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环境状况公报宁波环境监测中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1969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环境状况公报宁波环境监测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宁波环境状况公报宁波环境监测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宁波环境状况公报宁波环境监测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宁波环境状况公报宁波环境监测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宁波环境状况公报宁波环境监测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环境状况公报宁波环境监测中心.docx

《宁波环境状况公报宁波环境监测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环境状况公报宁波环境监测中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环境状况公报宁波环境监测中心.docx

宁波环境状况公报宁波环境监测中心

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9年

宁波市环境保护局

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之年,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各级各部门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节能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环境污染治理和环保基础建设,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2009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4.45万吨和13.08万吨,较2008年分别下降了6.44%和4.42%,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6%。

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局部有所改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安全,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平稳,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我市总体环境质量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处于中等偏好水平。

但是全市平原河网水体功能达标率较低,近岸海域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部分饮用水源地存在水华风险,酸雨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大气复合污染和区域性污染特征明显,由细颗粒污染引起的灰霾天气日趋增多,环境保护任务仍十分繁重。

二、水环境

一)基本状况

1、地表水

2009年全市80个市控以上监测站位(断面)1-m类优良水质断面

比例为41.2%,功能达标断面比例为48.8%,均比2008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比去年有所好转。

2008-2009年全市市控站位水质类别百分比统计

年份

I类

n类

m类

W类

V类

劣V类

优于m类比例

功能达标率

2008

1.2%

15%

20%

27.5%

22.5%

13.8%

36.2%

43.8%

2009

1.2%

13.8%

26.2%

25%

18.8%

15%

41.2%

48.8%

(1)甬江水系

甬江水系水质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石油类、生化需氧量和

氨氮。

水质优良的断面比例71.4%,无劣V类重污染断面,功能达标的

断面比例占76.2%,与2008年相比,水质优良率增加4.7个百分点,功能达标率增加4.8个百分点。

姚江干流以m类水质为主,水质良好,功能达标的断面比例占71.4%,与2008年相比,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都未发生变化。

奉化江、甬江干流以W类水质为主,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

石油类、氨氮、生化需氧量。

无优良水质断面和劣V类的重度污染断面,功能达标断面比例占60%,与2008相比,水质未有明显变化。

(2)市区内河

市区内河以V类水质为主,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石油类、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功能达标断面比例占28.6%,其中月湖水质符合景观用水要求,与2008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3)各县(市)区河网

鄞州河网水质属中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石油类、总磷。

劣V类重度污染断面占33.3%,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断面比例均为

33.3%,与2008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镇海河网以w类水质为主,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高锰酸盐

指数、氨氮、总磷。

水质优良率为20%,无劣V类重度污染断面,功能

达标率为80%,与2008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北仑河网以W-V类水质为主,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

生化需氧量、石油类。

无劣V类重度污染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为33.3%,与2008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慈溪河网以劣V类水质为主,属重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石油类、

氨氮、总磷。

水质优良率为零,劣V类重度污染断面占80%,功能达标

断面比例为零,与2008年相比,整体水质状况等级不变。

余姚河网以W类水质为主,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总磷。

水质优良率为20%,无劣V类重度污染断面,功

能达标率为40%,与2008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奉化内河水质以n-m类水质为主,水质良好,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为87.5%,无劣V类重度污染断面,与变化。

变化。

象山内河水质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总磷、生化需氧量、氨氮。

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为60%,劣V类重度污染断面为20%,

与2008年相比,水质污染加重。

4)湖库

我市大中型水库主要分布在人烟稀少的山溪源头,人为污染影响较少,水质较好,多数为i~n类水。

按富营养化指标评价:

全市大中型湖库基本保持中营养,部分湖库水体呈现中营养到富营养转变的趋势,在水文、气候等其他环境因素合适的情况下,存在发生水华的风险。

2、饮用水源

饮用水源水质保持良好,所有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及农药类等毒理指标均为未检出,我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上是安全的。

全市35

个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m类水要求,部分指标达到i类水质标准。

3、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09年全市废水排放量4.49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76亿吨,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量1.54亿吨,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87.4%。

全市废

水主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排放4.45万吨,氨氮排放3046吨。

二)措施与行动

1、加大水环境污染整治力度。

一是实施甬江流域整治计划和余慈平

26

原河网水污染防治规划。

余姚市开展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印染、电镀、不锈钢酸洗企业集聚,实行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和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家电镀企业分别搬迁到黄家埠和小曹娥两个工业园区,12家印染企业进入黄家埠工业园区。

慈溪市积极推行中水回用、余热回收等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开展印染园区落户企业烟尘整治,完成漂印染、电镀等重污染行业的搬迁整治,37家漂印染企业和13家电镀企业全部搬迁至杭州湾经济开发区,生产废水实行集中处理。

二是开展“绿剑4号”等饮用水源

保护专项行动。

集中排查了89个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关闭取缔了一批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处罚并整改了一批对饮用水源造成隐患的企业,清理搬迁了一批对饮用水源水质构成影响的畜禽养殖基地,有效消除了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隐患。

三是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全市共建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15处,零排放生态公厕100余座,基本完成生

猪存栏2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工作。

2、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慈溪市域污水处理工程和宁海污水处理

厂二期扩建工程已建成投运;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管网进一步完善和延伸;慈溪、奉化、象山等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均已建成;宁波江南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也已基本建成。

到2009年底,我市已建成

各类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工业集中污水处理工程

22座,其中,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12座,

10座。

全市污水处理总能力达112万吨/日,其

3、扎实推进城区内河整治工程。

完成庙后河一期、后西河、青林河

等24条内河整治工程,整治河道总长约12.6公里,新建河坎及护坡约

1.2万米,新建绿地15.8万平方米,河道疏浚42.3万立方米。

通过实施

有机底泥和浮萍清捞方案”和延长城郊河道保洁时间等有效措施进步提升内河保洁质量,清理各类垃圾170余万吨,打捞福寿螺约3.8万公斤,补种各类苗木4700余株,更换补缺沿河护栏等设施31根,有效改善了内河环境。

三、海洋环境

一)基本状况

全市近岸海域共划出5个环境功能区。

其中一类环境功能区1个,二类环境功能区2个,四类环境功能区2个。

2009年全市近岸海域5个功能区水质均为劣四类海水,属营养型。

其中杭州湾南岸二类区的pH范围、无机氮、无机磷的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镇海-北仑-大榭四类区的无机氮、无机磷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象山港一类区的无机氮、无机磷的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大目洋二类区的pH范围、石油类、无机氮、无机磷的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石浦港四类区的无机氮、无机磷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

2009

年无赤潮发生。

二)措施与行动

涉海工程建设项目22起,完成了北仑电厂三期取排水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加强海洋环境和海域使用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先后组织开展

海洋倾废专项检查、海域使用项目执法检查,查处违法倾倒案件11起,执法检查覆盖率达100%;启动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的建

设,组织编制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总体规划;在淡水养殖行业中推广水产与水生经济植物共生、渔业与畜牧轮作等复合生态养殖模式的试点工作,建设复合型生态养殖2000亩,海水池塘蟹、虾、贝、藻复合生态养殖面积6万余亩。

四、大气环境

一)基本状况

1、环境空气质量

全市共建成大气自动监测站25个,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全部采用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工作,并将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数据通过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

1)二氧化硫

 

mg/m3。

2)二氧化氮

均符合二级国标,其中慈溪、余姚、象山和宁海四个县(市)年均值浓度符合一级国标,全市NO2平均浓度为0.039mg/m3。

3)颗粒物

2009年宁波市各区域PMi0年均值浓度范围为0.058〜0.086mg/m3,

比2008年普遍有所下降,符合二级国标。

全市PM10平均浓度为0.071mg/m3。

4)空气污染综合指数

2009年宁波市各区域空气污染综合指数范围为1.18〜2.11,按污染

程度从大到小排列,宁波市区明显高于各县(市),接下来依次为慈溪、

5)环境空气污染指数

2009年宁波市空气质量I级优85天,n级良243天,皿级轻度污染

37天,优良率89.9%,夏季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冬季。

与2008年比较,I

级优增加7天,n级良减少5天,m级轻度污染减少2天。

空气污染指数

2、酸雨状况

全市设降水测点9个,酸雨pH年均值范围在4.11-4.65之间,宁海、

奉化、镇海为中酸雨区,其他地区为重酸雨区,但酸性程度比2008年有

所减轻。

目前我市酸雨污染类型已由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混合型转变,氮氧化物对酸雨的贡献不断增加。

3、有机气体(VOCS

市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共检出94种,主要污染物为苯系物,参照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均没有超标。

与国内外同类城市比

较,基本在同一水平上。

4、废气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09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13.08万吨,其中工业排放12.87万吨;

烟尘排放量3.09万吨,其中工业排放3.0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21.81万吨,其中工业排放19.57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0.54万吨。

二)措施与行动

1、实施电厂污染防治。

北仑电厂5台各60万千瓦机组和2台各100

万千瓦机组的脱硫工程全部投入运行,综合脱硫效率达90%以上,2台100万千瓦机组同步配套建设脱硝装置,脱硝效率约60%;镇海发电有限公司4台21.5万千瓦发电机组的脱硫工程全部投入运行,综合脱硫效率达90%

以上,2009年投资近1亿元为烟气脱硫设施配套建设新烟囱,目前运行状况良好。

2、开展重点监管区整治。

制定《宁波临港工业废气污染整治规划》,实施北仑、镇海临港废气污染区域和镇海后海塘港铁联运物流区整治,加快钢铁、电力、热电、物流等行业脱硫、除尘设施建设和改造;开展无组织废气的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先后投入治理资金约33亿元,规划确定的89个整治项目已完成了88个,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3、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

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完成《宁波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

实施外地转入机动车辆排放标准的环保审核工作,大幅度削减现有黄标车等高污染在用机动车数量,改善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五、声环境

一)基本状况

1、功能区噪声

2009年宁波市区、慈溪、余姚、奉化居民文教区昼间噪声全部达标,

夜间噪声全部超标;混合区昼间噪声全部达标,夜间噪声慈溪、余姚超标;工业集中区昼间噪声全部达标,夜间噪声余姚超标;交通干线两侧昼间噪声全部达标,夜间噪声全部超标。

与2008年相比,慈溪的居民文教区昼间、夜间噪声下降幅度较大,余姚的居民文教区夜间噪声上升幅度较大,其他各功能区噪声等效声级变化不大。

2、区域环境噪声

2009年宁波市区、慈溪市、余姚市、象山县和宁海县区域环境噪声分别为53.2分贝、53.2分贝、55分贝、52.5分贝、55分贝,声质量属良,奉化市为55.4分贝,属轻度污染。

与2008年相比,余姚市、宁海县区域

环境噪声质量由轻度污染好转为良,其它县市保持相对稳定。

3.交通噪声

2009年余姚市、宁海县道路交通噪声分别为67.5分贝、67分贝,声

质量属好,宁波市区、慈溪市、奉化市、象山县分别为68.9分贝、69.6

分贝、69.3分贝、70分贝,声质量属较好。

与2008年比较,声质量总体

保持相对稳定。

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交通噪声的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二)措施与行动

1、加强噪声达标区管理。

主要加强酒吧等娱乐行业污染控制监管,重点查处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等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安静适宜的人居环境。

2、继续推进噪声达标区创建。

强化城市产业功能定位,结合工业园区建设,将噪声污染严重的化工、机械等企业陆续迁出市区,减少城区

工业噪声污染。

继续推进噪声达标区创建,全市噪声达标区面积达到

206.26平方公里,比2008年新增2.55平方公里。

六、固体废物

一)基本状况

2009年,全市工业企业共产生工业固体废物971.83万吨,综合利用

811.88万吨,处置108.08万吨,贮存52.07万吨,排放500吨,处置利用率为94.66%。

固废种类主要是:

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冶炼废渣和废水处理污泥。

2、危险废物

2009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6.76万吨,综合利用7.30万吨,处置9.50万吨,其中集中处置5.11万吨,贮存1926吨,处置利用率为

99.23%,无危险废物排放。

产生量列前三位的是:

废酸、化工废物、表面处理污泥。

产生医疗废物7848吨,集中处置7848吨,处置率100%。

3、进口废物

2009年,我市130家企业申请进口限制类可用作原料利用的废物

412.54万吨。

4、生活垃圾

2009年中心城区城乡垃圾清运处理量为119万吨,城乡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为97.27%,其中建成区清运量为8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二)措施与行动

1、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完成辖区内的16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危险废物经营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通过预案的编制,针对性地制定各类措施,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2、推进废水处理污泥的无害化处置。

2009年出台《宁波市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累计建成5座污泥焚烧处置和1座污泥干化焚

烧设施,污泥处理能力达到750吨/日,市六区范围内生活污水厂污泥的

无害化处理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3、继续开展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工作。

在2008年初步

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了企业层面的调查、补充了流通领域和进出口企业的信息,完善了调查报告。

4、健全生活垃圾收运网络,提高处理能力。

新建垃圾中转站10座,改造13座,日处理规模1500吨/天的慈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入试运行,慈溪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原生活垃圾填埋场停用并开始封场。

象山县水桶岙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建成运行,继续实施填埋场扩容改建工程。

七、辐射环境

一)基本状况

1、放射源

2009年全市140涉源单位共存有各类放射源988枚,较2008年增加

了102枚,所有放射源均处于严格监控之下,未对环境造成污染。

2、电离辐射

全市电离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环境丫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室内丫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甬江水系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始终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饮用水源地水体和自来水中总a、总P放射性水平远低于

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3、电磁辐射

在公众正常活动区域内,移动通讯手机基站电磁辐射、高压输变电

设施电磁辐射以及广播电视等电磁辐射均符合国家标准。

(二)措施与行动

继续把好辐射安全关,全年审批移动基站、输变电项目共1329项。

2009年开展全市辐射安全检查工作,共检查企业400多家次,全市无辐

射事故发生。

八、自然生态环境

根据生态指数(EQI)评价,全市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的有

4个,分别是宁海县、奉化市、象山县和余姚市,面积百分比占60.3%,

宁海县生态环境质量位于全市首位,宁波市区和慈溪市等级为良。

EQI

100

乳9Sk3

65.465.4

60

40

宁海奉化象】I】余姚宁波市区慈溪宁液市

宁波市EQI指数排列

九、专题

一)生态市建设

在确保城市环境明显改善的基础上,着力开展农村环保工作,探索城乡一体的环保工作思路。

为减少垃圾运输二次污染及垃圾填埋、焚烧处理对我市带来的环境压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循环利用,积极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太阳能生物处理技术,全市偏远地区的60多个村庄建成处理设施示范点,象山、余姚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太阳能处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生态创建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2009年我市有9个乡镇被命名省级生态乡镇,慈溪市和宁海县成功申报为全省首批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单位。

环保部在我市召开全国农村环境保护暨生态建设示范工作现场会,周生贤部长、李干杰副部长对我市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811”新三年环境污染整治行动

继续开展“811”新三年行动,提出两个“领先”的总体目标(即继

续保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全省领先、环境保护执法监管能力全省领先),明确2008-2010年环境污染整治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甬江流域和慈溪市、高新区等重点污染区域整治取得初步成效,铸造等重点行业污染整治进展顺利;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全面排查奉化江流域排污企业,消除环境隐患;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严控剧毒化学品和畜禽养殖污染,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专项督查、综合惩治、媒体曝光等形式,继续保持

环境监管的高压态势。

三)污染物减排

24项COD减

继续以“24-10”减排工程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了工程建设进度定期报告和督办督查等制度。

不断加大减排工程推进力度,

排重点工程中新建或扩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6项,在建或待建8项,10

项脱硫重点工程已全面完成,全市COD排放量比2008年削减6.44%,二

氧化硫比2008年削减4.42%。

四)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加强项目审批管理,认真执行建设项目污染物新增量替代实施方案,严把新建项目的“准入关”,积极扶持技术先进、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和高科技项目,坚决否决和抵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转移或者布局不合理的项目。

全年批复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报告表共5568件,竣工验收项目1454个;缓批环评报告28

件,否决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不合理的项目485个,有效实施污染源头控制。

五)环境执法和监督管理

开展“绿剑1-6号”、“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执法专项行动,检查企业5600多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31件,罚款总额2613.40万元,保持打击违法排污企业的高压态势。

全市共征收排污费家数2153家,排污收费总额1.58亿元。

六)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

开展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入户调查工业源3332家,集中式污

染治理设施57家,农业源调查表515家,测算调查了14个县(市)区及管委会的生活污染源,及时地反映了我市污染排放变化情况,为“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对改善宏观经济调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固体废物管理

强化固废处置设施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全年共审批496家危废产生单位的年度转移计划,核定转移联单2722份,安全处置危险废物9.50

万吨,处置医疗废物7848吨;重点推进了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全市已建成设施的日处理能力750吨/日。

八)污染事故及危害

2009年发生4起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响应快速,处置妥善,未发

生因污染事故导致人员伤亡、中毒等情况。

九)节能降耗,清洁生产

市级54个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正式展开,以宁海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园区为代表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市供销社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镇海炼化资源回收以及以宁海临港循环经济工业园为代表的电厂资源综合利用等四大标志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镇海炼化资源回收工程已完成建设投入运行。

继续推进清洁生产,30家企业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名录,26家企业完成市级清洁生产企业试点。

十)环境宣传教育

开展生态环境宣教活动,组织志愿者和新闻记者参加“环保、故乡、

山江海”、“环杭州湾生态环保行”新闻采风活动,多角度报道生态市建设成果和成功经验,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成立了宁波市“生态之友”环保志愿服务总队,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队旗、队徽、队歌,并确

定每年11月28日为宁波市环保志愿者活动日;继续推进环保模范(绿

友好企业2家、省级绿色单位或家庭222个、省级生态监护站23个、省

级“保护母亲河号”单位23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9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