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3179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案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科学教案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科学教案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科学教案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科学教案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案选.docx

《小学科学教案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案选.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教案选.docx

小学科学教案选

小学科学教案选

1、知道水里有溶解和不溶解于水的物质

2、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

初步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处理过程。

3、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课前准备:

1、有关《水污染》和课本36页插图的课件。

2、沉淀实验:

烧杯、明矾、玻璃棒。

3、过滤实验:

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

2、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沉淀和过滤实验的操作规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水污染》和课本36页插图的课件。

提问:

同学们,你们发现水里面有什么?

你知道自然界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污染的水是怎样危害人类健康的?

学生结合课件进行讨论并汇报

2、教师:

水里有什么呢?

(板书)自然界的水由于各种原因,混入了各种杂质,其中有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如泥沙、石块……,有溶解于水中的杂质,如食盐、各种矿物质……,还有细菌、病毒等。

自然水域的水必须经过处理,除去部分或全部的杂质,才能饮用。

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叫做水的净化。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学习用沉淀的方法净化水。

(1)观察:

每组实验桌上有两杯混浊的水,观察水里有哪些杂质?

(2)学生汇报。

(3)讲解:

怎样除去水中的这些杂质?

要除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种方法叫沉淀。

为了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

我们附近农村,由于农民都使用了自来水,一般就不用在水中加入明矾沉淀。

(4)演示沉淀实验,边示范边讲解:

加入适量明矾、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过一会儿观察沉淀后的水有什么变化?

(5)学生实验。

(6)学生观察、讨论:

沉淀后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7)小结:

沉淀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

家里的烧水壶、热水瓶等的时间用长了,壁上会有水垢,这就是水中杂质长期积淀的结果。

2、指导学生学习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

沉淀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但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

沉淀后的水还会有重量很轻的物体在水中,过滤又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2)讲解过滤操作的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

(4)观察、比较并讨论:

过滤后滤纸有什么变化?

过滤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

(5)小结:

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

3、指导学生学习用消毒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

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这就需要消毒,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沸”;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

我们把煮沸各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其中煮沸是又简单又可*的消毒方法。

(2)总结水的净化方法。

学生汇报

三、自由活动

1、了解自来水厂水的生产过程,并进行饮水卫生教育。

(1)提问:

你家饮用的水是归哪里的水?

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讨论:

自来水要经过几道净化处理过程?

(3)提问:

自来水经过多道净化处理,能不能直接饮用?

为什么?

2、探索研究:

自己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

(1)教师:

如果让你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你有怎样的设想,把你的意图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2)学生设计。

(3)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

四、拓展活动

教师: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出现了淡水资源的缺乏现象,更严重的是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到河流、田野……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请同学们课下对附近的工厂、河流进行调查。

谈谈你的感想和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

板书设计:

一、水里有什么

杂质:

溶解于水、不溶解于水

二、净化办法:

1.沉淀

2.过滤

3.消毒

4.……

三、设计自来水加工厂

教后记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对物体的浮沉提出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水中浮着的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

实验: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课前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水槽、泡沫塑料、木块、石头、玻璃球、乒乓球、充了气的气球、弹簧秤、皮筋、尺子、钩码、铁钉、橡皮泥、钉书钉等。

2.Flash动画出示各种水的浮力应用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听过《文彦博树洞取球》的故事么?

故事情节:

从前有个聪明的孩子叫文彦博,有一天,他与小伙伴在树下踢球,不知谁一脚把球踢进了树洞里,小伙伴们有的伸进手去拿,有的用棍子拨,可树洞是曲里拐弯的又非常深,怎么也拿不出来。

好好的一个球,白白扔掉多可惜呀!

大家有什么好办法从树洞中取出球么?

当有学生想到往树洞里灌水的时候,教师给予肯定表扬(师:

真不错,你像文彦博一样聪明,想出了好办法。

)并请他到前面演示。

(用透明、弯曲的橡胶管当树洞,洞里放入乒乓球。

二:

科学实验,探究新知。

师:

刚才我们利用球能浮在水面上的原理取到了球,那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如果把我们准备的材料放入水中,哪些能浮上来,那哪些会沉下去呢?

(请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材料,并相互介绍。

小组讨论,作好记录。

实验

(一):

他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师:

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来亲自试一试,究竟我们的猜想对不对?

1.实验前要求:

请同学们把材料一个一个轻轻地放入水中,一边做一边把实验结果添在实验记录表里,实验完毕把手中的材料分类。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参与其中,适当指导。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把实验材料进行简单分类,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谈发现、谈感受,然后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爱伊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头脑中可能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谁来说一说?

学生提问题:

a.为什么泡沫、塑料、木块等物体浮在水面上?

b.为什么铁钉、石头等物体沉在水底?

C.为什么钉书钉很轻却沉在水底?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所提问题作出大胆猜想。

实验

(二)研究浮力:

1.研究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师:

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好,下面我们每个小组想办法设计实验来研究泡沫、塑料等为什么浮在水面上。

(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活动中去。

a:

将充了气的气球、大木块、泡沫塑料等放入水中,反复轻按,感受手有什么感觉?

b:

将泡沫塑料等压到水底,手一松,有什么现象发生?

(3)汇报实验结果:

手向下压一压,感觉到用力,是水有一种向上托它的力。

被压到水底的物体又被一种力托到水面。

(4)交流讨论:

手的感觉及泡沫塑料等被压入水底又浮上来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5)小结:

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叫浮力。

(板书课题:

水的浮力)

2.研究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师:

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沉下去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1)学生讨论、猜测:

(学生一般有两种回答:

受到或不受到)

(2)学生分组设计实验

师:

沉下去的物体到底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呢?

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出示实验材料:

钩码、皮筋、尺子、弹簧秤、水槽等,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如果学生想不出办法,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提示。

如:

演示将钩码拴在皮筋上,用手向上托起钩码,请学生观察皮筋变化,想想说明了什么问题。

当学生想到在水中秤钩码时,教师加以肯定,使学生明确思考方向小组讨论,设计出完善的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自己的方案是否行得通,教师参与指导。

a:

组选择弹簧秤称钩码;b:

选择橡皮筋、尺子进行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我们发现钩码放在水中时,橡皮筋变短了或弹簧秤上的指数由大变小了。

(5)交流讨论:

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6)师生共同总结:

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

三:

实践应用

1.讨论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师:

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想一想,那些地方用到了水的浮力?

2.学生举例:

救生圈、竹筏、小船、潜水艇等。

3.flansh动画出示各种水的浮力应用图片,使学生了解浮力与人的生活的密切关系,意识到知识能改变人们的生活,进一步增强求知欲望。

四:

巩固联系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河中有许多条船,怎样才能使人们不划船就能在两岸来去自如呢?

(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讨论)

五:

拓展活动

课后思考:

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有的沉有的浮呢?

(请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了解更多的知识)

附:

板书设计

水的浮力

上浮的物体

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

下沉的物体

本课继《氧气》、《二氧化碳》之后,指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分析综合能力”的系列。

本课的思路是:

先指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然后研究灭火的方法。

课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这部分内容分为五层:

1.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知道燃烧需要氧气,并进一步提出问题,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2.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研讨,使学生知道燃烧需要可燃物。

3.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火柴虽然是可燃物,放在铁片上并不马上燃烧,要等把铁片加热到一定温度,火柴才燃烧。

4.通过讨论炉火(或柴灶)的燃烧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5.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燃烧需要氧气、可燃物和一定的温度。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会发生;缺少了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不会发生,正在燃烧的可燃物就会熄灭。

这个结论是对前四层研究的综合,教学时应启发学生自己进行综合,得出结论。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燃烧与人的利害关系——既能为人提供所需的热能,又能造成火灾,危及人畜生命,造成财产损失。

这个观点体现了辩证的观点。

这部分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借此导入怎样灭火和预防火灾。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灭火的方法。

课文以图的形式,启发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

1.用水浇:

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还具有隔绝空气的作用。

(左上图)

2.用砂盖:

利用砂隔绝空气。

(右上图)

3.用灭火器喷射:

喷出的泡沫或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可以隔绝空气。

(右下图)

4.煤气着火要立即关闭煤气闸门:

这样可以断绝可燃物的来源。

(左下图)

5.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严:

这样可以隔绝空气,使油火熄灭。

(中图)

教学时,还可以补充一些方法,例如电器着火要立即切断电源。

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学生明白其理由。

此外还要讲解一些灭火的注意事项,例如电器着火、油类着火,不能用水浇,只能用砂等覆盖。

第四部分,结合少年儿童生活的特点,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对多种燃烧现象的分析与综合,认识燃烧的条件)和推理能力(应用燃烧的条件解释灭火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到:

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4.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具有安全用火的意识,学习简单的灭火技能)。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铁片、试管夹、火柴。

2.挂图或投影片——灭火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氧气有什么性质?

(2)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2.谈话:

(1)在前两节课里,我们反复谈到燃烧。

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很快会想到需要氧气。

(2)氧气确实是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能燃烧吗?

装在瓶子里的氧气并不燃烧,可见燃烧还需要其他条件。

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3.讲述: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关于燃烧的条件这个问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①讨论:

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说一说,除了氧气外,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

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哪些物体能燃烧?

哪些物体不能燃烧?

没有可燃烧的物体,燃烧能进行吗?

②讲解:

可以燃烧的物体叫做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

(2)认识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①讨论:

有了氧气与可燃物,是不是就能发生燃烧现象?

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

(学生回答后强调,即使把火柴放在纯氧中也不会燃烧。

怎样才能让火柴燃烧起来?

(用火点燃或在火柴盒上摩擦)摩擦起什么作用?

(摩擦可以提高火柴的温度)以上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一定的温度)

②讲解:

为了更好地说明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我们来做个实验。

取一根火柴,不用火点燃,也不摩擦,把它放在铁片上,用试管夹夹住铁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

③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结果。

⑤讨论:

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⑥教师小结:

把火柴放在铁片上,它并不马上燃烧,而是被加热到一定程度,它才燃烧。

可见燃烧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进行,这是燃烧必须具备的第三个条件。

各种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是不同的,例如汽油、酒精、纸、棉絮、木材燃烧需要的温度较低,煤块燃烧需要的温度较高。

在比较低的温度时就能燃烧的物体叫做易燃物。

(3)综合认识燃烧的三个条件

①提问:

现在你知道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②讨论:

这三个条件是否是燃烧必须具备的呢?

我们还可以结合炉火的燃烧来分析一下:

如果不继续往炉里添煤,炉火能继续燃烧吗?

为什么?

(不能,因为缺少可燃物。

如果把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儿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

为什么?

(不能,因为缺少氧气。

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还能继续燃烧吗?

为什么?

(不能,因为炉外温度低,达不到煤燃烧所需的温度。

③讲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我们总结的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是正确的,而且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会发生;缺少了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不会发生,正在燃烧的可燃物就会熄灭。

④填空:

课本第27页的空白。

2.指导学生认识燃烧与人的关系

(1)讨论:

①我们所以要研究燃烧的条件,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燃烧的规律,因为燃烧与人有密切的关系。

那么燃烧与人有什么关系呢?

②我们掌握了燃烧的条件有什么用呢?

(2)教师小结:

燃烧有对人有利的一面,例如做饭、取暖,在工业上高温加热、炼钢等,都需要燃烧产生的热能。

燃烧也有对人有害的一面,火灾会烧毁财物,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的损失。

我们掌握了燃烧的规律,在需要燃烧的时候,就要努力创造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在不需要火和灭火时,就要设法破坏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3.指导学生认识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1)讲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灭火的知识。

(出示灭火方法图。

(2)讨论:

①人们有哪些灭火的方法?

为什么这些方法能灭火?

②炒菜时,有时锅里的油自己会燃烧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怎样把锅里的油火扑灭?

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能灭火?

往锅里倒水行不行?

为什么?

③如果厨房里的煤气着火了,首先应该做什么?

为什么?

④如果电线或电器着火了,首先应该做什么?

为什么?

往电线或电器上喷水行不行?

为什么?

(3)教师小结:

我们掌握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才能在发生火灾时迅速将火熄灭。

如果家里不小心着了火,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能慌乱,要根据着火物体和原因正确地选择灭火方法。

如果火势比较大,要赶快拨“119”电话报警。

4.向学生进行防火教育

(1)讲述:

引起火灾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很多是由于麻痹和不慎引起的,还有的是由于小朋友玩火引起的。

(2)讨论:

①在生活中,哪些做法容易引起火灾?

②小朋友的哪些游戏或活动容易引起火灾?

③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火灾?

(3)教师小结:

预防火灾,人人有责。

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玩火;在城市内,禁止燃放鞭炮;在农村,不要在草堆和其他易燃物附近燃放鞭炮;不要在火炉旁烤东西,不要使易燃物离炉灶太近;煤气灶用过要及时关闭闸门。

总之,要时时提高警惕,事事按照安全用火的要求办。

只有这样,才能预防火灾。

巩固应用

1.讲述: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提问:

(1)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要使燃烧进行得好,应该怎么办?

(3)要使火熄灭应该怎么办?

用什么方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用什么方法隔绝空气?

(4)在草原上救火,有时用这样的方法:

在大火周围迅速割掉一圈草,就能使火熄灭。

这是怎么回事?

布置作业

调查灭火器的种类及其用法。

(同时教育学生:

学校和公共场所的灭火器,平时是不准动的。

五、课后小记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

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

同分组材料一套。

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

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

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

(1)讲解:

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出示滑轮、讲解)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板书课题)

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1)讨论:

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分组实验(绳子两端各挂钩码)

③学生装汇报实验结果。

(绳子两端各挂1个钩码,保持平衡)

④讨论:

说明什么?

(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

(3)讨论

谈话:

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么?

(分组讨论后汇报)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

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

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教师希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实验(游戏:

拔河)。

(在墙上固定绳子的一端,组装动滑轮让一名弱小同学,利用动滑轮作用与一名有力同学拔河,弱小同学胜。

(去掉动滑轮装置拔河弱小同学败)

游戏后教师质疑:

这是为什么呢?

(3)实验2(动滑轮省力)。

①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②分组实验。

(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③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④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

(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48结论)。

(2)讨论:

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优点?

各有什么缺点?

怎样使用才能把两种滑轮的优点结合起来既省力又方便?

(3)分组实验:

学生独立组装滑轮组实验。

(用钩码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动滑

(4)教师小结:

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

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

(学生填写p49结论)

(三)巩固

提问:

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

它有什么作用?

(出示吊车图)

(四)布置作业

观察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

本课是电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学习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的种类。

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教学。

难点是归纳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老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规律。

三、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电有正电和负电两种,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两种电相互作用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归纳两个带电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演绎推理能力(根据“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的规律推断某个带电体的电性)。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做两种电互相作用的实验。

2、归纳两个带电体相互作用的规律。

难点:

归纳两个带电体相互作用的规律。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

玻璃棒、橡胶棒、塑料尺、丝绸、毛皮、支架、细线等。

学生准备:

塑料梳子、塑料笔杆、玻璃片、气球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演示实验: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起碎纸屑。

(2)把充气的气球衣服上摩擦,使气球“粘”在衣服上。

2、提问:

你怎样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3、讲述:

我们已经知道,很多物体相互摩擦之后都可以带电。

那么各种物体带的电都一样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授

1、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讲述:

为了弄清物体带的电是否相同,我们来做个实验。

实验的步骤如下:

1把一根玻璃棒用线拴牢(拴在玻璃棒的中部,提起来能大致平衡),挂在支架上,用丝绸摩擦,使玻璃棒带电;再用丝绸摩擦另一根玻璃棒,也使它带电,然后用它接近悬挂的玻璃棒,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2按照同样的步骤把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接近,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3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以上实验步骤,需用板书或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讲述:

在实验中,两根同样的玻璃棒,都用丝绸摩擦,它们带的电应该是相同的。

同样,两根同样的橡胶棒,都用毛皮摩擦,它们带的电也应是相同的。

(5)讨论:

1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

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时,相互排斥;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近时,也相互排斥。

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带同种电的物体相互排斥。

2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接近时有什么现象?

由此推想,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一样吗?

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前两个实验得出了结论:

带同种电的物体相互排斥,而玻璃棒与橡胶棒相互吸引,所以玻璃棒与橡胶棒带的电同。

3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说一说:

两个带电的物体相互接近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