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6840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

模块综合检测

(一)

(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墓志铭与墓碑文考辨

王 珂

世人常把墓碑文当作墓志铭。

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从墓碑和墓志的演变来了解它们的区别。

墓碑的使用是在东汉以后。

东汉之前,碑的用法典籍记载有三种。

一是竖立在宫室前测量日影计时。

二是在宗庙前用来拴牲口。

碑上有洞,叫穿,绳子可以从中穿过,拴住那些用来祭祀的牲口。

三是用作下葬时绑系棺椁的柱子,一般竖立在墓的两旁,其规制有严格的规定。

按照郑玄的解释,天子可以用四个木碑,穿六根粗绳子下葬,诸侯两个木碑、四根绳索……而到了低等级的士,则不能有碑,只能用手挽着绳索下葬了。

从这些记载来看,石碑是用在宫庙前面的,而墓地前的碑,为木质,没有文字,只起到承载棺椁下葬的作用,与后世的墓碑,作用显然不同。

东汉立墓碑的习俗,应当和先秦、秦汉时期的刻石纪念、歌功颂德的传统有关。

“物不朽者莫不朽于金石”(蔡邕《铭论》),由于金铜材质较少,所以纪念性的墓碑就用石碑代替。

我们今天发现的东汉初期的墓碑,如袁安碑、甘陵相尚府君碑都是有“穿”的石质墓碑。

而墓志是在魏晋以后兴起发展的。

墓志是埋在坟墓里的石碑,所以它的别称都带有入土的意义,如埋铭、圹志等。

西汉中后期,世家大族建立祠堂、家庙,广立碑铭,刻石记其祖先功德,为的是团结族人,增强宗族的凝聚力。

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

曹操以禁止厚葬为名,禁止立碑,其实是为了淡化士大夫们的群体意识,淡化世家大族的凝聚力。

曹操立法的威严,使立碑之风受到遏制,但是人们依然按照立碑的风俗,把石碑立在坟墓之内,这就是墓志。

魏晋时期的墓志,仿照墓碑而制,直立在墓内,不像后世的墓志都是平放。

南北朝时期,墓志经过不断发展,已经逐步确定了其形制。

我们看到的过渡期最具代表性的墓志就是南朝宋大明八年的《刘怀民墓志》,这个墓志是方形石质,但是还没有盖,加盖的墓志是洛阳发现的北魏正始二年的《寇臻墓志》。

这一时期墓志基本定型,为后世所效仿。

禁止立碑的政策至隋唐之时,已基本解禁。

但是相较于碑,墓志的使用却更加频繁。

由于竖立在墓地前的墓碑,会因战乱灾害人事变迁等原因被损毁,而与棺椁埋在一起的墓志,则一般不会被毁坏,它的长久保存性更强,因此,虽然禁碑之令有所松动,但墓志因具有独特的优势而被保存并传承下去了。

再说墓碑文与墓志铭,墓碑文包括序和铭。

序主要叙述死者的姓氏、籍贯、世系以及生平事迹等;铭在序之后,以韵文的形式来对死者进行歌功颂德。

而墓志上的文字前一部分是“志”,即简述死者生平;后一部分是“铭”,即用韵语概括前一部分内容,并加以褒扬和悼念之意。

墓志上的文字虽由墓碑文发展而来,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黄金明在《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中说得很详细:

“就文体功能而言,碑文更注重铭颂德勋,墓志既能记德铭勋,又很注重记事。

碑文于序中更见辞彩,墓志于铭中更显文丽,故古代文章选集如《艺文类聚》碑文主要选其序,墓志则多选其铭。

(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对“墓碑”与“墓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墓碑起于东汉,它继承了秦汉以及先秦刻石纪念、歌颂功德的传统,立墓碑主要是为了对死者进行纪念和歌颂。

B.墓碑采用石质材料且有“穿”,这是继承了原来宗庙前石碑的特点,而且石材是廉价易得、不易损坏的材料。

C.墓志是埋在坟墓中的墓碑。

因其埋在地下,一般不会被毁坏,长久保存性更强,墓志的别称有埋铭、圹志等。

D.墓志由墓碑发展而来,主要是社会原因。

曹操为了削弱世家大族的凝聚力,禁止立碑,于是人们把石碑立在坟墓之内。

解析:

选B “继承了原来宗庙前石碑的特点”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墓碑与东汉之前的碑功用不同。

根据史料记载,东汉之前的碑主要用于测量日影计时、拴祭祀的牲口以及承载棺椁下葬。

B.西汉中后期,为团结族人,增强宗族凝聚力,世家大族纷纷建立祠堂、宗庙,立碑纪念先祖功德,一时立碑之风盛行。

C.墓志铭和墓碑文有渊源关系。

墓志上“志”的内容和功用类似于墓碑文中的“序”,墓志上的“铭”也源于墓碑上的铭文。

D.就文体功能而言,碑文和墓志都注重歌功颂德,但后者更重记事;就文采来说,碑文中的“序”不如墓志上的“铭”华丽。

解析:

选D “碑文中的‘序’不如墓志上的‘铭’华丽”的说法在文中无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东汉之前,用来承载棺椁下葬的木碑的规制有严格的规定,身份低于诸侯而高于一般士的大夫,其规制可能是“两个木碑,两根绳索”。

B.最初的墓志因仿照墓碑而制,所以是直立在墓内的,顶部也无盖;后世的墓志顶部加盖,形制基本定型,并且都转为平放在墓中。

C.墓志包含很多文化信息,考古工作者可以根据墓志,了解墓主的时代、身份,甚至社会背景和文化风俗,墓志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D.东汉初期的袁安碑、甘陵相尚府君碑,南朝宋的《刘怀民墓志》,北魏的《寇臻墓志》都很注重记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且富有辞采。

解析:

选D “都很注重记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且富有辞采”错。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敲 门

秦兴江

咚咚咚,办公室的门很清晰地响了三下。

“请进——”他从专注的思索中回过神,大声应道。

可等了好一会儿,却没人进来。

最近,他经常在冥思中听见有人敲他的门。

有好几次,越是在他精神高度集中思考问题时,这种敲门的声音越是急促。

他记得自己没上锁,这是怎么回事呢?

起身去拉开门看,门外并没人。

“刚才有人找我么?

”他打电话问隔壁的李秘书。

“没有啊,周书记!

今天是周末,不会有人找的,您好好歇一会儿吧。

”李秘书说。

“明明有人敲门的啊!

”他自言自语,回到桌前又陷入了沉思。

自从半年前他升任L市市委书记后,虽然担子更重,但他从内心里却感觉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是跟他以前相比。

他来L市六年了,干了两届市长,从老市区改造到新市区规划,他让L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横穿市区的那条宽200米的河上以前只有一座桥连通两岸,他在三年内就在上、中、下游变出三座宽阔的大桥;沿河两岸以前破烂不堪、荒草丛生,现在修筑了高标准的滨河大道,堪与高速公路媲美……一系列举措,打造了一个全新的L市,很快拉动了全市商业、旅游、房地产等的发展。

当然,大发展必然也会带来很多新问题,比如最敏感的就是城管和房屋拆迁,以及各种各样的上访事件……那一年,经常有上访群众围堵市政府院门,门口的警卫人员也经常和群众发生冲突,那种情景令大家都非常头疼。

后来,他果断提出整改意见,把原来封闭式的院墙推倒重建,改为透明式的矮花墙,不设大门,同时撤销门口的警卫人员,让大家自由进出。

凡是上访人员,不拦不堵,所反映的问题不论找到哪个部门,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答复、处理。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的办公室门经常就会被人敲响。

说实话,那段时间他特别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敲门声却又渐渐少了。

敲门声没了,他反倒不习惯了。

就像现在,除了整天忙着开会、视察,有时闲下来,他就会突然感觉焦躁不安。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觉,而且往往在他陷入思考的时候,就会突然听到有人敲响他的门。

咚咚咚,的确有人敲门,他答应着却没人进来!

这是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困扰着他,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突然想,这是否预示着什么?

难道自己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他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

下午,他让秘书和司机统统回家休息,自己步行走到了大街上。

因为是星期天,大街上人流如潮,广场上有人唱歌,有人跳舞,其乐融融。

从振兴路到光明路……路过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超市……走到一条小街的拐角处,从“兰州拉面馆”飘出的香味直往他的鼻孔里钻。

这时他才感觉累了,也饿了,原来转着转着不知不觉太阳下山了。

“大碗,还是小碗?

”拉面师傅热情地招呼他。

“大碗吧!

”他随口应着,随便找了个凳子坐下。

很长时间没吃拉面了。

一番狼吞虎咽,吃完摸出钱夹,才发现没带现金,只有几张卡。

他有点为难。

“不好意思啊,没带钱,能刷卡么?

”他扬扬几乎空空的钱包。

“算了!

看你穿得忒体面就是兜里没有钱,肯定是个模范丈夫——算我请客了!

”拉面师傅笑哈哈地说。

“我回去让人给你送过来,要算上利息。

”他也爽朗地笑。

“嗨,不就是一碗面嘛!

”拉面师傅挥挥手。

外面街灯全亮了,好美的夜景啊!

他有多长时间没到街上走一走了?

一碗拉面就把肚子撑得圆圆的。

他想继续散散步,好好看看自己打造的这个城市。

想起还有很长一段路才能走回家,他打电话对媳妇说:

“今晚有人请客呢——还夸我肯定是模范丈夫!

呵呵,你高兴吧?

说着,到了一个居民小区。

他回头看了看那个拉面馆,意味深长地笑了,别人不来敲我的门,我可以去敲别人的门啊!

他这样想着,拐进小区,轻轻地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

(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写周书记到L市,干了两届市长,他改变工作作风,把政府大楼由原来的封闭式改为开放式,并撤销了门口的警卫,让政府所有部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敲门意味着沟通,有了通畅有效的沟通渠道,周书记办公室的敲门声才越来越少,然而与群众的沟通少了,周书记又分外怀念那敲门声,以至于常常发生幻听。

C.因为各部门工作不推诿、不拦堵,百姓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所以,上访的群众越来越少了,敲门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以至于没有人再来打扰他。

D.这是一篇表现勤政的小说,作品紧扣时代主题,围绕党员干部转变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的热门话题,塑造了周书记亲民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形象。

解析:

选A A项,“让政府所有部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错,文中是说周书记任市长期间“让L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小说为何以“敲门”为题?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标题的作用,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标题在结构、线索上的作用,标题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等。

从结构的角度看,“敲门”是小说行文的线索,揭示了小说的中心事件,小说围绕着“敲门”行文,从周书记出现幻听到周书记走向群众,“敲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刻画人物的角度看,“敲门”展现了一位亲民为民的干部形象;从主题的角度看,小说主要通过“敲门”来表现对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做法的赞美等。

参考答案:

①“敲门”是全文的中心事件和线索。

小说从开头周书记盼望百姓来访的敲门声,到结尾他主动去敲响百姓的家门,这一切都是围绕“敲门”来写的。

②“敲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周书记盼望百姓来访的敲门声,甚至发生了幻听,于是他走上街头放松自己,这为他走近百姓,敲响百姓的家门做了铺垫。

③“敲门”有力地展现了人物的形象。

小说中从盼望敲门声到主动去敲门的情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亲民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形象。

④“敲门”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敲门”在小说中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动作,而是干群联系、互通信息的平台和方式的象征,小说通过群众敲干部之门、干部敲群众之门的情节,歌颂了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时代精神。

6.按惯常的思维,作品可以让主人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结束全文,但作者在此处做了一个漂亮的反转,以“拐进小区,轻轻地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作结,这一结尾有什么妙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问题,要注重分析这个情节在小说情节结构、人物刻画、表达主题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如从情节结构的角度分析,这段文字照应了题目“敲门”,使小说情节引人入胜,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分析,这样的结尾更加突出周书记勤政为民的形象;从表达主题的角度分析,小说用这个情节表达了对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赞美,深化了主题。

参考答案:

①这一结尾既紧扣作品“敲门”这一中心和题目,结构严谨,又构思巧妙,周书记原来被动等待敲门,现在主动敲响百姓的家门,这一变化使小说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②小说在周书记“拐进小区,轻轻地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处便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③从开辟畅通的百姓进言通道,到主动走入百姓家去体察民情,这一结尾使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凸显了这位政府官员极强的责任心和更高的人生境界。

④结尾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小说中“敲门”是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从群众敲响党员干部之门反映问题,寻求帮助,到党员干部主动走到群众中去,主动关心群众疾苦,这一转变表明党风之变、风气之清,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

去年从西北一所知名大学毕业的王航,现在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某乡镇中学担任语文教师。

在学校一些中老年教师眼中,年轻、有活力的王航是见多识广的,在大城市接触到的新鲜教学方式也是较多的。

然而,当这位年轻的教师被问及是否接触过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时,他摇着头表示,“只是听说过”。

“对学校老师来说,互联网的最大用处就是下载课件。

”王航解释说,所谓的下载课件,就是去网上寻找相关科目的课件,下载后适当做一些修改,上课的时候拿来用。

“这可能是互联网跟教育联系最紧密的地方了吧。

”王航笑着说。

记者从王航所在的学校了解到,该校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如果学校发现有学生携带手机,会当场没收,并通知家长带学生回家反省,有些家长甚至会当着老师的面把孩子的手机摔碎。

“所以,像微课、慕课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我们来说,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具体推行。

”王航说,“我倒是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毕竟孩子们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需要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不单是西北偏远学校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中东部地区基层的学校情况也不容乐观。

很多学校即使具备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的客观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设施设备仅仅被当作摆设,没有真正利用起来。

河北省邢台县某中学教师李琼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多个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用得久了开始出现质量问题,投影到白板上的字,讲台下的学生很难看清楚。

“用于投影的白板,不得不用来写板书。

“由于是寄宿制学校,又不准学生带手机,电脑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外面世界的渠道受到很大的限制。

”李琼认为,相对于大城市能随时接触到互联网的学生而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的学生已经被甩开了一大截。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教育差距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被拉得更大了。

”李琼说,“不能让寒门出贵子变得越来越难。

在李琼看来,“互联网+教育”真正推广到基层,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像慕课、翻转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基层教育中推广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比如教学设备的问题、教师的观念问题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问题等。

(摘自2015年5月4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互联网+”会给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

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

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

可在“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

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和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另外,社会教育机构的灵活性正对学校教育机构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也不再分工明确,而是逐渐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协同进步。

从实质上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

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

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摘自2015年6月9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传统的教育中,教师面对面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会将德、智、体、美的育人工作融入其中,给孩子以美德、艺术等层面的熏陶感染。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中,师生之间更多是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互,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

学习者,尤其是低龄学习者,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道德判断能力,若在没有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熏陶下独自面对开放的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如何保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外事问XX,内事也问XX”,如此一来,学习者几乎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任何他们需要的学习资源。

然而,长此以往,凡事一“搜”了事,真的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加工和学习者本身的智力发展吗?

长期运用各种互联网设备辅助学习,网络游戏逐渐替代了日常的线下游戏,对学习者身体健康的影响也不言而喻,如何增强体质、强健体魄、培养意志力?

“足不出户遍知天下事”的互联网时代,学习者的学习方便快捷,但是他们与学习伙伴日渐疏远,与大自然渐行渐远,真正用多种感官去接触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少,那么学习者的艺术教育何来灵感呢?

互联网降低了人们学习的门槛,学习的广度大大增加,人们可以涉猎学习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各领域知识。

然而,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却严重碎片化,学习者会利用乘坐公交车、课间休息、睡前十分钟等等的零碎时间,学习了解一些零碎知识。

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对于唾手可得的大量碎片化知识和信息一目十行而不加以思考;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会使得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难以建立,从而使学习者学习到的都是很多零散的点,而难以加工成为有意义的知识网络。

如此,学习者的学习深度很难保证。

互联网下的教育与各行各业的知识在不断融合,知识不断更新拓展,知识的复杂度加强,信息以指数式增长,可用的资源虽丰富却也鱼龙混杂。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学习大量新知识?

如何应对指数式增长的信息?

如何选择自己需求的资源?

这对传统学习环境下成长学习能力和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不足的学习者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摘自2015年6月9日《光明日报》)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很多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电脑,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外面世界的渠道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教育”的真正的基层推广。

B.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依靠互联网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积极营建新的教育生态。

C.低龄学习者还没有足够的道德判断能力,应该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熏陶下面对开放的互联网信息,以保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方法。

D.互联网降低了人们学习的门槛,人们可以涉猎各领域的知识,但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

解析:

选D 原文是说“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没有“学习内容的碎片化”。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在西北偏远学校和中东部地区的基层学校,互联网的作用就是帮助教师寻找相关科目的课件,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B.材料一从记者的视角,通过语言描写,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互联网+教育”在现实中面临的困境,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C.“互联网+教育”的影响不可低估,它能摧毁传统的教育生态,重塑一个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传统的学校将不断减少、萎缩。

D.“互联网+”能极大地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让人们有可能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地合作研究,加速研究水平的提升。

E.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中,由于师生之间的交互在知识和信息层面,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解析:

选BD A项,以偏概全,原文说的只是说话者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选项扩大了范围;C项,“传统的学校将不断减少、萎缩”推断错误,无中生有;E项,“师生之间的交互在知识和信息层面”说法绝对,原文只是说师生“更多”“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互”。

9.面对“互联网+教育”时代,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与应对策略?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互联网+教育”将影响、改变学校教育,抓住机遇,顺应潮流是必然选择;②面临“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要扬长避短,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③要跟上时代潮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提升综合素质;④互联网只是工具和手段,我们应保持冷静和理性,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孝伯,高平公顺从父弟也。

父曾,少以郑氏《礼》、《左氏春秋》教授为业。

郡三辟功曹,并不就。

道武时,为赵郡太守,令行禁止。

并州丁零数为山东害,知曾能得百姓死力,惮不入境。

孝伯少传父业,博综群言,美风仪,动有法度。

从兄顺言之太武,征为中散,谓顺曰“真卿家千里驹也”。

迁秘书奏事中散,转散骑侍郎、光禄大夫,赐爵魏昌子。

委以军国机密,甚见亲宠,谋谟切秘,时人莫能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