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材料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9216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学材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学材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学材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学材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学材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学材料整理.docx

《人学材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学材料整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学材料整理.docx

人学材料整理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材料整理

前言:

导论:

人学思考——对人的哲学理解

1.从“我是谁”到“人是什么”

2.关于“人学”(Hominology)

3.人学思考的出发点

第一章觉己之思:

人学基本问题

一、发现自我:

论人的存在(Being)

1.自然存在(naturalbeing)

2.文化存在(culturalbeing)

3.社会存在(socialbeing)

二、认识自我:

论人的本质(Essence)

三、肯定自我:

论人的价值(Value)

(1)生命价值(生存价值):

(2)人生价值与人格价值

四、塑造自我:

论人的发展(development)

第二章人生在世:

人学思考的出发点

引言: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历史与现实的人

1.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2.“我们的出发点”:

现实的人

3.历史的人

第三章人者何为:

人学思考的总问题

导论

(一):

马克思论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1.具有某种先天规定性的成员: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2.丧失现实生活内容的抽象个体: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

3.获得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导论

(二):

西方理性主义人学传统

一、人的一般特性

1.人的类特性:

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2.私有制条件下的人:

人的自我丧失与异化

3.理想社会的人学论证

二、人的现实本质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材料整理

前言:

本课程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之中思考“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与“人的发展与实现”等“人学”关键问题。

毋庸置疑,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以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出发,围绕上述人学基本问题展开。

导论:

人学思考——对人的哲学理解

1.从“我是谁”到“人是什么”

“我是谁”中的“我”并非一种生物学个体(biologicalbody),而是一个意义整体(meaningfulintegrity)。

循此问题,追问“我”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思考自身的存在与命运,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不仅如此,一个完整的人(“自我”)还要基于自身来面对“你”(“他者”),此处的“你”既指他人,也包括天地之万物、超越之神明。

推而广之,“我是谁”这个特称问题,就是“人是什么”这个全称问题。

回答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以身体之、以心感之、以情验之;而在哲理中探讨人,正是人学(hominology)或“人论”的要义。

2.关于“人学”(Hominology)

如果说“人类学”(anthropology)更多依据实证科学、从微观角度探讨人种的起源和变化,“人学”则是人将自身作为哲学思考与批判的对象,亦即从哲学这一人类思维的最高层次上反思人。

在汉语文献中,“人学”一词最早见于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A.Leni.Giulio,1582-1649)撰写的《西学凡》(1623)一书。

该书主要介绍欧洲天主教大学中设立的六大学科(文科、理科、医科、法科、教科和道科),在谈到理学(即哲学)与道学(即神学)时,艾儒略将其比喻为“人学”与“天学”的关系。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最早公开宣称将“人”(自然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家是德国思想家费尔巴哈(L.Feuerbach,1804-1872),他将自己的学说命名为“人学”(dieAnthropologie),以人和自然作为研究主题,并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这一著名论断(《基督教的本质》)。

现代西方人学:

从“人是目的”到“人已终结”

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康德(I.Kant,1724-1804)关于“人是目的”(ManistheEnd)的“绝对律令”成为西方传统人道主义的经典表述。

传统人道主义强调理性与德性的普遍必然性,某种意义上带有“人类中心论”色彩。

作为20世纪人道主义的集中代表,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思想家萨特(J.Sartre,1905-1980)采取“人学”立场反思西方人的生存困境,强调个体生存(Existence)乃是终极目的。

然而,存在主义更为关注个体的非理性存在,可视之为“自我中心论”。

与之相反,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倡导一种超出人道(人性)之外的客观精神,拒绝传统思想中太过人性化的倾向,进而宣称“人已终结”(Manisend)。

在《野性的思维》(1962)一书中,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C.Lévi-Strauss,1908-2009)宣称:

“人文科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构成人而是消融人”,由此敲响“人”的丧钟。

肇始于60年代末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运动,奉行“解构”(Deconstruction)策略,其重点意在解构、消解作为“主体”的人。

福柯(M.Foucault,1926-1984)在《词与物》(1966)结语中直言:

“人死了”(主体、主体哲学之死)。

康德的问题

“五四”时代:

中西文化论战中的“科学与人生观”之争

八十年代:

“第二次启蒙运动”中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

3.人学思考的出发点

理论前提:

主体的自觉

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地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

当对自己为什么活着缺乏坚定的信念时,人是不愿意活着的,宁可自杀,也不愿留在世上,尽管他的四周全是面包。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现实前提:

社会的发展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人学自不例外。

“人学”视域中的人,是现实生存着的人,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人学思考亦与其所从出的时代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梁漱溟(1893-1988)论人心自觉与人生问题

第一章觉己之思:

人学基本问题

毫无疑问,思考自身、反思人类(觉察人之为人的根本),其前提是人的存在。

不过,人之“存在”(humanbeing)已然蕴含着“存在”的意义与目的(价值设定与判断),并促发着自身“存在”意义的生成与涌动、“存在”目的实现与圆成。

因此,人之“在”绝非简单地、物性意义上的“在场”(presence),它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源泉。

一、发现自我:

论人的存在(Being)

1.自然存在(naturalbeing)

如果说自然界是人类之母,那么人具有自然属性或者说生理需求亦是不争的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之共性。

人之为人,自然属性是必要的前提,但是,如果人仅仅立足于诸种自然属性(自然本能),则与禽兽无异。

马克思(K.Marx):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对象(Object,Gegenstand):

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2.文化存在(culturalbeing)

事实上,现实的人必然具有文化属性,每一代人在发展经济生产、创设典章制度、制作器物、弘扬德性、反思自身与世界时,无不使得人类的文化日益丰富而生动;另一方面,文化也就是一种人化,正是文化塑造了人的精神品格,使人获得了人之为人的特殊性。

质言之,人(主体)构建文化来改造自然界,并借此生存与发展;又通过文化来观照自身,以达到自我意识。

为此,有学者则径直将文化视为人的“第二本性”。

论人的自然与文化属性

文化圈(culturecircle,Kulturkreis)

“文化圈”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人类学家、人类学传播学派代表弗罗贝纽斯(L.Frobenius)提出,指的是“将位于共属关系之中的一群文化因素作为文化复合来把握,而将其地理的分布命名为文化圈”(【日】日川荣吉主编:

《现代文化人类学》,周星等译,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换言之,文化圈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化诸要素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一方面,它具有地理空间范围的相关性,使得文化圈内部呈现出共同的特质,因而有所谓核心区与周边区域之分,另一方面,文化圈的形成、发展与定型又是在历史中完成的,文化圈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时而春风化雨,时而风雷激荡。

地铁里的城际景色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culturalidentity)

事实上,在传统社会,受到地理与生态条件以及主动抵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文化圈之间的互动相对有限,持久的文化交往(culturaltransaction)主要借助于战争与宗教皈依,因此,各个文化圈尚能保持自身的同一性(identity);文化圈中的个体,其文化身份相对稳固。

然而,在资本、特别是国际资本的推动下形成的全球化时代,全球性文化互动成为一种“断裂性流动”,“经济、文化和政治之间发生了根本性的断裂与脱节”(参见阿尔君·阿帕杜莱:

“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陈燕谷译,载于《文化与公共性》【第2版】,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521-555页),个体的文化身份日益“模糊”,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位置感”(senseofplace)。

3.社会存在(socialbeing)

现实的人,必定是处于一定社会(群体)、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

“社会”一词表示个人相互作用的共同体,它是按照与生物学规律不同的规律发展起来的独特机体;“社会的”则是指与生物形式不同的社会形式及其派生的一切。

因此,“社会的”(social)这个概念就等同于“超生物的”,“社会存在”表示的就是人的超生物性存在、也就是其超自然的属性。

就此而言,“社会的”仅仅为人所固有,“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马克思)(参见袁贵仁主编:

《对人的哲学理解》,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第385页)。

马克思论人的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

马克思论人的社会属性

康德论审美(鉴赏)的社会性

霍耐特(A.Honneth,1949-)的承认理论

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伦关系

儒家的人伦观

二、认识自我:

论人的本质(Essence)

哲学家在反思人的本质问题时,往往先从人与动物的区别入手。

实际上,“人是……的动物”探讨的是人的类特性,它标志着人的类意识的觉醒。

需要注意的是,人的特性与人的本质是不同层次的问题。

人的特性(一般可简称为“人性”)是指人作为类存在物(speciesbeing)所具有的普遍共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外在标志);

人的本质问题探讨的则是每一个“现实的人”得以成其为自身的独特性与异质性(内在根据)。

先秦儒家人性学说:

善恶之别

徐复观:

孔子的“内在人格世界”

西方人性理论: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的人学转向(从探求自然的起源(origin)转为追问人生的目的(telos),从诉诸感觉到强调理性)

马克思主义人学:

以实践为依归

在思考人的问题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研究的是现实的人、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对人的思考以物质实践为基础。

质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把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看作是理解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则:

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决定了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人和世界、人和他人的关系,同时也决定了自身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

在这一意义上,实践成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逻辑基点,亦是其思考人的一根“红线”。

马克思:

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

“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第88页。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页。

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

对这句话的理解建立在对“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区别的把握上。

解释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活动,它强调的是用自己的思维对业已存在的客体进行事后的反思,出发点在于解释,是一种被动的反映。

而改变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介入,强调的是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去践行,去改变,是一种主动的参与。

解释的前提是承认对象的存在,解释已经预设了它的现成性和既定性,更多的是对它的分析和反思。

而改变世界侧重于用实践,不仅仅是一种事后的reflection,改变世界表现为一种参与性和同时性,使其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给予,人恰恰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改变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这是一种非完成的、非固定的、非僵化的、非板结的状态,不断由人自身实践活动去赋予、去改变的、永远开放的思想体系。

解释世界的哲学家是以一种袖手旁观、置身事外的姿态面对世界,即使解释的非常完美,也是主客体毫无干系的二元二分对立;而改变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置身其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发明、相互关联的互动双面性的存在方式,用实践赋予主客观世界鲜活的意义,而不是用一种放之四海接为准的理论作用现实。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任何一种既定的理论都只能是对历史进程事后的反映,都不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理论体系,不是灵丹妙药,只是指南和路标,没有绝对的真理,我们不能盲从于任何一种理论的个别字词句,应当坚决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反对凝固和僵化,应当置身其中,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现实理论进行突破和革新,才能不断取得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进步。

三、肯定自我:

论人的价值(Value)

“价值”是一个关系性概念,表示客体对主体的一种关系,或者说客体对主体的意义。

此处的客体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因此,有所谓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物的价值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人的价值则是由人自己创造或者由他人赋予的。

因此,人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是价值主体。

(1)生命价值(生存价值):

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也是价值创造的前提。

思考生命价值,则与死亡问题紧密相关。

苏格拉底的审判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生死相成

苏格拉底的生死标准

史铁生(1951-2010):

“史铁生死了,但‘我’还在”

乔布斯(S.Jobs,1955-2011):

“死是生的最佳发明”

马克思论辩证法

海德格尔(M.Heidegger,1889-1976):

向死而在

对于死的“不安”(Angst)

萨特的《墙》:

死亡的荒谬性

海德格尔:

先行到死中去

雅思贝斯(K.Jaspers,1893-1969)论死亡与人生

(2)人生价值与人格价值

人生价值:

人作为价值客体,满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需要,从而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具有一定的作用与意义。

人格价值:

对人自身的尊重和满足,强调人的权利、地位和尊严。

“格”,资格、标准之意,“人格”即指做人的资格,亦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格式和标准,它意味着一个人的完整性、自足性与不可替代性,标志着每一个人独特的身份与角色。

四、塑造自我:

论人的发展(development)

古希腊人的命运意识

悲剧英雄与命运的抗争

蒂里希(P.Tillich,1886-1965)论命运与自由

查拉图斯特拉的不断攀登

傅雷(1908-1966)论艺术与人生

密尔(J.Mill,1806-1873)论人性的发展与不满足

理想人格:

自我发展的理想模式

人每时每刻、方方面面都在发展。

所谓发展,既指在一定基础上的引发,又是向着某种目标的展开。

在现实中,人的行动总是有目的(目标)的行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有着不同的“理想人格”,它反映出做人的最高标准。

中国儒家传统强调通过道德实践的“内求”来达到人生的完满境界,崇尚“性善之人”;老庄道家则在自然真朴的追求中崇尚“性真之人”。

西方人性学说:

强调“外求”,通过客观的生产实践来达到幸福完美的理想人生状态。

马克思主义人学: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章人生在世:

人学思考的出发点

人生在世,既是个体生命的起点,也是人学研究的源点:

不同的时代风貌与文明特征,造就了各异的人学研究理路;然而,无论何种理路,其思考的出发点都应是历史与现实双重交织之中从事生命活动的活生生的人。

引言: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历史与现实的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全人类的解放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目的与实践方向。

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点与唯物史观紧密结合在一起——“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恩格斯)。

1.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1)黑格尔(G.W.F.Hegel,1770-1831):

人是理性主体

“思想”确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种东西,人类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此。

所有在感觉、知识和认识方面,在我们的本能和意志方面,只要是属于人类的,都含有一种“思想”。

(《历史哲学》)

哲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的东西是理性。

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

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

(《法哲学原理》)

(2)费尔巴哈(L.Feuerbach,1804-1872)论人的自然与社会性

观念只是通过传达、通过人与人的谈话而产生的。

人们获得概念和一般理性并不是单独做到的,而只是靠你我相互做到的。

人是由两个人生的——肉体的人是这样生的,精神的人也是这样生的:

人与人的交往,乃是真理性和普遍性最基本的原则和标准。

我所以确知有在我以外的其他事物的存在,乃是由于我确知有在我以外的另一个人的存在。

(《未来哲学原理》)

在人里面而又超乎个别的人之上的属神的三位一体,就是理性、爱和意志的统一。

理性、意志、爱或心,并不是人所具有的力量;因为,没有了它们,人就等于乌有,只是凭借它们,他才成其为人,它们是……属神的、绝对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人所不能违背的。

(《基督教的本质》)

(3)马克思的双重扬弃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

在马克思看来,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是从思维中抽象出来并进而固化而成的物质出发,因此忽视了人的因素;唯心主义则是从理性反思创造出来并进而灵动起来的概念出发,将人抽象为主观精神。

马克思在“双重扬弃”的基础上,亦即从主体与对象两个维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与思辨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特质,从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创建了新唯物主义。

新唯物主义的崭新之处

“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7页。

这种新唯物主义的崭新之处就在于它所考察的“物”不再孤立于人、自绝于人的活动,正是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创造了其“身外”的“物的世界”。

通过诉诸于具体的、历史的人类感性实践活动,新唯物主义将整个对象世界与现实个人的实践活动直接勾连起来。

因此,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必须着眼于现实的人及其感性活动。

从“现实的人”出发,也就是指不能脱离人及其活动孤立地看待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进程。

就此而言,马克思从生存论的角度思考人的存在,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立足于“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来探讨人的现实而非臆造的实际生活过程,从而揭示这种实际生活过程的起源和历史地形成的现实本质。

2.“我们的出发点”:

现实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多次提到“我们的出发点”,由此可见这一问题对于唯物史观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6-67页)

这里所说的“现实的人”,就是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显然,马克思与恩格斯极为强调人的实践活动,首先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不仅如此,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离不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的生产活动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68页。

马克思、恩格斯论现实与历史中的个人

“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

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1-72页、第88页。

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

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85页。

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

只是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才成为人。

但是一旦人已经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45页。

3.历史的人

事实上,现实的人也正是历史中的人,此时此刻的我们,已然走进历史的深处。

马克思曾经讲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把马克思一生的功绩归结为两点,这就是剩余价值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毫无疑问,马克思致力于研究人类实践本身并对特定社会形态的物质关系进行历史解读和科学剖析的科学,而不是像黑格尔那样提供一种诠释历史的终极模式。

黑格尔论历史

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

“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展现为一种合理性的过程……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实体,就是说,由于“理性”和在理性之中,一切现实才能得以存在和生存。

另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无限动力,“理性”……并非仅仅是一个理念、一种责任,虚悬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无人知晓的地方;它并不是仅仅产生于某些人的头脑中的单独且抽象的东西。

“理性”表现了万物的无限复杂性,是万物的本质和真理。

世界历史……表现的是“精神”从“自由”中产生并最终实现“自由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