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公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6576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公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公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公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公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公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公布.docx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公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公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公布.docx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公布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公布

中新网5月14日电据卫生部网站消息,为减少和

避免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发生,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并于13日印发各地。

全文如下: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

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提至5级。

我国已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为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I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

控制工作,减少和避免甲型H1NI流感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的特点,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对甲型H1NI流感防治

知识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指定医疗机构应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

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定点收治甲型H1NI流感患者的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病区。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四)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采

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

、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原则。

1.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

隔离措施,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并进行单间隔离。

确诊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不设陪护。

患者的活动应当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进行。

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

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

(1)患者应安置在具备有效通风条件(至少每5分钟空气

交换1次)的隔离病房内。

有条件的,可安置在负压病房内进行隔离。

(2)若条件不允许时,可以将确诊患者置于同一房间,床

间距>1米。

(3)隔离病房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

(4)尽量减少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数量。

(5)隔离病房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

(6)医疗设备、器械(如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实行

专人专用。

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7)隔离病房门口放置速干手消毒剂。

(8)隔离病房内放置免触式医疗废物容器及利器盒。

(9)尽量减少患者携带个人物品,餐具、杯子等日用品应

置于患者伸手可及之处。

(10)隔离病房门外设专用工作车或者工作台,放置个人

防护用品。

(11)隔离病房门外放置有盖容器,收集需要消毒的物品。

(12)隔离病房内设置电话或其他通讯设施,尽量减少人

员出入隔离病房。

(13)隔离病房应当设立明确的标识。

3.对患者应当进行培训和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

(1)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佩戴外科口罩。

(2)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

纸丢入医疗废物桶。

(3)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肥皂洗手或者使用

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4)与他人的距离保持1米以上。

4.医疗机构根据实际工作条件采取区域隔离。

具体要求

包括:

(1)将整个病区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

清洁

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潜在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内走廊等,污染区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等。

(2)在清洁区和潜在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应

当分别设立缓冲带或者缓冲间,并有实际的隔离屏障(如隔离

门)。

(3)各区之间使用颜色区分,清洁区划蓝色线,潜在污染

区划黄色线,污染区划红色线,以警示医务人员。

(4)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

(5)个人防护用品置于不同区域,医务人员在不同区域穿

戴和脱摘相应的防护用品。

(6)整个病区应当通风良好,保证空气流向从清洁区T潜

在污染区T污染区,不能逆流。

(二)不同部门的隔离措施。

1.发热门(急)诊

医疗机构应当按规定设立发热门(急)诊,建立预检分诊

制度,及时引导相关患者到发热门(急)诊就诊。

发热门(急)

诊应采取如下措施:

(1)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

诊分开,标识明显。

(2)有备用诊室。

(3)设隔离卫生间。

(4)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能全部在该区域内

完成。

(5)设立较独立的医护人员工作区域。

(6)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若病情

不允许,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

(7)近距离接触(距离

2.隔离留观室

(1)独立设区,标识明显。

(2)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无交叉。

公室与留观室尽量保持一定距离。

(3)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4)患者病情允许时,应当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

内活动。

(三)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定点医院的隔离措施。

1.疑似患者病区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通风良好,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相隔离,有明显标

识。

(2)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三区无交叉。

(3)医务人员办公室与病房有一定距离,无交叉。

(4)疑似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5)患者戴外科口罩,不能离开病房,严禁患者间相互接

触。

 

(6)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原则上不探视,若患者病

情危重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

护。

 

识。

 

交叉。

(3)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专用通道。

(4)患者戴外科口罩,仅限于病房内活动。

(5)收治重症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

条件的病室应当设在隔离区。

(6)医务人员办公室与病房有一定距离,无交叉。

(7)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原则上不探视,若患者病

情危重必须探视的,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8)尽量减少转运患者。

必须转运时,让患者戴外科口罩,

转运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并事先告知接受区关于患者的诊断

以及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除急救外,运送途中避免实施机械通气等易引发气溶胶的危险操作。

(9)患者死亡后,应尽早将尸体送往太平间,告知太平间

工作人员死者为甲型H1N1感染患者。

太平间、殡葬工作者处理尸体时应当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3.已经建立负压病房的医院可以采取房间隔离,具体要

求包括:

间T隔离病房,保证病区通风良好。

(2)将隔离病房视为污染区,隔离病房外的走廊与患者房

间之间设立缓冲间,防护用品置于缓冲间内。

(3)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房前,在缓冲间内穿戴防护用

品,离开隔离病房时,在缓冲间脱摘防护用品。

(4)患者的一切诊疗护理工作和患者的生活活动均在病

室内完成。

三、防护技术

(1)医务人员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的防护依据标准预防原则,并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按照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

1.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包括以

内容:

(1)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被视为具

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有明显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物质,或者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

性疾病的传播。

(3)强调双向防护。

既要预防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

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1)手的清洁与消毒是切断接触传播的重要措施,手的清

洁与消毒应当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2)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

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3)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

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污染时,应戴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对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灭

菌措施。

(2)常用防护用品。

1.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常用防护用品包括:

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

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等。

3.应当按照《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确使用

防护用品。

(3)医务人员的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

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防护:

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

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

护。

3.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

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

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

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

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T戴帽子T戴医用防

护口罩7穿工作衣裤7换工作鞋后7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穿隔离衣或防护服7戴护

目镜/防护面罩7戴手套7穿鞋套7进入污染区。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

摘手套、

消毒双手7摘护目镜/防护面罩7脱隔离衣或防护服7脱鞋

套7洗手和/或手消毒7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②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洗手和/或手消毒T脱

工作服T摘医用防护口罩T摘帽子T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

入清洁区。

3沐浴、更衣T离开清洁区。

注意事项:

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或防

护服可连续应用。

4接触疑似患者,隔离衣或防护服应在接触每个患者

之间进行更换。

5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

应及时更换。

6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

合性试验。

7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

超过375C及时就诊。

4.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

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

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

CPAP)、咼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