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3951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现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光现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光现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光现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光现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现象教案.docx

《光现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现象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现象教案.docx

光现象教案

自主互助学习教学案

课题

光的传播

序号

时间

2009年 月 日

主备人

生建成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能理解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知道光速是3×108m/s。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光在空气、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

探究光有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难点:

光直线传播规律的得到及解释光直线传播现象

指导学生做好光的传播实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知识

网络

三、光的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3、光速为3×108m/s

课后

反思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提出问题引入活动:

同学们在小学或更早的时候做过手影游戏吗?

今天让大家回到童年,重温儿时的欢乐,谁先来试一试?

四位学生利用投影仪做,教师请学生边做边解说。

由活动引入问题:

我们欣赏了这几位同学的惟妙惟肖的表演,你能提出与这一现象有关的问题吗?

(思考了一下)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手是肉色的,为什么影是黑色的?

2、所有的物体都有影吗?

3、影是怎样形成的?

4、影为什么会随手形的变化而变化?

5、手影为何不在黑板上?

教师:

刚才大家提出了好多想要知道的问题,所提的问题都很好。

我们今天不可能全把它们研究完,选出其中的两个来共同探讨一下:

3、影是怎样形成的?

4、影为什么会随手形的变化而变化?

大家猜想一下形成影的原因是什么呢?

教师引导鼓励:

如果在流动的水中插一竹竿,水能绕过插在水中的竹竿而向前流动,光能否像水那样绕过吗?

光可能沿直线传播

教师:

如何证明你的猜想呢?

学生回答:

实验收集证据

教师:

介绍大家桌子上的器材【有导向地介绍:

卫生香(或有烟蚊香)、一空烧杯、一装有水(滴有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少量的牛奶或豆浆)的烧杯、玻璃砖一块、火柴、蜡烛、激光笔、三个开有小孔的硬纸板、夹子(大的三个或小的六个)、一根细线】,要求用桌上提供

的器材寻找你的证据。

教师引导:

太阳光射进教室时,此时我们看不到光,设想一下,用扫帚将地上的灰尘扫起来,还看到吗?

教师引导:

自然界中大的天文现象……

教师:

用投影仪演示日、月食的形成过程(因陋就简,形象直观),并投影出它的解释图。

接着说明其应用——“夏、商、周断代工程”

过渡:

我国古代对光的这种传播规律早有记载,最早的是4世纪《墨经》记述了一种叫小孔成像的现象。

下面我们重温一下古人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

除上述记载外,我国宋代博学家沈括有一部科学巨著,被英国的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的坐标,大家知道这部巨著吗?

《梦溪笔谈》它里面也有这一现象的描述

投影:

“若鸢飞于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所束,则影与鸢相逆,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给出解释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光直线传播的实例:

学生可能没有举出日食和月食。

学生活动:

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察蜡烛火焰的像。

投影:

作图给出解释

过渡:

情景设置:

两小孩为光传播是否需要时间所进行的争论。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关于光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的问题在历史上还有一段故事。

投影出光速的测定史:

伽利略实验。

阅读后说明:

科学家和我们常人一样,也会有错或想不到的地方,生活中要正确对待失败,正是因为伽利略的失败,才使得后来的科学家用了很多更巧妙的方法来测定光速。

光速到底是多少?

现在测得光速为3×108m/s,即每秒钟光要走3×108m的距离,这个距离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5圈。

教师小结:

投影:

三、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

2、光速为3×108m/s。

课堂回顾:

1、光是沿传播的。

2、影子的形成说明。

3、光的传播速度为m/s。

4、用步枪瞄准射击时,要求“三点一线”,这是规律的应用。

5、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形成的天文现象,科学家利用天体力学的方法向前推出历史上日食和月食发生的确切年代,再结合古籍中天象的记载,令人信服地确定了的确切年代。

完成了工程。

检测:

1、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2、光速都是3×108m/s吗?

3、光如果不是沿直线传播,而是像水那样向前流动,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不同?

自主互助学习教学案

课题

光的折射

序号

时间

2009年 月 日

主备人

生建成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难点 :

理解折射的规律,能解释与折射有关的现象。

 

做好实验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关键

知识

网络

光的折射

1、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当反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3、法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4、垂直入射到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5、在折射光路中,光路是可逆的。

 

课后

反思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做两个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学生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

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反射现象.以及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这些现象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现象.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

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圆形白色屏E(可用2cm厚木板刷上白油漆)边缘标有均匀刻度,中间开有长方形口,恰好将长方形玻璃容器放进去,容器中装适量的水,并在水中插有可转动的白色屏F(树脂板或塑料板),白色屏E和F可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圆周上有一可移动的激光光源S(可用激光棒).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是否改变呢?

传播方向不改变,仍沿直线传播.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改变方向,是向介面偏折呢?

还是向法线偏折?

向介面偏折.

向法线偏折.

上面问题的回答谁对谁错呢?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验证一下.

[演示1]

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空气中发生反射,同时在水面处改变方向进入水中,同时向法线偏折.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refraction)

(二)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

1.教师把刚才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

2.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三)光的折射规律

[演示2]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改变入射角,再做两次.

演示过程要让学生观察两点:

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折角和折射角哪个大?

2.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将如何改变?

[现象]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演示3]把白色屏F分别向前、向后折,让光以某一角度射向水面.

大家能否看到水中的光线.

看不见.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

[演示4]让光垂直射向水面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师]大家观察一下进入水中的光线沿什么方向前进?

[生]光沿直线传播,传播方向不变.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师]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各是多少度?

[生]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为0°,折射角也为0°.

[师]利用图提出问题:

如果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光线是否沿原入射光线射出呢?

[演示5]

①先让光由空气射入水中,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

②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观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四)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1.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分析]如图所示,从碗底S点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交点S′发出来的.S′就是S的虚像,S′比S与水面的距离近.所以,人看上去盛水的碗底好像变浅了.

2.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小石头,加上水又会看得见.

[分析]在未加水之前的小石头S点,射入人眼的这部分光,被杯的边沿挡住如图甲所示,射向其他方向的光线,也没有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射进人的眼睛,所以,人眼看不见小石头.当

水加到一定程度时,S点从水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如图乙所示,人可以看见小石头,其实,人看到的只是小石头的虚像.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3.用光的折射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P48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3.预习第五节“看不见的光”.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

[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⑥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解释现象

①池水变浅.

②硬币升高.

 

  

 

自主互助学习教学案

课题

光的色散

序号

时间

2009年 月 日

主备人

生建成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用实验让学生体验色光的混合和颜料混合是不同的。

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使学生对探索自然充满兴趣。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光的色散”的活动,从而获得比较全面的对探究活动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科学态度,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2)培养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

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

难点:

做好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措施:

通过实验体验

知识

网络

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白光分解为各种颜色光的现象

2.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3.色光的三原色是:

红、绿、蓝。

4.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课后

反思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复习:

提问学生课前做的家庭实验:

将一光碟放在阳光或日光灯下,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

这种彩色的扇面是怎样形成的?

一、光的色散

1.学生实验探究:

研究光的色散

指导学生做课本图4-31太阳光的分解和图4-32七色光的混合实验。

提问:

1.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

2.让从第一个三棱镜中出来的光射到第二个三棱镜上,你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根据现象回答。

教师归纳小结:

事实上,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当我们用光屏去承接时,在白屏上会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说明白光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这种现象叫做色散。

2.光的色散的应用:

提问:

雨后天空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雨后的天空悬浮有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

因此,有时我们能看见太阳光和小水珠在人间建造的“鹊桥”——彩虹。

二、光的混合

各种颜色的光相互混合,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请看下面的实验:

各聚光灯下分别蒙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胶片。

1先向光屏投射红光;

②再将红、绿两色光投向光屏;

③再将红、绿蓝三色光投向光屏

问:

你看到什么现象?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回答提出的问题:

①红光与绿光混合得到黄光;

②红绿蓝三种光混合可得到白光。

教师小结:

实验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则都可以通过红、绿、蓝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 称为光的“三原色”。

三、颜料的混合

学过美术的人都知道,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不同的色彩搭配,不仅给人美感,而且使人产生联想,产生美妙、生动的色感。

颜料的混合的规律与色光混合的规律是不是相同?

探究过程

①分别用红色和蓝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两只手电筒的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红光与蓝光在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

②再观察红、蓝颜料混合的颜色。

学生探究完成后,教师小结:

颜料混合的规律与色光的混合规律是不同的。

投影颜料混合规律的课件。

四、色彩的作用

师:

不同的色彩搭配,不仅给人美感,而且使人产生联想。

如,黄、橙、红属于暖色,让人想到火与太阳;切、蓝、紫属于冷色,让想到草地、水等。

冷暖色的对比与协调,能产生美妙、生动的色感。

让学生看课本p62图4-37。

小结:

  ⒈光的色散:

白光分解为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

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七色光组成的。

⒊色光的三原色是:

红、绿蓝。

实验表明:

用三原色光可混合成各种颜色的光,但用其他颜色的光不可能混合得红光、绿光、蓝光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⒋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堂堂清:

⒈颜料的三原色是    ,改变它们的混合比例能调出不同的颜色,其中属于暖色的是  、  、  ,属于冷色的是  、  、  、   。

⒉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由此推断,在太阳光下看到的红色物体的颜色是   ,也就是说红色物体把日光中的   光反射到我们眼中。

说明不透明物体的只能反射跟物体   颜色的光。

⒊一束红光照到绿纸上,那么绿纸呈现的颜色是

A、绿色 B、黑色 C、黄色 D、紫色

⒋白纸上写红色的字,红灯下为什么看不清楚?

作业:

课内作业课本

课外作业:

随堂练一、1、2、二、1

预习下一节

 

自主互助学习教学案

课题

看不见的光

序号

时间

2009年 月 日

主备人

生建成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2.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

1.红外线的作用.2.紫外线的作用.

难点:

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措施:

举例体会

知识

网络

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特性①红外线的热效应强.②红外线的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应用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②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感、遥控.

2.紫外线

特性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③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应用①紫外线可使照相底片感光.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③医用消毒、防伪.

课后

反思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师]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

[生]白光是复色光.

[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粉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

[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师]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二、新课教学

(一)红外线

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

[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生甲]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

[生乙]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

[生丙]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生丁]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

[生戊]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

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

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

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

[补充后教师板书]

一、红外线

1.特性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2.应用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②红外线遥感.③红外线遥控.

(二)紫外线

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

[生甲]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生乙]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

[生丙]紫外线能杀菌.

[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

[生甲]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

导  学  提  纲

改进意见

[生乙]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

[生丙]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

[生丁]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讲解.

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Hz~5×1016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

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讲解完后板书]

二、紫外线

1.特性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

2.应用①医用消毒.②防伪措施.③生理作用.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2.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课本P53①②③.

3.复习本章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