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治水预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6955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防治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矿井防治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矿井防治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矿井防治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矿井防治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防治水预案.docx

《矿井防治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防治水预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防治水预案.docx

矿井防治水预案

大远煤业有限公司2009年度

矿井灾害预防及事故救援预案

1、矿井水害

1.1灾害预防处理计划

1.1.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1)地形、地貌、地表水系及气候特征

本井田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植被稀少,地形较为复杂,切割剧烈。

矿区内有两条近似南北向的沟谷,一条位于井田中央,贯穿井田南北,称为木头沟。

另一条(无名沟)位于井田西部,从井田西南部伸入,在井田内延伸约1000m。

井田内基岩出露较好,部分为第四系黄土覆盖。

总体地势为东西部高,中间低,北高南低。

井田内的木头河,属季节性河流,平时水量很小,雨季时水量较大;其余冲沟均为季节性沟谷,平时无水,雨季时有洪水。

另外,井田南界外0.4km处,有一条河叫大鸣河,是本井田附近的主要河流,河床宽1km左右,属汾河水系,水的来源主要为中奥陶系石灰岩地下水。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干燥,年最高气温为35ºC,最低气温为-29ºC,年平均气温为6~7ºC。

年平均降水量为472.5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877mm。

冻结期为11月中旬至次年的3月中旬,冻结深度一般在1m左右,最大冻土深度为1.5m。

冬季多为西北风,最大风速可达17m/s,平均风速为2~2.4m/s。

(2)含水岩组

本井田含煤地层属石炭二迭系。

含水岩组有以下4个:

a、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含水岩组

奥陶系中统岩性由厚层状石灰岩,角砾状石灰岩、泥灰岩等组成,以石灰岩为主要含水层,含岩溶水,岩溶较发育,富水性中等。

据D6号孔放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26L/s.m,水位标高1493.97m。

水质类型为S04—Ca.Mg型,矿化度1.14g/L总硬度885.33mg/L。

奥陶系中统岩溶水在井田东北、东侧石灰岩露头区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向南、南西径流,在汾河或其支流河谷以泉的形式排泄。

b、太原组、山西组砂岩、石灰岩裂隙含水岩组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以砂岩、石灰岩为主要含水层,含裂隙水,富水性弱。

据D6号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3L/s.m,水位标高1413.52m。

本含水岩组地下水在东部露头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岩层倾向向西径流,排泄于矿井排水。

杜家村煤矿开采2号煤其矿井水来源主要为顶板淋水。

c、二叠系、三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岩组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岩性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等组成,以砂岩为主要含水层,含砂岩裂隙水,富水性弱。

d、第四系全新统砂砾石层孔隙含水层

第四系全新统主要分布于木头沟,岩性主要为砂砾石层,厚度为几米到十几米,含孔隙潜水,水位埋深一般在0~12m。

(3)隔水层

5+6号煤层至奥陶系顶面间的岩层,厚50m左右,岩性以泥质岩类为主,形成煤层与下伏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

石炭、二叠、三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之间的岩层,厚度大且稳定,可视为隔水层。

(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为2号、5+6号煤层,煤矿床以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

《山西省静乐县地方国营杜家村煤矿资源整合地质报告》将煤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定为:

一般情况下为二类一型,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以顶板进水为主的砂岩裂隙充水矿床。

在井田西部,由于煤层底板所承受的奥灰水压大,存在突水危险。

井田西部煤矿床的水文地质类型为三类二型,即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岩溶充水矿床。

但实际上,井田内局部区段2#煤顶板破碎,裂隙-溶隙很发育,构造控水非常明显,充水程度差异很大。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必须区别对待。

就现有资料分析,至少自1200大巷向北西方向长700余m、北东-南西方向宽500m左右的区域,应作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对待。

1.1.2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井田内有木头沟,仅有季节性流水,其对地下水的补给为季节性短期补给,补给量不大。

井田沟谷发育,植被稀少,不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且沟底距煤层较远,故地表水对矿坑充水没有大的影响。

(2)井田东部由于煤层埋藏较浅,有老窑分布;尤其在东北部有原庄车坪、梨树嘴两处老窑采空区,设计1201北面回风巷与老空区边缘(现有资料)之间最小距离56m(平距),是近期防范老空透水的重点。

(3)太原组和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为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

1201(南)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顶板垮落,上覆K3、K4等砂岩含水层水的涌出,+900水平暗斜井自1200大巷向深部开拓延深、1201北面回风巷和1201外面顺槽等准备巷道的掘进过程中,顶板水的涌出等,是今年构成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

(4)煤系底盘奥陶系石灰岩,水位标高1494m,上距2#煤底板109~137m(铅直距离)。

根据突水系数计算,+900水平以上的2#开采在正常情况下,属于安全区。

但如果存在隐伏导水构造,使奥灰水越流补给上部各含水层,也将构成矿井充水的复杂因素。

1.1.3矿井涌水量预计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2008-09年为我矿编制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及水害防治技术报告》,按我矿前期规划开采两个工作面,最低标高+1100m,采用“大井法”公式计算涌水量,正常用水量183m3/h,最大涌水量275m3/h。

首采工作面正常用水量135m3/h,最大涌水量203m3/h。

1.1.4矿井资源整合改扩建以来的出水情况及当前实测矿井涌水量

(1)矿井资源整合改扩建以来,在掘进、回采过程中,先后发生以下出水:

a、+1200水平北翼大巷自原杜家村矿井底车场迎头向北前掘,顶板即有淋水出现,巷道压力大。

2007年11月13日自B2号点向前40m,掘进迎头涌水量加大,同时顶板冒落,迎头被迫停掘,外退40m,调线掘进。

此后涌水量一直在30m³/h左右,至2008年12月30日,干涸。

经取样化验,水质类型为SO4·HCO3—Ca·Mg型。

b、2008年3月2日,副斜井上段自井口掘至367m,标高1325m,遇一条北西升南东降正断层,巷道顶板沿断层带及其断层面两盘发生集中出水和淋水,涌水量8.0m3/h,目前涌水量仅为2m3/h左右。

经取样化验,水矿化度明显高,具老空水特征,且出水一段时间后,原5#煤石门的流水干涸。

据此分析,此处出水,与5#煤老空水有联系。

c、2008年4月29日,新付井下段上山掘进,在B9号导线点前39.5米,标高1238米,巷道东帮中部出水(后移至巷道底部),涌水量9.5m3/h。

初步分析水源来自5#煤底板砂岩。

目前涌水量为8.0m3/h。

d、2008年9月份,1201北回风巷从大巷开门,自2#煤底板穿层找到2#煤,沿2#煤掘进,当迎头揭露2#煤顶板时,即发生顶板出水,随揭露面积加大,涌水量逐渐增大,由最初的2m³/h,逐渐加大并稳定在15m³/h左右。

2008年12月下旬,1201北回风巷自Q3点向外(南)掘进,准备掘至运输暗斜井位置后施工运输暗斜井。

由于下帮破2#煤顶板,一开始顶板即有水涌出,涌水量小于10m³/h。

12月30日10时40分,迎头位置在Q3点以南11m,顶板出水突然加大,瞬时涌水量接近200m³/h(目测)。

十几分钟后,水量减少;40分钟后,实测涌水量62m³/h;24小时后实测涌水量22m³/h。

水量稳定。

该迎头出水后,原北翼大巷迎头不再涌水,Q3点附近的原出水点也干涸,1201北回风巷迎头处的淋水涌水量也有所减少。

现场观察,迎头揭露出顶板“异常破碎”现象,破碎岩石为2#煤直接顶板,岩块大小不一,相互镶嵌,岩块之间无充填、无胶结。

水从岩块之间的缝隙中流出。

目前涌水量为12m³/h。

e、1201综放面,自切眼开始推采,2009年4月上旬以前,面后及下巷合计涌水量4.0m3/h左右;4月12日,工作面上头推进6.2m,下头推进8.0m,总跨度为12.8~14.6m,面上反映水量加大,12日实测涌水量10m3/h;4月21日工作面上头推进11.4m,下头推进15.1m,总跨度为18~21.6m,实测涌水量,Q=14.0m3/h;5月1日前后,面上反映水量加大,水色浑白,5月2日上午实测面后涌水量,Q=30m3/h,面后水色清澈,此时,工作面上头推进12.8m,下头推进17.0m,总跨度为19.4~23.6m。

今后随工作面推采跨度加大,涌水量将还要加大。

f、1201(外)运煤巷迎头,2009年4月21日,掘进260m。

之前在掘进中,顶板有少量滴水,尤其打锚索时,沿部分锚索眼流水,形成水线,但总涌水量不超过3m3/h。

4月21日早8点30分,正迎头出水,出水点集中在靠上帮的顶板上,实测涌水量22m3/h,出水点标高1090m,水温16℃。

自4月26日至30日,在迎头外向迎头方向先后施工了3个钻孔,其中:

1号孔,无水。

2号孔,钻进至39m处,岩石破碎,塌孔严重,孔内压力大,初始水量大,冲出岩块与砂粒,后来岩块塞孔,水量很小。

停钻。

3号孔,孔深38.7m,Q=40m3/h±。

停止钻进,未拔出钻杆。

此后,3号孔与2号孔串孔,涌水量45m3/h±。

2号孔出水后,原迎头以外上帮的一个小出水点消失。

3号孔出水后,原迎头出水点水量明显减小。

此时,全迎头总涌水量(出水点+钻孔)为50~60m3/h。

以上为六次比较集中的出水。

其余,在掘进施工中,发生的来自5#煤上部的薄层灰岩水及2#煤顶板水,多以滴水、淋水、渗水形式出现,出水点分散,涌水量都在2m3/h以下。

(2)实测矿井涌水量

截止5月2日,测得矿井总涌水量为125m3/h。

其中,1200水平以下80m3/h;1200水平及以上45m3/h(其中截留使用17m3/h)。

1.1.5矿井可能发生的主要水害事故及威胁程度分析

根据矿井开拓延深规划和生产接续安排,预计矿井可能发生的主要水害事故有四种:

(1)2#煤顶板及其上覆各砂岩含水层来水造成水害事故

a.综放工作面出水:

1201南综放工作面,随着推采进度增大,老顶断裂甚至垮落,据西安煤科院计算,冒裂带高度达到132.75m,在此范围内各层砂岩含水层水均可以流入工作面,尤其该面下巷里段140余m为俯坡,面上出水后,容易在工作面下端头形成积水,靠泵外排,一旦排水能力不够或出现供电、机械故障,即淹没下端头设备,造成工作面通风受阻,后果非常危险。

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很大,发生的可能性也很大。

b.各掘进工作面迎头发生顶板出水

+900水平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1201外面顺槽等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揭露含水裂隙,煤层顶板裂隙水沿裂隙涌入掘进工作面,当巷道为下山掘进时,往往会造成淹迎头事故。

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一般,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c.综放面与下山部分的掘进面都发生出水

1201综放面回采与1201外面顺槽掘进中均发生出水,在一定时间内,1200下山临时水仓及排水设施能力不够时,则有可能发生淹没下山采区事故。

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很大,发生的可能性一般。

(2)2#煤底部砂岩水及薄层灰岩水出水事故

2#煤底板砂岩及薄层灰岩沉积不稳定~稳定,富水性较弱。

尤其轨道、运输暗斜井在2#煤底板岩石中掘进,揭露砂岩及薄层灰岩,若含水,则后会以集中出水或分散出水(顶板滴水、淋水、底板渗水)形式流入迎头最低部。

对生产影响较大,严重时能造成淹迎头事故。

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小,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3)老窑采空区透水事故。

本井田在资源整合以前,由原杜家村煤矿、原庄车坪煤矿均开采过2号煤和5号煤,此外井田东部煤层露头有数量不详的古窑。

据目前所掌握资料来看,原杜家村煤矿2#煤采空区域基本能够控制,采空区内积水较少;5#煤采空区域大致位于+1300m标高以上,采空区内存有积水。

原庄车坪煤矿、梨树嘴老窑采空区内肯定存有积水,但开采情况、积水情况均不清楚。

1201北面回风巷掘进,与庄车坪、梨树嘴老窑采空区邻近,一旦与老空区相透,将会发生对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危害极大的透水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

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最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4)煤系底部奥陶系灰岩承压岩溶裂隙水突水事故。

煤系底部奥陶系石灰岩,厚550m左右,在井田东北、东侧露头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南、南西径流。

据D6号钻孔放水试验,q=0.26L/s.m,水位标高1493.97m。

属富水性中等,岩溶较发育的承压含水层。

经计算突水系数,正常情况下,开采2#煤+900以上、5+6号煤+1250以上不会发生突水。

但是,若煤系中有隐伏的导水构造体存在,奥灰水越流补给煤系各含水层,使煤系中的若含水层局部富水性改变,或是采掘过程中直接遇到导水构造体,将会发生间接或直接的奥灰出水事故。

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大,发生的可能性一般。

(5)地表水水害事故

a.井下回采后顶板覆岩冒裂带延展至地表形成斑裂,致使地表水下泄进入矿井。

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很大,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理由是:

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综合各种参数计算,2#煤综放一次采全高顶板覆岩冒裂带高度H裂=132.75m,安全高度H安全=166.5m。

木头沟河所流经范围介于2#煤底板标高900~1350m,依据矿井采掘规划,只开采2#煤+1200m以下资源,木头河影响范围在2#煤底板标高900~1200m区域。

覆岩厚度大于200m,大于H安全=166.5m,即采动后,地表水与井下不会发生水力联系。

但是,理论计算须经实际验证。

因此,在实际开采期间,应加强地表岩移观测,若发现地面斑裂,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b.山洪威胁问题。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7、8月份。

井田内的木头河,属季节性河流,平时水量很小,雨季时水量较大,其余冲沟均为季节性沟谷,平时无水,雨季时有洪水。

山洪主要威胁井口安全及地面工广设施安全。

由于井口位置标高相对于相邻木头河的标高高,木头河下游下泄较为畅通,故山洪威胁不是太大。

主要是露头煤的许多老窑井口与一些垮落到地表的采空区,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一旦与井下沟通,洪、汛期地表水会通过这些通道流入井下。

此种水害事故危害程度大,且有可能存在。

应进一步排查、处理。

1.1.6水害治理与防范措施

(1)煤系地层各含水层水的治理与防范措施

煤系地层各含水层包括2#煤顶板及上覆各砂岩含水层水和底板砂岩及薄层灰岩水,现有的治理措施主要是疏放,包括超前钻探疏放与揭露后自流疏放。

前者往往效果不是太好。

因此,重点应是防范,即出水后不能导致事故发生。

①1201南综放工作面顶板出水的防范措施

a.工作面下端头挖临时水仓,配备与预计涌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及备用水泵;下巷挖沉淀池及疏水沟,出水后强排。

b.1201下山水仓在保证现有仓容的基础上在进行扩容,确保下上有足够的排水能力。

c.1201外面顺槽巷道掘进迎头排水要自成系统,直排1200大巷。

下山水仓专保综放面安全。

②各掘进迎头出水防范措施

a.积极引进物探手段,进行井下超前探测与分析。

b.进行超前钻探,先探后掘。

c.配备排水设备,加强排水。

(2)老空水治理与防范:

a、原杜家村煤矿2#煤采空区域基本能够控制,采空区顶板垮落后顶板水现能够向外自流,积水较少。

对此,一是留足隔离煤柱,二是对相通的巷道打设挡水墙,并留设返水池和观测孔。

b、对原庄车坪、梨树嘴老窑采空区,在现有资料基础上外推60m作为探水警戒线,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及其它相关工程图纸上,巷道设计要通过计算预留足够的防水煤柱;巷道临近探水警戒线时进行探查,探查钻孔要在打牢设好孔口套管和水门的基础上进行,先探后掘,确保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

(3)奥灰水治理与防范:

随着矿井开拓延伸,对奥灰水要制定专项防治水工程规划。

采用物探、钻探、建立水动态观测网、适时的进行放水试验等等,进一步查清奥灰的富水性、富水区、导水裂隙带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水工程计划与措施,以查为主,查治结合,保证矿井安全。

(4)地表水的防治措施:

a、继续加强对综放采煤工艺下井下开采冒裂带高度的研究,同时严密监测地面岩移情况,发现地面斑裂,采取砼充填或黄土充填,堵塞地表水下泄通道。

b、严格落实雨季“三防”计划,积极防范山洪对矿井的威胁。

1.1.7排水系统及供电系统

矿井+1200水平中央泵房,现有水仓容量1910m3,其中,主仓1162m3,副仓748m3。

泵房底板标高1206.8m。

安装MD280--43×8水泵3台,电机功率KW,水泵扬程344m。

排水管路10吋2趟。

(机电部门核实)

供电方式:

(机电部门制定)

 

1.1.8存在隐患的建档、评估、监控情况

对井下出水点的出水量、形式、涌水时间,封闭不良钻孔,断层导(阻)水情况,小矿调查等水害危险源进行建档、定期进行评估,按规定进行巡查、分析、制定处理措施。

1.2典型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1项目名称:

煤系内砂岩及薄层灰岩出水

1.2.1.1存在隐患的基本情况

煤系地层中的砂岩水及薄层灰岩沉积不稳定~稳定,具一定富水性,富水性较弱。

1.2.1.2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

煤层顶板砂岩富水程度不均一,采掘揭露后会以集中出水或分散出水(顶板滴水、淋水、底板渗水)形式流入采掘工作面。

尤其在回采时,顶板跨落,上覆岩层形成冒裂隙,沟通各含水层,使涌水量增大,形成水害事故

1.2.1.3危害程度

对矿井安全不会构成威胁。

但往往对采掘生产影响较大,严重时能造成淹头、淹面、淹临排设施等事故。

1.2.1.4防范措施

全面落实防治水安全管理责任制、月度水害排查制度、业务联系制度、水情汇报制度。

加强排水设备和探放水管理;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疏放;下山施工时,要打设临时排水设施,并保证排水设备完好;采煤工作面运煤机道挖好顺水沟或敷设顺水管道,在低洼积水部位打设临时水仓,按泵排水。

有条件时,轨、运双巷同时掘进,联络贯眼贯通,以利泄水。

1.2.1.5隐患建档、评估、监控情况

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副总、生产部室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水害排查,根据隐患等级编制隐患排查计划,并制定预防措施,逐级上报。

由施工单位、专业、驻矿安全监察处分三级进行监控。

1.2.1.6应急防范救援体系、程序

采掘地点发生集中出水时,要及时汇报调度室及有关部门并积极组织排水;调度室及有关部门及通知后要立即赶赴现场,测量出水点确切位置、涌水量,初步判断出水来源,查明情况后,采取相应措施组织抢险、排水工作;必要时全面组织人员撤离。

1.2.1.7发生水灾事故后的信息传递渠道和传递手段附后。

1.2.1.8发生水灾事故后的避灾路线附后。

1.2.1.9泵房操作程序

(由机电部门制定)

 

1.2.2项目名称:

老空透水事故

1.2.2.1存在隐患的基本情况:

原老窑采空区存在积水

1.2.2.2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

在采掘过程中,一旦与开采范围不清、积水范围不清、积水量不清的“三不清”老空相透,将会发生老空透水;同层的下阶段工作面回采时,可能受到上一工作面老空水的威胁。

1.2.2.3危害程度

采掘工作面发生老空透水事故,将会对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危害极大。

1.2.2.4防范措施

首先应用物探及钻探方法,查清老窑采空区积水情况,在矿图上标明采掘工程与老空区的空间关系,分析老空区积水范围、积水量,以及对相邻采掘工程可能存在的威胁程度,计算相应的防水煤柱;其次,遵循“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确定探放水方案和采用的超前距,进行探放水;再次,严格水情监控、汇报制度。

1.2.2.5隐患建档、评估、监控情况

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副总、生产部室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水害排查,根据隐患等级编制隐患排查计划,并制定预防措施,逐级上报。

由施工单位、专业、驻矿安全监察处分三级进行监控。

1.2.2.6应急防范救援体系、程序

采掘地点出现透水征兆时(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除现场人员,并立即向调度室及有关部门汇报。

待查明情况,采取措施确保安全无危险后,方可恢复作业;发生水害时,现场人员在组织撤离的同时立即汇报调度室,调度值班人员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全面组织人员撤离,矿抢险排水指挥部立即开展工作,安排有关单位及人员分析查清水害,组织抢险,排水工作。

1.2.2.7发生事故后的信息传递渠道和传递手段附后。

1.2.2.8发生水灾事故后的避灾路线附后。

1.2.2.9发生事故后采取的紧急措施

水害发生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组织撤离,同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说明出水地点、类型,由调度室下达撤人升井命令,受影响的地点接到撤人命令后,在工区盯班管理人员和当班班长指挥下沿避水路线迅速撤离,现场安监员负责监督检督促人员撤离,在撤离过程中将沿途施工人员一并撤离安全地点。

位于突水点下方工作人员撤离时遇到水势很猛、很高的水头时,要尽力屏住呼吸,用手拽住管路等物体用力闯过。

水头过后,水势减弱,可借助巷道壁或其它物体,采取手拉手的方式或攀扶巷道一侧的牢固固定物往外撤离,直至到达安全地点。

由抢险排水指挥部根据水害地点、类型最后决定,除各重要岗位工及抢险排水指挥部决定留设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全部升井。

矿抢险排水指挥部立即开展工作,组织撤人、排水抢险等工作。

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中央泵房、中央配电所及其他抢险排水指挥部指定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没有调度室的命令不得擅自离岗。

安监员负责井下各需撤人工作地点人员撤离情况的督促检查,保证人员全部安全撤离;灯房、自救器室负责下井、升井人员的统计,并每半小时向调度室书面汇报一次。

各工区值班人员将当班出勤及工作地点人员分布情况书面汇报调度室。

1.2.2.10泵房操作程序

(由机电部门制定)

 

1.2.3项目名称:

奥灰突水事故

1.2.3.1存在隐患的基本情况

煤系底部奥陶系石灰岩,厚550m左右,在井田东北、东侧露头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南、南西径流,在汾河或其支流河谷以泉的形式排泄。

据D6号钻孔放水试验,q=0.26L/s.m,水位标高1493.97m。

奥灰属富水性中等,岩溶较发育的承压含水层。

在采掘过程中,尤其是开采+900m以下的2#煤或开采+1250m以下的5+6#煤时,在采动或断裂构造影响下,可能诱发突水事故。

1.2.3.2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

因奥灰富水性具不均一性,当局部富水性较强、水压大,断裂构造发育,奥灰水原始导高较大时,加上采动诱导,有可能发生突水事故。

1.2.3.3危害程度

采掘地点发生含水层突水事故,易威胁周围地段人员安全,当充水水源补给水量较大时,将危及采区以及整个矿井安全。

1.2.3.4防范措施

全面落实防治水安全管理责任制、月度水害排查制度、业务联系制度、水情汇报制度。

加强对奥灰水文地质补勘工作,进一步查清奥灰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水动态观测系统,制定有效的防治水计划并积极组织落实。

1.2.3.5隐患建档、评估、监控情况

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副总、生产部室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水害排查,根据隐患等级编制隐患排查计划,并制定预防措施,逐级上报。

由施工单位、专业、驻矿安全监察处分三级进行监控。

1.2.3.6应急防范救援体系、程序

采掘地点出现透水征兆时(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除现场人员,并立即向调度室及有关部门汇报。

待查明情况,采取措施确保安全无危险后,方可恢复作业;发生水害时,现场人员在组织撤离的同时立即汇报调度室,调度值班人员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全面组织人员撤离,矿抢险排水指挥部立即开展工作,安排有关单位及人员分析查清水害,组织抢险、排水工作。

1.2.3.7发生事故后的信息传递渠道和传递手段(附后)

1.2.3.8发生水灾事故后的避灾路线附后。

1.2.3.8发生事故后采取的紧急措施同1.2.1.8

1.2.3.9泵房操作程序同1.2.1.9

1.2.4项目名称:

雨季地表水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