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炮制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311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7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中药师炮制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执业中药师炮制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执业中药师炮制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执业中药师炮制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执业中药师炮制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中药师炮制学.docx

《执业中药师炮制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中药师炮制学.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中药师炮制学.docx

执业中药师炮制学

第一章绪论

  ①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

  ②熟悉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发展情况,熟悉重要的中药炮制文献;

  ③了解中药炮制的有关法规。

  第一节概述

  ┍中药:

以天然药物为主要来源,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分三种商

  品形式①中药材:

中药的原药材;

  │②中药饮片:

经过切削、炮制供煎汤剂的中草药。

  ③中成药:

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

  ┝炮制:

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我国医药学独有的制药术语。

  │┌在古代是指制药总称,在现代多指单味药材加工成饮片。

炮制的同义词,历代有炮炙、修治、修制、修合、修事、治削、合和、合药、饮片加工等。

  │└“炮”字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

“制”字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

  ┝中药炮制:

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

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

  └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

  •不同专著的炮制名称:

  ┍张仲景《金匮玉函经》┇炮炙

  ┝雷敩《雷公炮炙论》┇书名以“炮炙”,正文多用“修事”

  ┝缪希雍《炮炙大法》┇炮炙

  ┝陈嘉谟《本草蒙筌》┇制造

  ┕张仲岩《修事指南》┇书名以“修事”,正文用“炮制”

  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中药炮制的起源:

  ┍起源于用药实践,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中药炮制产生的前提条件①中药的发现和应用;

  ②火的出现和应用,炮生为熟,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

  ③酒的发明与应用,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

  ④陶器的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

  ◆中药炮制的发展见下表:

  第三节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目前药品生产、使用、检验的基本法规,中药饮片的炮制必须按照以上有关规定执行。

  ┍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各药项下列"炮制"项,并在附录中列有"中药炮制通则"专篇。

  ┝省部(局)级标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地方标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大多制订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炮制规范》,作为各地饮片生产、经销部门的执行依据。

中药炮制发展

本草著作

作者

成书年代

学术价值

 

 

 

 

春秋战国~宋代

(B.C.744~A.D.1279)

 

炮制技术起始和形成

1《五十二病方》

是我国最早有炮制内容记载的医方书。

“止出血者燔发”

2《黄帝内经》

战国至秦汉

①从中可见当时已注意到有毒药物的炮制~“治半夏”②“角发”、“燔治”即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口父咀”~当时的切制饮片

3《神农本草经》

 

汉代

(东汉末年)

①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经验

②收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③对药物的产地、采集、药物真伪鉴别有些概括

④书中总结了四气五味、七情配伍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4《金匮玉函经》

张仲景

东汉

①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学说的先导;

②阐明了药物粒度与药效的关系

5《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南北朝(梁代)

(502-536年)

①第一次系统归纳炮制技术,说明了部分炮制作用

②首创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法;又创诸病通用药

③7卷,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 

④记载了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鉴别等内容

6《雷公炮炙论》

雷敩

南北朝(刘宋)

①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标志着本草新分支学科的产生,载药300种

②创建了炮制新方法,概括炮制作用,广泛运用辅料炮制药

《新修本草》

7《唐本草》

李绩

苏敬

唐代

(公元659年)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②全书54卷,载药850种,新增药114种

③全面总结唐以前的药学成就,图文对照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本草拾遗》

陈藏器

唐代 (741年)

①10卷,收载《唐本草》未载药物692种

②根据药效分列10类,成为中药按功效分类的发端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8《证类本草》

唐慎微

宋代,金元时期

(1108年前)

①全书31卷,载药1746种,新增500余种

②集宋以前之大成,首创方药并收,有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③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9《太平圣惠方》

王怀隐

北宋 (992年)

始载乳制法;强调炮制的重要性

10《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陈师文

宋代

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特设“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专门讨论炮制技术

金元、明时期

(1280~1644)

 

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11《汤液本草》

王好古

元代

引李东垣“用药心法”,并有“去湿以生姜,去上隔痰以蜜”的记载

12《十药神书》

葛可久

(首提炭药止血)

首次提出炭药止血理论“大抵血热则行,血……见黑则止。

”“十灰散”为其名方

13《本草蒙筌》

陈嘉谟

明代

第一次系统概括了辅料炮制的原则

14《本草纲目》

被誉“东方百科全书”

李时珍

明代(1596年)

①全书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374种,药图1109幅,附方11096条

②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为古代最大型的药学专著

③17世纪传到国外,译成多国文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百科全书…

15《炮炙大法》

缪希雍

明代

①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

②将前人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③提出药物贮藏保管之法

清代

(1645~1910)

炮制品种与技术扩大应用时期

16《修事指南》

张仲岩

清代

①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收载了232种药物的炮制方法

②系统的论述了各种炮制方法  ③进一步深化炮制理论

17《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清代(1765年)

①除各种炮制方法外,还记载了相当数量的炭药(炒炭存性)

②全书10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如西洋参、冬虫夏草、鸦胆子等

③对《纲目》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重要的修订

现代 (1911~

炮制振兴和发展时期

《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

《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等

①整理了各种炮制经验   

②编写了各类炮制专著

③炮制研究被列入国家攻关项目

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①掌握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②熟悉炮制如何影响临床疗效;

  ③了解传统制药的原则。

  第一节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

  清代《修事指南》的作者张仲岩指出:

“炮制不明,药性不确,而汤方无准,病症不验也”。

  这段话反映了炮制与药性、医疗活动、临床疗效的关系。

强调了临床用药必须注意炮制品药性的改变以及炮制品的选择应用,以对症下药,取得疗效。

  一.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临床施治的基础。

  二.中药成分复杂,常一药多效。

【柏子仁润肠通便、心安神。

生品有令人呕吐的副作用,多用于肠燥便秘。

若用于心神不安、虚烦失眠的脾虚患者,则需将柏子仁制霜,消除呕吐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

  三.炮制品种的选用,明确体现了辨证施治的特点: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变的,用药时应综合考虑病因、病机、生理、病理、脏腑的属性、喜恶等各种因素。

  第二节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净制去杂,纯净药物,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准确。

  2、加工切制,便于调剂,提高煎出率,提高疗效。

  3、加热炒煅,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增强疗效。

  4、加入辅料,调整药性,降低毒性,增强疗效。

  5、发芽发酵、制霜干馏,制备新药,扩大疗效。

  第三节传统的制药原则

  一、制药原则来源:

[清]徐灵胎(大椿)《医学源流论》

  ┍相反为制(反制):

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酒制大黄、茱萸制黄连、盐水益智仁】

  ┝相资为制(从制):

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

【胆汁炙黄连、盐水制知母/黄柏、酒炙仙茅/阳起石、蜜炙百合/甘草】

  ┝相畏(/杀)为制:

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

【生姜制半夏/南星】

  ┕相恶为制:

利用某种辅料或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以免损伤正气。

【麸炒枳实、米泔水制苍术;煨木香】

  •注:

对服用后有不良反应的药物,“相恶为制”与“相畏为制”意义相似。

  二、具体方法┍①制其形:

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

  ②制其味:

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

  ③制其性:

改变药物性能

  ┕④制其质:

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

性质,包括药性和功用。

  第四节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一、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①经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黄连/栀子苦寒,经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

  ┝②经炮制,使药物性味增强【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为“从制”】

  ┕③经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生地甘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制成熟地后,则变甘温之品,具滋阴补血的功效。

天南星(温热)→胆南星(寒凉)】

  二、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①炮制改变性味,可以改变其作用趋向,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

  │·《本草纲目》云:

“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②辅料有影响,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生黄柏,功在沉降,清下焦湿热;酒黄柏,藉酒的甘辛温升浮之性,清上焦之热】

  ┕③生升熟降。

【生莱菔子能升能降~生品以升为主,可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三、对归经的影响:

中药通过加热和辅料炮制,可改变其归经或引药入经,使其功效更专一。

  ┍①以辅料炮制药物,引药归经。

如醋制入肝,蜜制入脾,盐制入肾等

  │【生姜发散风寒,和中止呕,入肺、胃经;~干姜,温脾胃,回阳救逆,适应心经疾病;~煨姜,和中止呕,主入胃经】

  ┝②增强药或改变物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

  │·益智仁入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摄涎唾、固精、缩尿等功效;~盐炙后则主入肾经,专用于涩精、缩尿。

  │·知母入肺、胃、肾经,清肺、凉胃、泻肾火;~盐炙后则主要作用于肾经,可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

  │·青皮入肝、胆、胃经;~醋炒后可增强对肝经的作用。

  │·生地可入心经,以清营凉血为长;~制成熟地后则主入肾经,以养血滋阴、益精补肾见长。

  四、对药物毒性的影响“生毒熟减”,毒性中药,经炮制,使其由大毒减至低毒甚至无毒,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①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

  ┝②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马钱子等】

  ┝③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

  ┕④增强机体对药物毒性成分的解毒能力【如甘草制法半夏】

  第五节炮制与方剂疗效的关系

  一、提高方剂疗效:

增强方剂中药物的作用;保证方中各药比例准确,发挥配伍后的作用;增强对病变部位的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