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的X围。
如图3-2所示,它的最大保护X围是lmax,最小保护X围是lmin。
保护X围也可以用解析法求得。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用保护X围来表示,规程规定,其最小保护X围一般不应小于被保护线路全长的15%~20%。
实验时可调节滑线电阻,找寻保护X围。
电流速断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可靠,动作迅速,因而获得了广泛应用。
它的缺点是不可能保护线路AB的全长,并且保护X围直接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影响很大,当被保护线路的长度较短时,速断保护就可能没有保护X围,因而不能采用。
图3-3带时电流速断保护计算图
(a)网络图(b)Ik=f(l)关系及保护X围(c)延时特性
图中:
1—Ik=f(l)关系;2—
线;3—
线;4—
线
由于无时限电流速断不能保护全长线路,即有相当长的非保护区,在非保护区短路时,如不采取措施,故障便不能切除,这是不允许的。
为此必须加装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以便在这种情况下用它切除故障。
(2)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II段)
对这个新设保护的要求,首先应在任何故障情况下都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X围,并具有足够的灵敏性。
其次是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具有最小的动作时限。
正是由于它能以较小的时限切除全线路X围以内的故障,因此,称之为带时限速断保护。
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原理可用图3-3来说明。
由于要求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必须保护本线路AB的全长,因此,它的保护X围必须伸到下一线路中去。
例如,为了使线路AB上的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A获得选择性,它必须和下一线路BC上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B配合。
为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A的动作电流必须大于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B的动作电流。
若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A的动作电流用
表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B的动作电流用
表示,则
(3-1)
式中,
——可靠系数,因不需考虑非周期分量的影响,可取为1.1~1.2。
保护的动作时限应比下一条线路的速断保护高出一个时间阶段,此时间阶段以t表示。
即
保护的动作时间
(t一般取为0.5s)。
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A的保护X围为
(见图3-3)。
它的灵敏度按最不利情况(即最小短路电流情况)进行检验。
即
(3-2)
式中,Ikmin——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在被保护线路末端两相金属短路的最小短路电流。
规程规定
应不小于1.3~1.5。
必须大于1.3的原因是考虑到短路电流的计算值可能小于实际值、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等。
由此可见,当线路上装设了电流速断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以后,它们的联系工作就可以保证全线路X围内的故障都能够在0.5s的时间内予以切除,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满足速动性的要求。
具有这种性能的保护称为该线路的“主保护”。
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能作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简称近后备),即故障时,若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拒动,它可动作切除故障。
但当下一段线路故障而该段线路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不一定会动作,故障不一定能消除。
所以,它不起远后备保护的作用。
为解决远后备的问题,还必须加装过电流保护。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III段)
过电保护通常是指其启动电流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一种保护装置。
它在正常运行时不应该启动,而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则能反应电流的增大而动作。
在一般情况下,它不仅能够保护本线路的全长X围,而且也能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X围,以起到远后备保护的作用。
为保证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过电流保护不动作,它的动作电流应躲过线路上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ILmax,因而确定动作电流时,必须考虑两种情况:
其一,必须考虑在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装置能够返回。
例如在图3-4所示的接线网络中,当k1点短路时,短路电流将通过保护装置5、4、3,这些保护装置都要启动,但是按照选择性的要求,保护装置3动作切除故障后,保护装置4和5由于电流已经减小应立即返回原位。
其二,必须考虑当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动机自启动电流大于它的正常工作电流时,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例如在图3-4中,k1点短路时,变电所B母线电压降低,其所接负荷的电动机被制动,在故障由3QF保护切除后,B母线电压迅速恢复,电动机自启动,这时电动机自启动电流大于它的正常工作电流,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应使保护装置动作。
图3-4选择过电流保护启动值及动作时间的说明
考虑第二种情况时,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值应满足:
式中,Kss——电动机的自启动系数,它表示自启动时的最大负荷电流与正常运行的最大负荷电流之比。
当无电动机时Kss=1,有电动机时Kss≥1。
考虑第一种情况,保护装置在最大负荷时能返回,则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返回值应满足
(3-3)
考虑到
,将式(3-3)它改写为
(3-4)
式中,
——可靠系数,考虑继电器整定误差和负荷电流计算不准确等因素,取为1.1~1.2。
考虑到Kre=Ire/Iop,所以
(3-5)
为了保证选择性,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必须按阶梯原则选择(如图3-5)。
两个相邻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应相差一个时限阶段t。
过电流保护灵敏系数仍采用式(3-2)进行检验,但应采用
代入,当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的后备保护时,应采用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的电流进行校验,要求Ksen1.3~1.5;当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时,则应采用最小运行方式下相邻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的电流进行校验,此时要求Ksen1.2。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图与带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图相同,只是整定的时间不同而已。
图3-5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选择的示意图
3.保护的整定值计算
图3-1中若取电源线电压为100V(实际为变压器副方输出线电压为100V),系统阻抗分别为Xs.max=2Ω、XS.N=4Ω、Xsmin=5Ω,线路段的阻抗为10Ω。
线路中串有一个2Ω的限流电阻,设线路段最大负荷电流为1.2A。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可靠系数KⅠ=1.25,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可靠系数为KⅡ=1.1,过电流保护可靠系数KⅢ=1.15,继电器返回系数Kre=0.85,自启动系数Kzq=1.0。
根据上述给定条件:
(1)理论计算线路段电流保护各段的整定值计算:
(A)
(A)
(A)
=
=
4.微机保护的原理
(一)微机保护的硬件
微型机保护系统的硬件一般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模拟量输入系统(或称数据采集系统)。
包括电压的形成,模拟滤波,多路转换(MPX)以及模数转换(A/D)等功能块,完成将模拟输入量准确的转换为所需要的数字量的任务。
(2)CPU主系统。
包括微处理器(80C196KC),只读存储器(EP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定时器等。
CPU执行存放在EPROM中的程序,对由数据采集系统输入至RAM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完成各种继电保护的功能。
(3)开关量(或数字量)输入/输出系统。
由若干并行接口适配器(PIO),光电隔离器件及有触点的中间继电器组成,以完成各种保护的出口跳闸,信号报警,外部接点输入及人机对话等功能。
微机保护的典型结构图5-1所示。
图5-1微机保护典型硬件结构图
(二)数据采集系统
微机保护要从被保护的电力线路或设备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或其他变换器上获取的有关信息,但这些互感器的二次数值﹑输出X围对典型的微机电路却不适用,故需要变换处理。
在微机保护中通常要求模拟输入的交流信号为±5V电压信号,因此一般采用中间变换器来实现变换。
交流电流的变换一般采用电流中间变换器并在其二次侧并电阻以取得所需要的电压的方式。
对微机保护系统来说,在故障初瞬电压、电流中可能含有相当高的频率分量(例如2KHZ以上),而目前大多数的微机保护原理都是反映工频量的,为此可以在采样前用一个低通模拟滤波器(ALF)将高频分量滤掉。
对于反映两个量以上的继电器保护装置都要求对各个模拟量同时采样,以准确的获得各个量之间的相位关系,因而对每个模拟量设置一套电压形成。
但由于模数转换器价格昂贵,通常不是每个模拟量通道设一个A/D,而是公用一个,中间经模拟转换开关(MPX)切换轮流由公用的A/D转换成数字量输入给微机。
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或称ADC)。
由于计算机只能对数字量进行运算,而电力系统中的电流。
电压信号均为模拟量,因此必须采用模数转换器将连续的模拟量变为离散的数字量。
模数转换器可以认为是一编码电路。
它将输入的模拟量UA相当于模拟参考量UR经一编码电路转换成数字量D输出。
(三)输入输出回路
(1)开关量输出回路
开关量输出主要包括保护的跳闸以及本地和中央信号等。
一般都采用并行的输出口来控制有触点继电器(干簧或密封小中间继电器)的方法,但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也经过一级光电隔离,如图5-2所示。
(2)定值输入回路
对于某些保护装置,如果需要整定的项目很有限,则可以在装置面板上设置定值插销或拨轮开关,将整定值的数码的每一位象接点那样输入。
对于比较复杂的保护装置,如果需要整定的项目很多时,可以将定值由面板上的键盘输入,并在装置内设置固化电路,将输入定值固化在E2PROM中。
本装置采用键盘输入方式设置定值,整定方法详见附录二中的有关使用说明。
(四)CPU系统
选择什么级别的CPU才能满足微机保护的需求,关键的问题是速度。
也就是说,CPU能否在两个相邻采样间隔内完成必须完成的工作。
本微机保护采用美国INTEL公司高档16位微处理器80C196KC作为中央处理器。
在80C196KC的内部集成了8路10位单极性A/D﹑6通道高速输出(HSO)和2通道高速输入(HIS)﹑4通道16位定时器﹑全双工串行通讯接口﹑多路并行I/O口﹑512字节片内寄存器等,集成度高﹑功能强大,极其利于构成各种高性能控制器。
(五)微机保护的软件
在DJZ-Ⅲ实验保护台中,微机保护装有无时限速断电流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以及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
在DJZ-Ⅲ变压器微机试验台中,装有变压器差动保护和变压器速切保护两种。
保护的软件是根据常规保护的原理,结合微机计算机的特点来设计的,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正常运行时,装置可以测量电流(电压),起到类似电流、电压表的作用,同时还起到监视装置是否正常工作的作用。
(2)被保护元件(变压器及线路)故障时,它能正确地区分保护区内、外故障,并能有效地躲开励磁涌流的影响。
(3)它具有较完善的自检功能,对装置本身的元件损坏及时发出信号。
(4)有软件自恢复的功能。
电流电压保护软件基本框图如图5-3所示。
三、实验内容
1.三段式电流微机保护实验
(1)DJZ-III试验台的常规继电器和微机保护装置都没有接入电流互感器TA回路,在实验之前应该接好线才能进行试验,实验用一次系统图参阅图3-1,实验原理接线图如图5-4所示。
按原理图完成接线,同时将变压器原方CT的二次侧短接。
(2)将模拟线路电阻滑动头移动到0Ω处。
(3)运行方式选择,置为“最小”处。
将交流电压表接到PT测量孔的任意两相上。
(4)合上三相电源开关,直流电源开关,变压器两侧的模拟断路器1KM、2KM,调节调压器输出,使交流电压表指示从0V慢慢升到50V。
(5)合上微机装置电源开关,将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I段)动作电流整定为2.58A,动作时间整定为0.05s;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II段)动作电流整定为1.39A,动作时间整定为0.5s;定时限过电流保护(III段)动作电流整定为0.81A,动作时间整定为1s。
同时将微机保护的I、II、III段电流保护投入,低压闭锁和使用重合相继电器的状态均改为OFF。
(6)此时A相、B相、C相负载灯全亮。
(7)因用微机保护,则需将LP1接通(微机出口连接片投入)。
(8)任意选择两相短路,如果选择AB相,合上AB相短路模拟开关。
(9)合上故障模拟断路器3KM,模拟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故障,此时负荷灯部分熄灭。
短路电流大于速断(Ⅰ段)保护整定值,故应由I段保护动作跳开模拟断路器,从而实现保护功能。
将动作情况和故障时电流测量幅值记录于表5-1中。
表5-1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检查实验数据记录表
短路阻抗/Ω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最大运行方式
AB相短路
保护动作情况
Ⅰ段
Ⅰ段
Ⅰ段
Ⅰ段
Ⅱ段
Ⅱ段
Ⅱ段
Ⅱ段
Ⅱ段
Ⅱ段
短路电流
/A
Ia
3.60
3.21
2.79
2.54
2.32
2.12
1.92
1.79
1.68
1.63
Ib
3.67
3.27
2.87
2.59
2.36
2.15
1.97
1.82
1.70
1.66
Ic
0.51
0.52
0.52
0.51
0.51
0.50
0.52
0.50
0.50
0.51
(10)断开故障模拟断路器,当微机保护动作时,需按微机保护箱上的“信号复位”按钮,重新合上模拟断路器2KM,负载灯全亮,即恢复模拟系统无故障运行状态。
(11)按表5-1中给定的电阻值移动短路电阻的滑动接头,重复步骤(9)和(10)直到不能使I段保护动作,再减小一点模拟线路电阻,若故障时保护还能动作,记录此时的短路电流和滑线变阻器的阻值,记入表5-1中(1代表保护动作,0代表保护不动作)。
(12)改变系统运行方式,分别置于“最大”、“正常”运行方式,重复步骤(6)至(11),记录实验数据填入表5-1中。
(13)分别改变短路形式为BC相和CA相,重复步骤(6)至(12)。
(14)将微机保护的II、III段投入,选择“正常”运行方式,并移动短路电阻的滑动接头至I段不能保护的区域,任意选择两相短路,观察II段或III段是否会动作,并把现象及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13)实验结束后,将调压器输出调回零,断开各种短路模拟开关,断开模拟断路器,最后断开所有实验电源开关。
注意事项:
1、调节短路电阻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指针的位置,在接近0或100的附近应降低调节速度,当手柄无法转动时不要强行用力!
2、按下短路按钮后,若观察到保护无法动作的情况,需要在5秒内手动断开短路按钮!
当观察到保护动作后,也应及时断开短路按钮。
3、每做完一次短路实验,需按下微机保护装置的“信号复归”按钮,以及光字牌下面的“复归按钮”对系统进行复位。
4、两次短路实验的间隔时间,需要在20秒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