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8938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8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古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古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古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古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史.docx

《古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史.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史.docx

古代史

1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

“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

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B.邑号

C.爵号D.官名

12古人云:

“日之所照曰阳。

”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阴呢?

)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12.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应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B.甲骨卜辞C.《诗经》D.《楚辞》

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1.“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是以下哪个朝代的百姓诅咒统治者的话?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1、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它最初的都城是

A、阳城B、殷C、镐京D、牧野

12.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在今天陕西省境内            B.都在关中地区

C.都在今天河南省境内            D.都在今天黄河流域

3,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

2.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A.古籍的记载B.屈原的作品C.政府的声明D.学者的解释

1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故记曰: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3.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12.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该水利工程位于A.成都平原 B.河北平原  C.渭河平原 D.淮河流域

2.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3.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

2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

15.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

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

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4.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

这反映当时朝廷

A.要求民众纳税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我

C.不要求民众纳税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B.《论语》C.《孟子》D.《易经》

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

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伍连坐B.郡县行政C.刺史监察D.皇权独尊

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13.汉武帝时期,一位前往中国的日本人途经朝鲜半岛时可能看到

  A.作坊里正在生产麻纸B.寺庙里在进行佛事活动

  C.工匠用雕版印刷书籍  D.许多中国人在那里生活

14.为解决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冲突,两汉时期中央

政府作出了多种努力,其中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是

A.张骞“凿空”B.卫青远征C.昭君出塞D.甘英出使

4,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与发明了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

13、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滇王之印”]的印文。

该印是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12.图4、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

这两幅图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百姓民族构成情况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

14.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展的史实是

  A.吸收儒家思想对道教进行改造

  B.吸收佛教思想以丰富道教教义

  C.形成了道教主要经典《太平经》

  D.开始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

3.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D。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13.隋朝大运河的一段利用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古运河。

这一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6,“檐yan剪新叶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以此推测该诗人是:

A屈原B陶渊明C曹操D白居易

12.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的是:

A佛教传入中国B法显游历天竺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

1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罗盘针

14.筒车在中国古代南方农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灌溉工具创制于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代 D.南宋

4.沈括《梦溪笔谈》载: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

4.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

A.猛安谋克制B.“蕃汉分治”C察举制度D.行省制度

17、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

A、慷慨苍凉B、朴实恬淡C、缠绵婉转D、浮艳华丽

1,“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

”——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18.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3-13世纪之间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属于此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①雕版印刷术②记录太阳黑子③实测地球子午线④铸铁柔化处理技术⑤计算圆周率的方法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④

19.

A①谷物加工②汲水③耕地④耕地

B①耕地②汲水③耕地④灌溉

C①耕地②汲水③耕地④谷物加工

D①谷物加工②耕地③耕地④灌溉

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

13.隋唐时期商业境界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2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

相传唐玄宗因必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

1.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

纪传体史书的特征是

A.以事件为中心B.以人物为中心

C.以年代为中心D.以制度为中心

15.隋唐时期,淮水以北新增的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芍陂C.通济渠  D.邗沟

13.图6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的朝代是

A.西汉     B.唐朝    

C.清朝     D.清朝

 

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园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

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郑板桥

1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

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B、孟浩然C、杜甫D、杜牧

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9.图3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5.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

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7

60:

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

60

厢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

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在实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

1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法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D.实施行省制度

2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

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19、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

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7,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其原因是:

A国力虚弱B豪强争权C藩镇割据D分封诸侯

3、下列各项中造成国家财政负担的是

A、市易法B、岁币C、两税法D、一条鞭法

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6.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

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

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经济衰退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D.吏治腐败

2、东汉明帝让西域高僧在洛阳传教,为他们建造了

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C、莫高窟D、白马寺

13.北京孔庙(见图7)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

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7.“起朔漠,并西城,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宋B.元C.明D.清

1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A、在西藏设立行省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C、在西藏设置卫所D、设置驻藏大臣

28、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

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

7、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的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D.商业经济的发展

10.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答案:

10.B

【解析】此题难度为偏难,考查提炼多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文字信息中“16世纪晚期”、“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可依次确定四个选项的取舍。

16.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地丁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鸦片战争前,金上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D.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20.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清B.明

C.汉D.秦

题眼:

“不曾设置丞相”

解析: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

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余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废除,清朝以后不曾设置丞相。

答案:

A

15、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

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

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

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

15.下面四幅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中,与元代台湾情况相符的是

ABCD

22.将下列中国古代王朝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三的是C

14.观察图4,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并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合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15.下列各组史实中,能够体现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因俗而治”的是

①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②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

③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④清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京城

A.汉B.唐

C.宋D.清

19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

他的代表作是

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

c《天下郡国利病书》D《坤舆万国全图>>

12.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年代

福建莆田

直隶宝坻

湖北川汗

康熙十五年(1676)

192丁

0丁

康熙二十五年(1686)

88丁

22丁

24丁

康熙三十年(1691)

58丁

10丁

14丁

A.三藩之乱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D.大兴文字狱

 

14.图3所示战役是

A.明朝与瓦刺之战

B.明朝与后金之战

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

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

 

4、雍正以后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①驻藏大臣②都护③宣政院④达赖、班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中国历代都有丁税(每个成年男子必须缴纳的

人身税)。

清代丁税征收出现了变化,参照右表,

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顺治朝随着人丁增加,丁税总额相应增长

B康熙朝减轻农民负担,朝廷免除了人身税

C雍正朝人口增加缓慢,丁税也在缓缓上升

D乾隆朝丁税迅速增长,成为朝廷主要财源

13.据清代史料记载,台湾“百货皆取资于内地”;乾隆五十年浙江杭、嘉、湖三府歉收,“招商贩运闽省台湾仓谷,以资粜济”(粜指卖出粮食)。

对此材料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岸经济联系密切B台湾的日用品通常需要内地供应

C两岸经济贸易互补D杭、嘉、湖三府的粮食通常需要台湾供应

 

6.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

A春秋时期道相孙叔敖修芍陂B。

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5.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A《永乐大典》B.《古今图书集成》

C《天工开物》D.《四库全书》

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16.读图6,除北京外,在A、B、C、D四个城市中,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有A

    

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

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10.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29世纪中国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1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

“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④表明清政府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8.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如图).

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

礼物.

甲说:

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

的教育思想。

乙说:

“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

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

“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

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

问题: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6分)

28.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

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29.唐太宗说:

“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

“他又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据此回答:

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请具体说明。

(4分)②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5分)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4分)

29.①否(不符合)。

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

②表现:

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

(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

汉武帝以战争政府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

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长安中,(苏?

)累迁扬片大都督府长史。

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长潜、于辩要皆致之数万,唯?

挺身而出。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

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张祜诗云:

“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请回答:

(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6分)

商人聚集;店库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荣;扬一益二。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6分)

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贸的政策。

39.(28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回答:

(1)据清《苏州府志》记载,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

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