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牛羊生产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6223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牛羊生产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牛羊生产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牛羊生产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牛羊生产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牛羊生产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牛羊生产发展规划.docx

《河北牛羊生产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牛羊生产发展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牛羊生产发展规划.docx

河北牛羊生产发展规划

省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4-2020年)

 

牛羊肉是我省城乡居民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也是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产品。

按照《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为促进我省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提高牛羊肉生产能力,保障市场供应,特制定本规划。

一、生产现状

省是全国牛羊肉生产大省之一,肉牛肉羊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牛羊肉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13年全省牛肉、羊肉产量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4位。

总结近年来我省牛羊肉生产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牛羊肉产量稳步增长

2013年全省牛羊肉总产量达到81.4万吨,比“十一五”初期的2006年增长6.68%,其中牛肉产量52.3万吨、羊肉产量29.1万吨,分别比2006年减少3.3%和增加28.8%。

(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我省上世纪80年代先后引进了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海福特、短角等优良品种肉用种公牛,确立了以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品种为主体的肉牛改良路线;近年来,又确立以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传统肉牛品种为主体,弗莱维赫为补充的肉牛改良路线,以和牛和安格斯为主体的高档肉牛生产繁育路线。

目前,全省肉牛肉羊的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已建成肉用种公牛站2个,存栏肉用种公牛58头,年生产冻精80多万支,全省建有牛的冷配站点2495个。

肉羊推广无角赛特、杜泊、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建成省级种羊场8个,市级种羊场44个,提供优质种公羊1万只以上,肉羊品种改良力度不断加大,产肉性能不断提高。

(三)生产方式逐步转变

牛羊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很大转变,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

2012年全省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出栏量占全省总量的24.8%,全省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出栏量占全省总量的33.6%。

规模养殖促进了加工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全省“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等经营模式迅猛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户养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四)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我省肉牛生产已初步形成“北繁南育、西繁东育”格局,在坝上地区、燕山和太行山区建设肉牛繁育基地,在平原地区建设育肥基地。

全省培育了市、市、市、市、市、市六大肉牛优势产区,2012年牛肉产量达到全省总量的62%。

肉羊生产主要集中在坝上地区和山区,受禁牧影响,坝上和山区发展增速放缓,黑龙港地区发展加快。

二、机遇和挑战

(一)制约因素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我省肉牛肉羊产业的不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日益突出。

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半农半牧区草场长期超载放牧,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的任务艰巨,限养区扩大;农区土地资源紧缺,养殖场和饲草基地建设“用地难”问题日益突出。

二是良种繁育滞后。

肉牛肉羊核心种群依赖进口,地方品种选育保护、开发及利用滞后,生产性能退化。

三是母畜存栏大幅下降。

由于母畜养殖周期长、比较效益低,农民养殖积极性不高,能繁母牛2013年存栏比2006年下降33%以上,能繁母羊存栏则下降了13.2%。

四是部分地区生产方式落后。

养殖场设施设备条件简陋,技术人员缺乏,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疫病防控风险依然较大。

(二)面临机遇和发展空间

从长远看,我省肉牛肉羊生产增长潜力很大。

一是刚性需求仍将不断增长。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全省牛羊肉消费仍将呈刚性增长,市场需求坚挺。

二是国外调剂空间有限。

我国牛羊肉进口准入国较少,进口渠道长期稳定,可供进口的牛羊量总量不大,满足我国居民牛羊肉消费需求,国际市场余地不大,主要依靠国生产能力的提高。

三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国家对牛羊肉生产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社会资本越来越多地进入肉牛肉羊生产加工领域,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资源的支撑作用将显著增强。

四是我省山场面积大,又是粮食生产大省,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玉米及玉米秸秆等资源量大,农民群众有多年养殖肉牛肉羊的传统。

近年来,多种模式的规模养殖企业迅猛发展,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肉牛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初步形成,科技对牛羊肉生产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这些都将促进肉牛肉羊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定半农半牧区和山区、加快发展农区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提高良种化水平,完善技术服务、饲草饲料、疫病防控体系,全面提升生产能力;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优化区域布局,稳定增加基础母畜存栏,促进全省牛羊肉生产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1、优化布局,突出重点。

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禀赋和生产基础,科学规划肉牛肉羊生产布局。

加强重点区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半农半牧区和山区,加快发展农区,着力扶持黑龙港地区,增强牛羊肉产品市场供给能力。

2、科技支撑,提升水平。

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围绕提高肉牛肉羊个体生产能力,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加快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增强良种培育能力和利用水平,提高饲草饲料生产技术水平,推广先进适用饲养技术和养殖模式。

3、转变方式,增强能力。

转变肉牛肉羊生产方式,积极发展规模养殖,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健全完善各项服务保障体系,切实增强牛羊肉综合生产能力。

4、产业带动,提质增效。

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养殖、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发展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牛羊生产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提升养殖效益,严格投入品和屠宰加工监管,确保牛羊肉质量安全。

5、市场主导,政策扶持。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资金、技术、人才进入牛羊产业,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强化政策扶持和宏观调控,抓好行业管理和服务,推动牛羊产业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全省肉牛肉羊生产稳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期目标:

到2017年,全省牛羊肉产量达100万吨,比2012年增加16万吨,年均增长3.8%。

其中牛肉产量达66万吨,比2012年增加10.7万吨,年均增长3.9%;羊肉产量达34万吨,比2012年增加5.3万吨,年均增长3.7%。

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33%以上,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38%以上。

到2017年达到100万吨目标,能繁母牛存栏达到385万头,能繁母羊存栏达到1305万只。

远期目标:

到2020年,全省牛羊肉产量达110万吨,比2017年增加10万吨,年均增长2%。

其中牛肉产量达72.6万吨,比2017年增加6.6万吨,年均增长2%;羊肉产量达37.4万吨,比2015年增加3.4万吨,年均增长2%。

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40%以上,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45%以上。

年屠宰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的羊肉、牛肉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15家和25家。

能繁母牛存栏达到445万头,能繁母羊存栏达到1685万只。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区域布局

1、打造优势产区。

肉牛重点发展、、、、、六大优势产区;肉羊重点发展、、、、、、七大优势产区。

2、打造母畜繁育区。

北部和西部山区及坝上地区发挥草场资源和传统养殖习惯,重点开展肉牛肉羊繁育,适度发展规模母畜养殖。

3、打造规模养殖区。

平原农区和黑龙港流域充分利用秸秆、饲料、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打造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区。

到2020年优势产区牛肉、羊肉产量分别达到61.71万吨和31.79万吨,占全省总量均达到85%以上。

(二)发展重点

1、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以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肉牛生产以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为主开展肉牛品种改良,以弗莱维赫为主发展乳肉兼用牛,生产中低档肉牛;以安格斯、和牛为主生产高档肉牛。

引进活体、冻精和胚胎,扩繁基础种母牛群,建立核心育种场,繁育优质种公牛。

用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发展普通肉牛生产,用弗莱维赫与西门塔尔杂交牛和低产奶牛杂交,生产肉乳兼用牛,用安格斯、和牛培育我省高档雪花肉牛。

到2017年全省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比例达到87%以上,其中肉乳兼用改良比例占9%以上,高档肉牛改良比例占4%以上。

到2020年,全省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肉乳兼用改良比例占10%以上,高档肉牛改良比例占5%以上。

依托种公牛站和基层改良站点进行良种推广,大力提升省畜牧良种工作站为主的冻精生产能力,到2020年,省畜牧良种工作站种牛场存栏肉用种公牛数量达到100头以上,年可提供优质肉牛冻精200万支以上,满足全省不同层次的肉牛改良需要。

加大基层改良站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人员培训,为肉牛良种繁育提供有力支撑。

肉羊生产立足小尾寒羊等地方品种资源,适度引进国外杜泊、无角塞特、萨福克、德国美利奴和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加快推进绵羊、山羊地方品种遗传改良;采用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重点培育肉用性能好、繁殖效率高、适应性强、育肥性能好的肉羊新品种,提升我省肉羊品种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重点完善省级种羊场,扩大优质种羊群体规模,种公羊年供种能力增加2万只以上,满足全省种公羊更新需求。

到2020年建立省羊地方品种保种场5个,加强对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太行山羊、武安山羊等地方品种保护。

以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生产性能高、生长速度快、繁殖效率高、适应性强、育肥性能好的肉羊新品种。

制定实施肉牛和肉羊遗传改良计划,建立国家和省级肉牛肉羊育种核心场,开展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和疫病监测净化等基础工作。

启动和完善省级肉牛、肉羊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建设,到2020年,年测定肉牛、肉羊分别达到100头和500只。

2、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支持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和专业合作组织基础设施改造,提高设施化和集约化水平。

大力发展自繁自育、能繁母畜存栏达到一定标准的规模养殖场,增加基础母畜存栏量。

通过科学饲喂提高母畜繁殖效率,减少因生殖疾病造成的损失,保障基础生产能力。

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牧结合生态养殖,促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

引导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挥示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广大养殖场户转变养殖方式,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到2020年,新建、扩建基础母牛存栏达到100头或出栏20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400个,基础母羊存栏达到200头或出栏1000只以上的肉羊规模养殖场800个。

3、合理开发饲草料资源。

在半农半牧区充分利用退牧还林还草、牧草良种补贴、易灾地区草原保护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项目,实施人工种植牧草良种补贴,科学利用草原、草山草坡和人工草场,实行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实现草畜平衡,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平原农区,充分利用秸秆养畜示等工程项目,积极发展牛羊饲草饲料种植,鼓励主产区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增加青绿饲料生产,加强青贮、黄贮饲料设施建设,提高农作物秸秆和工业下脚料的利用效率,扩大牛羊肉生产饲料来源。

同时要加强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安全生态环保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提高饲草料科学利用水平,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到2020年全省秸秆处理利用率达到30%以上,人工种草面积达到300万亩。

五、效益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

(一)效益分析

通过规划实施,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到2020年,全省牛羊肉产量达到110万吨,年均增长3.9%,年均增加产值近5亿元,累计增加产值近40亿元。

通过规划实施促进肉牛肉羊产业链延伸,带动相关上下游行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农牧民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和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富余劳力就业和农村劳力就地转移,带来一系列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过腹还田”,推进农作物秸秆的转化,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为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源,减少化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环境影响评价

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规模养殖所产生的粪污局部富集将造成环境压力,人工饲草基地建设不当将加剧生态退化,病害畜只处理不当将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以上影响,通过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可以降低影响程度。

应充分考虑各地环境状况、土地消纳能力,注重不断优化牛羊养殖的区域布局,提倡种养平衡模式,大力推广清洁养殖模式,加强粪污无害化处理,促进养殖粪污的就近、就地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牛羊养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应选种多年生牧草,减少草地耕翻和扰动,合理确定人工饲草基地建设规模。

加强牛羊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的防治,进一步完善病害畜只的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机制,保障畜群和人体的健康和安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落实“菜篮子”产品生产市长负责制要求,市县政府要积极支持肉牛肉羊业发展,肉牛肉羊优势产区的市县政府要制定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明确重点任务和目标。

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规划编制、争取中央投资支持,加大省预算投资支持力度。

省财政厅负责提出相关财政扶持政策意见和建议,配合有关部门督促市、县做好项目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省科技厅指导协调肉牛肉羊有关研发单位改善科技创新条件,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畜牧兽医部门负责指导牛羊良种繁育、品种改良、饲草料生产和疫病防控等工作,加强生产监测体系建设,健全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

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省农业产业化办、省扶贫办等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能围加大对牛羊肉生产的支持力度。

(二)完善扶持政策

结合国家“菜篮子”生产扶持、良种补贴、肉牛基础母畜扩群增量、饲草料生产和养殖机械购置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大省级相关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强肉牛肉羊生产大县的生产能力,提高发展水平,特别要加强对基础母畜饲养的支持。

加强与金融机构协作,拓宽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扶持畜牧标准化生产资金,探索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支持肉牛肉羊规模化生产。

在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切实落实养殖业用地政策,安排荒山、荒地等用于肉牛肉羊养殖场和饲草基地建设。

建立和完善牛羊肉储备制度,适时储备和投放,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探索建立肉牛肉羊保险制度,降低养殖风险。

为肉牛肉羊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

(三)促进产业化经营

做大做强肉牛肉羊龙头企业,改善屠宰加工、品质检验、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条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特色牛羊肉产品,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屠宰加工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积极开拓高档牛羊肉消费市场,引导现有屠宰加工企业开发高档牛羊肉加工分割产品,创建高档牛羊肉知名品牌,大力推进产品销售由“低端市场”为主向“中高端市场”拓展。

引导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生产基地,通过订单收购、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养殖场户或专业合作组织结成稳定的购销关系。

鼓励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流通企业与屠宰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扶持家庭牧场和合作社、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肉牛肉羊养殖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生产模式,提升产、加、销一体化程度,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四)推广先进技术

强化科技支撑。

依托国家和省肉牛、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和有关科技计划,组织相关科研院所和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积极开展以分子育种和生物技术为重点的良种选育研究、以地方品种资源为基础的杂交优势利用研究、以提高饲料转化率为核心的动物营养技术研究、以非粮资源为重点的饲草资源利用研究、以加工屠宰为主的牛羊肉食品深加工和贮藏研究等,加强人畜共患疫病(寄生虫病)防控技术、安全高效疫苗及诊断试剂研发,加快提高牛肉羊产业科技水平。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肉牛重点推广阶段饲养、全混合日粮饲喂、犊牛早期断奶等技术,积极研发奶公犊育肥技术和杂交改良生产高档牛肉的综合配套技术。

肉羊因地制宜开展圈养舍饲,推广分阶段饲养、母羊产前产后补饲、全混合日粮饲喂、羔羊早期断奶、早期补饲与适时出栏、科学饲喂等技术。

坚持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推广人工授精、同期发情和胚胎移植技术。

推广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秸杆利用技术,科学优化牛羊饲草料结构,提高饲草料利用水平。

充分发挥各类技术推广机构作用。

不断提升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和科研教学单位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在饲养方式、饲养技术等方面为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鼓励科技示场和养殖大户开展技术示,加强养殖户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者生产技术水平。

(五)加强牛羊疫病防控

坚持发展生产和防疫保护并重的方针,加强牛羊口蹄疫、布病、结核病、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重点人畜共患病和寄生虫病防治,加大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完善免疫、驱虫、扑杀、无害化处理机制。

大力实施布病防治计划。

开展种牛、种羊场疫病监测净化工作,加强种牛、种羊场防疫设施和制度建设,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实施牛羊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策略,加强牛羊外来动物疫病监测,强化相关防控技术研究,防止外来动物疫病传入。

到2020年全省牛、羊疫病发病率分别控制在4%和3%以下。

(六)严格质量安全监管

严格执行肉牛肉羊等反刍动物饲料生产企业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监测,严厉打击在养殖和饲料生产环节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的行为。

加强牛羊用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监管,严格落实休药期制度和用药记录制度,加大兽药残留检测力度,严厉打击违规用药行为。

加强肉牛肉羊疫病防控,落实疫情报告、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免疫、检疫、驱虫、扑杀、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布病等人畜共患病。

落实养殖场(户)、屠宰加工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健全部管控制度,保障牛羊产品质量安全。

(七)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

坚持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和养殖场规模,防止养殖密度和单场规模过大超出环境承载能力。

加强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推广科学的饲养方式和废弃物处理工艺,鼓励利用粪污生产有机肥等。

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新建、改扩建规模养殖场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落实环保设施与项目同时设计、同时开工、同时运营的“三同时”制度。

强化环境保护执法,依法加强监督检查,特别是加强对超大规模养殖场的监督检查,确保废弃物处理及排放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