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2742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

*********

法人代表:

注册资本:

1000万元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

绵阳市涪城区

成立日期:

2009年1月13日

1.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一、建设地点:

生态园座落于***********,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二、建设规模:

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0亩。

三、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2年

四、建设内容:

1、2012年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

(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

(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

(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

(5)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

(6)修建小型会议中心;

(7)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运用到养殖业中,通过采用RFID技术建立饲养档案、预防接种档案等,达到高效、自动化管理牲畜的目的,同时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2、2013年计划:

(1)兴建集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

休闲园规划结构为:

休闲别墅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目前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

为了确保生态园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前,生态园的前期产出全部由集团内部消化。

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1.1.4资金构成

项目估算总投资23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2100万元(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预备费用),流动资金200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57

号);

􀁺《四川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

(财发字[1999]57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国农综字第28号】;

􀁺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

􀁺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企业提供的相关协议、资质、证书;

􀁺公司财务报表;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300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2100

流动资金

万元

200

年均收入

万元

815.38

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41.41

年均营业成本

万元

207.60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438.92

年均所得税

万元

128.84

年均税后利润

万元

255.23

净现值(所得税前)

万元

454.27

净现值(所得税后)

万元

203.32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

8.55(含建设期2年)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7.54(含建设期2年)

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

20.37

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19.14

年均投资利润率

%

20.05

年均投资利税率

%

21.85

盈亏平衡点

%

31.05

 

1.4项目综合评价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绵阳市农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项目的由来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

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

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

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

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

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

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

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

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四川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四川省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的储藏、保鲜和加工”等若干与农业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列在了首要的位置。

四川气候温和潮湿,水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平原和丘陵,劳动力廉价,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四川省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

四川省也是旅游大省,无论是从自然生态还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少数民族风情,都有独特的地方。

过去有影响的主要是九寨沟、杜甫草堂、都江堰,近几年随着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条件的改变,有很多新的好地方,比如说九寨新沟,还有与陕西接壤的风光资源都开发出来了。

旅游资源本身很丰富,现在更丰富,而且覆盖面也非常大。

另外,最近几年,在整理四川历史文化过程中,才发现四川也是长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除了著名的三星堆,5千多年的历史,出土的工艺品和发现的遗址还有好多,如最近发现的金沙遗址,反映了当时长江流域的文明,充分说明了四川历史文化的沉淀。

从旅游资源角度讲,四川有四处世界遗产:

九寨沟、黄龙、都江堰

——青城山、峨嵋山;17处国家4A级风景区,16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世界级风景旅游区,9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座历史文化名城。

四川的旅游资源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精品,还不包括正在开发当中的精品。

所以在四川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势在必行。

而绵阳市丰富的山川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抓住机遇决定在绵阳市游仙区长明村、文胜村兴建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总面积约为200亩。

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2.2.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

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发展生态农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

生态园提出的建设生态园规划方案,正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

生态园强化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和多元性,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合,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

2.2.2项目建设的意义

(一)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

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

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

“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6]。

(二)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

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

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三)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

而观光农业旅游却因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的倾斜优惠。

城市周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

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态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所经营的生态园座落于绵阳市游仙区长明村、文胜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0亩。

2.4项目建设区域及所在地概况

2.4.1项目建设区域概况

2.4.1.1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位置:

东经(103.45`-105.43)北纬(30.42-33.03`)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

东临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南部县、西充县,西望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竹县;南接遂宁的射洪县;西北与阿坝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

2、绵阳市地处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冬半年受偏北气流控制,气候干冷少雨;夏半年受偏南气流控制,气候炎热、多雨、潮湿。

由于市境内地势北高南低,高差悬殊大,地貌由山地向丘陵过渡,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气候特点。

绵阳市气候四季分明,以冬季最长,为95~115天;春、夏季次,为81~91天和82~118天;秋季最短,为71~76天。

夏、秋雨水充沛,虽冬春时有干旱发生,但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均在70%以上,因而终年湿润。

绵阳市一年中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为24.2~27.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除盐亭为39.5℃和梓潼为38.9℃外,其余各地在36.1~

37.7℃之间。

虽有伏旱高温天气,却少酷暑。

一年中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为3.9~6.2℃,绵阳城区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4.5~-7.3℃。

 

3、重要矿产及资源: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员面积20249.45平方公里,呈北东—南西条带状展布,分跨中国两个一级构造单元。

按板块论,处于全国东、西板块的经向嵌合带;按槽台学说,又斜跨甘孜—松潘地槽与杨子地台。

受两大构造单元的影响,多期多次构造继承、干扰、迭加,构造形态复杂,使绵阳具备了良好的成矿条件。

全市已发现矿种有铁、锰、铅锌、钨、金、银、磷、硫、水晶、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玻璃用石英砂岩、天然气等56种,矿产地400余处,其中黑色金属73处,有色金属25处,贵金属70处、燃料矿产13处,非金属矿产200余处。

已探明储量的有26个矿种,具工业矿床规模的74处。

林业资源--市境内有植物45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2100多种,主要林木树种300多种。

其中受国家保护植物60多种,主要有兰花类、苏铁、珙桐、红豆杉、桫椤、银杏、荷叶铁线蕨、光叶蕨、巴东木莲、白皮云杉、青檀等,由于海拔高度、气温和植物垂直分布明显,形成种类繁多的植物生态群落。

2.4.1.2基础设施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绵阳市坚持从实际出发,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节约经费的原则,以道路建设、改造为重点,以完善市民关心的基础配套设施为着眼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民生工程”建设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含堵点改造)、雨污水整治、背街小巷改造、城市功能配套4大类,共40余个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3亿元。

其中城市道路系统建设项目8个;雨污水设施改造提升项目4个;背街小巷项目23个;城市功能配套项目3个。

2.4.1.3绵阳市旅游基础条件

绵阳是少有的被三条江河包围的山水城市,城区河道总长达55公里。

为了打造城市水环境,绵阳市在城区规划了11座闸坝,目前已经分别在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上建成了7座,拦截形成水面7.8平方公里。

4座新建的闸坝完工后,加上原有的闸坝,绵阳城区将形成至少14平方公里水面。

这里地形深切,山高林密,动、植物种类丰富,保持着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是生态旅游的理想环境。

区内地质结构独特,自然风光奇秀。

绵阳市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秀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可游。

2.4.1.4历史沿革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古名“涪城”、“绵州”,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这里是人文初祖黄帝的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中华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的缔造者、治水英雄大禹的诞生地。

古往今来,这块土地英才辈出,哺育了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豪欧阳修、诗书画家文同、清代才子李调元、现代作家沙汀、小麦育种专家冯达仕等无数杰出人物。

绵阳,从西晋怀帝时起,历来为郡、州治地。

清雍正五年(1727),升绵州为直隶州,领县旧时的绵阳市区增多,辖区扩大。

1913年改绵州为绵阳县,取“绵山南面之城”意。

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100多年历史,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根蕴。

1950年设绵阳专区,隶属川西行署区(总部成都市)。

绵阳专署驻绵阳县,辖绵阳、彰明、梓潼、罗江、德阳、广汉、金堂(驻赵镇)、什邡(驻方亭镇)、绵竹、安县等10县。

1952年绵阳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1953年将广汉、金堂、什邡3县划归温江专区;原广元专区所属广元(驻嘉陵镇)、旺苍(驻冯家坝)、剑阁、江油、北川、平武、青川、昭化(驻宝轮镇)等8县划入绵阳专区。

辖15县。

 1958年原遂宁专区所属遂宁、三台、蓬溪、盐亭、潼南、射洪(驻太和镇)、中江等7县划入绵阳专区。

撤销彰明、江油2县,合并设立江彰县(驻中坝)。

绵阳专区辖21县。

 1959年江彰县改名江油县。

撤销昭化、罗江2县,将昭化县并入广元县;罗江县并入绵阳、德阳、安县3县。

绵阳专区辖19县。

 1970年绵阳专区改称绵阳地区,地区驻绵阳县。

辖绵阳、江油(驻中坝)、青川、平武、广元(驻嘉陵镇)、旺苍(驻冯家坝)、剑阁、梓潼、三台、盐亭、射洪(驻太和镇)、遂宁、蓬溪、潼南、中江、德阳、绵竹、安县、北川等19县。

 1976年由绵阳县改置绵阳市,属绵阳地区领导。

绵阳地区驻绵阳市。

辖1市、19县。

 1977年将潼南县划归江津地区。

绵阳地区辖1市、18县。

 1979年撤销绵阳县,并入绵阳市。

绵阳地区辖1市、17县。

 1950年设遂宁专区,遂宁专区隶属川北行署区,川北行署区(相当于省会驻南充市)。

遂宁专署驻遂宁县,辖遂宁、蓬溪、潼南、安岳、乐至、中江、三台、射洪、盐亭等9县。

1952年遂宁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1958年撤销遂宁专区,将安岳、乐至2县划归内江专区;遂宁、三台、蓬溪、盐亭、潼南、射洪(驻太和镇)、中江7县划归绵阳专区。

 

 1985年,撤销绵阳地区,绵阳市升为地级市,设立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江油等7县划归绵阳市管辖。

撤销广元县,设立地级广元市和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青川、剑阁、旺苍2县划归广元市管辖。

撤销遂宁县,设立地级遂宁市和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蓬溪、射洪2县划归遂宁市管辖。

 1992年,撤销绵阳市市中区,设立涪城区、游仙区。

涪城区辖城厢、城北、工区、南山、朝阳5个街道办事处和石塘、丰谷、永兴、吴家、杨家、青义、城郊、金峰8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原绵阳市市中区人民政府驻地,游仙区辖涪江街道办事处和游仙、石马、忠兴、新桥、石板、魏城、徐家、刘家、玉河、白蝉、小枧沟、柏林、太平13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开元(民政部1992年10月30日批复民行批[1992]127号)。

 撤销北川县,设立北川羌族自治县(国务院2003年7月6日批准国函[2003]7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2003年7月31日川府函[2003]184号批复)。

 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绵阳市高新区,辖区永兴、河边、磨家三镇和街道办事处;2000年建设绵阳市科创园区;2001年8月建立绵阳市农科区,辖区松垭镇;2000年8月建立绵阳市经开区,下辖塘汛镇和城南街道;2003年6月建立绵阳市仙海区,辖区沉抗镇、魏城、新桥两镇的部分村。

2.4.2项目建设所在地概况

 绵阳市游仙区辖镇。

1941年置游仙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

位于区境西部,距市区5.2公里。

面积47.8平方公里,人口1.7万。

108国道过境。

辖游仙、申家、龙玉、麒麟、长明、文胜、石垭、吴家、望江、金山、芙蓉、开元、桑岛13个村委会和场镇居委会。

乡镇企业有建材、机械和食品加工等厂。

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

境区有游仙经济实验区和市属以上国营大、中型企业10家。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3.1.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

生态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

生态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它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

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个: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

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

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园”或珍稀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等等。

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

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

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

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

“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

3.1.2发展过程的阶段模式

观光农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

在发展过程上,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见表3.1)。

阶段是与特定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开发式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最有可能的是在旅游业具有相当基础的大中城市周边出现。

例如广东东莞的年丰山庄、珠海白藤湖的农民度假村,还有正在兴建的占地20

公顷计划投资1.5亿元的高科技珠海现代农业公园以及太湖之滨占地3000亩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