化疗药物是

A.长春新碱

B.氮芥

C.平阳霉素

D.环磷酰胺

E.氟尿嘧啶

答案:

C

42.男,63岁。

右舌缘疼痛不适3个月。

体检见右舌缘中部有一溃疡,3cm×3cm大小,质地偏硬,深部有一浸润块,伸舌时偏向同侧。

右颈上部触及1cm×1cm大小淋巴结,质中偏硬、活动、无压痛,边界清。

临床考虑为鳞状细胞癌。

若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

A.脑

B.骨

C.肝

D.肾

E.肺

答案:

E

43.男孩,8岁。

因舌根部血管瘤拟进行手术切除。

麻醉方法应为

A.局麻

B.针刺麻醉

C.氯胺酮分离麻醉

D.静脉麻醉

E.气管内插管全麻

答案:

E

44.男孩,8岁。

因舌根部血管瘤拟进行手术切除。

术后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出血

B.恶心、呕吐

C.感染

D.水肿致窒息

E.创口裂开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