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记者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6488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名记者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外名记者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外名记者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外名记者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外名记者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名记者复习资料.docx

《中外名记者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名记者复习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名记者复习资料.docx

中外名记者复习资料

科目:

中外名记者

第一讲记者的社会角色及基本素质

一、记者

1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记者是在新闻媒体中从事新闻传播的所有职业人;(新闻工作者)

从狭义上来说,记者是在新闻媒体中从事采访和报道的职业人。

2记者行业的出现及其演变

16世纪中叶,威尼斯的“手抄新闻”(又名威尼斯扎)中最早出现记者。

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最早的职业记者——来自《申报》中的“访员”。

演变:

由一身多任到明确分工。

3记者的分工

工作性质:

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等

报道内容:

时政记者、经济记者、体育记者、军事记者等

报道区域:

地方记者、驻外记者、特派记者、特约记者等

二、记者的社会角色

◆巨大的影响力,如李普曼的《今日与明日》

◆影响重大事件的进程,如索尔兹伯里

◆改变重要人物的命运,如“水门事件”

◆至高无上,如法拉奇

1记者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代替公众行使知情权;沟通信息、联系社会;引导舆论;监督社会;传播知识、传承文化。

义务:

全面感知和真实的报道事实及观念;负责任的评论、解释事实及观念;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报道和评论;完成其他意识形态的使命。

2记者的行业特征

A记者是消息灵通人士

B记者是社会公正的法官

3记者的行业规范

Ø职业信念:

以公开传播事实和观念为天职

Ø职业习惯:

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搜集第一手材料,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新闻。

Ø职业传统:

媒体运作程序、新闻活动的习惯领域、新闻报道的艺术倾向、法律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

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在1923年制定《新闻信条》包含六个方面,即①责任、②新闻自由、③独立、④诚挚、诚信、准确、⑤公正、⑥公平处理。

三、记者的基本素质

1吕一民:

《世界著名记者传·序》

A.对正义的事业抱有不可动摇的责任感,具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

B.高尚的职业道德;

C.心理素质:

气质、兴趣(读书、旅行)、性格(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坚忍不拔、擅长交际言谈等);

D.良好的身体素质。

2李普有关记者素质的说法

(李普: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开国大典时曾撰写著名通讯《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

A.德:

高尚的道德,包括政治品德(抱负、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B.才:

杰出的才能,包括采访、写作和其他方面的才能(摄影、摄像、驾驶交通工具、语言、交往等。

C.学:

广博的知识。

D.识:

卓越的见识,主要是理论素养和实践。

3心理学对个体素质的要求

①基本活动能力。

生理素质

②适应能力:

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对身体内部的机能平衡能力的适应。

①知:

认知能力(智力、智商)

心理素质②情感、情商、荣誉感

③意志:

自制力、自信

①科学知识

科学文化素质②科学方法

③科学精神

思想素质:

观念、觉悟;

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

立场、方向

道德素质:

价值观念

职业素质

第二讲记者的价值理想

一、记者介绍

1普利策(1847-1911)

“现代新闻之父”,是美国新闻业从近代向现代转变的推动者。

1847年生于匈牙利莫科,1853年举家搬迁到首都布达佩斯。

1857年其父过世,母亲改嫁。

1864年离家出走,秋天时从欧洲去美国当兵。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后,他退伍转而去了圣路易斯,靠卖体力支撑生活。

1868年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任《西方邮报》记者。

1870年成为圣路易斯的头号记者和州议会议员。

1872年开始拥有个人资产,买下《电讯报》和朋友的《邮报》合资,于1878年创办《邮讯报》,这也是他拥有的第一份报纸。

办报理念:

1)支持社会改革

2)重视社论

3)重视趣味性

4)重视人才(“科克里尔案”:

1883年,科克里尔在他的办公室开枪打死了一名律师,普利策为留住科克里尔耗费了大量精力,最终保住这位难得的人才。

1883年《纽约世界报》挂牌出售,他在妻子凯特·戴维斯的支持下买下了该报。

同年5月1日普利策把《纽约世界报》改名为《世界报》正式出刊,延续了他在办《邮讯报》时的办报理念,并发起多次社会运动以扩大报纸影响力,这也成为他办报的秘诀。

如①“为自由女神像待命”:

1885年普利策发表社论,号召群众捐款,从法国把自由女神像运回美国,使之矗立于曼哈顿。

②拥戴格莱斯顿(当时新上任的英国首相):

1887年普利策雕塑格莱斯顿上半身像,并举办赠送仪式,亲自授予格莱斯顿,获取北爱尔兰人对《世界报》的支持。

③内莉·布莱的环球之旅,以此吸引公众注意,并扩大报纸影响。

1883年5月《世界报》发行量为15000份,到8月上升到39000份,1987年后达到20万份。

1889年《世界报》《世界晚报》《世界报周末班》共发行100万份。

1890年普利策因身体原因卸任《世界报》总编辑,但他仍遥控该报一直持续到1911年。

1911年普利策去世。

他死后捐资设立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普利策奖”。

新闻奖:

九个单项奖

普利策奖文学奖:

包括四类即小说、戏剧、传纪、诗歌。

音乐奖:

包括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

研究人员奖:

获奖对象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

普利策死后,《邮讯报》交由大儿子打理,《世界报》则交由他最喜欢的小儿子赫伯特管理,普利策曾在遗嘱中明确表示:

不管任何原因都不能卖掉《世界报》。

1913年由于经营不善,赫伯特还是将《世界报》卖给了霍德华报团。

2约翰·里德(1887-1920)

有关他的电影:

《赤色分子》、《红钟》等

作品:

《震撼世界的十天》、《三十将至》等。

1887年10月20日,约翰·里德出生在美国波特兰港。

父亲查尔斯·杰罗姆是纽约人,在波特兰代理一家纽约商行,母亲玛格丽特是波特兰首富享利·格林家的掌上明珠。

幼年和童年的里德居住在外祖母家的“雪松山城堡”中。

他从外祖母那里学到了勇于追求新事物的品格,从母亲的教育中学会了到童话和小说中去寻求乐趣。

4岁到9岁广泛阅读外祖母家的藏书。

9岁那年,里德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

不久,由于父母迁到城里居住,里德便进入城里的私立波特兰中学。

不久,他就成为闻名全校的小诗人、文学家、校刊编辑。

1906年9月,里德考入哈佛大学。

在学校里,他积极地从事业余写作,为哈佛学生的流行滑稽刊物《讽刺月刊》和《哈佛月报》撰稿,并先后成为这两个刊物的编委会委员。

此外,他还是哈佛西部学生组织“西部人俱乐部”的主席。

1910年6月,里德从哈佛毕业,开始闯荡欧洲。

1911年初,里德从欧洲回到美国。

他在故乡呆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就出发到纽约去闯荡。

在那里,他由父亲的一个朋友,职业新闻记者林肯·史蒂芬斯介绍,先在《纽约环球报》,后在《纽约杂志》谋得一份工作。

在《纽约环球报》工作期间,他写了大量小说。

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是《堕水》,随后陆续出版了《来自塞纳河的人》等小说。

 

1912年秋,里德在《群众》杂志发表《良心何在》,受到杂志主编的赞赏,后成为该杂志的自由撰稿人。

1913年,美国新泽西州帕特森的25,000名丝绸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罢工。

里德以这次罢工事件为体裁写了一本小说《拉德克利行政司法长官的旅馆》,投递给当时著名的杂志《大都会》并成功发表,随后进入该杂志社工作。

里德由于在报导帕特森罢工中显露的才华,于1913年秋,被《大都会》杂志和《纽约世界报》委任为特派记者,前去采访“墨西哥内战”,这一次报道很快提高了他在新闻界的威望,后来他就墨西哥内战的报道出了一本书《暴动的墨西哥》。

1917年8月,他离开美国,踏上了通往俄国的路程,成为《大都会》驻莫斯科记者,见证了“十月革命”的全过程。

1918年2月初,里德离俄返美。

由于在俄国的采访中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和赞成革命的政治倾向,他受到了美国政府多方的刁难和迫害。

美国国务院拒绝发给他签证,使他不得不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滞留了两个月,直到4月份才回到纽约。

里德一登上纽约码头,就受到联邦特工人员的仔细搜查。

他的手稿及全部文件、笔记均被没收。

1918年秋末,美国政府经过仔细审查,断定里德带回的文件和笔记没有危害,把它们交还给了里德。

里德收回这些东西后,立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每天工作16—18小时,集中写作了3个月。

1919年3月,记述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名著《震撼世界的十天》终于出版了。

1919年年底,里德受到共产国际的邀请前往苏联。

1920年他途经芬兰遭逮捕,后被苏联政府营救,6月回到苏联,连续不断做了多场演讲。

1920年,因伤寒再次复发夺去了他的生命。

现安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墙下。

3邵飘萍(1886-1926)

浙江金华人,14岁考中秀才,19岁入浙江高等学堂呆了四年,接触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熏陶。

1909年回金华教书,教书之余不断给上海一些报纸写稿。

1911年,受到杭辛斋邀请主编《汉民日报》。

后因报上直斥袁世凯为“袁贼”,《汉民日报》被查封,邵飘萍逃亡日本。

1913年年底,留学日本,其间创办东京通讯社。

1915年12月份回到上海。

1916年元旦,于袁世凯登基之际写下《预吊登极》。

1916年成为《申报》驻京特派记者,书写《北京特别通信》,同年在北京创办通讯社——新闻编译社。

1918年10月,创办《京报》,无党无派,不受军阀操纵,主张言论自由,成为民众发表意见的媒介,很快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邵飘萍因此辞职《申报》,专心经营《京报》,并在北京建设京报大楼。

《京报》创刊时,邵飘萍特意写了四个大字“铁肩辣手”挂在编辑室正面的墙上,以自勉和激励同事。

《京报》副刊《北京报》由徐凌霄主持。

真正使京报副刊成为民国四大副刊之一的是在孙伏园主持期间。

1918年邵飘萍促成北大新文学研究会成立。

1919年5月3日,邵飘萍在北大学生聚会上发表演讲,极大地鼓舞了学生。

5月4日他参加并报道了“五四运动”。

由于邵飘萍在《京报》上揭露段祺瑞政府的弊端导致《京报》被北洋政府查封。

邵飘萍又一次逃往日本。

1920年7月,段政府垮台,邵飘萍回国复刊《京报》。

当时北京由直系军阀控制,邵飘萍与直系官员冯玉祥关系良好。

1926年3月8日“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京报》做了大量报道。

3月19日刊登《国务院门前大屠杀》《国民维护国权大流血》。

3月20日,他又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拍摄刘和珍的遗照,参与追悼会并发表演讲。

1926年4月,直奉大战结束后,奉系军阀入住北京。

4月18日奉系军阀颁布《治安管理条例》中有一条为“凡宣传赤化者均处死刑”。

因而邵飘萍住进《六国饭店》躲避奉系军阀。

张作霖派张翰举引邵飘萍出饭店,4月26日凌晨邵飘萍被奉系军阀处死。

邵飘萍是第一个为马克思主义献身的斗士。

被称为“新闻界全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办报;《京报》(该报使他成为职业报人,邵飘萍遇害后该报由其妻汤修慧主办,1937年停刊。

办通讯社;东京通讯社,新闻编译社。

做记者;《申报》特派记者,《京报》总编辑、记者。

从事新闻学研究和教育;《新闻学总论》、《实际应用新闻学》。

二、价值观念、价值理想

1价值观念:

关于基本价值信念,决定人们的价值判断,具体地说它是人们基于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对于什么是好的或不好的根本看法,对于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的根本看法。

宏观:

它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核心。

价值观念微观:

它是人的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能:

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充分理由。

2价值理想:

是人的价值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一种构想,是人们意愿中的奋斗目标。

它反映个人、群体和社会所期望的价值目标,它也是人们在价值上所追求的境界。

3二者关系:

价值理想以价值观念作为支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价值理想。

三、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

1主体的历史方位感,即人们对自身的一种认识。

(我是谁?

我在哪?

我去哪?

2社会秩序信念:

合理,不合理?

主流、支流;必然、偶然。

3社会规范意识:

法律规范、道德规范。

4价值实践意识

四、价值理想与记者成才

1价值理想为记者确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职业发展方向,它构成记者人生价值的核心,对记者的职业生涯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2价值理想构成记者排除干扰的坚固防线和巨大动力,推动记者实现自己的重大目标。

3高尚的价值理想有助于记者新闻敏感的形成以及对报道对象的准确把握,从而推动记者的职业活动。

五、记者价值理想的构成

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对社会秩序的准确把握

3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4觉醒的自我意识

5符合时代精神的信念系统和立足点选择

6与时代发展主流相一致的价值目标

第三讲名记者的情感意志

一、记者介绍

1爱德华·默罗(1908-1965)

有史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广播新闻记者,他使无线电广播事业登上大雅之堂。

广播最初用于娱乐,但从默罗开始,广播开始播新闻,他提升了广播的作用。

默罗1908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父亲是火车司机,母亲是基督教徒。

在中学时,默罗在演说方面就展现出了很高的天赋。

因家庭问题,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而是打工赚学费。

后来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半工半读。

期间他对戏剧、演讲都非常感兴趣,并且担任过全美大学生学生会主席,表现优秀。

1935年,大学毕业来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工作,前两年,他做了一档教育类节目,从中学习到了广播节目制作的所有东西。

1937年,参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欧洲部主任竞聘,并成功。

主要负责安排、接待政府官员,同时物色人才。

(夏伊勒)

1938年3月12日,默罗安排了广播史上的第一次新闻联播。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受他启发随后开发了一档新节目《世界新闻集锦》,由默罗主持。

9月份,在慕尼黑危机中他又安排了一档很著名的实况报道,有对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的现场采访。

1940年8月18日,默罗在英国广播公司大楼上开展了一档名叫“这里是伦敦”的新节目。

这档节目让他在欧美地区家喻户晓,也使他名垂史册。

1941年年底,他回国,受到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邀请,共进晚餐。

1945年,因他突出贡献,升任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副总经理。

1951年11月,默罗和弗兰德共同主持《现在请看》SEEITTHAT,广受好评。

1961年,时任总统肯尼迪邀请默罗出任美国新闻署署长。

1963年,因病辞职,1965年因肺癌去世。

2索尔兹伯里(1908-1993)

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记者之一,“不知疲倦的实干家”。

1908年,出生于明尼苏达的阿波利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明尼苏达精神”(这种精神贯穿索尔兹伯里整个一生。

)主要包括:

愤世嫉俗、多思善问。

1930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

因在校报发表多篇文章批评学校的僵化管理和腐败现象,被该大学以“不准在图书馆里吸烟”为名开除。

后来他在《明尼阿波利斯新闻》做实习记者,之后又去了合众社。

30年代中后期担任合众社驻国外记者。

1943年,他成为合众社驻苏记者,这是他一生中很重要的阶段。

他对苏联民兵有可歌可泣的赞颂,也发现了一些苏联政府遮遮掩掩的事实,包括大清洗运动等等。

他试图用他的笔墨告诉人民苏联政府习惯掩饰和遮盖的事实。

1949年,《纽约时报》以优厚的薪水挖走索尔兹伯里,3月份,成为该报驻苏记者,一直持续到1955年,共六年。

第二次到苏联时,他对苏联政府做了充分的准备。

到苏联后,政府安排他住到一个酒店。

在刚住进酒店的一个星期里,他足不出户,乖乖待在酒店里。

但在这期间,他却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苏联《真理报》对于中国解放战争大胜只言片语,甚至是完全不报道。

他意识到中苏关系可能在恶化。

不过在这六年里,他并没有像在合众社其间那样对苏联政府进行过多负面报道。

1955年,回美国后他写了一组有关苏联的报道,获得1955年普利策国际新闻奖。

1955年4月,受到卡特利奇的委托报道纽约市的城市卫生问题,这一系列报道《纽约的垃圾》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60年代,他做了一组关于种族冲突问题的报道。

但是这些报道让他牵扯到多家官司,由于《纽约时报》高层的帮助,他没有受到过多的牵连。

随后美国颁布法令,对报道种族冲突者实行相关保护。

他后来回忆说“这是一次充满腥风血雨的报道”。

1966年,关于越南战争的报道,改变了越南战争的结局,迫使美国政府从越南撤军。

1984年索尔兹伯里来到中国,开始重走长征路,结束回到美国后,他又写了一本书《长征:

前所未有的故事》,引发了全球“长征热”。

1922年他致信中国政府,希望沿邓小平南巡的路线进行采访,但是这年秋天他由于中风住院,此后也一直待在医院。

1993年5月,索尔兹伯里逝世。

3伏契克(1903-1943)

捷克斯洛伐克人

1903年出生于首都布拉格,父亲是炼钢工人,爱好音乐。

因此伏契克对工人的生活非常熟悉。

1918年,15岁的他参加了一些学生游行。

进入中学后他热爱文学、诗歌,常用诗歌记录工人的生活和游行。

同年他也加入了青年组织“青年一代”。

1919年,他领导过一次中学学生罢课运动,充分展示了他在宣传、组织和领导方面的才能。

1921年5月,捷克共产党成立,他成为首批党员之一,也开始进入布拉格查理大学文学院学习哲学专业。

大三时,参与创办过一份报纸《社会主义者》,显露出他在写作和编辑方面的才能。

1925年大学毕业,当时捷共领导人萨波托斯邀请他进入《红色权利报》成为该报的撰稿人。

1926年成为《树干》主编。

其间去法国旅游发表大量旅法游记,被很多人熟识。

1929年,进入捷共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委会。

年底又兼任《创造》杂志主编。

1930年,访问苏联,历时四个月走访苏联多个地方,发表了很多旅苏见闻,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在我们的明天已成为昨天的国度里》。

1931年—1934年服兵役。

1934年夏天,兵役结束。

他成为《红色权利报》驻苏记者,在苏联呆了三个月,写了一些有关苏联的报道,后也编成书《在亲爱的国土上》。

1937年,回到捷克,法西斯蔓延欧洲,捷克也受到较大影响。

1938年3月捷克被德国吞并。

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捷克总统贝奈斯被迫签字。

德国法西斯扶持埃米尔·哈哈成立傀儡政府,迫使捷共成为地下党。

1941年春天,捷共第一届地下委员会被一次性逮捕。

伏契克开始组建第二届中共委员会,并成为该组织国内主要领导人之一。

1942年4月24日,伏契克遭人告密被德法西斯抓捕,关在布拉格庞克拉采监狱。

在监狱里他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但从未屈服过。

期间他用碎纸片和铅笔头写下《绞刑架下的报告》,提醒未来爱好和平的人坚持正义,勇于为正义斗争到底。

1943年3月,他被转移到柏林勃洛琛斯监狱。

1943年9月8日,伏契克被法西斯处死。

在他死后两年,1945年他的妻子出版了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手记。

1958年伏契克被世界和平大会授予和平奖,赞扬他与法西斯斗争的顽强精神。

二、情感意志与记者成才

1情感与意志的关系:

情感激励意志,情感是意志活动的内驱力;意志支配和调节情感,控制情感活动,向健康预定的目标出发。

2与记者成才的关系:

情感和意志对智力活动有调节和支配作用,对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有重大影响,在塑造个性、影响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对记者的职业活动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影响记者成才的主要内在因素之一。

情感包括:

情绪(心境、热情、激情);情操(审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爱憎感;自尊感;自卑感;荣誉感等。

意志包括:

自觉、自信、自制、坚决、果敢、毅力、顽强、坚强等

第四讲记者的知识结构

一、知识结构

指每一个个体的单元知识组合,是一个动态的综合体。

类型:

文科(文学、新闻学、哲学等);理科;工科。

二、知识的结构模式

1宝塔式

EAB层:

底座,即基础知识。

——中小学阶段

DBC层:

专业知识。

——大学阶段

C

CBCD层:

专业知识。

——研究生阶段

ADE层(Q区):

个人独有的知识。

2蛛网式

外围知识

专业基础

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二、知识结构与记者成才

知识结构是记者成才的基础和保证。

1记者的知识结构

基础知识:

生活常识,基本而全面的基础文化知识,基本的文学、美学、哲学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

新闻与传播基本理论、基本规律,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有关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专业知识:

新闻业务知识(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对新闻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

外围知识:

指根据具体新闻报道的需要涉入一些临时性知识。

2与记者成才

一个优秀的记者,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记者对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知识的涉猎,对记者发现新闻、判断新闻价值及新闻报道有密切联系和重大帮助。

四、记者介绍

1李普曼(1889-1974)

“美国首屈一指的无冕之王”“最富盛名的专栏作家”“二十世纪全世界影响最大的记者”

被称为整个西方世界的领袖,白宫的谋士,华尔街的智囊。

他一生写过的社论、杂文、专栏文章超过一万篇,超过一千万字,出版三十多本著作。

耕耘《今日与明日》专栏36年,影响遍及全世界。

他在世时,历届美国总统都期望得到他

的嘉许。

20世纪,英国的丘吉尔、法国的戴高乐、前苏联的赫鲁晓夫等对他奉若上宾。

1889年出生于纽约,家境富有,父亲是成功的地产商,母亲精通多国语言,是一个优秀的

钢琴教师。

父母从小注重对他的培养,从6岁开始,每逢假期便带他去欧洲观光旅游,接受欧洲文化的

熏陶。

7岁时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他天资聪颖。

到中学时,他充分展露了他在编辑、写作、辩论、

文娱活动等方面的才能。

1906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艺术史专业。

大学期间他广泛阅读,为《哈佛月报》写稿。

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如舞蹈、体育等。

因在《哈佛月报》上发表的一篇哲学文章,受到哲学大师詹姆斯的影响和栽培。

詹姆斯对社

会改革抱有极大热情,李普曼此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见解也是由于在此期间受到了詹姆斯

的影响

在大学期间,由于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李普曼组织社会主义俱乐部,经常就有关社会主义问

题进行讨论。

大四,对社会主义的热情逐渐冷淡。

1910年大学毕业后,成为林肯·史蒂芬斯的助手。

下半年,史蒂芬斯让他了解银行、金融

机构和其他企业的秘密勾当,事后李普曼给史蒂芬斯做了一份调查报告,得到了史蒂芬斯的

赞赏。

1911年,成为《人人杂志》的记者。

1912年年初,短暂从政,作市长的秘书。

1913年,出版个人第一本著作《政治序论》,被称为“近十年来出版的同类书刊中最出色的

一本”。

得到前总统老罗斯福的青睐,成为“艺术家俱乐部”的成员。

1914年出版第二本著作《放任与驾驭》

1917年,成为美国陆军部长的特别助理,成为美国代表团的一员,参加巴黎和会。

一战期间,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妻子菲伊是一位舞蹈教师,这段婚姻最终以破裂为结局。

1921年,到《世界报》工作,在此的十年时间里为该报写了八十三篇社论,直到赫伯特将

报纸卖给霍华德报团。

1931年,到《纽约论坛先驱报》工作,在该报开设专栏《今日与明日》,此后三十六年都经

营该专栏。

主要以述评为主,对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给出评述,在社会上获得巨大成功,也

使他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1938年,家庭变故,与最好朋友的妻子海伦发生婚外情,迁居华盛顿。

后与海伦成家,直

到去世。

去法国度蜜月时,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骑士”奖。

李普曼搬到华盛顿以后,其专栏的内容也从以国内新闻为主转变为以国外新闻为主。

1943年,出版著作《共和国的盾牌:

美国对外政策》,排在美国畅销书首位,使他成为著名

的外交分析家。

1958年,访苏,受到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的接待。

回国后写了有关访苏的四篇专栏文章,

获得了1958年普利策新闻奖社会性评论奖。

196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