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初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7452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省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省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东省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东省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初稿.docx

《广东省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初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初稿.docx

广东省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初稿

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技术规程

(初稿)

 

前言

根据广东省建设厅的要求,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本规程。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国内外建筑能效标识的成果和经验,以我国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依据,结合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测评程序,居住建筑测评内容,公共建筑测评内容,测评方法,报告和附录。

本规程由广东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地址:

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邮编:

510500)

本规程参编单位:

广东省节能中心

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广州大学

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技术规程

(初稿)

1.总则1

2.术语1

3.基本规定2

4.测评程序3

5.居住建筑测评内容3

5.1基础项3

5.2规定项4

5.3选择项6

6.公共建筑测评内容7

6.1基础项7

6.2规定项7

6.3选择项10

7.测评方法11

8.报告12

附录A居住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13

附录B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14

附录C居住/公共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16

1.总则

1.0.1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居住和公共建筑,缓解我省能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落实国家推行的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制度,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能效标识测评导则》,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广东省所有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实施节能改造后的既有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

实施节能改造前的既有建筑可参照执行。

1.0.3申请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的建筑必须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4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应由相应测评资质的测评机构进行。

2.术语

2.0.1建筑能效标识

将反映建筑物及其用能系统效率或能源消耗量等性能指标以信息标识的形式进行明示。

2.0.2建筑能效测评

对建筑物及其用能系统效率或能源消耗量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计算,并给出其所处水平。

2.0.3大型公共建筑

单体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

2.0.4超大型公共建筑

单体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

2.0.5特异外形公共建筑

非常规几何形状外形或非常规建筑材料建造的公共建筑。

2.0.6建筑物用能系统

与建筑物同步设计、同步安装的用能设备和设施。

居住建筑的用能设备主要是指采暖空调系统,公共建筑的用能设备主要是指采暖空调系统和照明两大类;设施一般是指与设备相配套的、为满足设备运行需要而设置的服务系统。

2.0.7可再生能源

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8热像图

用红外摄像仪拍摄的表示物体表面表观温度的图片。

3.基本规定

3.0.1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分别进行测评。

3.0.2建筑物在建设工程中应选用质量合格并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和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禁止、限制和淘汰的材料和产品。

3.0.3建筑能效的测评与标识应以单栋建筑为对象,在对相关文件资料、部品和构件性能检测报告审查以及现场抽查检验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能耗计算分析结果,综合进行测评。

3.0.4建筑能耗计算分析软件应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

3.0.5建筑能效的测评内容包括基础项、规定项与选择项。

1基础项:

按照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方法,计算得到的建筑物单位面积采暖空调耗能量。

2规定项:

除基础项外,按照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围护结构及采暖空调系统必须满足的项目。

3选择项:

对高于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用能系统和工艺技术加分的项目。

3.0.6建筑能效标识划分为五个等级。

当采暖空调能耗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60~75%且规定项均满足要求时,标识为一星;当采暖空调能耗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75~85%且规定项均满足要求时,标识为二星;当采暖空调能耗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85~95%以上且规定项均满足要求时,标识为三星;当采暖空调能耗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95%以上且规定项均满足要求时,标识为四星。

若选择项所加分数超过60分(满分100分)则再加一星。

4.测评程序

4.0.1居住建筑和一般公共建筑测评应在建筑物竣工验收备案之前进行,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机关办公建筑测评应在建筑物竣工验收之前进行。

4.0.2测评前,委托方应提供下列资料:

1项目立项、审批等文件;

2节能设计计算书;

3建筑施工设计文件审查报告及审查意见;

4项目全套竣工验收资料和一套完整的竣工图纸;

5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设备、材料和部品的产品合格证;

6由具备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建筑节能性能检测报告;

7节能工程及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和验收报告;

8应用节能新技术的情况报告。

4.0.3测评机构进行测评。

测评应符合以下规定:

1基础项测评应以竣工验收资料为依据,性能参数以施工过程中见证取样的检测报告为主,辅以现场抽查的检测数据。

2规定项和选择项测评应以现场抽查为主,并辅以施工过程中的验收报告和检测报告。

4.0.4测评完成后,测评机构应出具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报告。

5.居住建筑测评内容

5.1基础项

5.1.1建筑物单位面积采暖空调全年总耗能量。

能耗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能耗计算可采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2夏热冬冷地区应计算建筑物单位面积采暖空调全年总耗能量;

3夏热冬暖地区应计算建筑物单位面积空调全年总耗能量。

测评方法:

能耗计算,材料、构件节能性能测试

5.1.2建筑能耗计算所需数据应按下列方法取得:

1建筑物构造尺寸按竣工图纸。

2建筑物外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参照由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传热系数检测报告。

3玻璃的遮阳系数参照由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玻璃遮阳系数报告。

4外墙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吸水率按施工进场见证取样检测报告为准,其厚度按现场抽查的厚度和施工验收时厚度的平均值。

现场抽查数量按照《建筑节能施工验收标准》进行。

当差异较大时,应现场抽样检测墙体传热系数。

5楼梯间隔墙和地面按施工验收报告。

6屋面材料的导热系数、吸水率按施工进场见证取样检测报告,其厚度按施工验收时的平均厚度。

必要时可通过直接抽检来确定。

5.2规定项

5.2.1外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夏热冬冷地区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第4.0.7条的规定,夏热冬暖地区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第4.0.11条的规定。

测评方法:

性能测试

5.2.2居住建筑外窗(包括阳台门)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8%或外窗面积的45%。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5.2.3夏热冬冷地区门窗洞口之间的密封方法和材料应符合节能设计要求。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5.2.4以地源热泵、水源热泵为空调机组冷热源时,应确保水资源不被破坏,不被污染,不被浪费。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5.2.5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5.2.6的规定。

表5.2.6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

类型

额定制冷量(kW)

性能系数(W/W)

水冷

活塞式/涡旋式

<528

528~1163

>1163

3.8

4.0

4.2

螺杆式

<528

528~1163

>1163

4.10

4.30

4.60

离心式

<528

528~1163

>1163

4.40

4.70

5.10

风冷或蒸发冷却

活塞式/涡旋式

≤50

>50

2.40

2.60

螺杆式

≤50

>50

2.60

2.80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抽检

5.2.6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能效比(EER)不应低于表5.2.7的规定。

表5.2.7单元式机组能效比

类型

能效比(W/W)

风冷式

不接风管

2.60

接风管

2.30

水冷式

不接风管

3.00

接风管

2.70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抽检

5.3选择项

5.3.1根据广东省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软件评估、现场检查;分数:

60,根据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建筑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能耗的比例加分,见表5.3.1。

表5.3.1可再生能源加分等级

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建筑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能耗的比例(%)

分数

<20

5

20~50

20

50~70

40

>70

60

5.3.2在住宅小区规划布局、建筑单体设计时,进行科学的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设计,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风洞试验、CFD模拟分析报告、现场检查;分数:

15

5.3.3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采用切实有效的能量回收系统(装置)。

设置分散系统的住宅所选用的空调器达到国家空调节能级别。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

15

5.3.4其他新型节能措施,并提供相应节能技术报告。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

每项措施加5分,替代措施总分不超过10分。

6.公共建筑测评内容

6.1基础项

6.1.1建筑物单位面积全年采暖空调耗能量

测评方法:

软件评估、性能测试

6.1.2建筑能耗计算分析所需数据获得方式同5.1.2。

6.2规定项

6.2.1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2002规定的4级要求。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规定的3级要求。

测评方法:

性能测试

6.2.2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如嵌入墙体的混凝土梁、柱,墙和屋面板内的混凝土肋,装配式建筑中的板材接缝以及外墙转角、屋顶檐口墙体勒脚等)应采取保温措施。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6.2.3空调冷热源确定时必须以具体工程的能源背景及环境保护要求为基础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6.2.4锅炉的额定热效率不应低于表6.2.4中规定的数值。

表6.2.4锅炉额定热效率

类型

热效率(%)

燃煤(II类烟煤)蒸汽、热水锅炉

78

燃油、燃气蒸汽、热水锅炉

89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6.2.5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5.2.6的规定。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

6.2.6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能效比(EER)不应低于表5.2.7的规定。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

6.2.7蒸汽、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应选用能量调节装置灵敏、可靠的机型,在名义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应符合表6.2.7的规定。

表6.2.7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

机型

名义工况

性能参数

冷(温)水进/出口温度(oC)

冷却水进/出口温度(oC)

蒸汽压力(MPa)

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kg/(kWh)]

性能参数(W/W)

制冷

供热

蒸汽双效

18/13

30/35

0.25

≤1.40

12/7

0.4

0.6

≤1.31

0.8

≤1.28

直燃

供冷12/7

30/35

≥1.10

供热出口60

≥0.90

注:

直燃机的性能系数为:

制冷量(供热量)/[加热源消耗量(以低位热值计)+电力消耗量(折算成一次能)]。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

6.2.8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值应符合式(5.2.8-1)、(5.2.8-2)的要求。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6.2.9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Ws)应按下式计算,并不应大于表6.2.9中的规定。

(6.2.9)

式中:

Ws-单位风量耗功率,W/(m3/h);

P-风机全压值,Pa;

ηt-包含风机、电机及传动效率在内的总效率,%。

表6.2.9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W/(m3/h)]

系统型式

办公建筑

商业、旅馆建筑

粗效过滤

粗、中效过滤

粗效过滤

粗、中效过滤

两管制定风量系统

0.42

0.48

0.46

0.52

四管制定风量系统

0.47

0.53

0.51

0.58

两管制变风量系统

0.58

0.64

0.62

0.68

四管制变风量系统

0.63

0.69

0.67

0.74

普通机械通风系统

0.32

注:

1普通机械通风系统中不包括厨房等需要特定过滤装置的房间的通风系统;

2严寒地区增设预热盘管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035[W/(m3/h)];

3当空气调节机组内采用湿膜加湿方法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053[W/(m3/h)]。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6.2.10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大于表6.2.10中的规定值。

(6.2.10)

式中:

H-水泵设计扬程,m;

ΔT-供回水温差,oC;

η-水泵在设计工作点的效率,%。

表6.2.10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最大输送能效比(ER)

管道类型

两管制热水管道

四管制热水管道

空调冷水管道

夏热冬冷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

ER

0.00433

0.00865

0.00673

0.0241

注:

两管制热水管道系统中的输送能效比值,不适用于采用直燃式冷热水机组作为热源的空气调节热水系统。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6.2.11设置集中空调和(或)集中采暖系统的建筑,采取室温调节设施。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6.2.12系统的划分和布置应能实现分区热量计量。

每栋建筑及其冷、热源站房应设置冷、热量计量装置。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6.2.13集中采暖空调水系统采取有效的水力平衡措施。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6.2.14集中采暖与空气调节系统设有监测和控制系统。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6.2.15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功率密度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

照明采用节能灯具,除电梯厅外均应采用节能开关进行控制。

在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的照明系统。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

6.3选择项

6.3.1根据广东省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软件评估、现场检查;分数:

60,根据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建筑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能耗的比例加分,见表6.3.1。

表6.3.1可再生能源加分等级

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建筑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能耗的比例(%)

分数

<20

5

20~50

20

50~70

40

>70

60

6.3.2在建筑规划布局、单体设计时,进行科学的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设计,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

5

6.3.3采用适宜的蓄冷蓄热技术和新型节能的空气调节方式。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

5

6.3.4设置集中空调和(或)集中采暖系统的公共建筑,采用切实有效的能量回收系统(装置)。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

5

6.3.5建筑用生活热水或采暖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

5

6.3.6空调系统能根据全年空调负荷变化规律,进行全新风或可变新风比等节能控制调节,满足季节及部分负荷要求。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

5

6.3.7空调系统能进行变水量或变风量节能控制调节。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

5

6.3.8楼宇自控系统功能完善,各子系统均能实现自动检测与控制。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

5

6.3.9具有完善的用能管理制度,对建筑冷热源、空调输配系统、照明、生活热水、家用电器等部分能耗实现分项和分区域计量与统计,通过科学运行管理模式进行节能。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

5

6.3.10当测评建筑未采用第6.3.2~6.3.9条的节能措施时,可由其他新型节能措施替代,并提供相应节能技术报告。

测评方法:

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

每项措施加5分,替代措施总分不超过15分。

7.测评方法

7.0.1测评方法包括软件评估、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及现场测试。

7.0.2建筑能耗计算分析软件的功能和算法必须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7.0.3文件审查主要针对文件的合法性、完整性及时效性进行审查。

7.0.4现场检查为设计符合性检查,对文件、检测报告等进行核对。

7.0.5性能测试方法和抽样数量按节能建筑相关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进行。

性能测试内容如下,其中已有检测项目不再重复进行,但需提供相关报告。

1墙体、门窗、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

2外窗及阳台门气密性等级检测

3平衡阀、采暖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热计量装置检测,抽样数量为至少抽查0.5%,并不得小于3处,不足3处时,应全数检查。

4空调机组的能效检测,抽样数量为至少抽查20%。

5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检测

6水力平衡度检测

8.报告

8.0.1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

2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

3建筑和用能系统概况

4基础项计算说明书

5测评过程中依据的文件及性能检测报告

8.0.2基础项计算说明书应包括计算输入数据、软件名称及计算过程等。

8.0.3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和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应采用统一标准的格式,见附录A、B、C。

附录A居住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建筑面积(m2)/层数:

气候区域: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测评内容

测评方法

测评结果

备注

基础项

采暖热负荷指标(W/m2)

采暖度日数

5.1.1

空调冷负荷指标(W/m2)

空调度日数

单位面积全年耗能量(kWh/m2)

规定项

围护结构

外窗气密性

5.2.1

空调采暖冷热源

空调冷源

5.2.4

5.2.5

采暖热源

空调采暖设备

冷水(热泵)机组

类型

单机额定制冷量(kW)

台数

性能系数(COP)

5.2.6

5.2.7

5.2.8

单元式机组

类型

单机额定制冷量(kW)

台数

能效比(EER)

锅炉

类型

额定热效率(%)

水泵与风机

热水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泵耗电输热比

5.2.9

室温调节

5.2.10

计量方式

5.2.11

水力平衡

5.2.12

控制方式

5.2.13

选择项

可再生能源

比例

5.3.1

自然通风采光

5.3.2

能量回收

5.3.3

其他

5.3.4

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机构意见:

 

测评人员:

测评机构:

年月日

注:

测评方法填入内容为软件评估、文件审查、现场检查或性能测试;测评结果基础项为节能率,规定项为是否满足对应条目要求,选择项为所加分数;备注为各项所对应的条目。

附录B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建筑面积(m2)/层数:

气候区域: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测评内容

测评方法

测评结果

备注

基础项

采暖热负荷指标(W/m2)

采暖度日数

6.1.1

空调冷负荷指标(W/m2)

空调度日数

单位面积全年耗能量(kWh/m2)

规定项

围护结构

外窗、透明幕墙气密性

6.2.1

热桥部位

6.2.2

空调采暖冷热源

空调冷源

6.2.3

6.2.4

采暖热源

空调采暖设备

冷水(热泵)机组

类型

单机额定制冷量(kW)

台数

性能系数(COP)

6.2.5

6.2.6

6.2.7

6.2.8

单元式机组

类型

单机额定制冷量(kW)

台数

能效比(EER)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机型

设计工况

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kg/(kW•h)或性能系数(W/W)

锅炉

类型

额定热效率(%)

水泵与风机

空调水系统冷水泵输送能效比

6.2.9

6.2.10

6.2.11

空调水系统热水泵输送能效比

热水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泵耗电输热比

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

室温调节

6.2.12

计量方式

6.2.13

水力平衡

6.2.14

控制方式

6.2.15

照明

6.2.16

选择项

可再生能源

比例

6.3.1

自然通风采光

6.3.2

蓄冷蓄热技术

6.3.3

能量回收

6.3.4

余热废热利用

6.3.5

全新风/变新风比

6.3.6

变水量/变风量

6.3.7

楼宇自控

6.3.8

管理方式

6.3.9

其他

6.3.10

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机构意见:

测评人员:

测评机构:

年月日

附录C居住/公共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建筑面积(m2)/层数:

气候区域: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审查内容

基础项

采暖热负荷指标[W/m2]

空调冷负荷指标[W/m2]

全年耗能量[kWh/m2]

节能率[%]

规定项

共项,满足项

选择项

满足项

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