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275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docx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docx

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

一、对各科室平均住院日进行二级监控,将平均住院日纳入院、科室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医院结合各科收治病种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对各临床科室制定切合实际的平均住院日控制指标,并定期对各科进行监控;各科应结合本科室实际,制定相应计划并组织落实。

 

二、各科加强计划收治。

及时周转病床,控制加床,对全院各科病人的检查、手术计划安排;规范入院前检查,确保门诊入院诊断正确率的提高,能在门诊先做的检查尽量避免患者收入院后再做;严格执行首诊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等医疗核心制度,主管医师及时查看病人,上级医师在规定时限内及时查房,及时提出诊治意见;对病情复杂、危重、疑难的病人及时进行会诊、讨论,尽快明确诊治方案。

 

三、严格执行医疗规范及操作规程,合理检查,避免重复检查及过度检查。

对于一些特殊的或需要预约的检查,主管医师应提前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联系,如检查前需要患者做相应准备的,应及时告知患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四、尽量做到专科专治。

减少和避免因非专科收治造成的诊治检查延误。

 

五、及时与手术室、麻醉科沟通,及时安排手术。

 

六、合理安排科内医师的工作,保证治疗、手术及时安全。

 

七、加强三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及考核,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诊疗水平,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等造成术前住院日的增加。

 

八、加强医疗护理工作,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

 

九、科室之间、科内医护人员之间加强协作沟通。

会诊医师在规定时限内尽快会诊。

 

十、加强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完善服务流程。

 

十一、及时与患方进行沟通,使患方及时认可诊治方案并及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十二、医技科室缩短入院后检查时间。

医技科室合理排程,在病人高峰期实行弹性工作制,通过早上班、晚下班、

周六、日加班等措施缩短CT、MRI、超声等预约时间。

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符合相关要求:

急诊影像检查结果报告时间≤30分钟,急诊CT检查结果≤60分钟;常规影像检查(X线平片、超声)结果报告时间≤2小时;大型影像设备(CT、MRI)、各种造影检查、结果报告时间≤48小时;急诊检验出具报告时间临床≤30分钟,生化、免疫≤120分钟;急诊检验出具报告时间临床≤30分钟,生化、免疫≤120分钟;常规检验结果≤24小时。

 

十三、临床科室应加强对住院病人,尤其是危急重症、诊断治疗效果不佳、对服务不满意、或出现医疗纠纷隐患等重点病人管理,优化服务流程,保证病人及时检查、及时治疗;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

  

十四、每周对科内现有住院病人进行清理,对于患者住院时间超长,科内要及时查找原因。

若反复诊治病情仍无好转时,科里应及时组织讨论、会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病情复杂需全院多科会诊时,及时上报医务部,由医教部组织安排;特殊情况如本院人力物力不能解决的,及时请外院专家会诊或联系转上级医院治疗(具体按本院请会诊管理规定执行)。

 

十五、如该患者诊治中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科室在积极诊治同时,还应做好与患方的沟通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医疗纠纷隐患的发生;若患者已经有出院指征,但由于其它原因仍执意继续留院的,科室要及时告知其目前已具备出院条件及社保的相关规定。

及时向医教部及医保办公室上报相关情况并备案。

 

十六、不断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程度,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医疗资源。

与上级医院建立了远程会会系统,医生和病人可以通过视频进行安全、快速的交流,及时进行会诊。

十七、医教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各科平均住院日进行汇总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方案,不断改进服务流程,缩短科室及全院的平均住院日。

十八、为了进一步缩短住院床日,采用“日间手术”模式,所谓日间手术,是指需要实施手术的病人当日来院,经术后恢复观察,24小时内即可回家。

“日间手术”模式的特点是“短、平、快”,病人不需要全程住院,这在日益紧张的就医环境和市场经济形势制约下,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对于手术风险较小的成熟性手术,如输尿管镜取石术、膀胱镜取石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等病种均可采用“日间手术”模式。

术前检查安排在门诊进行,病人早上入院即进行术前准备,下午安排病人手术;术后观察数小时,如果恢复情况良好,第2天即可出院。

该模式既减少了病人院内感染的风险,又减轻了住院费用负担,还可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十九、实施单病种控制流程

成立以院长与医务、护理、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单病种控制领导小组,负责单病种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对医院收治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审核,剔除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项目;保留和完善各种必须的诊疗项目,形成单病种规范的治疗方案,减少无效住院日。

按照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标准,计算出依照此模式进行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单病种医疗费用限价,做到医疗收费公开、透明。

二十、实行绩效指标考核

实行以科室管理、医疗质量及效益指标、医疗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室绩效指标考核。

医院给科室下达平均住院日及病床周转次数、治愈好转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药品比例控制等绩效考核指标,医院各职能科室根据绩效考核指标定期对科室进行绩效考核。

二十一、改善医疗服务模式

适当延长门诊科室的服务时间,病人入院前尽可能在门诊做好必要的化验和检查,入院后即可进行治疗和手术。

检查科室普通常规检查取消预约,所有标本及时采集,按承诺服务时间完成送检和接收,便于临床医生处治。

进一步充实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数量,手术室根据手术科室的需要,实行弹性工作制,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错开手术时间,必要时连台手术。

术后加强护理,争取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同时,医院致力于收治危重症及疑难病人,而把术后康复期的病人分流到乡镇卫生院机构;乡镇卫生院机构把受客观条件限制而不能收治的病人转往住院。

通过双向转诊病人,发挥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机构各自的优势,起到平衡医疗资源的配给,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