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6186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docx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公司内部编号:

(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工程基本概况

工程名称:

地点:

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建筑面积:

1、为确保结构支撑体系的安全,方便施工,节约材料成本,在后浇带处采用独立柱的支撑体系,与平台模板连接处断开,不影响平台模板的拆除。

支撑采用4根钢管组成独立柱支撑,独立柱顶端采用独立模板块做顶板,独立模板与平台板、梁底板分离,并用钢管搭设成水平小方架连撑,小方撑共设三道,分别为上下两道间距立杆端300mm,中部设一道,大于5m设两道以增加独立柱支撑的稳定性。

由于后浇带两侧梁属于悬臂结构,由于当悬臂构件距支座点的距离小于1.5m时,当砼强度达到100%后,悬臂端近似不产生下垂。

故在施工中后浇带板边距支座梁为200mm梁端底部设独立支撑柱;在主、次梁相交的,且后浇带边距主次梁距离小于1.5m的,则在主次梁交叉处梁底加设独立柱支撑;经过后浇带两平行梁间距净距大于3m的,则在后浇带处板边加设独立支撑,保证该板不下垂;凡后浇带边距悬臂梁板支座处距离大于1.5m的,均在梁端、板端加设独立柱支撑;后浇带边距悬臂梁板支座处距离大于3m的均在梁板端部和中间分别各加一独立柱支撑。

2、后浇带支模时采用独立支撑系统,后浇带800宽度以内的底模不支,只支设两端梁竖向支撑,穿过后浇带两侧的梁全部支撑,从距后浇带边200mm距离搭设独立支撑体系的钢管架。

每边竖向搭设两排钢管架,竖向钢管间距900mm,分别水平横管三道,每1500mm一道,扫地杆必须连接牢固,梁与梁之间的独立支撑钢管连接成一体。

形成有一个牢固的整体。

3、梁端竖向独立支撑要直接支撑在梁底砼面,即梁端竖向独立支撑在第一次支模时,在支设梁底和楼板模板前先将钢管定型,独立支撑根据梁底板的标高固定,与其模板一起支设,并独成体系,且不能妨碍其他模板的拆除。

4、后浇带处模板与其他模板断开,为独立模板支撑体系。

其余部位的模板正常支拆。

边距主次梁距离小于1.5m的,则在主次梁交叉处梁底加设独立柱支撑。

5、后浇带两侧梁属于悬臂结构,后浇带处两侧的钢筋独立柱支撑不得与平台梁模板一起拆除重支。

在后浇带浇筑砼之前立模时,也不得拆除独立柱支撑,待后浇带两边悬挑梁加固处理完备,方能拆除平台梁模板和钢管,且砼浇筑完毕后,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才可拆除后浇带模板和独立支撑。

6、独立柱支撑点的位置必须上层和下层在同一位置,不得任选位置,保证梁端受力进行有效垂直传递而不造成对梁、板的损害。

后浇带的支模见附图所示(红色模板为后浇带独立模板):

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照片:

附后浇带支撑架计算式: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

B2,标高9.00m

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

160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长L(m)

7.25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宽B(m)

1.75

二、荷载设计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2.5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2.5

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1.5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1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自重标准值

0.1

面板及小梁自重标准值

0.3

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

0.5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1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0.2

0.065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0.65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5

三、模板体系设计

模板支架高度(m)

3.6

立柱纵向间距la(mm)

1100

立柱横向间距lb(mm)

1100

水平拉杆步距h(mm)

1500

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

中心对称

立柱距混凝土板短边的距离(mm)

325

立柱距混凝土板长边的距离(mm)

325

主梁布置方向

平行楼板长边

小梁间距(mm)

200

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100

主梁最大悬挑长度(mm)

10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隐蔽

设计简图如下: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1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7100

面板验算方式

简支梁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现实,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16)+1.4×2.5,1.35×(0.1+(1.1+24)×0.16)+1.4×0.7×2.5]×1=7.595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max=max[q1l2/8,q2l2/8+pl/4]=max[7.595×0.22/8,0.108×0.22/8+3.15×0.2/4]=0.158kN·m

σ=Mmax/W=0.158×106/37500=4.214N/mm2≤[f]=21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1+(1.1+24)×0.16)×1=4.116kN/m

ν=5ql4/(384EI)=5×4.116×2004/(384×7100×281250)=0.043mm≤[ν]=l/250=200/250=0.8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钢管

小梁材料规格(mm)

□40×40×3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4.66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9.32

小梁验算方式

简支梁

因小梁较大悬挑长度为100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3+(1.1+24)×0.16)+1.4×2.5,1.35×(0.3+(1.1+24)×0.16)+1.4×0.7×2.5]×0.2=1.562kN/m

M1=q1l2/8=1.562×1.12/8=0.236kN·m

q2=0.9×1.2×G1k×b=0.9×1.2×0.3×0.2=0.065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2=q2L2/8+pL/4=0.065×1.12/8+3.15×1.1/4=0.876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1.562×0.12/2,0.065×0.12/2+3.15×0.1]=0.315kN·m

Mmax=max[M1,M2,M3]=max[0.236,0.876,0.315]=0.876kN·m

σ=Mmax/W=0.876×106/4660=187.99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5q1L=0.5×1.562×1.1=0.859kN

V2=0.5q2L+0.5p=0.5×0.065×1.1+0.5×3.15=1.611kN

V3=max[q1L1,q2L1+p]=max[1.562×0.1,0.065×0.1+3.15]=3.156kN

Vmax=max[V1,V2,V3]=max[0.859,1.611,3.156]=3.156kN

τmax=Vmax/(8Izδ)[bh02-(b-δ)h2]=3.156×1000×[40×402-(40-6)×342]/(8×93200×6)=17.425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3+(24+1.1)×0.16)×0.2=0.863kN/m

跨中νmax=5qL4/(384EI)=5×0.863×11004/(384×206000×93200)=0.857mm≤[ν]=l/250=1100/250=4.4mm

悬臂端νmax=qL4/(8EI)=0.863×1004/(8×206000×93200)=0.001mm≤[ν]=l1×2/250=200/250=0.8mm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材料规格(mm)

Ф48×3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1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0.78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49

主梁验算方式

简支梁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k=1.5kN/m2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5+(1.1+24)×0.16)+1.4×1.5,1.35×(0.5+(1.1+24)×0.16)+1.4×0.7×1.5]×0.2=1.362kN/m

q2=(G1k+(G3k+G2k)×h)×b=(0.5+(1.1+24)×0.16)×0.2=0.903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简支梁,Rmax=0.5q1L=0.5×1.362×1.1=0.749kN

按悬臂梁,R1=q1l=1.362×0.1=0.136kN

R=max[Rmax,R1]=0.749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简支梁,Rmax=0.5q2L=0.5×0.903×1.1=0.497kN

按悬臂梁,R1=q2l=0.903×0.1=0.09kN

R=max[Rmax,R1]=0.497kN;

2、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弯矩图(kN·m)

Mmax=0.532kN·m

σ=Mmax/W=0.532×106/4490=118.39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2.111kN

τmax=2Vmax/A=2×2.111×1000/424=9.956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1.951mm

跨中νmax=1.951mm≤[ν]=1100/250=4.4mm

悬挑段νmax=0.57mm≤[ν]=100×2/250=0.8mm

满足要求!

七、立柱验算

钢管类型

Ф48×3

立柱截面面积A(mm2)

424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15.9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4.49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λ=h/i=1500/15.9=95≤[λ]=150

满足要求!

查表得,φ=0.634

Mw=0.92×1.4ωklah2/10=0.92×1.4×0.065×1.1×1.52/10=0.018kN·m

Nw=0.9[1.2ΣNGik+0.9×1.4ΣNQik+Mw/lb]=0.9×[1.2×(0.75+(24+1.1)×0.16)+0.9×1.4×1×1.1×1.1+0.018/1.1]=6.534kN

f=Nw/(φA)+Mw/W=6534.346/(0.634×424)+0.018×106/4490=28.37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八、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6.534kN≤[N]=30kN

满足要求!

九、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支撑层楼板厚度h(mm)

300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立杆底座长a(mm)

150

立杆底座宽b(mm)

150

F1=N=6.534kN

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

公式

参数剖析

Fl≤(0.7βhft+0.25σpc,m)ηumh0

F1

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

βh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当h≤800mm时,取βh=1.0;当h≥2000mm时,取βh=0.9;中间线性插入取用。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σpc,m

临界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围内

um

临界截面周长:

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

h0

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

η=min(η1,η2)η1=0.4+1.2/βs,η2=0.5+as×h0/4Um

η1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

η2

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

βs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比较,βs不宜大于4:

当βs<2时取βs=2,当面积为圆形时,取βs=2

as

板柱结构类型的影响系数:

对中柱,取as=40,对边柱,取as=30:

对角柱,取as=20

说明

在本工程计算中为了安全和简化计算起见,不考虑上式中σpc,m之值,将其取为0,作为板承载能力安全储备。

可得:

βh=1,ft=1.43N/mm2,η=1,h0=h-20=280mm,

um=2[(a+h0)+(b+h0)]=1720mm

F=(0.7βhft+0.25σpc,m)ηumh0=(0.7×1×1.43+0.25×0)×1×1720×280/1000=482.082kN≥F1=6.534kN

满足要求!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

公式

参数剖析

Fl≤1.35βcβlfcAln

F1

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

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可按本规范表取值

βc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取用

βl

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

Aln

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

βl=(Ab/Al)1/2

Al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

Ab

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按本规范第6.6.2条确定

可得:

fc=14.3N/mm2,βc=1,

βl=(Ab/Al)1/2=[(a+2b)×(b+2b)/(ab)]1/2=[(450)×(450)/(150×150)]1/2=3,Aln=ab=22500mm2

F=1.35βcβlfcAln=1.35×1×3×14.3×22500/1000=1303.088kN≥F1=6.534kN

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